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今年的9月9日,山东平度的果农张书夕带着自家的葡萄来到胶州农贸市场,摆完摊子,他把身份证往外一挂,不用吆喝,生意马上红红火火,百余斤葡萄一上午就全卖光了。老张乐呵呵地说"我的身份证就是金字招牌。"像老张这样带着身份证卖葡萄,在大泽山果农里面已经是普遍现象。  相似文献   

2.
我的童年我是一头马里努阿犬弟弟。父亲、母亲都是警犬。母亲在公安部昆明警犬基地怀上我后,在昆明市盘龙区阿子营生下了我。2018年5月19日是我的生日。在我待的农户家里,他们每天用布条、绳子逗我们玩后,就喂饱我们兄弟姐妹,听他们说这是幼训。训练之路2019年2月26日,我又来到我父亲所在的地方——公安部昆明警犬基地开始入警训练。正好赶上第70期城市追踪,恰好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呢!  相似文献   

3.
正我出生时,仅有1.5 kg重,别人都说养不活,差一点就被扔掉了,母亲舍不得,一口汤一口药将我喂养。那时父亲不在家,他被划成"右派",正在颠沛流离。体弱多病的母亲独自拉扯着我们三姐弟,在老家与医院来回的路上,我们悄然长大。7岁时,我开始读书了,父亲的形象才渐渐清晰起来。他高高的额头,高高的鼻梁,宽宽的肩膀,一双厚实的手长满老茧。他总是常年在外,奔波在陕西、西昌和大凉山一带的高山野林中。他是一个养蜂  相似文献   

4.
<正>天津市畜牧部门与中国农科院畜牧研究所在全国率先实现猪肉质量安全数字化追溯和可视化查询系统。按照系统流程,在小猪出生后不久就要戴上可存储数字化信息的耳标作为"身份证",随着其生长出栏,耳标里记录了生猪养殖场、饲料、兽药、免疫等信息。进入屠宰厂时先经扫描验明身份才能进入屠宰环节,  相似文献   

5.
畜牧     
<正>6月1日起供莞生猪进入屠宰场须实名制5月25日消息,6月起,生猪进入东莞须凭"电子身份证",这些信息包括:它来自哪儿,检疫证号多少,坐哪辆车过来的,同一批过来的兄弟有多少等。"这张身份证记录了每一头生猪进入东莞的整个流程。"市农业局有关负责人说,今后如果没有这张"身份证",或录入数据不完整、不相符等情况,一律不准进入屠场。"实名制也是让市民吃上‘放心肉’"。  相似文献   

6.
《草原》2016,(2)
正儿子出生的当天,沐洗干净,给他穿上儿童衣服,医院就给他照了相片。拿到相片后,我很奇怪,相片上的儿子,衣服上缝缀着一小片白布,上面工工整整、清清楚楚写着"纳晓娟"三个字,是妻子的名字。转念一想,儿子还没有自己的名字,而且为了避免弄错,也就确实只能暂时叫他母亲的名字。  相似文献   

7.
正我出生时,仅有3斤,别人都说养不活,差一点就扔掉了。母亲舍不得,一口汤一口药将我喂养。那时父亲不在家,正在颠沛流离,体弱多病的母亲独自拉扯着我们三姐弟。在老家与医院往返的路上,我们悄然长大。我7岁开始读书了,父亲的形象才渐渐清晰起来。他高高的额头,挺挺的鼻梁,宽宽的肩膀,一双厚实的手长满老茧。他总是常年在外,奔波在陕西、西昌和大凉山一带的高山野林中。他是一个养蜂人。  相似文献   

8.
封银 《蜜蜂杂志》2012,32(2):43-43
2010年1月5日,刚办完退休手续,第二天我就去老干部局报到。当我一进老干部局的大门时,就遇见当年和我在一个单位的老同志刘玉枝,正在老干部局活动室打乒乓球,他停下打球上前握着我的手说了一句:"不也到娘家来了"。自己猛然间感觉到也  相似文献   

9.
短信地带     
<正>"我该怎么办呢?",一位想结婚的青年人对他的朋友说:"每个我带回家的女朋友,我母亲都不喜欢。"这个好办。"他的朋友说:"你只要找一个像你母亲的就行了。"  相似文献   

10.
正母亲的老家是北京,二十岁前一直生活在怀柔的一个村子里,和父亲成亲后,就去了父亲的老家——昌平的一个村子,1972年随转业的父亲迁到内蒙古呼和浩特定居,直到现在,整整45年。以前父亲总说,是他把母亲和我们带到城里,要不是他,母亲和我们都是农民。这话不假,但当我十几岁时,听到父亲这样对母亲说时,发现母亲眼圈红了,隐忍着怒气和委屈,再大些,我明白了,父亲大男子主义式的特意强调伤害了母亲  相似文献   

11.
<正>2008年5月6日上午,河南省平顶山市湛河区北渡镇石庙村养猪大户李春生匆匆忙忙从集市上往家赶,因为过一会儿,镇畜牧站的防疫员要上门为他家新买的15头小猪办"户口"。李春生所说的户口,指的是包括防疫档案、防疫耳标、畜牧服务卡等一系列的资料。近年来,北渡镇政府一直坚持的给新增生猪办"户口",不但使生猪的计划防疫有了保障,还使养猪大户的效益增加了15%。  相似文献   

12.
<正>我母亲下过乡,出生在40、50年代的人可能都有那样的经历。而且我母亲一家是全家下乡,并且在黑龙江住了将近4年。刚去的时候,家里没有狗,结果家门口的园子里就经常被野鸭子或别人家的猪糟蹋掉。后来养了几头狗,都不知道什么原因死掉了。再后来母亲去县里办事,正好看到当时的生产队有一头刚生产的军犬,那头狗,母亲叫不出名字,只听人说这样的狗很少,是个头很大、腰又很细的那种,跑得飞快。于是母亲便决定要一下看看。没想  相似文献   

13.
今年的9月9日,山东平度的果农张书夕带着自家的葡萄来到胶州农贸市场,摆完摊子,把身份证往外一挂,不用吆喝,生意马上红红火火,百余斤葡萄一上午就全卖光了。老张乐呵呵地说“我的身份证就是金字招牌。”  相似文献   

14.
陈慧明 《草原》2012,(12):38-40
母亲的梦里,有花在开。是国粹的说法吧,妊娠期间梦到花就生女儿,梦到瓜就生儿子。而母亲在生我的前夜确实梦到了一大片花,但母亲说她梦到的是棉花,是老秋天掰不开的生棉花骨朵。还有,当天恰好是一九五零年农历二月二日,我这个初生的虎恰好撞上了抬头的龙。母亲的眼睛当  相似文献   

15.
近日,万州区首张奶牛“身份证”诞生。目前,该区正组织给每一头奶牛佩戴耳牌,详细填写重庆市奶牛系谱卡(即奶牛“身份证”)。到今年底,该区2000多头奶牛将全部配有“身份证”。“身份证”上共有20多类的数据,包括奶牛的出生日期、来源,所使用的疫苗、兽药和饲料采购资料。通过编号可查出奶牛所属地区、出生场和出生年代等基本信息,  相似文献   

16.
乡愁     
正前些日子,有朋友从东北来呼市,晚间小聚。席间闲叙,一位师长问大家:"你的乡愁是什么?"有人夸张地背诵起余光中的《乡愁》,引来一片笑声。师长肃然,笑声静默,大家开始认真地思考。有人说:"我的乡愁是童年时老家门前的一棵老榆树。"有人说:"我非常怀念父亲出生的村子。"轮到我,我慌了一下,脱口而出:"我的乡愁是——妈妈!"说完,心狂跳了几下,眼泪就流下来了。这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就像是一个盛满水的缸,水  相似文献   

17.
正1结缘中华蜜蜂,相伴一生在20世纪60年代,我家就喂养有传统的一种笼养土蜂。那时我只有十多岁,在桥边初中读书。正当我意气风发地刻苦学习的时候,遇上了那场史无前列的"文化大革命",中断了"老三界"升学的机会。"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许多与我一起念书并有一定社会关系的同学陆续通过选拔进入了工作岗位和学校。而我的家庭只是一个祖祖辈辈种田的庄户人家,没有任何社会关系,户口在农村就不用选择地当上了  相似文献   

18.
《北方牧业》2014,(7):32
正迈克从小在学校读书时,成绩就一直不好。高中毕业时,校长对他的母亲说:"迈克或许不适合读书,他的理解能力差得让人无法接受,他甚至弄不懂两位数以上的计算。"母亲很伤心,把迈克领回家,准备靠自己的力量把他培养成才。可是迈克对读书不感兴趣,为了安慰母亲,他也一直在努力着,但是不行,他无论如何也记不住那些需要记忆的知识。  相似文献   

19.
青青的心事     
宋迎春 《草原》2009,(7):36-39
我盯着那个福娃看着,正想着该买哪一个福娃,不知为什么,都上高中了,可我对毛绒玩具却仍情有独钟,朋友们经常笑我长不大,玩小孩子的玩具。我也是觉得自己有"毛绒玩具"情结。小时候家里孩子多,我家的经济条件不如别的小朋友家。我的玩具很少,有的也是亲戚朋友送我的旧玩具,惟一的一只毛绒小狗还是我五岁生日时爸爸给我买的。小时候最大梦想便是自己能有一箱子的毛绒玩具。直到现在我还节省零花钱买毛绒玩具。前几天还看到报纸上说,现在在大学校园里有"奶嘴情结",  相似文献   

20.
《蜜蜂杂志》2021,41(8)
正笔者和陈瑜于1952年读小学时就相识,当时她和母亲跟她姐姐、姐夫住在大连,母亲帮姐姐照顾小孩,父亲在中国人民志愿军军队。1961年我们一起复习功课备战高考时,她几次昏倒,我才知她有严重的风湿性心脏病。后来因读书、工作,分离了30多年。再见面时,我发现她身体很好,她告诉我:"虽然当年医生诊断她有风湿性心脏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