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我们伟大的祖国,山区和半山区占去了全国总面积的60—70%。解放前,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压迫,自然条件的限制,逼得山区人民离乡背井,妻离子散,过着牛马不如的悲惨生活。解放后,毛主席对山区人民寄以极大的关怀和希望,对山区建设作了许多极其重要的指示。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山区和平原一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想想过去山区那种凄凉状况,看了今天欣欣向荣、丰衣足食的社会主义新山区的景象,真是两样社会两重天啊!  相似文献   

2.
山区小型水利设施对江川县山区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笔者结合江川县实际,论述了江川县加快山区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的必要性,认为要突出加强农村面上小坝塘、小渠道、小水源点、小泵站、小水窖、小水池等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探索出一套科学、经济、长效、实用的投资建设体制和管理模式,更好地发挥小型水利的作用,造福山区人民.  相似文献   

3.
山区小型水利设施对江川县山区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笔者结合江川县实际,论述了江川县加快山区小型水利设施建设的必要性,认为要突出加强农村面上小坝塘、小渠道、小水源点、小泵站、小水窖、小水池等小型水利设施建设力度,努力探索出一套科学、经济、长效、实用的投资建设体制和管理模式,更好地发挥小型水利的作用,造福山区人民。  相似文献   

4.
新年伊始,叶县林业局紧紧围绕创建省级生态林业县这一目标,结合全县实际,因地制宜地制定了切实有效的方案,平原、山区一齐上,以建设林业生态乡、生态村为基本载体,大力培育和保护林业资源,突出抓好农田防护林体系建设、生态廊道建设、山区生态体系建设,以及村镇绿化等重点生态工程,为全面实现省级林业生态县建设目标展开了新一轮的实战。  相似文献   

5.
开展丘陵山区农田"宜机化"改造是适应推动农机化转型发展的新要求,丘陵山区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远远落后于平原地区。丘陵山区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并没有进行土地整理,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大中型机械能进地、能作业的问题。"宜机化"改造存在缺少统一组织、专项资金、地形复杂多样、分散经营等问题,"宜机化"改造的可行性需要从加强组织领导、政策扶持、纳入高标准农田建设、做好试点推广、建立长期管控和维护制度、提升农机化水平等方面完善并提高。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山区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然而由于受到地势、交通、个体差异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平原和沿海地区相比,发展速度相差甚远,导致近年来在我国信息化建设飞速发展的状态下,山区农村信息化发展几乎停滞不前,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本研究在2010年调查、了解石家庄太行山区平山县农户信息需求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对策,旨为加快我国山区农村经济的发展速度,缩小地域差距,改善我国山区农民的生活现状,提高山区农民的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7.
结合北京市房山区新农村建设的实际,论述了新农村绿化建设的原则、规模和内容,三种新农村绿化模式(平原绿化模式、丘陵绿化模式、山区绿化模式)的设计要点、树种选择等要求.新农村建设中要明确责任,强化绿化管理,建立绿化养护的村级专业队伍,强化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  相似文献   

8.
正一、场址选择高架养羊在山区、丘陵和平原地区均适宜,只要选择好养羊场地即可,不用考虑放牧场地。场地选择方面,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得随意建设。一是要符合养殖业发展规划。在水源地、居民区、学校等养殖禁养区或限养区内不能建设规模养羊场;二是要符合土地规划。占用耕地的,必须经过土地管理部门的批准;三是距离交通主干道要有2000米以上距离。二、羊场的建设布局  相似文献   

9.
1当前安庆山区农村存在两个显著的矛盾 安庆的山区主要集中在大别山东南及其余脉,面积较大,山区农业人口占全区农业人口的比重也较大.经过多年的政府支持和经济积累,经济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人民的生活仍然困难,经济、社会的发展仍然发展较慢.全市五个贫困县就有四个是山区或半山区,山区的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与丘陵平原地区存在较大的差距.  相似文献   

10.
北京市农业热量资源变化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了北京市山区和平原两大农业种植生态区的9个代表气象观测站,基于1961~2008年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统计回归分析方法分析了逐年山区和平原的≥0℃活动积温、≥10℃活动积温、≥10℃有效积温、稳定通过0、5、10、15和20℃的初、终日期及持续日数、年极端最高、最低气温、季节日较差平均值和年较差、初、终霜日期、无霜期日数和冬季负积温等热量资源指标的历史变化趋势特征,同时以突变理论中的Mann-Kendall方法检测分析热量资源指标的突变特征。结果表明,山区和平原区活动积温和有效积温在1961~2008年呈上升趋势,平原上升趋势比山区明显,平原在1996年存在突变点;山区和平原区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0、5、10℃的初日突变后比突变前提前了4~10d,终日山区和平原没有突变点,但也分别推迟了0~3d和1~10d,初终日持续日数也呈增加趋势,但平原多于山区,高温区域低于低温区域;年极端最低气温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平原比山区增温速度快;年极端最高气温呈现不明显的上升趋势;除山区的夏季和秋季外,年较差和季平均气温日较差都呈现减小的趋势;初霜日期推迟,终霜日期提前,无霜期日数增加,山区比平原表现更为显著;平原区和山区冬季负积温均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平原高于山区。  相似文献   

11.
王建 《吉林农业》2011,(7):206-206
森林是人类重要的休憩与旅游的场所,森林资源为人类提供了取之不尽和用之不竭的能源,尤其是在保持水土流失,维护生态平衡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此,文章对吉林省东部的森林资源和西部平原地区的森林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对比,认为森林及林副产品能够更好地促进山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朝鲜淫羊藿规范化育苗技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选地、整地、种子处理、育苗等方面提出了敦化市山区、半山区及类似地区朝鲜淫羊藿规范化栽培技术规程。  相似文献   

13.
科技动态     
近年来,南朝鲜农村振兴作物试验场水稻育种研究室培育成功一批水稻新品种。这些新品种名为“一品稻”、“西安稻”和“珍富粘稻”。1991年1月,南朝鲜农林水产部已决定在今年大量繁育这些品种的种子,从明年起向全国推广种植。 该水稻育种研究室从1980年开始培育这些水稻新品种。10年来,研究人员在南朝鲜西南沿海、南部平原、中北部平原、丘陵地区和高寒地区等地对其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这些品种不仅味道好,产量也高,其中每10公亩“一品稻”产量为  相似文献   

14.
林农复合生态系统支撑首都沟域经济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北京的山区占到市域总面积的62%,被定位为北京市的生态涵养发展区,是首都生态文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也是北京旅游产业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近年来山区农民收入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长,但其生活水半仍明显低于城区和平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的一块短板。近年来,北京市出现了“沟域经济”、“林下经济”等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1995,(4)
德清县在生态农业建设中,十分重视林业生产。他们一手抓消灭荒山,绿化平原,一手抓“一优两高”林业,提高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加快山区经济的发展。林业生产的发展,不仅提高了森林覆盖率,形成了良好的生态环境,而且增加了山区农民的收入,使他们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该县1993年通过了省级消灭荒山达标和平原绿化先进县建设的验收,去年还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发展‘一优两高’林业的先进县”称号。德清县发展林业生产主要是抓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16.
针对滇西南山区城镇建设的特殊性,构建不同于平原地区的山区建设用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极限条件法"与"适宜性指数法",通过确定单项评价因子指数和综合性适宜指数,并借助GIS技术分析、评定每一评价单元图斑的建设用地适宜性及其适宜等级。建立的山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适用于云南山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可为云南省乃至全国类似山区推进坝区(平原区)耕地保护、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的土地政策措施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7.
针对滇西南山区城镇建设的特殊性.构建不同于平原地区的山区建设用地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极限条件法”与“适宜性指数法”。通过确定单项评价因子指数和综合性适宜指数,并借助GIS技术分析、评定每一评价单元图斑的建设用地适宜性及其适宜等级。建立的山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适用于云南山区建设用地适宜性评价。可为云南省乃至全国类似山区推进坝区(平原区)耕地保护、促进城镇化科学发展的土地政策措施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8.
在近41a间,经过7次大规模全民滤过性普查和长期线索调查,我市共发现麻风病患者2576例,其中儿童有185例,占总发现麻风病例7.2%,经查、收、治、管、研、宣等综合治理,儿童发病率从1980年至1996年每年普查均为零。1 一般资料1.1 平原和山区发病比较我市平原面积略小于山区,41a来,平原儿童人数(1245362人)约是山区(311340人)的四倍,而平原麻风病发病例数(174人)相当于山区(11人)的16倍,平原发病率(13.97/10万)是山区(3.53/10万)的4倍。平原和山区麻风发病率比较,其地方分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说明我市平原儿童人群比山区更易患麻风病…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劳动力价格上涨背景下不同地形上农户的策略行为,从理论上探讨了农业劳动力价格上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采用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微观农户数据,利用线性回归方程实证检验不同地形下农业劳动力价格上涨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利用省级宏观数据进行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我国农民符合"理性经济人"假设,即面对农业劳动力价格上涨,我国农户会采取三种不同的策略行为:要素替代、产品替代和非农就业。同时,在不同的地形上,农户的策略选择有所侧重,具体而言,平原地区农户会更多地选择要素替代和非农就业,而丘陵山区农户会更多地选择产品替代。由此认为,面对劳动力价格上涨,我国农户会采取相应的策略行为,因此不必要表现出过分的担忧。针对要素替代现象,建议平原地区和丘陵山区均要加强用于粮食生产的农业机械的研发、创新;针对产品替代现象,建议丘陵山区要加快研发针对经济作物的中小型农业机械;针对非农就业现象,建议平原地区要以完善区域劳动力市场为主,而丘陵山区要以培育、发展劳动力市场为重点。  相似文献   

20.
湖南省丘陵山区苎麻气候资源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比较了湖南丘陵山区与湖区平原的苎麻气候资源特点和分布规律,探讨了在丘陵山区发展苎麻生产的有利气候条件。结果表明,在丘陵山区,苎麻优质高产所需的光热水风等气候要素大部分都比湖区优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