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淤地坝防洪能力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工程自身的防洪能力(即防御标准);二是坝地生产的防洪能力(即指坝地的防洪保收标准).淤地坝工程自身的防御标准,在有关规范中已有过明确规定和要求.而坝地生产的保收能力、保收标准,则是随着大规模坝地的形成和生产利用逐渐提出来的.从坝地淹水深度与淹水历时及淤积厚度对作物产量的影响考虑,提出了多沙粗沙区淤地坝防洪保收的标准为:洪水频率5%、作物保收率80%以上.通过淤地坝防洪保收指标和临界值的分析计算,得到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淤地坝防洪保收条件:坝地淹水深度小于作物株高的1/3,淹水历时在7天之内,淤泥厚小于作物株高的1/5.  相似文献   

2.
坝地防洪保收技术研究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坝地是黄土地区的主要产粮基地之一。该区农作物生长期暴雨频繁,坝地易受灾害侵成,保怍率较低。通过对影响晋西地区坝地防洪保收有关因素的观测、分析和玉米、高梁耐淹试验及群众大量防洪保收经验的调查研究,提出了坝地农作物高度、洪水频率、坝地面积与其所控制的区间集流面积之比值、土壤入渗、不同条件下坝地防洪保收与涵洞泄量计算模型等坝地防洪保收影响因素的量化指标和坝地玉米、高梁最大允许淹水深度与淹水历时以及排渠开  相似文献   

3.
从防洪保收角度设计骨干淤地坝的探讨温建伟,张建军,牛全生(山西省岚县水利水保局,035200)淤地坝建设在山西省已有数百年的历史,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山西省的骨干淤地坝建设进入了高潮,目前,全省坝地面积已发展到15万hm2。实践证明,建设淤地...  相似文献   

4.
黄丘一区水土保持单项措施及综合治理减水减沙效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对大量实测与调查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了水土保持单项措施水平梯田、造林、种草的减水效益分别为86.0%、63.5%、33.7%,减沙效益分别为94.8%、83.0%、74.6%,年拦蓄径流量分别为213m~3/hm~2、154m~3/hm~2、105m~3/hm~2,年拦蓄泥沙量为94.0t/hm~2、63t/hm~2、45t/hm~2。淤地坝是主要的治沟工程措施,平均每公顷坝地的拦泥指标为6万m~3。11条综合治理的小流域,无论其治理措施实施年代的长短,均具有明显的减水减沙效益,减水效益平均为45.41%,减沙效益平均为59.22%。  相似文献   

5.
黄土高原地区沟道工程的水保作用与防洪功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证明,黄土高原地区以骨干坝、淤地坝为主的沟道工程、小流域坝系,在拦泥淤地、防洪保收、水资源利用、灌溉、养殖、人畜饮水、改善交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不可缺少的水土保持重要措施。沟道工程的防洪实践证明,只要形成以治沟骨干工程为骨架,以小多成群的淤地坝为主体的沟道坝系,完全可以保证沟道工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6.
<正> 新中国建立以来,黄河中游地区修建了约10万座淤地坝和小型水库,其中库容在50万m~3以上的有1万座。这些坝库主要分布在陕北和晋西地区,尤以无定河上游分布较多,形成了较为密集的坝库群。如处于无定河源区的靖边县,有各种坝库1500座,总库容近10亿m~3。这批工程的兴建,对当地经济的发展和黄河的治理与开发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各种原因,这些工程在防洪方面却长期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揭皮沟流域属渭河上的一级支沟。多年来共建各类坝库56座。建坝密度为0.51座/km~2。骨干坝与淤地坝配置比例为1:2.7。结果表明:通过坝系建设,防洪能力提高,可防御2%频率的洪水。坝系工程初步实现了流域水沙的利用平衡。同时,保收面积和保收能力逐年增加。以往研究表明,在各项水土保持措施中,淤地坝对于入黄泥沙减少的贡献率远远高于其他措施;造林的贡献率居第2位,梯田的贡献率居第3位,种草的贡献率则最小。黄土高原沟壑面积占总面积的40%~60%,为淤地坝的发展提供了基本的条件。今后尚可新建控制性的治沟骨干工程2万多座,新建淤地坝13万座,涉及七省(区)32条主要支流。据初步预测,可累计拦蓄泥沙259亿 m~3,新增坝地3333km~2,加上已有坝地,将达到6667km~2,届时坝地成为黄土高原区主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相似文献   

8.
截至 1997年底山西省已建淤地坝 3 3 2 40座 ,坝地面积 18 83万hm2 。介绍了在工程设计、施工技术、管理运用、坝地防洪保收技术和坝系相对稳定等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 ,对今后试验研究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9.
<正> 汾河水库上游总面积5268km~2,水土流失面积3688km~2,占流域总面积的70%,其中黄土丘陵沟壑区面积1918km~2,占流域总面积的36.4%,年均土壤侵蚀量2075.3万t,占水库上游年均土壤侵蚀总量的87.7%,是汾河水库泥沙的主要来源区。因此,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兴建淤地坝,拦截并利用泥沙,是解危于水库、兴利于当地的主要途径。治理汾河的前五年,以工程起步,把淤地坝作为重点建设项目,现已建淤地坝62座,控制小流域面积322km~2,总库容3969万m~3,其中淤积库2592万m~3,可淤坝地480hm~2。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陕北千沟万壑,适宜修造淤地坝,每平方公里可建坝地2.3~3.5hm~2。经多年努力,已建成淤地坝3.4万座,拦泥20多亿t,淤成坝地5.38万hm~2,年产粮食1.6亿kg,减少了入黄泥沙,提高了群众生活水平。但现有淤地坝存在坝系布设不合理、工程不配套、大部库容已淤满、防洪标准低和部分坝地盐碱化等问题。为此,提出加高配套淤地坝、布设控制性的骨干工程等对策,并分析了陕北坝地建设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中国水土保持》1997,(6):48-50
<正>新县位于豫南大别山腹地,地处江淮流域分水岭地区,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鄂豫皖苏区首府所在地,为全国12个将军县之一.全县土地总面积1612km~2,其中耕地面积1.32万hm~2,山场面积12.53万hm~2;辖17个乡(镇)、197个行政村,总人口32.7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万人,人均0.046hm~2耕地0.46hm~2山,是一个集“老、山、边”为一体的农业县1 综合治理开发给山区带来巨变新县山区面积大,境内山峰林立,沟壑纵横.开展治理前,由于受战争的创伤和受50年代“大办钢铁”、60~70年代“以粮为纲、毁林开荒”的影啊,植被遭到破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日趋势恶化.据1980年调查,全县水土流失面积达1411km~2.占土地总面积的87.5%,个别地区年最高侵蚀模数达11786t/km~2.水土流失不仅使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恶化,制约  相似文献   

12.
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 有效防治耕地土壤侵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是世界上人均耕地最少的国家之一,人均耕地仅为0.093 3 hm2,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同时,我国也是世界上耕地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耕地土壤侵蚀面积为4 033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3.15%。仅坡耕地每年产生的土壤流失量约达15亿t,占全国土壤侵蚀总量的33%。耕地土壤侵蚀已对我国的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构成了严重威胁。论述了水土保持领域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的重要意义、产生与发展、主要技术内容与技术模式及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发展保护性耕作技术,是水土保持的新理念,对于有效防治耕地土壤侵蚀和非点源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庄浪县梯田化建设与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庄浪县梯田面积已占坡耕地面积的 91 74%、占综合治理面积的 41%。梯田在拦蓄径流泥沙的同时 ,改变了土壤水肥条件 ,提高了抗旱减灾的能力 ,在 1997年发生 5 0年一遇严重干旱的情况下 ,全县梯田平均单位面积产量仍达 2 2 92kg/hm2 。梯田化建设使全县粮食人口承载量由 195人 /km2 提高到 315人 /km2 以上 ,粮食—经济人口承载力指数达 1 35以上。  相似文献   

14.
山西省实施水保国债项目的做法和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水土保持国债项目自 1998年底开始实施 ,两年来国家安排投资 880 0万元 ,地方配套 6 139万元 ,完成综合治理措施面积 10 35km2 ,其中新增基本农田 882 6 6 7hm2 ,增产粮食 2 8万t ,增加农业产值 42 0 0万元。项目区林草覆盖率增加 2 1个百分点 ,年减少泥沙 310 5万t。引水工程的实施 ,使土地利用结构部分得到调整 ,农民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介绍了项目实施的具体做法和经验  相似文献   

15.
十年奋战治水土 百里荒山披绿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水土保持》1997,(6):37-41
本文为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调查组对江西省兴国县水土保持工作进行实地调查后写的调查报告.国务院副总理姜春云同志对该调查报告批示:“印发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与会同志参阅”.  相似文献   

16.
云蒙湖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RS与GIS支持下,获取云蒙湖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数据,选用RUSLE模型估算土壤侵蚀量,对云蒙湖流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侵蚀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6—2010年间,土壤年总侵蚀量由647万t降至630万t,水土保持生态恢复工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云蒙湖流域耕地土壤侵蚀最为严重,1986年和2010年土壤侵蚀模数高达5 325t/(km2·a)和5 504t/(km2·a),分别占土壤侵蚀总量的85.8%和84.7%;草地是重点治理的另一对象,强度以上等级侵蚀都分别占总侵蚀面积的40%和44%;随着耕地和草地类型的转入,居民用地侵蚀面积由1986年的1 010hm2增至2010年的2 608hm2,土壤侵蚀总量由5.4万t增至14.2万t,是变化较为明显的土地利用类型。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水土保持》1997,(10):22-24
<正>1 治理开发的成效延安市是黄河中游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水土流失面积2.88万km~2,占总土地面积的78.4%,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9000t/km~2,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是导致群众生活长期贫困的主要原因,也是制约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新中国建立之后,特别是“七五”以来,我们始终坚持把治理水土流失作为发展经济、脱贫致富的长期战略任务来抓,通过不断地实践、总结、认识和探索,全市的水土流失治理进入了讲求科学、注重效益、大现模治理开发的新阶段.到1996年底,全市共兴修基本农田25.16万hm~2,人均0.16hm~2,造林76.9万hm~2,种草37.18万hm~2,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建立之初的14.4%提高到42.9%;完成水土流失治理措施面积1.67万km~2,占水土流失总面积的58%.“七五”以来的11年间,年平均治 理面积超过1000km~2,治理速度是“七五”前的6.3倍.  相似文献   

18.
<正>我省地处黄土高原,总面积15.6万km~2,山地丘陵面积占总面积的80%,旱地占总耕地面积的70%,年平均输入黄河泥沙4.6亿t.严重的水土流失、脆弱的生态环境是制约我省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长期以来,全省人民同穷山恶水进行了顽强的斗争.80年代初期,以户包治理小流域为起点,全省水土保持工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进入90年代以来,我们不断加大改革力度,全面开发治理“四荒”,推动了小流域经济的发展,逐步把水土保持引入产业化发展的新轨道,有效地提高了全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村经济增长水平.1996年,  相似文献   

19.
紫色土区不同植物篱模式控制坡耕地氮素流失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优选紫色土区控制农田氮磷等养分流失的复合农林模式,利用野外径流小区试验,结合室内分析与数理统计法研究了植物篱模式控制紫色土区坡耕地氮素流失效应。结果表明,植物篱模式减少了坡耕地总氮及各形态氮流失负荷,就总氮而言,20°坡耕地紫穗槐与香根草模式下年均总氮流失负荷分别比横坡农作模式降低92.4%、90.0%;13°坡耕地紫花苜蓿与蓑草模式的年均总氮流失负荷分别比横坡农作模式降低88.7%、83.9%。径流与泥沙流失量的减少与径流氮浓度的降低是植物篱控制坡耕地氮素流失的主要机制。紫穗槐、香根草、紫花苜蓿与蓑草植物篱模式可作为西南紫色丘陵区农业非点源氮素污染的源头控制技术,特别是20°以上坡耕地推广与实施灌木类植物篱模式,能长期有效地控制农田盈余氮素流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