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4 毫秒
1.
机械化是促进农业生产力的重要标志,对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动态变化情况进行分析,挖掘制约其均衡发展的主要因素,对精准制定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在对山西省2004—2019年农业机械化水平发展趋势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根据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特点及现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了影响山西省农业机械化水平的2个主成分,并创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除农业机械户年末机构数量和乡村农业机械从业人员数量呈负相关外,机电灌溉面积、机播面积、人均农业生产总值、机械植保面积、机收面积、机耕面积、大中型拖拉机数量、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节水灌溉类机械数量与农业机械化水平均呈正相关,对山西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因此,提高农机总动力,促进大中型农业机械的使用和农机具合理配套,同时保证农业生产总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大幅度提高,是提高山西省农业机械化水平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2.
广东省农业机械化与农村经济系统发展的协调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建立农业机械化系统与区域农村经济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协调度模型,计算并评价了2010年广东省各地级市农业机械化与农村经济系统的协调性。结果显示:广东省各地级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水平与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水平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从空间上看,2010年广东省农业机械化与区域农村经济系统发展的协调性存在明显的地带性差异。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协调度普遍高于东翼、西翼和北部山区的协调度,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正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综合示范县建设,旨在更好地探索总结山西省农业机械化率先发展的路径和经验,通过典型引领,示范推进,进一步提高山西省农业机械化水平,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步伐。率先实现农业机械化综合示范县建设是合理配置资源,优化结构要素,创新农业机械化发展模式,促进农业生产规模化、机械化、集约化、智慧化发展,推动山西省主要粮食作物和特色农产品生产水平快速  相似文献   

4.
科学地评价农业机械化在农业现代化生产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不同地区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及发展速度,是农业机械化宏观管理的重要内容。通过对辽宁省农业机械化发展情况的调查研究,应用聚类分析理论与方法,对辽宁省14个市(地)区进行了系统分类处理,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对不同类区的农机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5.
玉米是山西省主要粮食作物,占粮食种植面积的53,加快推进玉米机械化发展,对提高山西省农业机械化整体水平,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具有十分重要意义。近年来,山西省紧抓  相似文献   

6.
基于2004~2013年中国农业机械动力的统计数据,通过改进后的GINI系数分解法分析不同因子的差异贡献大小,可知大中型机械对农业机械化水平区域差异扩大的作用较为显著,有助于促进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将不同因子的差异贡献大小分解为结构性贡献和集中性贡献,由于大中型拖拉机动力在拖拉机总动力的比重增加较快,远大于集中性效应的影响,对区域差异扩大的贡献为正,而小型拖拉机比重不断下降且比重变化贡献值均为负数,对区域差异扩大的贡献为负。以省级行政区划为统计单元制作2007~2012年我国各地区农业机械化水平专题图,探究农业机械化水平的区域分布特征和发展不平衡性:北方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于南方,东中部农业机械化水平高于西部。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我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提出政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结合山西省大同市的农机化现状,对制约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加快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临猗县地处山西省南部,为山西省粮棉主产区。玉米作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机械化生产的发展水平对全县加快推进农业机械化进程,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影  相似文献   

9.
对山西省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做法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实施效果,进而指出了搞好山西省农机购置补贴工作的方向和措施,目的是更好地促进山西省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和农业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山西省原平市农业机械化的现状,分析了目前存在的问题,指出了原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策略,并对未来的原平市农业机械化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1.
农业机械化水平不仅体现在农业机械装备的数量与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更表现在农业机械的配置效率。为此,使用EBM超效率模型,测算了2011-2013年山东省17个地市农业机械化效率的变动状况。结果发现:山东省农业机械化综合技术效率总体上较低,且增长缓慢;山东省农业机械化综合技术效率呈现出"中间高、四周低"的空间格局,各地市农业机械化效率的空间差异明显,且未有收敛趋势;山东省农业机械化的纯技术效率总体上维持在较高的水平,且逐年上升,但纯技术效率空间差异大;山东省农业机械化的规模效率总体上不高,且增长幅度很小,有较大的上升空间。要想达到强有效前沿面,各地市需同比例缩减或单独缩减一定程度的拖拉机动力、拖拉机配套农具和联合收割机动力。  相似文献   

12.
刘嘉豪  崔茂森 《农业工程》2022,12(7):145-152
研究了2013-2019年山东省内16个地级市的农业竞争力,为山东省整体农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提出建议。建立了山东省区域农业竞争力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综合分析和评价各地级市农业竞争力;采用空间插值图,分析山东省农业竞争力的时空演变状况。结果表明,2013-2019年山东省区域农业竞争力整体呈上升趋势;省内各个区域的农业竞争力水平发展极度不平衡;各个区域农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相似性很高;区域农业竞争力空间演变由分散逐渐向集聚格局变化,而且各区域之间有明显的梯度差异,逐渐形成了以区域为代表的优势农业产业带;区域农业竞争力数值与各个城市的空间拓展能力呈高度正相关,农业竞争力数值变化与路径变化保持一致;区域空间拓展能力由东向西逐渐降低。建议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业政策体系,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优化产业结构,注重农业可持续发展;因地制宜、立足本土优势发展特色农业。   相似文献   

13.
摘 要:[目的]通过分析山东省2013年—2019年的数据,对山东省内16个地级市的农业竞争力进行分析研究,为山东省整体农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提出建议。[方法]建立山东省区域农业竞争力指标体系,采用三种客观赋权方法进行单一赋权同时构建组合赋权模型,对山东省各地级市农业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并根据组合权重得分进行排序。[结果](1)渔业总产值、单位面积农机总动力和地方财政能力是影响山东省区域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因素。(2)山东省区域农业竞争力发展呈现“M”曲线先升再降,整体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3)山东省各个城市之间农业竞争力存在较大的梯度差异,水平较高地区集中于沿海及半岛地区,水平较低的基本处于省边际地区。[建议] 进一步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强化渔业技术创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和加强地方财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选取山东省2012年—2020年的数据,通过构建山东省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利用熵值法对山东省整体及各地级市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同时借助地理空间分异图以及三维趋势图分析山东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空间变化状况。经一系列分析后,结果显示:(1)山东省整体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各区域之间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差距日益缩小。(2)从空间格局分布来看,山东省各地级市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分布不均匀且具有不均衡性,序列两端区域稳定。(3)从东西方向来看,农业综合发展水平由西向东平滑过渡,东部地区优于西部地区,呈阶梯状。南北方向上呈现南部与北部弱于中部地区的趋向。各区域在空间上仍存在差异但也呈缩小的趋势,但空间差异格局仍然存在。最后根据上述的研究结论,提出相关建议:(1)西部地区要依靠技术创新改造其传统农业存在的弊端,加大现代化农机设备的投入力度;(2)东部地区依靠其独有的资源优势,加快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3)中部地区依托其地形的特点,开发多样化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为科学的分析种植业机械化发展情况,该文在分析现有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黑龙江省实际情况,建立了种植业机械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德尔菲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同时参考黑龙江省实现农业现代化时的发展目标,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标准值。最后,利用综合评价法测算2001-2008年黑龙江省种植业机械化发展水平,测算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种植业机械化水平从2001年的45.91%增长到2008年的63.24%,平均每年增长2.17%。通过各评价指标的对比研究,分析了阻碍种植业机械化水平发展速度的原因,为指导黑龙江省种植业机械化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刘嘉豪  龙孟  吴昊  崔茂森 《农业工程》2022,12(11):148-155
基于山东省2013-2019年数据,分析山东省内16个地级市的农业竞争力,为山东省整体农业竞争力进一步提升提出建议。建立了山东省区域农业竞争力指标体系,采用3种客观赋权方法进行单一赋权,构建组合赋权模型,对山东省各地级市农业竞争力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并根据组合权重得分进行排序。结果表明:渔业总产值、单位面积农机总动力和地方财政能力是影响山东省区域农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因素;山东省区域农业竞争力发展呈现“M”曲线先升再降,整体水平呈现上升趋势,具备较大的发展潜力;山东省各个城市之间农业竞争力存在较大的梯度差异,水平较高地区集中于沿海及半岛地区,水平较低的基本处于省边际地区。建议进一步优化渔业产业结构,强化渔业技术创新、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和加强地方财政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7.
山西省农业机械化财政投入力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农机化的公共产品特性分析基础上,结合山西省的实际情况.研究了山西省为实现2020年农机化发展目标所需要的财政投入力度,通过几个方案的比较分析,提出了可供选择的方案.并对山西省农机化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为科学评价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在分析现有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根据浙江省农业机械化发展现状及有关文献,建立和确定了浙江省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指标体系、评价标准以及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最后,利用2005年浙江省和其所属11个地(市)的有关统计数据计算出全省和各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评价结果表明,与实际情况基本一致,为加强农业机械化的宏观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鹏飞 《农业工程》2022,12(5):17-19
在分析山西省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从地形条件、种植农艺、基础设施、农机装备数量、研发能力等方面分析了山西省丘陵山区农作物生产机械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并给出了发展建议,以期对山西省丘陵山区农机化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