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水稻旱育浅植施硅试验初报徐先骥(贵州省贵定县农技站)水稻旱育秧由于秧苗吸硅较少,易感稻瘟病,为探索旱秧施硅防病增产效果,我站1994年进行了水稻旱育浅植硅肥施用试验。1材料与方法1.1试验设计设三个处理:①亩施硅肥50kg;②亩施硅肥100kg;③不...  相似文献   

2.
硅钙肥对爆裂玉米品质和生理指标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沈爆3号爆裂玉米为试材进行硅钙肥不同施量的研究,对籽粒中硅、钙、蛋白质、脂肪等多种营养物质含量以及生理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硅钙肥可显著提高籽粒中的硅和钙含量,分别提高35%和60%.蛋白质含量有少量增加,而脂肪和淀粉含量的下降幅度很小;增施硅钙肥具有增加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的作用,同时使丙二醛含量降低,过氧化物酶(POD)含量升高.说明施硅钙肥不仅能提高品质,而且对改善生理功能也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3.
芦笋施肥试验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试验采用氮,磷配合施肥,探索提高芦笋产量和质量的最佳施肥组合。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效钾含量充足的中性紫泥土中,亩产400公斤白芦笋,一年的施肥量以亩施N38公斤,P34.5公斤,N47公斤,P43公斤为最佳组合,其植株生长健壮,养分吸收量大,干物质积累多嫩笋质量好,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芦笋对养分的吸收量以钾最多,氮次之,磷较少。生产400公斤的白芦笋,一年需吸收N8.5公斤,P1.93公斤,K13  相似文献   

4.
1997 ̄1999年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不同pH值黄泥土施用磷石膏50kg/667m^2,100kg/667m^2,150kg/667m^2,pH4.30黄泥土玉米产量比对照增产7.8% ̄22.9%,pH5.01黄泥土增产8.5% ̄17.1%,pH5.65黄砂泥土增产7.5% ̄11.5%,pH6.07砂石黄泥土增产5.9% ̄8.3%,投产比值在1:2.7以上。土壤pH值随石膏用量增加而提高,土壤水解酸含量随磷石膏用量增加而降低。磷石膏适宜用量为50 ̄100kg/667m^2与农家肥、氨、磷、钾肥配合作底肥施用。可以认为磷石膏是一种改良酸性黄泥土的新型调理剂。  相似文献   

5.
硅钙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探讨硅、钙肥在库尔勒香梨上的施用效果,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施用果蔬钙肥和硅肥对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5个处理均提高了库尔勒香梨果实的单果重、硬度、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除幼果期与膨大期喷施果蔬钙肥和硅肥外可滴定酸含量均低于对照,但影响较小。在各处理中,幼果期和膨大期树冠喷施果蔬钙肥,同时配合土施硅肥的处理对于提高果实单果重、硬度、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效果最好,与对照相比,单果重、果实硬度、Vc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了14.51%、10.97%、51.61%和8.05%,且与对照之间的差异均达到了显著水平。因此,施用果蔬钙肥和硅肥对于提高库尔勒香梨果实品质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既能提高果品产量,又能改善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6.
1贮前准备工作1.1硅窗袋高质量硅窗袋(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生产的PVC保鲜膜,兰化FC-8硅膜)是蒜薹MA贮藏成功的基础,必须严格验收硅窗袋,逐个吹气检漏,漏气袋绝对不能使用。1.2灭菌消毒冷库与库内货架要进行清理和灭菌消毒。使用国家农产品保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天津)生产的CT-高效消毒烟熏剂烟熏消毒,每100m3用量600g。“维绿”消毒剂每100m3用CLO2原液7.5kg,稀释30倍液,泼洒或喷雾。1.3开机制冷检修制冷设备系统,开机将空库降温至-2℃,库内“冷透”到0℃。2预冷装…  相似文献   

7.
1操作方法取红薯嫩叶,去枯杂、霉变、泥沙。清洗干净后,用1%食盐水浸泡10h,然后清洗干净。用1%Na2CO3浸泡8min,捞出后投入到含0.17%小苏打、pH值为8的3%食盐水中,经95~100℃烫漂1~1.5min,迅速冷却。用含0.2%氯化钙的10%食盐水浸渍,保持盐水浓度稳定,每天食盐浓度递增2%,直至食盐浓度达到16%为止,腌渍4~5天,脱盐,清洗,沥干。加配料:八角0.2%、老姜0.4%、丁香0.08%、桂皮0.08%、白胡椒0.05%、小茴香0.1%。经粉碎后装袋,加水煮沸2h,补足水量50kg…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夏秋麦1号各生育期的氮,磷,钾含量。由于夏秋麦生育期间气温度,生育期短,因此养分析吸收早,速度快,出苗到拔节的12天吸收养分重达总吸收量的12.5%-13.9%;仅拔节到小花分化的6天中吸收量即为总量的20%以上。吸收强度最大时期也在拔节一小花分化期。每产100公斤籽粒需吸收N5.01公斤,P2O51.46公斤,K2O6.32公斤,显著高于冬小麦。认为重施其肥,及早追肥是夺取夏秋表高产的必要  相似文献   

9.
通过低湖烂泥田植莲定PK变动N、定NK变动P定NP、变动K不同用量和NPK不同水平的配比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以亩施N7.5kg、P2O52kg、K2O55kg的产量较高,NPK配施的比例以1:0.42:0.67或1:0.27:0.67为好,在高产的配方比例中莲籽的增产效应是>N>K,投产比为1:18.57、1:4.98、1;44。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通过追肥量与种植密度的搭配;不同播种期试验;有机肥与无机肥搭配试验;不同育秧方式以及旱育浅不同叶龄试验等对粳稻新品种毕粳37号的丰产栽培技术进步研究,结果表明:种植毕粳37号应适时早播、旱育浅植;4-4.5叶龄移栽,在中等或中上等肥力的田块上,密度2.1万窝/亩,追肥量7.5公斤尿素/亩是种植密度与追肥量的最佳搭配,在总施氮量上有机氮与无机氮应双重并重。  相似文献   

11.
取稻谷100粒接入麦蛾卵50粒,取稻谷100粒接入麦蛾卵100粒,在RH为75%,27℃条件下与称取稻谷样5g,拉入麦蛾卵100粒的可靠方法相比较,观察和评定各抗性指标,结果表明:取稻谷100粒接卵50粒的处理无论是成虫羽化率还是敏感系数,在各品种间表观的趋势基本上与5g稻谷接卵100粒处理的结果一致,因而该方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12.
杂交水稻施用锌,钼微肥的效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威优64为材料进行了杂交水稻施用微肥钼(Mo)、锌(Zn)两因素各3水平的田间籽粒产量比较试验。结果是:(1)威优64对钼酸胺不敏感,各处理间籽粒产量无明显差异;(2)施0.75kg/667m^2硫酸锌作基肥,比空白ck籽粒产量增加8.39%、比施1.50kg/667m^2的A3处理增加5.46%;(3)0.75kg/667m^2,1.50kg/667m^2硫酸锌作基肥分别使杂交稻威优64穗粒数  相似文献   

13.
赵桂东  李茹 《小麦研究》2000,21(2):30-32
1997-1999年田间试验表明:亩用11%蚜粉克星EC90~100ml,对小麦穗蚜的防治效果可达93.5%以上,持效期在20天以上;对小麦白粉病亦有很好的防治效果,药后10天的防效在72.5%~76.5%之间。蚜粉克星增产作用明显,可使小麦增产12.7%~13.2%。  相似文献   

14.
研究结果表明,单施N肥比不施肥增产14.3%,在施N肥基础上配施P、K肥,则增产率上升为23.8%。单施N肥、N肥利用率仅为20.1%,在施N肥基础上配施P、K肥,则N肥利用率上升为33.5%。PK肥当季利用率分别为11.8%入44.4%。经济效益分析表明,单施N肥667m^2纯收益为56.7元,在施N肥基础上配施P、K,则667m^2纯收益上升为75.5元  相似文献   

15.
水稻旱育浅植栽培技术试验研究夏廷茂(贵州省松桃县农技站554100)1993年我县水稻旱育浅植栽培新技术试验13.6亩,平均亩产439.8公斤,较温室两段育秧平均亩产406.5公斤亩增33.3公斤,增产8.2%,较水育秧平均亩产343.7公斤亩增96...  相似文献   

16.
正宁县种子公司把增加种子的科技含量,提高良种“三率”,作为推动农业生产上台阶的一项有效措施,狠抓种子的精选、包衣和统供,对4667公顷玉米所需17.5万公斤种子和1万公斤黄豆全部进行了加工,精选率、包衣率和统供率均达到100%,推动了种子工程的顺利实...  相似文献   

17.
甜椒辣椒大棚杂交制种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甜椒辣椒大棚杂交制种技术山西省原平市种子公司(034100)曹慧琴,刘怀平,苏翠兰1育苗!.1调制消毒培养土:一般用3~5年内未种过茄科植物的田土与腐熟的马粪或其它腐熟的有机肥料混合配制。1m3培养土中再加入过磷酸钙1.5kg、草木灰5kg、50%托...  相似文献   

18.
提高夏播玉米制种产量几点措施钱向明,栗勤学(河北省赞皇县种子公司051230)1992年我县5400亩紧凑型夏播玉米制种平均亩产302.5公斤,千根村1200亩太合1号制种,平均亩产382公斤。1993年千根村1400亩掖单12制种,亩产421公斤,...  相似文献   

19.
硼砂不同施用量及施用时期对杂交油菜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试验表明,施硼对油菜植株生长发育,产量及经济性状有一定影响。667m^2施硼砂0.5-1kg范围内,比不施硼增产5.0-18.6%,不同施硼量对产量影响不显著,以底肥,苗期追肥,腊肥穴施,产量趋势逐渐降低,但以底肥,苗期追肥较好,尤以667m%20.5kg作苗期追肥为最佳。  相似文献   

20.
特早双季连作花生新品系38──415简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品种特性:该品种是我省农民花生育种专家陈南方,从58个花生品种中筛选出优良亲本,经8年杂交培育而成的我国第一个花生连作品种。全生育期春播100——105天,夏播85天,作二季花生栽培90——95天,具有株型直立紧凑、茎杆粗壮、叶色深绿、耐肥抗倒、抗病耐旱等优点。其主茎高55——60cm,单株分枝7——8条,单株结果20个以上,他果率95%,百果重125克,出仁率80%,且结果集中,果柄坚韧不落果,可一年两熟.2栽培要点;21播种期:种子发芽起点温度12C。春播在我区如用地膜发盖3月25日左右播种;田地栽培名月SB左右播种;夏播5月中旬——6月上旬,作二季栽培(翻秋)在7月25目前播种.2.2#种密度及用种量:春夏播每亩密度为9000——10000穴,667/m‘(亩)用种丑17.5公斤,H季花生拒种为12000穴,667m’(亩)用种具20公斤,穴播成仁.2.3施肥情况:施足底肥,早施追肥.底肥667m’(亩)用土粪1500公厅或三元复混肥50公斤.齐苗后及时用1%尿素溶液hUI%的铅酸按水溶液叶面喷施以促苗早发.3产量表现:春播地膜栽培350——400公斤/667m’;露地300——350公斤/667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