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川杂系列西瓜新品种(新品系),是四川农业大学园林学院西瓜育种专家林艺育成的我省首批杂交一代西瓜。该系列品种(品系)及其亲本的选育,是在多阴雨、少日照(年降雨量1800余毫米,年日照时数仅1004小时)的气候条件下进行的。亲本的选育经8——12代自交,性状稳定,其配制的杂交一代优势明显,整齐度高,耐旱、耐湿,是我省多阴雨、少日照的气候条件发展的适应性强的新品系(品种)。川杂系列新品种(新品系)已经多点品比试验和生产试验。1993年在全省种植面积已达1万余亩,均表现  相似文献   

2.
我国西瓜品种选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瓜菜》2016,(1):1-7
中国是西瓜生产与消费第1大国,2013年我国西瓜播种面积为182.82万hm~2。我国的西瓜育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西瓜品种已经实现了至少5次品种更新换代,经历了农家品种、固定品种、杂交1代、抗病育种、品种多元化等西瓜育种时期,采用引种、有性杂交、杂种优势利用、多倍体育种、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等育种手段,育成了不同时期西瓜主栽品种,基本实现了我国西瓜良种杂交1代化,极大地推动了我国西瓜产业的发展。本文对我国的西瓜育种进行回顾和展望,为提高我国的西瓜选育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 杂种优势在农业生产上的普遍利用,加快了农作物品种的更新换代。杂交一代西瓜品种比常规西瓜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杂交一代西瓜品种的推广应用,对促进西瓜生产,提高西瓜产量,改进西瓜品质起到了良好作用。为检验和研究杂交一代西瓜品种的特征特性,我们连续四年(1986~1989)进行本项品比试  相似文献   

4.
正西瓜是夏季消费的主要时令水果,也是带动农民快速增收的高效园艺作物。随着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发展,中小果型西瓜备受青睐。目前大面积种植的小西瓜品种主要为早春红玉类型,存在种植年限较长,品种本身的抗性、品质、含量等方面开始退化,连作障碍显著的现象。诸多育种单位着力选育优质花皮红肉小果型西瓜品种。武农8号是武汉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杂交一代有籽西瓜品种,于201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  相似文献   

5.
我国薄皮甜瓜育种技术同厚皮甜瓜、西瓜育种技术相比最少落后十年,厚皮甜瓜和西瓜品种早巳实现杂种化,而薄皮甜瓜杂交种市场占有率不到百分之一,目前全国各地销售的“杂交一代”、“一代交配”薄皮甜瓜种子,99%以上都是常规品种:为此吉林省缔丰甜瓜种业有限公司制定了选育抗病早熟高糖甜瓜新品种的目标:一是抗枯萎病,耐重茬栽培,抗病  相似文献   

6.
有籽西瓜杂交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世纪70年代以前,我国西瓜生产用种均是固定品种,由瓜农自行留种,没有专业制种。随着杂交一代西瓜品种的推广,西瓜专业制种开始启动,到80年代末全国西瓜生产用  相似文献   

7.
海南省小西瓜种植品种目前以黑美人类型为主,为扩大适合海南生产外销小果型西瓜品种类型,增加生产收益。2005年下半年海南省种子站和中国园艺学会西瓜甜瓜专业委员会组织征集国内外小果型西瓜品种20个进行了品种试验.2006年1月9日组织专家组进行现场鉴评,同时组织育种单位、西瓜产区市县农技推广部门、西瓜种植大户等现场观摩。  相似文献   

8.
《园艺学报》2015,(3):404
<正>2015年1月9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许勇研究员主持完成的"西瓜优异抗病种质创制与京欣系列新品种选育及推广"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针对中国西瓜育种血缘基础狭窄、技术滞后与突破性品种选育难等问题,许勇研究员带领西瓜课题组科技人员,以提高早熟优质西瓜品种的抗病、耐裂、丰产性为育种目标进行了长达20余年"京欣"系列西瓜品种的选育及推广工作。项目组率先开展了第一代西瓜分子标记技术研究,首次绘制了全球第一张西瓜全基因组序列图谱与变异图  相似文献   

9.
<正> 当前在农业生产上,已广泛利用杂种优势来提高作物单位面积产量。但杂种优势的强弱,因性状而异;同一性状又因不同的组合而不同。探讨西瓜品种间杂交一代主要性状的表现规律,对杂交组合的亲本选配和利用,都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自1979年以来,我们结合西瓜常规育种工作,进行了观察与分析。  相似文献   

10.
<正>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和家庭的小型化,普通大西瓜已渐渐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因此,育种家培育出了皮薄质优的小型西瓜品种,以解决普通西瓜个大、皮厚、品质欠佳的缺陷。本人于2000年开始试种小西瓜,已摸索出一套小型西瓜秋季立架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1 品种选择因秋季西瓜播种期和坐果期正处于高温季节,所以应选择生育期短、高温坐果期良好的黄小玉H为主,并配少量黄皮品种金福,以增加售瓜时的品种花样,但金福裂瓜率相对高一些,最好不做主栽品种。  相似文献   

11.
正潭重茬黑丰蜜是华夏西瓜沙棘育种所选育的中晚熟、优质、高抗病的杂交一代西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2.
德州喇嘛瓜在我国西瓜地方品种中久负盛名,一些育种工作者根据不同的育种目标用该品种为原始材料,培育了一些新的品种。但是德州喇嘛瓜果实性状在杂交后代中的表现,目前系统整理的材料较少。针对这个问题,在德州喇嘛瓜提纯复壮的基础上干1980~1982年观察了以喇嘛瓜为亲本的杂交一代及二代果实主要性状的表现情况,以期为育种工作者在选择亲本时提供一些参考。 材料及方法 以德州喇嘛瓜为亲本,选用与喇嘛瓜果实性状对立或相似的都三号、大和冰淇凌、嘉宝、庆丰进行正、反交。上述品种均采用连续五年以上单株自交的种子,本品种主要性状表现一…  相似文献   

13.
西瓜新品种京龙一号100081北京蔬菜研究中心陈春秀一、品种特性京龙一号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继京欣一号西瓜以后培育的又一新的杂交一代。于1991年开始进行杂交培育,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已在山东、黑龙江、内蒙等地推广应用,并已形成一定规模。京...  相似文献   

14.
<正> 利用杂种优势,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是近代发展农业生产的重要途径之一。据国内外报导,西瓜品种间杂交一代优势明显,国外西瓜生产水平较高的日本,几乎百分之百利用杂交一代的西瓜种子,国内在西瓜生产上,利用杂交一代的种子面积也逐年在扩大,如湖南的湘蜜,浙江的蜜克,新疆的红优二号,广东的新澄,北京的丰收三号等。  相似文献   

15.
《中国瓜菜》2000,(4):37
西瓜雄花退化系“华知A”是华知农业科学发展研究所以“华知B”为母本,“华知C”为父本授粉繁殖而成的。雄花退化和花粉败育率达100%。用“华知A”雄花退化系同任何西瓜品种为父本杂交,无需去雄和套袋,就可’以收到高纯度的杂交种子,杂交一代均为极少籽西瓜。利用“华知A”有望选育出各种类型的优质、极少籽西瓜组合。 我们用雄花退化系“华知A’与6个西瓜品种作父本测交其杂交一代有以下特点: (1)所有杂交一代组合均表现极少籽。 (2)含糖量高,品质好,其中1个组合含糖量达13%。6个组合鉴评人选的有4个。 (3…  相似文献   

16.
金龙宝是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瓜类研究室以东亚生态类型的84 1为母本,以美洲生态类型的81 3为父本配制而成的杂交一代优良西瓜品种。该品种1987年育成,编号03,1989~1990年参加全国第3批西瓜新品种区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该品种在北方地区超...  相似文献   

17.
西农8号西瓜新品种的育种方法“西瓜一代杂种的育种方法”发明专利于2000年4月1日至5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专利技术十五年成就展”中被评为“最佳项目”,并被授予“最佳项目”证书及奖牌。此奖项为我国西瓜育种赢得了荣誉。西农8号西瓜品种再获殊荣  相似文献   

18.
《中国瓜菜》2016,(8):61-62
王坚老师作为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西瓜甜瓜行业贡献突出的老专家:1964年始在中国农科院郑果树研究所瓜类室,一直从事西甜瓜科研工作30余年,主持育成的西瓜品种有"郑杂"系列有籽西瓜、‘黑蜜2号’无籽西瓜等,其中‘郑杂5号’与‘黑蜜2号’均曾经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杂交一代西瓜早熟品种和无子西瓜品种,尤其是‘郑杂5号’曾畅销数十载而不衰;一手筹备创建的全国瓜协(现改为中国园艺学会西瓜甜瓜专业委员会),积极组织开展各项全国性的西瓜甜瓜交流活动;1988年主持创办《中国西瓜甜瓜》(现为《中国瓜菜》)杂志并担任主编20余载,在此期间,王坚老师笔耕不辍,为《中国西瓜甜瓜》(现为《中国瓜菜》)杂志付出了辛勤汗水和悉心教诲。其中全国瓜协的成立和杂志的创办对推动我国西瓜甜瓜科技工作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现在近90岁高龄却仍然还在关心我国西瓜甜瓜事业,还在关心本刊并赐稿,我们编辑部全体人员对王坚老师深表谢意,在此向王老师致敬!  相似文献   

19.
抗病优质耐贮运西瓜品种——龙富倪淑君(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哈尔滨150069龙富西瓜是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培育的杂交一代优良品种,在全国第四批西瓜区域试验中是唯一超新红宝的绿色网纹大型西瓜品种;在农业部首届西瓜优良品种评选中获“十佳...  相似文献   

20.
西瓜产区主要分布于远离大中城市的粮作区,早熟品种大多皮脆,易裂果,损耗大,商品率低,以至有些地区早熟栽培仍采用中晚熟品种。1994年我们以西瓜早熟、优质、耐运输为育种目标,选配杂交组合64份,1995年进行组合优势测定,1996~1998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选出早熟、优质、耐运输西瓜新杂交种“欣大”,1998~200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