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改进伯努利方程实验仪的原理及实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用自行研制的伯努利方程实验仪验证伯努利方程的新方法,给出了该实验依器验证伯努利方程的实验数据,并对其实验误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
雷诺实验是流体力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雷诺实验仪的精确度对学生正确认识和了解质点的微观运动规律以及不同微观运动之间的相互转换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提高实验仪的精确程度,我们在设计郑州牧专的雷诺实验仪时,对我国高校现有的仪器进行了考察、研究和改进,并对其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3.
为了让学生能够由浅入深地理解伯努利方程式,通过对伯努利方程验证实验中的流体流线进行取值分析,对获得的数据进行比较,利用反证法进行描述,来证实伯努利方程验证实验中的理想化和实际实验中的不同。改进了实验仪器的运用,加入了毕托管等新设备,达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本文阐述了SS—1型声速实验仪的原理、结构和测量方法。波动学和分子物理学是物理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声速的测量"和"Y值的测量"两个实验有助于学生对波动相位的空间分布、谐振动的合成、李萨育图、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  相似文献   

5.
基于虚拟仪器的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仪的仿真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虚拟仪器的原理,讨论了使用软件仿真实验仪器的方法,应用面向对象程序语言VB,仿真实现了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仪的功能。该系统可以提供实验电路原理图、实验用集成电路,学生可根据实验指导书说明的步骤完成实验。系统根据实验数据及结果,自动生成实验报告。该系统的研究为虚拟仪器开发教学仪器提出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为预测多因素耦合下中庭式住宅建筑热压通风的流场及温度场分布,采用网络模型和多区域模型结合的方法对住宅内部进行区域划分;根据质量、动量、能量守恒方程及伯努利方程,建立住户与中庭空间的热压通风气流环路预测模型.为验证该预测模型的准确性,根据阿基米德相似准则建立比例尺为1/25的实验模型,对比了中庭式住宅建筑热环境预测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结果表明,两者基本吻合,说明该模型能较精确地预测中庭式住宅建筑的热环境.  相似文献   

7.
原油管道外腐蚀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应用解析法评估腐蚀管道失效风险的方法,根据ASME B 31 G和DNV等规范建立了腐蚀管道失效概率计算模型,结合国外管道事故统计结果,应用伯努利能量方程建立了后果评价模型,论述了建立风险可接受标准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老式静水压强实验仪存在的问题有:压力调节过程繁琐、容易外溢;刻度板与密封箱距离远且零热能而不一致,造成视觉误差大且计算量增加;落地式容易被学生碰撞,造成不安全因素。针对老式静水压强仪中存在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如下几个方面的改进:由水桶调压改为气囊调压;将刻度板与调压筒紧挨在一起且零势能面相等;将落地式改为台式。结果表明:改进后的静水压强仪的精度较改进前的提高0.61%,且具有测试方便、直观性强、安全美观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在现有夫兰克-赫兹实验仪的基础上增加信号转换板和RS232串行口,同时引入计算机数据自动采集和处理程序,这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实验原理的理解,了解计算机数据采集的原理和方法,提高实验效率,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相似文献   

10.
混合实验仪评价香菇粉对面团流变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不同的香菇粉添加量对面团流变特性等的影响,为食用菌作为功能基料研发新型的功能性食品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混合实验仪(Mixolab)测定面粉中添加60目香菇粉后,面团的吸水率指数、揉混指数、面筋筋力指数、黏度指数、淀粉酶活性指数、回生指数等流变特性的变化。【结果】面粉中添加5%—20%香菇粉,随着香菇粉添加量的增加,面团黏度显著降低,面团中淀粉糊化速度显著加快,受热稳定性降低,预测烘焙过程中面团内部气孔变小,产品厚度降低、体积减小。【结论】面粉中香菇粉添加量高于15%就会对面粉品质产生显著影响,添加量10%为香菇饼干香菇粉添加量的最佳预测值,较大程度上提高了饼干的营养价值,强化了Ca、Fe、Zn和香菇多糖营养成分。  相似文献   

11.
果园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园节水灌溉技等不均现象的发生,发挥果树吸水能力,保持水土的良好状态.运用孔口出流公式、伯努力方程、沿途泄流公式及损失规律,建立了泄流管路的通用方程组.由此得到泄流管路作用水头的沿程变化规律,根据作用水头确定配水管各点所连接微管的管径与长度,以保证沿程配水的均匀性.并运用该方法计算工程实例,验证方程组的有效性,为工程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运用流体力学中的连续性方程、动量方程及波动方程等,对于每一种高含水期油水两相流流型给出了相应的压降模型。高含水期油水两相在水平管内输送时,其流型主要划分为分层流、分散流和O/W&W混合流型三种。根据已经建立的高含水期水平管内油水两相流理论压降模型,编制了计算机应用程序。模型预测结果与试验数据的相对误差较小,因此该模型可用来预测高含水期水平管内油水混输时的压降。  相似文献   

13.
研究面向三角网格曲面数控加工的刀具路径设计,提出了一种基于刀具包络面的等残留高度刀具路径生成算法.该算法首先建立刀具运动刃口回转面的包络面方程,然后通过相邻轨迹刀具包络面求交得到残留曲线,并利用全局搜索和局部搜索两个步骤精确地计算残留高度值,据此判断当前刀位点是否满足等残留条件,若不满足则沿行距方向搜索等残留刀位点,最后进行加工干涉检查和处理.算例分析的结果表明,由本文的算法生成的刀具路径残留高度均匀,刀轨长度较短,无加工干涉,在保证加工精度的前提下,能够有效地提高加工效率.  相似文献   

14.
为适应具有自由面的二维流动问题中流动区域不能预先给定的特点,本文应用有关y函数的理论,推导了映象平面内不可压缩理想流体关于y函数的定常流动有限元方程,并介绍了驼峰溢流堰过堰流动问题的有限元解算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生理脉动状态下,存在非轴对称性局部狭窄段的动脉内的血流动力学特性。方法以动物实验为基础,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的原理及方法进行研究;血液被看成是不可压非牛顿Bingham流体,在心动周期里以脉动的形式在动脉内运动,血液运动的控制方程是Navier-Stokes方程,控制方程的求解采用有限元数值方法。结果得到了心动周期内动态分布的血液流场、速度场、壁面切应力(WSS)分布等重要血流动力学量。结论几何因素是影响动脉内血流动力学环境的最重要因素;血流的脉动性也有一定的影响,在心动周期的舒张期初期到中期阶段,动脉内血流量较快地下降,血液流场、WSS分布等血流动力学量分布最复杂。  相似文献   

16.
热风干燥是多物理场耦合的过程,存在热风外环境和物料内部湿热迁移共同作用.在质量和能量守恒定律的基础上应用达西定律、菲克定律、傅里叶导热定律,分别构建了热风干燥过程中物料外部与内部的流场、温度场、质量场的控制方程及模型,描述了热风干燥过程中整个干燥室内的湿热传递规律.针对油菜籽热风干燥过程,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对干燥模型进行求解并进行了油菜籽热风干燥实验,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结果表明:物料干基含水率的模型求解结果与真实实验结果最大相对误差为13.3%;在干燥过程中物料存在干区、湿区、蒸发区之分,干区与湿区被蒸发区分开,且蒸发区逐渐由物料外部向物料内部迁移;干燥过程中干燥室内水蒸气浓度先增大后减小,且干燥室中心区域水蒸气浓度比干燥室边缘区域高;物料平均温度在干燥初期迅速上升,中期上升速度逐渐减小,后期趋于平稳且接近热风温度;干燥室边缘区域风速比中心区域风速大,热风流场在极短的时间内达到稳态,其中心区域风速接近为0.  相似文献   

17.
对石油大学(北京)多相流试验环道测试段进行了标定,在水力光滑区,当雷诺数大于0.3Re1(Re1为光滑区与混合摩擦区的临界雷诺数)后,发现现有光滑管摩阻系数公式的计算值与实测值误差一般在5%-16.7%之间,误差随雷诺数的增大而单调增加,已不适用精密试验环道的水力计算,而考虑管壁粗糙度的Colebrook公式能很好地拟合试验数据。对几个常用的光谱管摩阻系数公式进行了分析与评价,提出了这些公式的合理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在二氧化碳(Carbon dioxide, CO2)麻醉后有水运输过程中的存活率,研究CO2流速(麻醉阶段)、浸泡时间(浸泡阶段)、水体类型和盐度(复苏阶段)对复苏效果的影响。通过设置CO2流速(3、5和7 L/min)、浸泡时间(0、1和5 min)、水体类型(自来水、养殖水上清液和养殖水)以及盐度(3、7和11)等4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并以结果为依据进行L9(34)正交和验证试验。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最佳CO2流速为7 L/min、最佳浸泡时间为0 min、最佳水体类型为自来水、最佳盐度为7;正交试验结果显示,当复苏时间为2 h时,4个因素对运输效果影响的主次关系为浸泡时间>水体类型>盐度>CO2流速,最佳运输方式组合为CO2流速为8 L/min、水体类型为自来水、盐度为7、浸泡时间为0 min;当复苏时间为4 h时,4个因素对...  相似文献   

19.
对PCD刀具微细切削加工刃下区的弹性应力、弹性位移和弹塑性分界线方程进行了推导,利用PCD刀具进行微细切削无氧铜和硬铝的实验,并对工件表面进行了SEM分析,指出侧向塑流和纵向塑流是影响工件表面粗糙度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后刀面熨压作用的分析,提出了PCD刀具后刀面刃磨方向应平行于刀具刃口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