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 毫秒
1.
田飞 《中国茶叶》2008,30(12):59-60
贵州省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处贵州省东北部武陵山区、梵净山西麓,全县最高海拔2493.8m,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3.2%,宜茶面积1.9万hm^2。年平均气温16.8℃,年日照时间1296h,年无霜期298天,年降雨量1200mm,森林覆盖率达49.16%。早在公元1411年印汀就有栽培茶树的记载,境内永义乡团龙茶在明永乐年间即成为宫廷贡品。  相似文献   

2.
<正>镇江茶文化历史悠久,是江南茶区北缘地带,绿茶具有"自然品质优良、宜茶土地丰裕、制茶工艺先进"等三大优势。改革开放以来,镇江市发展茶树品种以早芽种为主、生产方式是立体偏嫩采摘,加工以小型名特茶机械为主,包装是礼品化,市场是集团购买的直销方式。在新常态下,需求侧发生了变化,现就镇江市茶产业现状、成效及其发展作如下探讨。一、茶产业取得成效全市茶园面积7.71万亩,占全省的15.4%,其中无性系  相似文献   

3.
“仰天雪绿”产于河南省固始县仰天洼茶场。属淮南茶区。茶树种植在海拔600米左右的山坡峡谷之中(庙高寺、仰天洼、朱家寨、五尖山一带),峰峦起伏,云雾缭绕,山间终年流水淙淙,清澈明净,土地肥沃,环境宜茶。  相似文献   

4.
正凤庆素有茶乡之称,是驰名中外"滇红"茶的故乡,是大叶种茶的发源地,是茶马古道重镇之一,是世界茶树和茶文化的重要起源中心,境内的古濮人3200多年前种植遗存的世界最粗大最古老的古茶树——锦秀茶祖和5.6万多亩的古茶园便是最有力的证明。凤庆"四季如春"的宜茶环境和"高山云雾"的独特地形,孕育了丰富的茶资源,奥妙天然的自然条件勘称"世界一流的宜茶区"。"滇红茶"是冯绍裘先生在抗战时期在凤庆采用凤庆优质大叶种创制定名的,凤庆成为"滇红茶"的诞生地。滇红茶延用至今名扬四海,凤庆被誉为"滇红之乡""中国红茶之都"。  相似文献   

5.
印江县无公害茶生产的土壤管理与施肥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地处贵州省东北部武陵山区,梵净山西麓,总面积1969平方公里,全县最高海拔2493.8m,山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93.2%,年平均气温16.8℃,日照时间长达1296h,无霜期298天,降雨量1100mm,森林覆盖率达49.16%。该县的土壤均属黄壤、黄棕壤、红壤等,呈酸性,pH值均在4.5-6.0之间;具有熟化性快,肥力适中,保水、保肥、排水、透气等特性,这些正好能满足于茶树生长发育所要求的土质条件。同时,印江县宜茶土地面积较大,据统计,全县有近20万亩以上的宜茶土地。  相似文献   

6.
《茶世界》2018,(9)
正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位于湖北省西南部,是武陵山区向江汉平原过渡的东大门,全县2372平方公里,20.83万人,平均海拔1200公尺。云上五峰,茶香天下。地处北纬30度的五峰,地理条件得天独厚,自然生态环境十分优越,"雨洗青山净"的宜茶条件,"高山云雾出好茶"的独特地形,孕育了以"采花毛尖"、"五峰绿茶"、"五峰宜红茶"为代  相似文献   

7.
云南双江勐库野生古茶树群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俊  王平盛  陈红伟  矣兵 《茶叶》2003,29(4):220-221
1 双江概况云南省临沧地区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一个由 4个自治民族组成的自治县 ,因澜沧江和小黑江交汇于县境东南而得名。全县辖勐库等 2个镇及 5个乡 ,土地总面积 2 1 65 km2 ,其中山区面积占 96.2 % ,森林覆盖率为 38.4%。双江属南亚热带温湿季风气候 ,年平均气温 1 9.5℃ ,冬无严寒 ,夏无酷暑 ,干湿季分明 ,年平均降雨量为1 0 0 0~ 1 2 0 0 mm,极适宜茶树的生长。双江是云南主要产茶县之一 ,全县茶园面积45 33km2 ,年产茶 2 2 1 0吨。该县北部的勐库镇是国家茶树品种勐库大叶茶的原产地。勐库镇西北方 1 0…  相似文献   

8.
<正>山东位于我国茶树次适宜生长区,种茶区域处于北纬34°53′~37°49′、东经116°42′~122°42′之间,主要产区分为东南沿海丘陵区(胶州湾以南,沂沭河以东)、胶东半岛丘陵区(胶莱平原以东)和鲁中南泰沂山区,种茶的地市主要有日照、临沂、青岛、泰安、潍坊、烟台、威海、莱芜、淄博等。虽然有资料表明山东历史上有种茶的记载,但大规模的种植却源于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的"南茶北引"。在山东茶产业五十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新建茶园所需的茶籽或茶苗  相似文献   

9.
利用河南省119个气象台站1971~2010年气候资料,结合茶树生物学特性,筛选出影响茶树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气候因子,并进行相关性检验,把通过检验的因子作为气候区划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各区划指标的判断矩阵,并对判断矩阵的一致性进行检验,确定各区划指标的权重。采用加权指数求和法计算出河南省茶树种植综合区划指数,在GIS平台的支持下实现精度为250 m细网格的气候适宜性区划,将河南省茶树种植区分为适宜、次适宜和不适宜3个等级,其中适宜种植面积占评价区域的11.8%,次适宜种植面积占28.8%,不适宜种植面积占59.4%。将区划结果与茶树实际种植情况进行对比验证,发现两者吻合度较高,说明区划结果能够较客观真实地反映河南省茶树种植状况,该研究结果有望为河南省茶树种植科学布局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闽西北山区茶小绿叶蝉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连明 《茶叶》2006,32(1):32-33
明溪县地处闽西北山区,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0%,宜茶山地面积大,现有茶园面积1000hm2,年产茶叶1400t。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新茶园面积逐年扩大,茶小绿叶蝉呈加重危害态势,尤其是2004年,失治的茶园出现叶片枯焦,甚至整枝枯死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和质量。为此,  相似文献   

11.
正一、发展现状近年来,陕西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坚持"市场引领扩大生产"的思路,加大宣传推介力度,不断提高陕茶的知名度,形成产业发展倒逼机制,茶园面积不断扩大,产量持续增长。产业快速发展。1.产业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全省茶园面积215.9万亩,茶叶总产量8.5万吨,比2011年分别增长57.8%和226%。多种茶品竞相发展,大众消费类茶叶快速增加,绿茶占到茶叶总产量的91%,黑茶占7%,红茶占2%,绿茶依然处于主导地位。全省建成无性系良种茶树繁育基地28个,省级茶叶标准化示范  相似文献   

12.
石灰岩地区能否种上茶、长好茶,近年来,随着茶叶生产的广泛发展,对于宜茶地区的选择与土地利用问题已成为值得重新探讨的新课题。对此,近年来浙江农业大学土壤与茶树栽培教研组曾在浙西与杭州龙井茶区进行调查,发现同样在石灰岩地区种茶,存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信阳市茶叶生产历史悠久,生态环境优越,茶叶品质优异,信阳毛尖茶驰名中外,茶业已成为信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2004年以来,信阳市委、市政府把茶叶产业开发列为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制定了关于加快茶叶生产基地建设的意见。信阳市目前良种茶园面积较小,无性系良种茶园面积仅占茶园总面积的5%左右,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差距很大。为加快良种化进程,开展良种的引进、筛选工作十分必要。早白尖5号和南江2号是重庆市茶叶研究所分别从早白尖群体种和南江大叶种中单株选育而得、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省级茶树新品种,为鉴定这两个茶树品种在信阳茶区及江北茶区的适应性,1997~2001年在河南省信阳市茶叶试验站进行了引种试验,现将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太湖县大别山南坡地区有利用田埂栽茶树的习惯,估计全县田埂栽培茶树面积占总茶园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笔者通过实地调查,认为利用田埂栽培茶树有以下几点好处。 1.不与其它作物争时、争地,又是山区农民的一项重要经济收入。山区山多地少,粮食比较紧张,深厚肥沃的土地主要是种植水稻。利用田埂栽培茶树,充分利用了空隙和空间,在不影响当地粮食生产的前提下,发展了山区茶叶生  相似文献   

15.
万沅县白羊乡卫星人民公社上游茶場是去年公社后,由原来的七个初級社合并組成的,有269戶,1196人,有主、半、附劳力630人。地处山区,海拔在800—1200公尺。茶場固定有150人,專搞茶叶生产,占該耕作区农业总劳力的24%,有茶树24万多叢折合面积600亩,五九年春茶已比去年同期增产60%,中上級茶占  相似文献   

16.
茶园生产力是茶树栽培技术的反映。茶园现代化主要标志之一,是亩产干茶量要达到400斤以上。我省茶叶产地,主要分布在赣东北红壤丘陵山区,面积约占50%以上,是土质脊薄,水源缺乏的地带。目前栽培方  相似文献   

17.
“种”是农业的重要生产资料,优良的品种是任何作物取得高产、优质的基础。就茶树而言,大量的生产实践表明,茶叶品质优劣,产量高低,虽与栽培技术、生态条件和制茶工艺有关,但优良品种则是基本之要素。因此,合理选用和推广茶树良种,是实现茶叶生产现代化的基础工作之之一。 三明市地处闽西北,辖九县一市二区,山地面积大,宜茶荒地多,水、热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茶叶生产的自然优势。历史上曾盛产茶叶,据沙县县志记载,光绪年间,该县产茶即达三万余担。建国以来,在恢复、发展茶叶生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主要调查了茶黄蓟马在茶树1芽7叶茶梢上的分布。结果表明,茶黄蓟马主要在茶树嫩梢芽下2~4叶位的叶片背面取食为害,叶片背面的虫口数量占88.66%,叶片正面的虫口数量仅占9.29%。茶黄蓟马在茶梢各部位上的分布差异达极显著水平(F=14.79,P<0.01)。  相似文献   

19.
一、前言 我国西南,一般指重庆、四川、云南、贵州、西藏、广西五省一市,面积约230万平方公里。这里是我国最早发现和利用茶的地方,也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中心,在其边缘山区,至今保存着成片的野生茶树群落,当地各民族还沿袭传统,栽培乔木型大茶树,采制食用“油茶汤”,并视茶为神,把茶融汇在日常生活和当地民俗中。无论过节祭祀、婚丧嫁娶、走亲访  相似文献   

20.
遵义市 13个县、市、区 ,茶园面积 16 6 6 7hm2 ,1999年生产商品茶 750 0t,比 1979年增长 2 5倍 ,占贵州省茶叶总产量的 4 2 %。其中 :名优茶 12 50t,占商品茶产量的 17 0 %。茶叶总产值 1 75亿元 ,比改革开放前增长 4倍。产品有红茶、绿茶、富硒茶、名优茶、特种茶、有机茶和保健茶等七种茶。形成“内、外、边、优”相结合的生产基地。现按茶树品种组合和产品分布 ,分别作以下说明 :1 东南部以湄潭为中心名优茶和红茶 (包括凤冈、余庆两县 )生产基地。茶园总面积 4 80 0hm2 。占全市茶园面积的 2 8 8% ,茶叶总产量 30 92t,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