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锥虫病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原虫病。主要流行于非洲北部、拉丁美洲及亚洲的部分地区。其中由罗德西亚锥虫(Trypanosme rhodesiense)等引起的非洲睡眠病(Sleeping disease)是人畜共患的锥虫病;由克氏锥虫(T. Cruzi)引起的南美恰氏病(Chaga's discase)是人类锥虫病。我国的锥虫病是由伊氏锥虫(T. evansi)引起的,主要危害牛、马和骆驼等家畜。近年来,随着淋巴细胞杂交瘤技术的建立和发展,对锥虫病的免疫研究已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正> 喹嘧胺即安锥赛对于预防和治疗马媾疫和由伊氏锥虫、刚果锥虫、马锥虫所引起的家畜锥虫病有良好效果。本品对马毒性较大,对牛产生副作用较少见,笔者于工作中遇到静脉注射喹嘧胺引起黄牛中毒死亡一例。  相似文献   

3.
锥虫病俗称肿脚病、耳尾焦,因牛感染伊氏锥虫所引起。1983年,福鼎市曾大面积流行此病,笔者采用兔大剂量注射待检牛血液诊断牛伊氏锥虫病,锥虫检出率高,并自1998年以血虫净和中药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牛锥虫病17例,治愈率100%。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4.
牛锥虫病由伊氏锥虫引起,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贫血、消瘦、黄疸、高热、伴发体表水肿等症状的血缘性寄生虫病,对牛的危害很大.2007年8月以来,河口县老范寨乡桂良村委会茶坪村二组的87头黄牛陆续出现以发热、消瘦、四肢无力为主要症状的病例,经笔者调查诊断,确诊为伊氏锥虫病,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5.
牛伊氏锥虫病又称苏拉病,俗称肿脚病,它是由一种叫做伊氏锥虫寄生在牛的血液中所引起的原虫病.本病为慢性经过.牛的抵抗力强只带虫体而不发病,若是牛的抵抗力差或者感染虫体过多时就会发病.  相似文献   

6.
伊氏锥虫病(苏拉病)是锥虫属的伊氏锥虫,寄生于马、骡、驴、牛、骆驼等家畜血浆及组织内所引起的寄生虫病,常发生夏秋季节。1993年12月本病在新疆吉木乃县大面积流行,发病率达58.36%.并呈急性经过,死亡骆驼143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锥虫病俗称肿脚病、耳尾焦,由牛感染伊氏锥虫所引起。我市1983年曾大面积流行此病,笔者自创“兔大剂量注射待检牛血诊断牛伊氏锥虫病”,锥虫检出率高,以血虫净和中药防已黄芪汤加减治疗,自1998年以来治疗牛17头,治愈率100%。现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8.
蜱虫病是被蜱虫叮咬而感染,造成牛充血、水肿和继发性病症;锥虫病是感染锥虫后引起牛贫血、黄疸、高热、体表浮肿等。由于牛的品种不同以及生活环境的差异,导致牛对蜱虫病和锥虫病的抗性不同,加大了防治和研究的难度。寄生虫寄生于畜体中,就会和宿主产生一定的互作关系,引起机体代谢、信号转导、基因表达等发生变化。因此,从分子机制入手可以更深入了解致病原因和抗病机理。该文主要从牛蜱虫病与锥虫病概况、牛对蜱虫病与锥虫病的抗虫性能、牛抗蜱虫病与抗锥虫病的分子机制3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牛寄生虫病防治和培育优良牛品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牛伊氏锥虫病是由伊氏锥虫引起的血液寄生虫病,主要表现为进行性贫血,消瘦,黄疸,高热,伴发体表水肿等症状,对牛的危害很大.2007年8月以来,河口县老范寨乡桂良村委会茶坪村二组于某饲养的87头黄牛中陆续出现以发热、消瘦、四肢无力为主要症状的病例,经笔者调查诊断为伊氏锥虫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伊氏锥虫病又称苏拉病,是由锥体属的伊氏锥虫寄生于牛的血液和造血器官中而引起的疾病。临床上以间歇热、渐进性消瘦、四肢下部水肿、贫血及耳尖、尾尖干枯、坏死、脱落等为特征。黄牛和水牛感染后多为慢性经过。  相似文献   

11.
牛锥虫病的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锥虫病是一种由伊氏锥虫引起的血液原虫病。1975年在本市石城圹山岭村曾经发生。2002年9月,笔者用炭抗凝集法检查石城43个自然村547头耕牛,检出阳性牛253头,阳性率46.25%,其中40个自然村均有阳性患牛。在龙湾检查了190份血清,阳性血清为69份,阳性率36.3%,可见本病已成为我市牛的一种常见病。因此做好牛锥虫病的诊断和防治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牛伊氏锥虫病是由伊氏锥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主要寄生在牛的血液中,且随着血液中伊氏锥虫繁殖的逐渐旺盛,大量的寄生虫会跟随血液的流动进入各大组织器官。本文针对牛伊氏锥虫病的发病症状、病理变化、诊断依据、预防措施以及治疗方案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3.
<正>伊氏锥虫病亦称苏拉病,是由伊氏锥虫寄生在马属动物、牛、骆驼等的血液内的一种原虫病。马属动物常呈急性经过,而牛、骆驼等多呈慢性病程。本病发病季节与传播本病的昆虫的活动季节相关。但牛和骆驼等一些耐受性较强的动物,经血学动物传  相似文献   

14.
牛伊氏锥虫病是由伊氏锥虫寄生于血液中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该寄生虫可随血液进入各组织器官,若不及时治疗,会造成牛的死亡。本文介绍了1起牛伊氏锥虫病的发病情况、临床症状、剖检变化、诊断以及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15.
锥虫病免疫预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锥虫病免疫预防的研究进展李国清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100094)锥虫病是危害人畜健康的一种重要的寄生虫病。在非洲主要流行布氏锥虫,可引起人的睡眠病,一些地区的死亡率超过30%。在我国主要流行伊氏锥虫,引起骆驼、马、牛等家畜的伊氏锥虫病,造成家畜日...  相似文献   

16.
牛的伊氏锥虫病是发病季节明显,靠蚊、蝇传播的寄生性疫病,在蚊、蝇活动频繁的季节,伊氏锥虫通过传播媒介寄生于牛体中,依靠健牛与病牛之间直接触或间接接触引起.是以病牛发生间歇热和慢性经过,并出现贫血、消瘦和四肢下部浮肿及耳朵、尾巴坏死为特征的血液原虫病.顾名思义主要是以血液接触而进行牛的伊氏锥虫病。通常会出现慢性经过或者急性死亡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锥虫病,又称苏拉病,是由伊氏锥虫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动物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伊氏锥虫中间宿主很多,它广泛地寄生于牛、马、骆驼、象等等草食动物及部分肉食动物体内。耕牛现在仍然为我国农村很多地方提供畜力,是现代农业生产重要因素之一。耕牛一旦被伊氏锥虫侵入,并罹患锥虫病后,就无法为广大农民提供畜力,从而影响农业生产。了解耕牛锥虫病的发病原因和症状,掌握耕牛锥虫病的临床诊断及预防措施.对保护耕牛健康、促进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牛伊氏锥虫病是由锥体属的伊氏锥虫寄生牛血液和造血器官中引起的原虫病。一般黄牛和水牛感染后多为慢性经过。锥虫在生活过程中,产生大量有毒代谢产物,宿主产生溶解锥虫的抗体,使锥虫溶解死亡,释放出毒素。这些毒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引起牛功能障碍,体温升高,运动失调,继而侵害造血器官,使红细胞溶解,导致红细胞数减少而贫血。毒素对血管壁渗透作用的损伤,导致皮下水肿。虫体对糖的大量消耗,可引起低血糖症和酸中毒现象。后期由于氧化不全的产物蓄积,使牛中枢神经系统受到抑制,致其精神沉郁,以至昏迷等。  相似文献   

19.
本病是由伊氏锥虫寄生于牛的血浆中所引起的一种急性或慢性血液寄生虫病。主要特征是病牛进行性消瘦、贫血、黄疸、高热、心力衰竭、体表浮肿。主要是由吸血昆虫机械地传播,发病季节和流行地区与吸血昆虫的出现时间和活动范围相致,常可引起牛大批死亡。  相似文献   

20.
<正>牛伊氏锥虫病是由伊氏锥虫寄生于宿主血浆和造血器官内所引起的一种原虫病。1996~2014年,笔者先后在云南省景东县景福镇、大街镇农村诊治感染伊氏锥虫的水牛98头,除1头急性发病来不及救治和1头重症病牛救治无效死亡外,治愈96头,治愈率达98%。现报告如下。1流行情况每年进入6月以后,景东县景福镇、大街镇等农村地区饲养的水牛不同程度地出现跛行、四肢下部肿胀、渐进性消瘦、贫血等症候。7~9月为本病的发病高峰期,一般呈零星散发;感染伊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