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氧肟酸是禾本科植物中与自身化学防御系统有密切关系的重要次生代谢物质。氧肟酸的合成基因位点存在于Bx系统,其生物合成机制与色氨酸相似。通过对植物内生性轮状镰刀霉(Fusarium verticillioides)的研究表明,丁布的生物降解产物主要为HMPMA,AMPO,BOA-X。与亲核试剂的反应、对氨基酸衍生物进行蛋白质修饰的功能等均是氧肟酸的生物学效应原理,如对硫氢基等进行攻击反应。昆虫体内3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及呼吸链的电子传递能被丁布所抑制,表现出其对昆虫的生理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2.
氧肟酸在植物抗虫性中的作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氧肟酸是一类广泛存在于禾本科植物的植物次生代谢物 ,与植物抗虫性关系密切 ,现已明确氧肟酸与欧洲玉米螟Ostrinianubilalis (Hubner)、亚洲玉米螟Ostriniafurnacalis (Guenee)、玉米蚜Rhopalosiphummaidis (Fitch)、麦二叉蚜Schizaphisgraminum (Rondani)、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 (L .)、麦无网蚜Metopolophiumdirho dum (Walker)和麦长管蚜SitobionavenaeF .的抗性有关。丁布 (DIMBOA)作为氧肟酸的主要类型 ,主要通过抗生性或不选择性在植物抗虫性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研究乙酰氧肟酸型脲酶抑制剂对瘤胃内氮代谢调控机理和长期饲喂泌乳牛的效果。在日粮中按25mg/kg添加乙酰氧肟酸型添加剂,使奶牛产奶量提高15.4%,投入产出比为1∶7.2。  相似文献   

4.
以玉米品种"浚单20"为材料,设置了机械损伤组、亚洲玉米螟幼虫取食组和模拟取食组3个外源诱导因素,每个因素内部又设置了不同损伤强度和诱导时间,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系统测定不同处理组玉米叶片丁布含量变化。结果发现诱导因素类型对丁布含量调控起着主导作用,诱导时间和损伤强度从属前者发挥作用。同时发现,对照组玉米叶片中丁布的平均含量为(419.55±30.53)μg·g~(-1),仅机械损伤能刺激丁布合成(492.39±53.00)μg·g~(-1),而亚洲玉米螟取食能显著抑制丁布的合成(439.26±32.76)μg·g~(-1)。将幼虫的反吐液涂布在机械损伤口处理后的叶片,能够再现亚洲玉米螟取食对丁布合成的抑制作用(451.39±29.22)μg·g~(-1),说明亚洲玉米螟主要是通过反吐液抑制丁布合成的。本研究表明,丁布并不是昆虫取食诱导性防卫代谢物。  相似文献   

5.
大豆籽粒尿囊素酶对十二烷基磺酸钠、尿素、盐酸胍变性处理较不敏感.十二烷基磺酸钠、尿素变性处理的尿囊素酶可通过稀释而恢复活力,但一经盐酸胍变性后却难以通过稀释而恢复活力.酶蛋白质氨基酸残基化学修饰结果表明,巯基、赖氨酸残基、酪氨酸残基不是构成酶分子活力中心的必需基团,色氨酸残基是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甘油醛、异烟肼不影响酶反应,而乙酰氧肟氧肟酸抑制酶活力39.6%  相似文献   

6.
大豆籽粒尿囊素酶对十二烷基磺酸钠、尿素、盐酸胍变性处理较不敏感。十二烷基磺酸钠、尿素变性处理的尿囊素酶可通过解释而恢复活力,但一经盐酸胍变性后却难以通过解释而恢复活力。酶蛋白质氨基酸残基化学修饰结果表明,巯基、赖氨酸残基、酪氨酸残基不是构成酶分子活力中心的必需基因,色氨酸残基是酶活性中心的必需基团。甘油醛、异烟肼不影响酶反应,而乙酰氧肟氧肟酸抑制酶活力39.6%。  相似文献   

7.
昆虫外周嗅觉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嗅觉作为昆虫感知外界环境的主要手段之一,在觅食、防御、交配、繁殖、信息交流及栖息地选择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研究环境中或来自生物体的气味分子作用于昆虫感觉器官引起昆虫产生行为反应的机制,有助于人们了解昆虫的寄主识别、种间互作和种内交流等行为及制定害虫治理和益虫保护等策略。本文对昆虫嗅觉系统中气味分子的传导过程,及外周嗅觉系统相关蛋白的功能及研究现状进行综述。气味分子通过嗅觉感受器进入外周嗅觉系统,进而转化为电信号进入中枢神经系统进行加工处理。气味结合蛋白与气味分子进行结合,并将其运输到气味受体;化学感受蛋白也能够与气味分子结合,但其在昆虫体内具有更为广泛的功能;气味受体具有识别气味结合蛋白或化学感受蛋白传递而来的气味分子的功能,并将这种化学信号转化为电信号;离子受体在外周嗅觉系统具有和气味受体相似的作用,但其气味反应谱更窄;感觉神经元膜蛋白在气味分子的传递过程中可能起到的重要作用;气味降解酶也存在多种降解气味分子的假说。通过对昆虫外周嗅觉系统的研究进展进行梳理,为今后研究昆虫外周嗅觉系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农药硫肟醚的水解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硫肟醚[O-(3-苯氧苄基)-2-甲硫基-1-(4-氯苯基)丙基酮肟醚]是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一种新型杀虫剂品种,主要用于防治蔬菜和茶树害虫。报道了硫肟醚在不同pH值和温度下的水解动态及其机理。结果表明,硫肟醚在缓冲溶液中的水解反应比较缓慢,其水解反应速率随反应介质pH值的增大而稍有增加。在25℃时其在pH5、7和9的缓冲液中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1257、879和492d,说明硫肟醚在水体中较稳定,不易分解,但总的趋势是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速率较中性和酸性条件下快。硫肟醚在水体中的水解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加快,在温度为15、25、35、45℃的pH7缓冲液中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1092、879、490和399d,温度效应系数Q为1.23~1.8。硫肟醚水解反应的活化能与温度之间无明显相关性,其平均活化能和活化焓均较小,分别为28.13kJ·mol-1和25.58kJ·mol-1。而硫肟醚水解反应的活化熵绝对值随温度升高而增加,表现出显著的相关性,其平均活化熵为-219.97kJ·mol-1·K-1,表明硫肟醚在水溶液中的水化学降解主要是由反应的活化熵所驱动的。采用制备HPLC和LC-MS技术对硫肟醚水解产物进行分离和鉴定,初步确定硫肟醚分子在水溶液中生成的水解产物主要有1-(4-氯苯基)-2-(甲基磺酰基)丙烷-1-亚胺、2-甲硫基-1-(4-氯苯基)丙胺、1-(4-氯苯基)-2-(甲基磺酰基)丙基-1-酮肟醚、O-(3-苯氧苄基)-1-(4-氯苯基)丙基酮肟醚和硫肟醚亚砜等,推测硫肟醚的主要水解途径有肟醚键断裂、硫醚氧化和S-脱甲硫基作用等。  相似文献   

9.
若干生化指标与山羊草对禾谷缢管蚜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报道小麦野生物种 9种山羊草 (Aegilopsbiuncialis,A .juvenalis,A .ovata ,A .kotschyivar.varianilis,A .tri aristata ,A .tauschii,A .vavilovii,A .crassa和A .ventricosa)对禾谷缢管蚜 (Rhopalosiphumpadi)的生化抗性机制。苗期山羊草总酚含量与对禾谷缢管蚜的抗性无关 ,丁布 (DIMBOA)含量与抗蚜性密切相关 ,禾谷缢管蚜内禀自然增长率同丁布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r=- 0 .76 0 ) ;成株期叶片可溶性糖和总酚含量与抗性无关 ,游离脯氨酸和丝氨酸含量与蚜虫内禀自然增长率呈极显著或显著正相关 (rm=- 0 .0 6 36 +0 .2 3xpro +1.982xser ) ,丁布含量与禾谷缢管蚜内禀自然增长率呈极显著负相关 (r=- 0 .819 ) ,低含量的游离脯氨酸和丝氨酸和高含量的丁布是野生山羊草物种抗禾谷缢管蚜的重要生化因子。  相似文献   

10.
朱秋云  丛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191-2192
在自然感虫条件下,对辽宁广泛种植的16个主要玉米品种进行了田间调查和室内生化分析,以研究不同玉米品种心叶期对亚洲玉米螟Ostrunia.furnacalis(Guené)é的抗性及与次生代谢物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玉米品种间抗虫性有差异。玉米抗虫性状与植株体内丁布含量的关系表现出相关性,总酚含量与玉米抗虫性状的关系不如丁布含量密切。个别抗性材料丁布含量及总酚含量都较低,说明还有重要的次生代谢物影响玉米的抗虫性状。  相似文献   

11.
猪大肠杆菌病病原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猪的大肠杆菌病主要由产肠毒大肠杆菌(ETEC)引起,包括仔猪黄痢、仔猪白痢、猪水肿病等就ETEC的毒力因子和O抗原群,猪的日龄及其肠道受体与这些疾病的关系作了比较详尽的综述并讨论了可能存在的其它猪大肠杆菌病病型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本文对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计算,从数值上对古典风险模型与多发风险模型的负盈余持续时间进行了比较,进一步说明了二者的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6.
17.
18.
观察测量屠宰肉尸452头,其中440头为有无腹股沟深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10头为后躯被检淋巴结的形态学观察;2头为管道注射,观察引流区。结果:1.猪有腹股沟深淋巴结,在统计230头,460例肉尸中,有24头存在,占10.43%。腹股沟深淋巴结平均重0.88±0.38克,平均大小为2.82±0.70×1.64±0.36×0.47±0.13厘米;汇集股部内侧和下腹部的淋巴液,注入髂内侧淋巴结。2.髂内侧淋巴结平均重1.87±0.71克,平均大小为3.19±0.80×1.38±0.42×0.55±0.18厘米;输入管数为5—6条,管外径为0.09±0.04厘米,输出管数为1—3条,管外径为0.24±0.10厘米。3.髂内侧淋巴结收纳腘浅淋巴结,腹股沟浅淋巴结和髂下淋巴结引流区的淋巴液和部分盆腔内脏的淋巴液。管辖范围广,位置恒定,淋巴结较大,浅在胴体脏面,易找到,不破坏商品,不影响商品的外观,是屠宰肉尸后躯被检的主要淋巴结。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比较组织学方法,观察大量舌组织切片,初步发现:舌感受器随着动物进化发展在种类与形态结构上有较明显的差异,两栖类最为简单,只看到游离神经末梢;啮齿、偶蹄和食肉类较复杂,有游离神经末梢、丛束状神经末梢、味蕾和肌梭等;人类最为高级,结构最为复杂,增加了肌间结缔组织感受器、肌束膜感受器、血管旁感受器和肌腱感受器等。此外,本文还对上述感受器进行了生理机能、组织发生和生物进化方面的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20.
选择碳源(玉米粉)、氮源(蛋白胨)、pH、温度、培养时间等培养条件,采用L27(55)五元二次回归正交试验,液态培养鸡腿菇菌丝体.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蘑菌丝体酯酶(EST)同工酶在不同培养条件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