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为从分子水平阐明脾虚与胃肠激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健脾中药四君子汤防治脾虚的机制,首次用北京鸭复制脾虚证模型,以半定量的RT—PCR方法检测其腺胃、十二指肠和空肠血管活性肠肽(VIP)和生长抑素(SS)mR—NA表达的变化。结果表明,脾虚组腺胃VIPmRNA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十二指肠和空肠VIPmR—NA表达有所升高(P〉0.05);脾虚组腺胃(P〈0.01)、十二指肠(P〈0.05)和空肠(P〈0.01)SSmRNA表达显著低于对照组。经四君子汤预防和治疗后二者恢复到接近对照组水平。提示脾虚证与VIP和SS有一定关系,四君子汤对VIP和SS水平的影响可能是该方治疗脾虚证的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
采用利血平建立北京鸭脾虚模型,观察健脾益气中药党参和白术对脾虚北京鸭十二指肠和空肠CCK、VIP、SSmRNA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脾虚组鸭十二指肠和空肠CCK、SSmRNA表达都显著(P<0.05、P<0.01)低于正常组;党参预防组、治疗Ⅱ组以及白术治疗Ⅱ组治疗效果均显著,可使十二指肠和空肠CCK、SSmRNA表达回复到正常水平。说明党参具有预防脾虚的作用,且单独高剂量(中药浓度2g/mL)使用党参和白术能达到治疗脾虚的目的,其作用机理是通过调节胃肠激素在体内的平衡达到治疗脾虚泄泻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旨在探讨不同品种猪肠道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CAT1)mRNA表达的组织特异性和发育规律。试验选取1、7、26、30、60、90和150日龄长白和蓝塘公猪各5头(同一品种同一日龄且体重接近),共70头,测体重后屠宰,采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组织样品。以18S基因为内标,用实时荧光定量RT-PCR法(SYBR Green Ⅰ试剂盒)检测CAT mRNA在60日龄长白猪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肠表达的组织特异性,以及在长白和蓝塘猪不同日龄其十二指肠、空肠、回肠表达的发育性变化。结果显示:60日龄长白猪CAT1 mRNA的表达丰度从十二指肠到回肠呈逐渐升高的趋势,到结肠开始下降,回肠极显著高于其他3个肠段(P〈0.01),十二指肠最低;十二指肠和空肠CAT mRNA的表达在1~26d(即哺乳期)都呈上升的趋势,随后都开始有所下降;蓝塘猪十二指肠CAT1 mRNA的表达丰度在150d时显著低于其他各个阶段(P〈0.05),而长白猪90和150d都显著低于其他各阶段(P〈0.05);空肠CAT1 mRNA的表达在26~150d各阶段都差异不显著,而26d显著高于1和7d(P〈0.05);1~60d长白和蓝塘猪回肠CAT1 mRNA的表达都呈逐渐上升的趋势,60d后都显著下降(P〈0.05)。两品种猪不同日龄时十二指肠和空肠CAT1 mRNA的表达量都没有显著差异(P〉0.05);长白猪回肠CAT mRNA表达在26d时显著高于蓝塘猪(P〈0.05);在90和150d时,长白猪都显著低于蓝塘猪(P〈0.05),其他各阶段没有显著差异。结果说明,CAT mRNA在不同肠段及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可能与肠腔中氨基酸的浓度和氨基酸的需要水平及相关激素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4.
鸡肠道SGLT1和GLUT2 mRNA表达的组织特异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运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研究不同肠段Arbor Acre(AA)肉鸡肠道葡萄糖吸收转运主要载体SGLT1和GLUT2mRNA表达的组织特异性。结果发现。随着肠道空间位置的后移,SGLT1 mRNA的表达量逐步降低。十二指肠SGLT1 mRNA的丰度比结直肠高76.19Vo,差异极显著(P〈0.01);而空肠和回肠SGLT1 mRNA的表达量分别比结直肠高42.86%和38.10%,差异不显著(P〉0.05),但有提高的趋势(P值分别为0.06和0.07)。十二指肠与空肠和回肠相比,SGLTlmRNA的表达量虽然分别高23.33%和27.59%,但差异不显著(P值分别为0.18和0.10)。相对定量分析表明,十二指肠和空肠GLUT2 mRNA丰度非常接近,差异不显著(P〉0.05)。定性研究显示,十二指肠与空肠GLUT2 mRNA丰度高于回肠和结直肠。鸡肠道SGLT1和GLUT2 mRNA表达的组织特异性之生理功能,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乳源性胰岛素对新生仔猪小肠生长和组织形态学的影响。随机选择5头初生苏太仔猪,生后立即屠宰取样,作为新生对照组(N)。另外,从五窝初生仔猪中选10头仔猪,每窝选2头,分别分到饲喂牛乳组(M)和牛乳加入胰岛素组(Mr)(添加量为2.5mg/L)。M组和MI组仔猪出生后用牛乳人工喂养3天后屠宰取样。结果表明,MI和M组小肠长度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N组。MI组的非粘膜重有高于M组的趋势(P=0.148)。MI组空肠后段和回肠前段绒毛高度分别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高于M组。MI组各肠段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均高于N组(P〈0.01或P〈0.05),其中空肠前段和后段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高于M组。结果提示:乳派胜胰岛素能够刺激新生仔猪小肠生长并影响到小肠的组织形态。  相似文献   

6.
通过大鼠肌肉注射利血平的方法复制了脾虚证动物模型,并应用四君子汤治疗反证,研究了脾虚证大鼠血浆胃泌素(GAS)和胃动素(MOT)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脾虚证大鼠血浆GAS和MOT含量显著降低,与对照组和四君子汤治疗组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对照组与四君子汤治疗组之间GAS和MOT的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脾虚时的消化吸收机能障碍和胃肠动力学的改变与GAS和MOT的分泌减少密切相关;四君子汤能够提高血浆GAS和MOT含量,有效地改善脾虚证的胃肠功能。  相似文献   

7.
采用竞争定量RTPCR技术(qcRT—PCR)对PCV2感染组和健康对照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IL-2、IL-4、IL-10、IL-12p40、IFN-γ和TNF-α mRNA转录水平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14和21 DPI(Dayspost inoculation)感染组Th1类细胞因子IL-2 mRNA转录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5.1(P〈0.01)和24.0(P〈0.01)倍;IL-12p40 mRNA转录水平在14和21 DPI分别为对照组的1.7(P〈0.05)和1.2(P〈0.05)倍;感染组IFN-γ mRNA转录水平除在7 DPI低于对照组外(P〈0.05),在28和42 DPI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对照组的38.2(P〈0.01)和4.0(P〈0.05)倍。Th2类细胞因子波动较为明显,28 DPI IL-4 mRNA转录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感染组IL-10 mRNA在7(P〈0.01)和14 DPI(P〈0.05)的转录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在35 DP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整个试验过程中TNF—α mRNA转录水平没有发生明显变化。上述6种细胞因子mRNA变化结果显示,PCV2感染猪Th1细胞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升高,而Th2细胞的细胞因子在28 DPI前后出现明显波动,尤其是在35 DPI IL-10 mRNA显著下降(P〈0.05),提示PCV2感染可造成猪体内Th1/Th2免疫应答的失衡,导致细胞免疫应答功能增强而体液免疫应答下降。  相似文献   

8.
通过A、B、C、D4种方法对仔猪黄、白痢进行预防,结果表明:B、C、D3组比A组发病率分别减少51.73、61.33和64.81个百分点,死亡率分别降低8.91、14.13和18.26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B组仔猪平均断奶重高于A组10.69%,差异显著(P〈0.05);C、D两组仔猪平均断奶重分别高于A组20.68%、21.24%,差异极显著(P〈0.01);C、D两组的发病率均极显著地低于B组(P〈0.01),C组死亡率比B组减少5.22个百分点,差异显著(P〈0.05),D组死亡率比B组减少9.35个百分点,差异极显著(P〈0.01);C、D两组仔猪平均断奶重高于B组9.02%、9.53%,差异均显著(P〈0.05);D组的发病率、死亡率均显著低于C组(P〈0.05),D组仔猪平均断奶重高于C组0.47%,但差异不显著(P〉0.05);另外预防和治疗费用B、C、D3组分别比A组低1.04、0.71、0.64元/头,其中以B组费用最低,仅为0.09元/头。  相似文献   

9.
分别于30、60、90、120和150日龄随机选取绍兴母鸭扣高邮母鸭各15羽,宰杀后采样,采用相对定量RT-PCR及RIA法检测了下丘脑GnRH-ⅠmRNA和血清中NPY、E2水平的发育性变化,并进行了品种间比较。结果表明:30~120日龄期间,绍兴母鸭下丘脑GnRH-ⅠmRNA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120日龄达峰值,且显著高于30和60日龄(P〈0.05);150日龄稍有下降,但仍维持较高水平。整个试验期间,尽管高邮母鸭下丘脑GnRH-ⅠmRNA的基础表达水平较高,但未见明显的日龄间差异(P〉0.05)。RIA结果显示:30日龄绍兴母鸭血清中NPY浓度较高,60日龄显著降低(P〈0.01),并维持在此低水平至120日龄,但在150日龄时极显著升高(P〈0.01)。高邮母鸭在30~90日龄期间,血清中NPY浓度呈逐渐下降趋势,与绍兴母鸭血清中NPY浓度的变化模式相似;120日龄时显著升高.但在150日龄时极显著下降(P〈0.01),表现出与绍兴母鸭不同的变化模式。2品种鸭血清E2浓度变化趋势相同,30~120日龄处于低水平状态.150日龄显著增加,150日龄绍兴母鸭血清E2浓度极显著升高且极显著高于同日龄高邮母鸭(P〈0.01)。结果提示:(1)绍兴母鸭下丘脑GnRH-Ⅰ基因表达的上调可能是其性成熟启动早的关键因素;(2)NPY可能以性激素依赖性方式促进鸭性成熟的启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胃肠运动和胃肠激素含量影响,用营养性半固体糊灌胃法测定大鼠胃排空率和肠推进率,采集胃窦基础电位信号,ELISA法测定胃肠组织中CCK、MTL蛋白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脾虚组胃排空率下降,肠推进率上升,胃电振幅和频率均降低;胃窦内CCK明显升高(P0.05),十二指肠和空肠内CCK显著降低(P0.05);MTL在脾虚大鼠消化道内呈整体降低趋势,仅在空肠内极显著降低(P0.01)。与脾虚组比,治疗组胃排空率升高,肠推进率下降,胃电振幅和频率均回升;胃窦内CCK明显降低(P0.05),十二指肠和空肠内CCK显著升高(P0.05);消化道内MTL含量整体回升。由此可见,四君子汤可以平衡紊乱的胃肌电活动,调节脾虚大鼠的胃肠运动,调节消化道内局部CCK和MTL含量。  相似文献   

11.
通过检测脾虚大鼠空肠中PCNA和IGF-1的表达,探讨四君子汤对脾虚大鼠空肠黏膜修复的影响。试验分对照组、脾虚组、四君子颗粒治疗组和治疗对照组,每组采取空肠中段作样本;H.E.染色法观察空肠组织结构,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PCNA和IGF-1的表达。脾虚组大鼠空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极显著降低(P<0.01);四君子颗粒治疗组大鼠绒毛长度、隐窝深度的显著高于治疗对照组(P<0.05)。脾虚组大鼠空肠中PCNA、IGF-1阳性细胞数极显著增加(P<0.01);四君子颗粒治疗组PCNA、IGF-1阳性细胞个数显著高于治疗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四君子汤可以促进脾虚模型大鼠空肠的修复过程。  相似文献   

12.
鸡不同肠段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mRNA表达的差异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为研究肉鸡肠道不同肠段碱性氨基酸转运载体rBAT(系统b0, )、y LAT2(系统y L)、CAT1(系统y )、CAT4(系统y )mRNA表达的差异性,以快大型黄羽肉鸡为动物模型,采集30日龄接近平均体重黄羽肉鸡的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结直肠样品,采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研究不同肠段rBAT、y LAT2、CAT1、CAT4mRNA表达丰度。结果显示:结直肠rBAT、y LAT2的mRNA表达丰度极显著低于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P<0.01),其在回肠表达丰度高于空肠、十二指肠,差异不显著(P>0.05)。结直肠CAT1 mRNA表达丰度极显著高于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P<0.01),回肠极显著高于空肠(P<0.01),高出十二指肠27.9%(P=0.111)。结直肠CAT4 mRNA的表达丰度极显著高于其他各个肠段(P<0.01),十二指肠、空肠、回肠CAT4 mRNA的表达丰度依次降低,但相互之间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位于肠上皮黏膜细胞顶端的碱性氨基酸转运系统b0, 和基底部位的系统y L转运载体mRNA的表达在肠道中的分布类似,显著区别于系统y 。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日粮中添加天蚕素、合生素对AA肉鸡小肠黏膜形态及免疫细胞的影响,试验选用480只1日龄健康AA肉鸡,随机分为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对照组(Ⅰ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Ⅱ~Ⅳ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天蚕素、0.3%合生素、0.5%天蚕素+0.3%合生素。试验期42 d。结果显示,与Ⅰ组相比,Ⅳ组十二指肠、回肠绒毛高度极显著升高(P<0.01);Ⅱ组空肠和回肠、Ⅲ组小肠各段隐窝深度显著或极显著降低(P<0.05;P<0.01);Ⅱ、Ⅲ组小肠各段和Ⅳ组十二指肠、回肠绒毛高度/隐窝深度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Ⅱ组空肠绒毛宽度显著降低(P<0.05),Ⅲ组十二指肠和空肠、Ⅳ组空肠和回肠绒毛宽度均极显著降低(P<0.01);Ⅱ、Ⅲ组空肠黏膜厚度显著升高(P<0.05),Ⅳ组小肠各段黏膜厚度均极显著升高(P<0.01)。Ⅱ组回肠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显著升高(P<0.05),Ⅲ组十二指肠、Ⅳ组小肠各段上皮内淋巴细胞数量极显著升高(P<0.01);Ⅲ组十二指肠、Ⅳ组十二指肠和回肠杯状细胞数量极显著升高(P<0.01);Ⅳ组空肠肥大细胞数量显著升高(P<0.05)。综上所述,天蚕素、合生素单独或联合添加均能改善AA肉鸡小肠黏膜结构,促进小肠黏膜免疫细胞增殖,联合添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分别用小承气汤和利血平复制大鼠脾虚证模型,通过检测血清和心、肝、脾、肾等组织中抗氧化酶SOD和GSHP-Px的活性及脂质过氧化反应终产物MDA含量,研究脾虚证与自由基代谢的相关性及四君子汤对其影响。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复制脾虚证模型与对照组比较均表现为SOD活性显著升高(P<0.05),GSH-Px活性显著降低(P<0.05);四君子汤反证治疗组与脾虚证组比较表现为SOD活性显著下降(P<0.05),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MDA含量显著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接近。表明大鼠虚证动物模型与体内自由基代谢紊乱,脂质过氧化作用增强存在一定关系,健脾益气方药四君子汤能够提高体内抗氧化酶活性,拮抗自由基对生物膜的过氧化损伤,具有抗脂质过氧化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肉鸡肠道NHE2 mRNA表达的组织特异性与发育性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遗传背景相同的1日龄父母代雄性Arbor Acre(AA)肉雏鸡120羽,随机分为4个重复,采用相对定量RT-PCR方法,以30日龄AA肉鸡肠道RNA为模板,研究肉鸡肠道钠/氢交换载体2(Sodium hydrogen exchanger 2,NHE2)mRNA表达的组织特异性;以AA肉鸡十二指肠和空肠RNA为模板,研究肉鸡肠道NHE2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结果显示:①AA肉鸡十二指肠和空肠NHE2 mRNA的表达丰度显著高于回肠和结直肠(P〈0.05),而十二指肠和空肠之间、回肠和结直肠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②AA肉鸡NHE2 mRNA在十二指肠及空肠中的表达具有相同的发育模式,2~16日龄升高,30~44日龄下降,55日龄略微回升;在16和30日龄时的表达丰度显著高于2、44和58日龄(P〈0.05)。以上结果说明:AA肉鸡肠道近端NHE2 mRNA的表达丰度显著高于远端(P〈0.05)。AA肉鸡十二指肠及空肠NHE2 mRNA的表达具有相同的发育模式,表明NHE2mRNA表达受到发育阶段的调控,且在十二指肠和空肠间具有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断奶仔猪小肠黏膜脂肪酸结合蛋白( Ⅰ-FABP)和二肽转运载体1( PEPT1) mRNA表达的发育性变化及谷氨酰胺对其的影响.以69头(21±3)日龄断奶杜×长×大仔猪为试验动物,断奶当天选取3头猪进行屠宰,剩余66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1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1%谷氨酰胺.断奶后第3、5、7、14天试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选取3头猪进行屠宰(共计27头),取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黏膜组织样品,通过实时定量PCR法测定Ⅰ-FABP和PEPT1 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1)Ⅰ-FABP和PEPT1 mRNA的表达量各肠段间无显著差异(P>0.05);2)Ⅰ-FABP和PEPT1 mRNA在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表达量均在断奶后急剧下降,断奶第3天的表达量最低,显著低于断奶当天(P<0.05),而后逐渐升高,第14天达到峰值;3)试验组Ⅰ-FABP和PEPT1 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试验组表现出促使十二指肠、空肠、回肠黏膜的Ⅰ-FABP和十二指肠PEPT1 mRNA表达提前恢复至断奶前水平的趋势.结果提示,断奶仔猪Ⅰ-FABP和PEPT1 mRNA表达量随时间而变化,谷氨酰胺对断奶后Ⅰ-FABP和PEPT1 mRNA表达量的恢复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脾虚证时组织化学的变化及四君子汤对其的影响,选用Wistar大鼠,以利血平复制脾虚证动物模型,实验设正常对照组、脾虚组、脾虚治疗组,每组15只,于第7d、第14d分别扑杀各组动物,取肝脏、十二指肠、胃和肌肉组织,分别应用PAS法和Lojda法染色,组织学半定量法观察糖原和琥珀酸脱氢酶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第7d时,脾虚组和脾虚治疗组肝脏和肌肉组织中的糖原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各组织中琥珀酸脱氢酶含量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第14d时,脾虚组糖原含量反而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脾虚治疗组(P<0.05~0.01),琥珀酸脱氢酶含量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和脾虚治疗组(P<0.050.01)。说明脾虚证的病理变化过程与机体糖原和琥珀酸脱氢酶等的组织化学变化有一定的联系,健脾益气方剂四君子汤对脾虚证模型大鼠的组织学变化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