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锐  李希来  张静 《草业学报》2020,29(7):40-51
通过覆土措施对高寒煤矿区排土场渣山表层进行土壤重构,加速植被生长是高寒矿区植被恢复的关键技术问题。本研究通过在青海木里煤田圣雄煤矿建立试验小区,比较覆土0 (对照)、覆土5 (FT-5)、覆土10 (FT-10)和覆土15 cm(FT-15)4种不同覆土处理对高寒矿区排土场渣山植被恢复的影响,研究高寒矿区排土场渣山表层土壤重构技术,为高寒矿区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由垂穗披碱草、中华羊茅、青海冷地早熟禾、青海草地早熟禾、星星草5种牧草混播种植方案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垂穗披碱草盖度在所有播种牧草中最大,是混播优势牧草,覆土处理小区垂穗披碱草高度逐年增加。4种覆土处理植被3年平均总盖度排序结果为覆土15 cm(74.6%)>覆土10 cm(70.8%)>覆土5 cm(64.3%)>对照(59.8%)。随处理时间延长,各处理间牧草植株密度差异显著性越来越大。经过3年试验,对照小区牧草产量同覆土小区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产量最高的是覆土10 cm小区,达到每小区(453.6±38.4) g·m-2,是对照区域的1.94倍。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牧草高度、密度分别与速效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578和r=0.619,P<0.05),产量也呈极显著正相关(r=0.839,P<0.01),有机质含量同小区产量显著相关(r=0.592,P<0.05)。经推算,覆土5、10、15 cm成本分别为20000、40000 和60000元·hm-2。覆土可以有效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被的高度、盖度和密度,覆土10 cm是高寒煤矿区相对比较理想的覆土重构措施。  相似文献   

2.
通过覆土措施对高寒煤矿区排土场渣山表层进行土壤重构,加速植被生长是高寒矿区植被恢复的关键技术问题。本研究通过在青海木里煤田圣雄煤矿建立试验小区,比较覆土0 (对照)、覆土5 (FT-5)、覆土10 (FT-10)和覆土15 cm(FT-15)4种不同覆土处理对高寒矿区排土场渣山植被恢复的影响,研究高寒矿区排土场渣山表层土壤重构技术,为高寒矿区植被恢复提供科学依据。采用由垂穗披碱草、中华羊茅、青海冷地早熟禾、青海草地早熟禾、星星草5种牧草混播种植方案开展研究。结果表明,垂穗披碱草盖度在所有播种牧草中最大,是混播优势牧草,覆土处理小区垂穗披碱草高度逐年增加。4种覆土处理植被3年平均总盖度排序结果为覆土15 cm(74.6%)覆土10 cm(70.8%)覆土5 cm(64.3%)对照(59.8%)。随处理时间延长,各处理间牧草植株密度差异显著性越来越大。经过3年试验,对照小区牧草产量同覆土小区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产量最高的是覆土10 cm小区,达到每小区(453.6±38.4) g·m~(-2),是对照区域的1.94倍。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牧草高度、密度分别与速效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578和r=0.619,P0.05),产量也呈极显著正相关(r=0.839,P0.01),有机质含量同小区产量显著相关(r=0.592,P0.05)。经推算,覆土5、10、15 cm成本分别为20000、40000和60000元·hm~(-2)。覆土可以有效促进植物生长,提高植被的高度、盖度和密度,覆土10 cm是高寒煤矿区相对比较理想的覆土重构措施。  相似文献   

3.
王锐  李希来  张静  周华坤  胡夏嵩 《草地学报》2019,27(5):1266-1276
通过覆土措施加速人工植被建植是高寒矿区植被恢复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通过在青海木里煤田江仓矿区排土场建立植被恢复试验小区,比较覆土0 cm(对照)、覆土5 cm、覆土10 cm和覆土15 cm等不同覆土处理对高寒矿区排土场渣山表层土壤基质特征的影响,为高寒矿区土壤重构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覆土可调节表层土壤基质容重,有利于形成植被生长的土壤物理结构。覆土增加了土壤基质中的全氮含量和速效养分的供给,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2016-2018年),覆土效果愈来愈明显。不同覆土处理速效氮含量分别由2016年的40.3±5.13 mg·kg-1,85.0±14.9 mg·kg-1,57.3±11.1 mg·kg-1增加至2017年的101.0±8.54 mg·kg-1,192.0±33.6 mg·kg-1,168.7±17.0 mg·kg-1。覆土处理的速效养分出现先上升后下降的总体变化趋势,第二年达到速效养分最大值,覆土10cm速效磷含量变化幅度相对最大。表层土壤基质全氮含量与速效氮、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05,r=0.733;P<0.01),与pH呈极显著负相关(r=-0.753,P<0.01)。覆土10cm可作为高寒矿区土壤重构理想的覆土措施。  相似文献   

4.
高速公路的建设必然导致大量裸露岩石边坡的产生,为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对其进行植被恢复.本文通过对成雅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护坡的调查与分析,总结了成雅高速公路护坡技术、护坡植物及边坡植被护坡模式,为西南地区尤其是山区和丘陵地区高速公路植被护坡提出建议,以实现高速公路建设与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高速公路的建设必然导致大量裸露岩石边坡的产生,为保护生态环境需要对其进行植被恢复。本文通过对成雅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护坡的调查与分析,总结了成雅高速公路护坡技术、护坡植物及边坡植被护坡模式,为西南地区尤其是山区和丘陵地区高速公路植被护坡提出建议,以实现高速公路建设与环境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采用多因素随机区组试验法,进行多草种、覆盖不同厚度及不同土类的草坪种植试验研究,经观测其出苗率和方差统计分析后认为,影响草种出苗率的主要因素为草种的品种;在同样覆盖厚度下,覆盖的所有土壤类型都表现出大粒草种的出苗率较小粒草种的出苗率要高;要达到50%以上的出苗率,不论覆盖何种土壤,覆盖厚度以0.5cm最好,大粒草种覆土厚度应小于3.0cm;中粒草种覆土厚度应小于1.0cm,小粒草种覆土厚度应小于0.55cm;覆盖的土壤类型以沙壤土最好,粘壤土次之,风沙土较差,漏沙土最差。  相似文献   

7.
为修复库尔木图矿区受损草原植被群落,对矿区受损草原实施覆土0,10,14和18 cm恢复措施,实地调查分析群落盖度、高度、地上生物量和物种多样性,以研究不同覆土厚度对矿区受损草原群落物种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覆土厚度在14和18 cm时,矿区草地植物种类和数量频度最多,物种组成最为丰富,且随着覆土厚度的增加,草地植物群落的盖度、高度和地上生物量呈逐渐增加趋势,但覆土14和18 cm草地的植物高度、盖度和地上生物量差异不显著。2)在4种覆土厚度样地中,覆土14 cm草地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最高,均匀度指数最低,具体表现为:群落均匀度指数(Jsw和Ea)排列顺序为覆土0 cm>覆土18 cm>覆土10 cm>覆土14 cm,群落丰富度指数(R和Ma) 为覆土14 cm>覆土10 cm>覆土18 cm>覆土0 cm,群落多样性指数(D和H')为覆土14 cm>覆土18 cm>覆土10 cm>覆土0 cm。3)不同覆土厚度样地群落生产力与Shannon-Wiener和Simpson多样性指数之间呈弱正相关关系。因此,综合考虑该地区恢复受损草原的经济投入和所产生的生态效益,进行草原植被生态恢复的适宜覆土厚度为14 cm。  相似文献   

8.
公路边坡侵蚀及坡面生态工程的应用现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公路边坡陡峭 ,土壤贫瘠 ,小气候复杂 ,造成护坡困难 ,随着人们对植被与坡面侵蚀之间的因果关系以及植被的坡面保护作用的认识加强 ,以植物为主体、附以土木工程的坡面生态工程逐渐发展起来 ,并有效地解决了这一难题。公路坡面生态工程的实施和研究在我国尚处于初级阶段 ,有着十分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9.
白三叶覆盖厚度对苹果园垄沟中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明确不同覆盖厚度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降解对苹果园土壤肥力的影响,在果树行间垄沟中分别覆盖5、10、15和20 cm厚苹果园刈割的新鲜白三叶,以不覆草的垄沟为对照,研究白三叶降解6个月后苹果园土壤肥力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苹果园覆盖的白三叶降解后,能提高0-20 cm垄沟土壤中的有机质、速效氮、全氮、速效磷、全磷、速效钾、全钾的含量,且对0-10 cm土壤养分的影响较10-20 cm的大。覆草厚度小于15 cm时,随覆草厚度的增加,土壤中各养分含量增加。但是,覆草厚度达20 cm时,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磷、全磷、速效钾含量却较覆草15 cm的处理低。说明覆盖的白三叶降解可以提高苹果园土壤肥力,而此增肥作用和覆草厚度、土层深度密切相关,降解6个月时,覆盖15 cm白三叶的垄沟中土壤肥力最高。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究生物黑炭对茶园酸化土壤的改良效果,寻找对土壤改良效果好、能提升茶叶品质、增加茶叶产量的最佳生物黑炭施用量,指导茶农科学改良酸化土壤,实现茶叶优质高产。采用田间试验,设置0t/hm~2(CK)、15t/hm~2、30t/hm~2、60t/hm~2、90t/hm~25个不同处理,研究生物黑炭施用量对酸化茶园土壤交换性酸、茶叶品质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相比,施用不同用量的生物黑炭处理:0~20cm土层土壤pH值提高0.25~1.62个单位,交换性酸降低1.15~4.83 cmol/kg;20~40cm土层土壤pH值提高0.04~0.38个单位,交换性酸降低0.01~3.1 cmol/kg。当生物黑炭施用量大于等于15 t/hm~2时,各处理氨基酸均与不施用生物黑炭(CK)差异性显著(P0.05);当生物黑炭施用量大于等于30 t/hm~2时,酚氨比较不施用生物黑炭(CK)显著降低(P0.05)。百芽重增加2.05%~16.77%,发芽密度增加4.33%~9.45%,但与CK相比,差异均不显著(P0.05)。产量与对照相比,增幅-5.29%~14.45%。综上试验结果认为,施用30 t/hm~2的生物黑炭能够有效改善茶园土壤酸化情况,提升茶叶品质,增加茶叶产量。  相似文献   

11.
应用灰色关联度法评价北京潮河护坡植被质量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2008年在北京市密云县潮河河坡进行灌草植物护坡组合模式的筛选,以护坡植被质量评价6种灌草种植模式,应用灰色系统理论对密云潮河护坡不同种植模式的护坡植被质量进行了分析和评判,确定最优灌草组合模式。结果表明:荆条(Vitex negundo L.var.heterophylla(Franch)Rehd.)+小冠花(Coronilla varia L.)+白三叶(Trifolium repens L.)+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cv Fine Lawn)混植护坡植被质量最优,可以有效地护坡;高羊茅和小冠花是优秀的护坡植物,适用于北京地区固土护坡。  相似文献   

12.
以植被恢复不同年限的川西北沙化草地土壤为对象,分析不同土层(0~20cm、20~40cm)中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植被恢复对沙化草地土壤理化性质的改善有明显的促进作用;随植被恢复时间的延长,土壤容重逐渐减小,含水量显著提高;与参照样地相比,除土壤全K含量无明显变化外,土壤有机质、全N、全P以及速效养分含量在各层均呈不同程度的提高,表现最明显的是在土壤表层(0~20cm);相关分析说明,有机质含量和土壤容重表现出显著负相关(r=-0.533,p<0.05),而与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836,p<0.01),土壤有机质含量表现出和土壤全N、全P含量不同程度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3.
通过研究不同放牧强度下地上植被群落的物种组成、植物生活型、土壤种子库物种种类和种子数量等特征,探讨了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之间的关系及种子库在地上植被群落构建中的作用,拟为高寒草甸的管理,特别是高寒地区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在围栏样地和中牧样地之间差异不显著。重牧样地土壤种子库物种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显著低于中牧样地(P<0.05);围栏样地、重牧样地、中牧样地土壤种子库密度表现为重牧 >围栏 >中牧,其中重牧样地土壤种子库密度显著高于中牧样地(P<0.05),达4952.7粒·m-2;中牧样地和围栏样地的种子库和地上植被之间相似性较低,二者的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Sorensen相似性指数分别为0.48和0.44。重牧样地上嵩草属(Kobresia)植物严重退化,地上植被群落和土壤种子库均以杂类草物种占优势,地上植被与土壤种子库表现出较高的相似性。因此,对于有退化趋势的嵩草草甸,适当的围栏并考虑利用本地多年生优良牧草种子进行补播将是有利的;嵩草高寒草甸土壤种子库种子主要集中在0~5cm,且各样地中种子数量均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14.
以植被恢复土壤效果评价7种人工植被恢复模式,应用灰色关联模型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渭北旱塬区植被恢复对土壤综合质量的影响,以确定最优植被恢复模式。结果表明:不同人工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质量有很大影响,与对照(农地)相比,恢复年限为5年、10年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草地和恢复年限为30年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林地均提高了土壤质量,其中10年紫花苜蓿草地恢复效果最好。随着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实施,在渭北旱塬区,种植牧草、建植乔木是较好的生态重建和植被恢复方式。  相似文献   

15.
放牧强度对昭苏草甸草原土壤有机质及速效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小区控制放牧试验,在伊犁昭苏草甸草原上研究了短期放牧条件下轻度、中度和重度放牧对草地土壤有机质、土壤碱解氮、土壤速效磷及土壤速效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放牧强度的增加,草地地上生物量呈降低趋势,但各放牧强度间差异不显著(P0.05);同一年度放牧强度间0~10、10~20和20~30cm土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差异不显著,但与放牧前比,放牧后0~30cm土层养分含量增减趋势并不一致,体现出年度间的差异性;相关分析表明,0~30cm土层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与放牧强度间均无显著相关性,且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加,其响应规律存在一定差异性;无论放牧与否,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呈降低趋势。  相似文献   

16.
甘南草原不同退化草地植被和土壤微生物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草地退化对植被和土壤微生物的影响,本试验以甘南州碌曲县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调查研究不同退化程度草地植被特征,并测定土壤微生物呼吸、土壤微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代谢熵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草地退化程度的加重,高寒草地植物种类减少,优势植物种类发生变化,植被高度、盖度、植株数、鲜草产量下降;土壤基础呼吸和诱导呼吸、土壤微生物量碳及土壤代谢熵等指标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土壤总磷脂脂肪酸(Phospholipid fatty acid,PLFA)、土壤细菌、放线菌含量减少,真菌含量增多,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变化,压力指数增高;植被与土壤微生物各指数呈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说明高寒草地退化过程中植被演替与土壤微生物变化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为明确宁南山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干层垂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子,本试验运用干层起始深度(Forming depth of desiccated soil layer,DSLFD)、干层厚度(Thicknesses of desiccated soil layer,DSLT)、干燥化指数(Soil desiccation index, SDI)及土壤水分相对亏缺指数(Compared soil water deficit index,CSWDI)对0~600 cm土壤干层状况进行定量评价,同时采用典型相关性分析确定影响土壤干层的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宁南山区林地、灌木地、草地、弃耕地和农地0~600 cm平均土壤水分(Soil moisture content, SMC)含量分别为11.46%,11.79%,14.97%,14.52%和14.66%。草地、弃耕地和农地未出现土壤干层,林地和灌木地分别呈现中等和轻度干燥化,DSLT均为440 cm,干层内土壤平均含水量(Desiccated soil layer-soil moisture content,DSL-SMC)分别为9.10%和9.93%,林地土壤强烈干燥层、严重干燥层、中等干燥层和轻度干燥层厚度分别为40,200,180和20 cm,灌木地土壤严重干燥层、中等干燥层和轻度干燥层厚度分别为80、240和120 cm。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60~600 cm土层CSWDI均值呈现出林地(0.58) > 灌木地(0.46) > 弃耕地(-0.03) > 草地(-0.08)。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RDA)分析表明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植被养分状况是影响土壤干燥化的主控因子。宁南山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乔木和灌木存在土壤干层,应采取树体修剪、整地、控制种植密度等措施恢复土壤水分,以促进区域水土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林草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18.
柠条人工林下草本植被特征与土壤特性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黄土丘陵沟壑区最佳的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平茬措施,本研究以该区柠条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4种不同方式的平茬措施,分析在不同平茬措施的柠条林下草本植被特征与土壤特性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隔行平茬措施下草本生物量最大,柠条林下各土层土壤含水量与草本地上生物量密切相关,且以负相关关系为主;草本植物多样性各指数均与土壤含水量呈负相关关系,40~8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与Simpson指数的相关性显著(P<0.05),与Shannon-wiener指数的相关性极显著(P<0.01);土壤养分各指标与草本植物多样性没有显著相关性,在0~60 cm土层内,土壤碱性越大,草本生物量越大,20~4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越小,草本生物量越大。综合以上结果,在该区域采取柠条隔行平茬措施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