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为了比较青海湖北岸退化与封育草地中矿物元素特征,在青海湖北岸选择不同草地类型的7个试验样地,采集各样地主要优势种和伴生种植物,进行矿物元素含量分析测试,结果表明:青海湖北岸退化草地中矿物元素具有蓄积分异性,是草地矿物元素对于草地演替的响应,既是草地退化的结果,也是草地退化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释高寒草地植物中矿物元素蓄积增加的机理,通过盆栽垂穗披碱草在干旱和水胁迫影响试验处理,试验样品的采集与分析,结果表明:干旱和水胁迫影响下盆栽垂穗披碱草中矿物元素均具有蓄积增加的趋势,且Cu、Cr、Cd等微量元素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是其对干旱或水胁迫等环境变化的适应与响应,也是矿物元素饥饿效应假说理论的再检验,而生物矿物元素饥饿效应是矿物元素蓄积分异行为发生的内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释青海湖北岸草地中矿物元素分布格局及蓄积分异性的成因,通过青海湖北岸退化与封育草地中矿物元素分析比较,发现生物矿物元素饥饿效应现象,提出生物矿物元素饥饿效应假说理论,阐释了草地矿物元素空间分布格局以及具有蓄积分异性等科学问题,为退化草地恢复与重建,草地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草地生态系统保护等提供科学依据和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释高寒草地植物中矿物元素的蓄积性,以盆栽垂穗披碱草中定期喷施矿物元素液体混合肥为试验,并进行样品采集与分析检测。结果表明:喷施矿物元素液体混合肥,能有效增加盆栽垂穗披碱草中所施的各种矿物元素营养(P0.05),而使盆栽土壤中矿物元素含量降低较小(P0.05),即定期喷施矿物元素液体混合肥的盆栽垂穗披碱草,由于饥饿效应而使相应矿物元素营养蓄积增加,也就是说饥饿效应是驱使矿物元素营养蓄积增加的内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5.
矿质元素是植物生长发育必需的营养,为明确其在退化草地植物中发生的变化,选择青海湖北岸同类型退化草地和围栏封育草地为试验样地,通过对各类型草地植物中钾、钙、镁等矿质元素的对比分析,阐述退化草地和封育草地植物中矿质元素特征,揭示草地退化与其中矿质元素营养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退化草地与封育草地上植物和土壤中矿质元素含量具有明显差异,退化草地较封育草地上植物和土壤中矿质元素营养具有蓄积增加的趋势,这是草地退化的结果,是退化草地"加速"退化的原因,是生物矿质元素营养的一种"饥饿效应",也是生物对环境变化的一种"应急"响应。随着海拔高度的逐渐增加,青海湖北岸自南向北退化草地植物中矿质元素营养蓄积具有逐渐增大的特征,因为海拔低处的自然环境更有利于大多数植物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6.
为了了解青海湖北岸草地矿物元素的分布格局,在青海湖北岸选择不同草地类型的7个试验样地,采集各样地主要优势种和伴生种植物,通过矿物元素含量分析测试,总结出青海湖北岸草地矿物元素的空间和时间分布格局,为草地矿物元素对于草地演替响应分析,以及草地矿物元素蓄积分异行为研究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高寒草地植被对模拟增温和添加氮素的响应机制,通过在野外对高寒草甸进行模拟增温和硝态氮、铵态氮的氮素添加试验,研究模拟增温和添加氮素对高寒草地群落物种组成、生产力及土壤水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增温和添加氮素可显著增加植物地上总生物量、优良牧草地上生物量和植被平均高度(P <0.05).增温处理能增加植物种类,且有利于杂类草生物量的增加;对几种主要植物来说,增温施氮互作下植株高度高于其他处理,土壤0~15和15~30 cm水分均先减少后增加,且都为不增温不施肥处理最高.可见增温施氮互作处理能够促进植被的生长,但不利于土壤水分的增加.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青海湖北岸草地中矿物元素特征,在青海湖北岸选择不同草地类型的5个试验样地,采集各样地主要优势种和伴生种植物,通过矿物元素含量分析测试,总结出青海湖北岸草地矿物元素具有特征谱、垂直带状谱、与株高负相关和指示性等4个特征,为草地矿物元素特征以及空间分布格局等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全球变暖严重影响着草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了解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对合理利用有限的草地资源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为了探索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草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过程,本文采用开顶式增温小室(Open top champers,OTCs)连续四年模拟增温,对青藏高原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碳库(植物生物量碳库、土壤有机碳库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库)动态变化及氮库(植物生物量氮库、土壤有机氮库和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库)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模拟增温后,表层土壤年均温度增加了2.50℃,底层土壤年均温度增加了1.36℃。增温处理下植物-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均高于对照,且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模拟增温处理下植物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P<0.05)。而土壤氮含量与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均低于对照,差异不显著,说明高寒草甸碳氮对温度的响应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0.
以甘肃天祝和玛曲为例,研究了青藏高原东北缘和东缘地区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特征和多样性的分异性。结果显示,青藏高原东北缘和东缘地区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优势种均为高山嵩草(Kobresia pygmaea);东缘地区植物群落高度和盖度大于东北缘地区;植物群落均表现为双层垂直结构。东缘和东北缘地区高寒草甸植物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差异不显著(P>0.05);物种均匀度指数、α多样性指数、β多样性指数和地上生物量均表现为东缘地区显著大于东北缘地区。本研究结果说明,青藏高原周边地区高寒草甸群落特征、植物多样性和草地初级生产力具有较大分异性,因此,制订经营策略时应因地制宜,以维持高寒草甸的稳产和保育植物多样性。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对三江源区不同高寒草地植物中6种矿物元素(钾K,钙Ca,钠Na,镁Mg,锌Zn,铁Fe)的含量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植物中K元素含量为7.314~12.803 g·kg-1之间,Ca元素含量为2.851~6.823 g·kg-1之间,Na元素含量为64.404~185.553 mg·kg-1之间,Mg元素含量为1.272~2.655 g·kg-1之间,Zn元素含量为14.718~51.387 mg·kg-1之间,Fe元素含量为161.056~531.677 mg·kg-1之间;豆科(Leguminosae)植物和杂类草(Forbs)矿物元素含量显著高于禾本科(Gramineae)和莎草科(Cyperaceae)植物;植物中K元素与Mg元素、Ca元素与Na元素、Ca元素与Zn元素、Na元素与Zn元素含量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Ca元素与Fe元素、Mg元素与Fe元素之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根据美国国家研究理事会(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NRC)绵羊日粮矿物元素需求标准,三江源区各草地植物中Na,Zn元素相对缺乏,其它4种元素均能满足放牧藏羊的矿物营养需求。  相似文献   

12.
在青藏高原地区开展模拟增温试验和模拟氮沉降试验,在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荒漠和栽培草地4类草地上各设置7组处理:对照[CK,0kg·(hm~2·a)~(-1)]、低氮Ⅰ[N_Ⅰ,8kg·(hm~2·a)~(-1)]、低氮Ⅱ[N_Ⅱ,24kg·(hm~2·a)~(-1)]、中氮[N_Ⅲ,40kg·(hm~2·a)~(-1)]、高氮Ⅰ[N_Ⅳ,56kg·(hm~2·a)~(-1)]、高氮Ⅱ[N_Ⅴ,72kg·(hm~2·a)~(-1)]、增温[W,0kg·(hm~2·a)~(-1)]、增温增氮耦合[W-N_Ⅰ,8kg·(hm~2·a)~(-1)],采用Li-6400光合仪,对各类草地优势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进行实测分析。结果表明,1)随氮沉降和增温的加剧,高寒草甸中白花枝子花(Dracocephalum heterophyllum)和针茅(Stipa capillata)的净光合速率先增加后减少,高氮沉降条件下,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女娄菜(Silene aprica)等植物的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加;2)高寒草原中披针叶黄华(Thermopsis lanceolate)、马蔺(Iris lactea var.chinensis)等植物的净光合速率随氮沉降而增加,矮生嵩草(Kobresia humilis)、平车前(Plantago depressa)等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减少;3)栽培草地中披针叶黄华、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等植物的净光合速率随氮沉降量的增加呈现先下降后增加的趋势;4)在增温条件下,盐渍化草原中的华扁穗草(Blysmus sinocompressus)的净光合速率减少,高寒荒漠中垫状驼绒藜(Ceratoides compacta)净光合速率显著增加,高寒荒漠与盐渍化草原过渡带中赖草(Leymus secalinus)的净光合速率增加。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退化、封育草地中植物形态与铜、锌、铁、锰等微量元素特征,选择青海湖北岸退化草地为试验样地,以围栏封育草地为对照,通过各类型草地样方调查以及典型植物中铜、锌、铁、锰等微量元素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退化草地较封育草地植物中铜、锌、铁、锰等微量元素的含量高,且与植物株高、盖度和地上生物量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如:烂泥湾退化草地、封育草地植被中Cu分别为10.480和7.275 mg/kg,而土壤中Cu分别为13.99 和24.19 mg/kg,植物株高则为13.3和17.3 cm;退化草地中植物株高与Cu、Zn之间相关系数为-0.987 3和-0.986 6。退化草地植物中微量元素营养含量的蓄积性既是草地退化的结果,又是退化草地再退化的原因之一,也是其对外界环境变化的一种“应急”响应。  相似文献   

14.
天祝高寒草地退化原因分析与治理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长林  鱼小军 《草业科学》2011,28(9):1695-1699
天祝高寒草地是甘肃省重要的牧区之一。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综合认为脆弱的生态环境是天祝高寒草地退化的内因,人类不合理的利用和干扰是高寒草地退化的主要驱动力,气候变暖、变干加速了高寒草地的退化。并认为家畜粪便的流失、植物的化感作用和自毒作用也是导致天祝高寒草地退化的原因。提出了天祝高寒草地的整体治理策略,即以草定畜、提高出栏率,轻度和中度退化草地进行草地改良、围栏,重度退化草地进行栽培草地建植,同时结合草地鼠害综合治理、加强人才建设与加快科技成果推广和转化。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黄河源区高寒草地的植物营养成分含量特征,并对植物的营养价值进行科学评价,以5个不同高寒草地为研究对象,测定了植物粗蛋白(Crude protein,CP)、粗脂肪(Ether extract,EE)、粗纤维(Crude fiber,CF)、粗灰分(Coarse ash,CA)、全磷(Total phosphorus,TP)等营养成分含量,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进行了量化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各草地植物的CP含量为12.78%~15.35%,EE含量为2.63%~3.38%,CF含量为17.56%~25.16%,CA含量为5.52%~11.53%,TP含量为0.11%~0.27%;各草地植物营养价值大小排序为:退化高寒草甸>原生高寒草甸>沼泽草甸>退化高寒草原>原生高寒草原;各草地植物单位面积营养成分量大小排序为:沼泽草甸>原生高寒草甸>原生高寒草原>退化高寒草原>退化高寒草甸;不同功能群植物营养价值大小排序为:豆科(Leguminosae)>杂类草(Forbs)>莎草科(Cyperaceae)>禾本科(Gramineae)。  相似文献   

16.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utrient contents and scientifically evaluate the nutritional value of the alpine grassland plants in the source area of the Yellow River, the plants of the five different alpine grasslands were selected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and the content of crude protein (CP), ether extract (EE), crude fiber (CF), crude ash (CA), total phosphorus (TP) of the plants were determined. At the same time,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method was used for quantitativ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f the plants nutritional value.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P content of the plants in all alpine grasslands was between 12.78%~15.35%, the EE content was between 2.63%~3.38%, the CF content was between 17.56%~25.16%, the CA content was between 5.52%~11.53% and the TP content was between 0.11%~0.27%. The order of nutrient value of plants in different alpine grassland from high to low was: degraded alpine meadow > native alpine meadow > swamp meadow > degraded alpine steppe> native alpine steppe;The order of yield per unit area of the total nutrients of plants in different alpine grasslands from high to low was: swamp meadow > native alpine meadow > native alpine steppe> degraded alpine steppe> degraded alpine meadow;The order of nutrient value of different plant species from high to low was: Leguminosae>Forbs >Cyperaceae>Gramineae. © 2019 Authors.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7.
为探究全球变化背景下高寒草甸优势牧草的功能性状与生态系统功能的关系及变化,本研究以高寒草甸的3种优势种矮嵩草(Kobresia humilis)、冷地早熟禾(Poa crymophila)和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为试验材料,采用国际通用的开顶式生长小室(Open top chambers,OTC)的增温方法模拟全球变暖,测定增温后优势种的功能多样性指标以及群落的生产力和稳定性。结果表明:中度增温对高寒草甸群落功能丰富度和功能离散度有积极影响,但降低了功能均匀度,而轻牧只提高了功能离散度;增温和放牧均会降低高寒草甸群落稳定性和地上生产力。高寒草甸的群落稳定性与地上生产力没有显著关系;优势种的功能多样性并不影响群落稳定性,但是与群落地上生物量是负相关关系,增温没有改变这种影响方式,轻度放牧会调控优势种的功能多样性以提高地上生产力。在未来持续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适度放牧是一种保持草地可持续发展的良好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18.
近45年长江黄河源区高寒草地退化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1969年航片数据、1986,2000,2007年以及2013年TM数据建立的长江黄河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空间数据集,结合该地区近50年的气候资料以及人类活动状况,分析了长江黄河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变化趋势及其驱动因素。结果表明,近45年长江黄河源区高寒草地呈现以覆盖度降低、破碎化与干旱化加剧为主的退化趋势,长江黄河源区高寒草地退化的速率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呈迅速增加趋势,2000年后退化速率逐渐降低;气温升高引起的区域的暖干化是导致长江黄河源区高寒草地生态系统退化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过度放牧和人类不合理的开发是导致长江黄河源区高寒草地退化加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