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低温层积时间和发芽温度对花楸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花楸新采收种子和2~5℃下密封贮藏2年的陈种子为材料,在10种低温层积时间和6种发芽温度下进行种子萌发试验。结果表明:新种子解除休眠需要的低温层积时间(120 d)比陈种子(105 d)长,解除休眠后的种子在5~25℃的范围内均能萌发,发芽温度越高种子发芽越早,超过25℃种子产生二次休眠;5℃和10℃发芽温度下解除休眠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较高,但发芽较晚。  相似文献   

2.
田宏  邵麟惠  熊军波  张鹤山  刘洋 《种子》2016,(10):83-86
以江夏扁穗雀麦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扁穗雀麦种子发芽和休眠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时期新收获的扁穗雀麦种子几乎不发芽,风干种子发芽率最高为4%,存在严重的休眠现象.随着种子干燥贮藏时间的延长,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逐渐增加,发芽开始时间提前.贮藏63d种子萌发出现急剧变化,发芽率达51.33%,与前期处理差异显著(p<0.05);78~81d发芽率超过85%,休眠解除,发芽开始时间提前至第6天.不同成熟期收获的扁穗雀麦种子在解除休眠后发芽特性略有差异,但总的来说,成熟度高的种子在贮藏3个月后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较高.  相似文献   

3.
潘温文  洪震  练发良 《种子》2017,(3):99-101
采用层积、赤霉素及微波辐射对榕叶冬青种子进行处理,研究各处理对榕叶冬青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榕叶冬青不存在隔年萌发现象,但种子于第1年发芽极少,主要集中在第2年萌发.层积、微波辐射及赤霉素处理对解除种子休眠、提高发芽率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赤霉素处理种子发芽最快,第80天开始发芽,低温层积90 d处理种子发芽率最高,达74%,对照组于第180天开始发芽,发芽率为28%.  相似文献   

4.
狭叶柴胡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祥才  孙晖  颜丙鹏  王喜军 《种子》2008,27(2):63-65
狭叶柴胡种子发芽率和发芽势均较低,其主要原因包括个体之间的差异及物种特性。狭叶柴胡种子刚刚采收后具有休眠特性,最适发芽温度20℃条件下,20株狭叶柴胡种子的发芽率个体差异从9.7%到70.O%。采用GA、6.BA可解除狭叶柴胡种子的休眠,5~50mg/kgGA、1-10mg/kg6-BA、1%KNO3处理可提高休眠狭叶柴胡种子的发芽率,而1%KNO3处理和3%H202处理对解除休眠的种子发芽率无明显影响。100mg/kgMn^2+和10mg/kgCu^2+可显著提高狭叶柴胡种子的发芽率。  相似文献   

5.
从浸种、机械处理、温度、光照及消毒液选择等几个方面探讨了穿心莲种子发芽检验方法.试验结果表明,穿心莲种子浸种时间不宜过长,以2h左右为宜.机械摩擦处理可显著降低种子发芽率.最适发芽温度为25~30℃,临界最低发芽温度为15℃.光照试验结果表明,穿心莲种子为非需光型种子,黑暗条件下种子可以发芽,但光照可显著提高种子的发芽率.酒精和HgCl2浸种处理均能起到消毒的作用,但HgCl2对种子的发芽有显著抑制作用,而酒精可促进种子发芽;用酒精消毒,酒精最佳浓度为50%、消毒最佳时间为30 min.  相似文献   

6.
3个榆科树种种子发芽对水分胁迫的响应和适应策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聚乙二醇人工模拟水分胁迫进行种子发芽试验,研究了青檀、朴树和榔榆3个树种种子在干旱逆境下的种子发芽和成苗特性.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3个树种的种子发芽率、成苗率、发芽速率和萌发幼苗胚根、胚轴伸长以及幼苗含水量均随环境水势的降低而下降,种子从发芽到成苗阶段对水分亏缺最敏感.3个树种种子发芽能忍耐的最低环境水势分别为-0.49、-0.32 MPa和-0.15 MPa,种子成苗能忍耐的最低环境水势分别为-0.32、-0.32 MPa和-0.15MPa.水分胁迫解除后,具有生活力的种子能够恢复发芽,但水分胁迫对种子发芽的影响具有后续作用.3个树种种子发芽对水分胁迫的适应策略主要表现为耐旱发芽和避逆发芽.  相似文献   

7.
当归种子发芽检验标准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研究当归种子的适宜发芽条件,为当归种子质量检验规程的制定提供依据.试验确立了当归种子发芽的适宜条件:发芽前先用清水浸种4h,然后用2%NaCIO预处理10min,最后将种子置于砂床上,于20℃恒温黑暗条件下进行发芽,最适发芽条件可作为当归种子质量检验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穗萌抑制剂的抑制作用及其解除途径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陈平华  滕振勇 《种子》1999,(4):69-70
利用赤霉素,硝酸钾溶液处理受穗萌抑制剂负效影响的杂交稻种子,进行发芽跟踪试验 。结果发现:赤霉素溶液能有效地解除穗萌抑制剂对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且龙特甫A种子经85天,威20A种子经70天能自然解除抑制。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除黄瓜种子的休眠,缩短黄瓜种子的发芽时间,提高发芽效率.本实验选取2个品种的黄瓜种子,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3种植物激素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萘乙酸(NAA)进行浸种,比较促进黄瓜种子发芽的最适植物激素浓度.结果表明:低浓度的赤霉素(GA3)100~200 mg/L、吲哚乙酸(IAA)5 mg/L、萘乙酸(NAA)0.5 mg/L浸种既可以减少黄瓜种子的发芽时间,同时明显地增加了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高浓度的赤霉素(GA3)350 mg/L、吲哚乙酸(IAA)200 mg/L、萘乙酸(NAA) 50 mg/L对种子的发芽起到抑制作用,而且对种子萌发的抑制随着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越明显.在相同条件下,植物激素对豫艺黑优黄瓜品种的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木荷种子休眠与萌发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2,自引:4,他引:18  
李铁华 《种子》2004,23(6):15-17
为了探讨和研究木荷(Schima superba Gardn et.Champ.)种子的休眠和萌发特性,使用生物鉴定(白菜籽发芽试验),赤霉素溶液浸种及低温层积等方法,寻找引起种子休眠的原因和解除休眠的措施.结果表明:木荷种子本身含有发芽抑制物质和缺乏发芽促进物质是引起其休眠的2个主要原因,通过冷水连续浸泡5d,或用质量浓度为30mg/100ml的赤霉素溶液浸种24h,或采用低温层积40d,都能有效地解除休眠,促进萌发,萌发率可由14%提高到40.0%~52.0%,其中以赤霉素浸种效果最好;低温层积后,适宜的萌发温度为25℃和30℃恒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