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土壤化验证实,阿勒泰地区土壤极度缺钼,大部分土壤缺锌、硼、部分土壤缺锰,铁。田间试验表明,小麦施锰肥可提高单产10.21%玉米施锌可提高单产9.95%,大豆,花芸豆施钼以可分别提高单产16.7%、14.7%。油葵施硼肥可提高单产18.5%。  相似文献   

2.
在江苏沿海地区沙壤土区种植意杨、银杏、柿子等经济乔、灌木水土保持的基础上,种植菊苣、德宝、爱国草等牧草,结果表明:在汛期可增加地表覆盖度46%~84%,减少土壤侵蚀量49.9%~71.4%,土壤有机质增加19.1%,土壤年脱盐率达26.5%,夏季地表温度下降1.8~4.6℃,减少蒸发0.9~12.6mm/d,相对湿度提高14%~20%,增加经济收益4500元/hm^2,其水土保持效果、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3.
针对京郊荒滩实际,设计出生态恢复模式,并在龙庆峡荒滩进行了试验示范研究。结果表明:刺槐、中间锦鸡儿、紫花苜蓿等14种乔灌草在试验示范区被成功引种;乔灌草复合结构能更有效防风固沙和改善林下小气候;生态垫覆盖树穴,0~20cm土壤含水量比对照平均提高26.5%~47.6%;环保型容器苗造林,苗木高径比比大田植苗造林提高1.1%~9.5%;“根宝”浸根造林,苗木当年高增长比对照平均增加4.6%~79.8%,成活率提高0.7%~16.5%。  相似文献   

4.
海藻提取物(海藻肥)在蔬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海藻提取物在蔬菜上的应用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海藻提取物可提早蔬菜的采收期6-14d,前期产量提高10.8%-27.4%,总产量提高6.8%-19.2%,并明显改善品质;以2.0g/L的海藻提取物处理日光温室番茄植株,可使番茄最大节水率达到22.6%;用不同浓度的海藻提取物处理菠菜叶片,可降低菠菜硝酸盐含量66.3%-93.2%;以2.0g/L的海藻提取物对辣椒进行灌根处理,可使辣椒生育期施用化肥量节约20%。  相似文献   

5.
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番茄产量、品质及土壤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研究了不同肥料对大棚番茄及其土壤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对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养分有重要的作用。与NPK无机复混肥、常规施肥相比,生物有机无机复混肥可使番茄产量增加7.34%~13.64%,果实可溶性糖、有机酸、维生素C、糖酸比分别提高18.2%~23.2%、8.3%~15.6%、13.2%~15.1%、9.1%~12.6%,果实中硝酸盐(NO3^-)含量下降22.9%~23.8%。土壤耕层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增加8.25%~10.48%、9.43%~14.71%、11.29%~15.00%、13.60%~18.34%。根际土壤中细菌、真菌、放线菌的数量依次增加45.45%~60.00%、14.29%~33.33%、44.19%~100.00%,细菌与真菌数量比值提高19.98%~37.27%。  相似文献   

6.
包膜缓释肥的养分释放及其增产效应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包膜缓释肥在20℃水中浸泡72h氮释放量仅为80.1%,而普通复合肥和尿素在浸泡4h就达到了88%以上。包膜缓释肥能显著提高氮磷钾的利用率,使氮素利用率在小麦和玉米上分别比普通复合肥平均提高9.14和5.03个百分点;使磷素利用率分别比普通复合肥平均提高17.52和11.22个百分点;使钾素利用率分别比普通复合肥平均提高8.35和11.26个百分点;小麦、玉米分别增产11.3%和12.6%;能显著提高小麦品质,使粗蛋白含量、湿面筋含量、沉降值和稳定时间各项指标都有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7.
毛乌素沙地南缘改良与利用风沙土性质研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对毛乌素沙地南缘半流动沙地、新垫土改良地和改良4年的麻黄地土壤理化性质的研究结果表明:垫土对沙地土壤有明显的改良作用,细粒物质增加,持水能力提高,0~20cm平均粒径由0.24~0.28mm降到0.14~0.18mm。土壤中有机质平均含量为0.107%、全氮为0.0113%,速效氮为11.522mg/kg,分别是半流动沙地的1.67.1.67,2.75倍。改良后通过4年种植的麻黄地土壤得到进一步发育,20~40cm层粉沙含量占到10.38%~18.38%,是新改良地的7.98~14.94倍。有机质平均含量为0.208%,全氮为0.0183%.速效氮为17.658mg/kg,分别是半流动沙地的3.25,2.71.4.21倍,且有机质和全氮含量在30~40cm深处出现峰值。  相似文献   

8.
秸秆覆盖与遮荫对生姜生长及理化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年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覆盖与遮荫均可提高土壤含水量2.4%-4.0%,降低土壤温度2.1-3.3℃。与遮荫相比,秸秆覆盖后植株高度变矮,叶片繁茂,茎秆粗壮,分枝数多,产量增加5%-14%,气孔密度、叶片厚度、气孔开张度较大;遮荫后叶绿素含量增加,硝酸还原酶活性、琥珀酸还原酶活性及产量均下降。  相似文献   

9.
新型尿素缓释剂对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尿素缓释剂不使用HQ(氢醌),而是采用多种化合物复配成的具有复合抑制功能的新型脲酶抑制剂。培养试验结果表明,尿素缓释剂对土壤脲酶活性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可提高尿素肥效,使土壤中有效氮贮存量提高20.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使用尿素缓释剂添加到尿素中,比普通尿素有明显的增产作用,粮食作物可增产14.5%,蔬菜可增产19.5%,且可省掉追肥的工序。  相似文献   

10.
模拟酸雨对红壤重金属元素释放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经过9150~10650mm的模拟酸雨淋溶以后,与对照相比,pH4.5的酸雨使红壤Cr累积释放量增加4.02%~88.54%,Co增加-2.35%~56.14%.Ni增加5.82%~79.53%.Cu增加-3.45%~82.23%.Cd增加4.87%~83.14%.Pb增加10.64%~99.19%;pH3.5的酸雨使Cr累积释放量增加6.72%~308.42%,Co增加14.17%~134.81%,Ni增加10.06%~140.32%,Cu增加-3.11%~258.89%.Cd增加8.44%~630.84%,Pb增加17.02%~483.15%。几种重金属元素释放对酸雨的敏感性依次是:Pb和Cd释放对酸雨较敏感.其次为Cr和Cu,而Ni和Co的释放对酸雨较不敏感。红壤中Cr,Co.Ni,Cu.Cd,Pb累积释放量差别较大,但不同土壤之间其分布表现出基本一致的特点,释放量大小依次是:Pb〉Co〉Ni〉Cu〉Cr〉Cd。红壤中Cr,Co,Ni,Cu,Cd.Pb的累积释放量(Q)随淋溶量(H)的变化符合二次模型。  相似文献   

11.
施用不同缓释肥料对春小麦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通过对Triabon和Field两种缓释肥料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缓释肥料具有良好的养分缓释效果,肥效期均可达到100d,但Triabon缓释效果优于国产的Field。施用缓释肥料Triabon 00 g/hm^2,春小麦单产7083 kg/hm^2,比对照增产42.5%,且穗粒数、千粒重均较对照增加明显,Field次之。施用缓释肥料的籽实、茎叶N、P、K携出量分别比等NPK养分混配肥料S提高了2.4%~14.8%,5.6%~21.2%,8.0%~11.3%。缓释肥料的N利用率达到37.2%~60.9%,P利用率24.7%~40.3%,K利用率71.3%~81.9%,减少了肥料损失。  相似文献   

12.
酵素菌肥堆制与应用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松嫩平原黑土地区进行了酵素菌肥堆制与应用效果的试验。结果表明,酵素菌肥与配方化肥对半混施,玉米籽实产量8216。7kg.hm^-2,比单施配方化肥提高14.3%,增加净收入1267.7元.hm^-2。  相似文献   

13.
以甘肃省西峰市南小河沟小流域径流场为研究对象,利用BP神经网络对4种植被类型的径流小区(农田、林地、人工草地和天然荒坡)进行了产流产沙量模拟和预测。其模拟产流量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2%~5.7%,0.1%~2.5%,0.7%~2.9%和0.1%~3%;模拟产沙量的相对误差分别为0.1%~3.2%,0.2%~3.1%,0.6%~4.2%和0.2%~2.7%。预测农地、林地、草地和天然荒坡产沙量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11%,14%,-14.6%,18%,产流量最大相对误差分别为10.9%,27.3%,15%,26.3%。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预测产流产沙的效果较好,对径流小区运用神经网络进行蓄水拦沙指标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4.
新疆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及组成特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姜益娟  郑德明  吕双庆  朱朝阳  伍维模 《土壤》2004,36(1):43-45,60
目前新疆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在5.3~24.21g/kg之间,平均14.65g/kg,与第2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新疆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呈上升趋势;胡敏素碳(C)含量占到有机质C量的53%~70%,平均6l%,腐殖酸C量只占39%。  相似文献   

15.
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造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评价了使用秸秆及地膜覆盖,提高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造林成活率、赵冬率及土壤养分与树木生长的试验研究。5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秸秆覆盖可使黄土高原半干旱区直苗造林成活率提高,柠条提高15.7%-21.7%,山提高 11.8%-26.3%,沙棘提高11.4%-21.0%;地膜覆盖柠条造林成活率提高17.5%-23.4%,山桃提高16.8%-27.0%,沙棘提高12.4%-22.6%。秸秆覆盖柠条土壤含水量增加  相似文献   

16.
在“黑美人”西瓜出现第一朵雌花时喷施瓜果专用肥“瓜丰素”,可有效控制主蔓伸长,使茎增粗,叶比重增加,瓜产量提高6.0%~19.4%,维生素C含量提高41.5%~71.03%,瓜汁可溶性总糖含量提高3.9%~8.1%。  相似文献   

17.
试验表明,在淮北地区,水、氮配合提高了玉米产量和效益,结果表现为灌溉比不灌溉增产10.9%,效益提高11.7%;施氮比不施氮增产77%~90%,效益提高82.8%~84.1%。同时,水、肥利用效率也明显提高,结果表现为水分利用率施氮比不施氮处理提高70%左右,灌溉比不灌溉处理提高5.8%;氮素当季相对利用率灌溉比不灌溉处理提高7.9%。通过数学模拟,给出灌溉与不灌溉两种水分条件下的氮肥效应方程。  相似文献   

18.
日光温室无污染蔬菜生产定位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日光温室蔬菜生产连续进行4年10茬的无污染定位试验,其中处理基肥施用EM堆肥,追肥则减少N肥施用量,病虫防治以生物农药为主,且在病虫无法控制情况下选用少量化学农药,对照采用常规施肥与施药方法,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了0.14%-0.4%,化肥用量降低50%,农药用量降低30%,产量提高了5%-10%,产值提高1%-6%。  相似文献   

19.
通过试验证明果园生草制是黄土高原地区果园土壤管理的一个行之有效的模式。果园生草覆盖区与对照相比土壤物理性状、水分及产量均有明显提高,直径1.0mm以上的土壤团粒增加了10.2%一12.2%,提高60.4%一72.2%;土壤容重下降0.05—0.13g/cm^3,降低4.2%一10.0%;土壤孔隙度增加2.5%一5.5%,提高4.6%一10.9%;有机质增加0.19%一0.57%,提高24.4%一73.1%;0—20cm土壤水分增加1.7%一3.0%,提高16.7%一29.4%;苹果产量和经济效益,提高幅度分别为12.73%一31.57%和15.17%一36.22%。  相似文献   

20.
杨粮间作系统小气候水平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粮间作行间小气候观测表明,间作可使农田光照强度、风速和空气相对湿度发生明显变化;同时行间各点(林冠下、林冠外和行中点)光照强度变化较大,且与间作行距和间作年限关系密切,如小行距幼林(行距10m,间作4-6年)遮荫度为31.5%-45.6%,平均31.5%,而大行距成林(行距56m,间作12-14年)遮荫度为7.4%-54.3%,平均18.1%。其他小气候因子行间变化较小,且与间作行距(10-56m)和间作年限(4-14年)关系不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