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滨水区在城市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滨水景观是城市社会百态的缩影。本文主要以上海国际客运中心景观规划设计为例,论述了滨江公共空间的设计要点和设计原则,提出了生态优先、空间整合和以人为本,继而论述了滨江公共空间设计中分层和分段相结合的设计手法,最后着重介绍了设计中的植物景观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2.
展示设计,是指以空间为前提的以视觉传达为主要手段的信息传播方式,是将某物品按一定的主题和目的加以摆设和演示,它依赖于空间进行表现,经营者越来越重视展示空间设计的艺术性,以吸引更多的顾客。文章通过对展示空间特点的分析,归纳展示空间设计的艺术手法,指出了空间的营造是展示设计的关键。只有较好的使用“空间”这一语言才能赋予一个设计以实质的意义和生命力。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对建筑的空间属性及戏剧性叙事的研究,探讨了戏剧性叙事设计手法与建筑空间的关联。结合案例解析,阐述了戏剧性叙事设计手法应当如何运用于建筑空间氛围的营造,归纳总结了戏剧性叙事设计手法在建筑空间中的应用策略,以期为未来建筑空间设计的戏剧性叙事提供相关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4.
结合沈阳风景区居住小区规划建筑设计,介绍了住区规划建设中居住健康生活环境的设计实践,在理念与方法、社区空间环境的规划、空间结构与领域空间的组织、社区建设上的新颖构思与独特手法。  相似文献   

5.
以竹园、青岛园、四盒园、快乐田园、天地之间和心灵的花园为对象,以王向荣教授的展园作品为例,分析了中国传统园林5种"小中见大"造园手法(遮挡地面、框景、框景错位、俯视和仰视)在其中的应用。分析表明这些展园的设计手法是对中国传统园林空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小中见大造园手法对构建中国园林的独特空间属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6.
以竹园、青岛园、四盒园、快乐田园、天地之间和心灵的花园为对象,以王向荣教授的展园作品为例,分析了中国传统园林5种"小中见大"造园手法(遮挡地面、框景、框景错位、俯视和仰视)在其中的应用。分析表明这些展园的设计手法是对中国传统园林空间手法的继承和发展;小中见大造园手法对构建中国园林的独特空间属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早建造园林的国家,已经比较精湛的掌握了园林空间营造技艺,通过对园林空间的实体与虚体的结构分析布局使园林不再只是一处景观而是心境交流、文化传递的载体。但当下大部分新建园林特别是古典园林都循规蹈矩的复制以前的成功园林空间营造手法,以不能满足观赏者的审美需要。因此偶不要对我国古典园林空间营造手法的成功经验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并找到更符合新时代古典园林欣赏要求的空间营造手法。  相似文献   

8.
空间营造是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论述植物在室外的建造功能、植物组成的空间类型以及运用植物创造空间的手法分析植物造景中的空间营造,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疏林草地是植物造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北京、上海、杭州、沈阳8处成熟的草坪空间案例进行分析,并结合工程实践,从植物选择和配置、空间营造等方面入手,总结出疏林草地营建的8种常用手法和技巧,形成了便于操作和针对性较强的方法论。为园林从业人员的设计以及施工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0.
论述了第五届中国花卉博览会浙江室外展区的参展方案——浙江“之园”的构思和实践。探讨如何在一个狭长且为纵向的微尺度空间中,通过现代的设计手法,营造形散神聚的园林空间。介绍了“之园”设计构思的指导思想、空间的建构与联系及浓郁的民族文化,论述了“小中见大”空间处理方法以及园林小品的重要性,提出了在新的时代,赋予作品新的形式与内容,才能创造出有突破性设计构思的创作理念,还论述了“之园”有机的空间序列及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的植物配置。图1参6  相似文献   

11.
银伟静  周建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771-9772,9790
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2011年西安世博园中迷宫园的平面构成、立面空间组成及其材料运用,赏析了迷宫园的迷人之处。迷宫园用现代的景观设计手法,结合了中国传统园林文化,运用简单的景观元素,创造出丰富的空间形态,并以全新的模式诠释了古老的景观形式,以启迪对人生及社会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
松柏—绚秋园为洛阳市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的专类园,种植设计坚持生态、功能、美学的基本原则,运用植物造景手法营造植物景观和组织空间,在绚秋园种植设计上强调秋叶秋果的季相景观,在松柏园种植设计上强调树形姿态、冬枝劲秀的植物景观和夏荫的功能作用,营造专类园特色景观。植物选择以裸子植物为主要树种,大量采用洛阳本地植物树种,最大限度收集相关植物种类,以不同的科属植物分门别类在不同的植物分区,做科普标识,并适当引进部分边缘树种进行引种驯化和科学研究。  相似文献   

13.
在探讨居民的心理规律与行为特点的基础上,以邯郸市鸿基花园居住小区绿化设计为例,提出了各类型绿地空间人性化设计的理念及方法,从而使人与景观有机融合,创造出适合人们居住的人性化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4.
屠苏莉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5):20163-20164
结合合肥"颐景园"居住区在交往空间、住宅客厅、景观生态方面的设计理念,分析居住区环境设计的特殊性,并加以探讨,以期营造一个舒适、理想的生活空间。  相似文献   

15.
园林绿地设施与城市居民生活紧密相连,它是一个城市形象及精神面貌的体现。因此,园林绿地要通过更加完美的设计、精细地施工管理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针对小说《红楼梦》大观园植物研究系统性和直观性不强这一现状,考证《红楼梦》原著中出现的各类植物名称,筛选出大观园中生长的园林植物68种,系统归纳了大观园植物造景的5个主要特点;同时引入地理信息系统(GIS)技术,对大观园中的园林植物进行空间定位和可视化。选取了怡红院(贾宝玉住处)、潇湘馆(林黛玉)、蘅芜苑(薛宝钗)、稻香村(李纨)等4处主要院落进行了植物空间定位,以GIS图的形式分别呈现了它们的园林植物造景平面,可为现代园林植物造景提供借鉴。图4表5参14  相似文献   

17.
朱云峰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476-10478,10486
介绍了无锡惠山园建造的历史缘由,解析了惠山园的空间布局设计,指出其包括祠堂建筑区域和附属园林区域两大功能分区,其在空间设计上采用了内向式的布局手法。重点分析了惠山园的构景要素,认为其在水体设计方面采用了聚集式的理水布局,属静态类水景设计;山石设计方面,假山均临水而建,在选址、造型、功能上均十分完美;建筑方面则以徽派风格为主,建筑密度较低;景观设计中所涉及植物种类品种繁多,以常绿植物为主,搭配部分落叶乔木。最后总结了惠山园所运用的借景、框景、障景等空间构景手法。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各类园林展园的分析整理,归纳出展览性园林的设计思路,并以2011年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唐山展园设计方案为例,阐述了展览性园林在精神表达、空间表达、展览中互动性和参与性的表达、景观细节等方面的设计要点。  相似文献   

19.
在突出全园“梅”主题的基础上,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及其观赏特点对青岛国华园鉴湖梅溪水景区进行种植设计,营造出丰富的植物空间,以水体的类型进行植物造景,突出湖、溪以及水源三大景区的特点。  相似文献   

20.
从多级道路体系、多层次的开敞空间、有聚有散的水体景观等层面,分析以收集、保护、展示热带植物为主题的新型植物园--兴隆热带花园景的观设计,以期对热带地区的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