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国喷灌技术开发公司自1985年成立以来,为了开发喷灌、微灌等灌溉新技术,作了大量工作。为了提高喷、微灌工程的质最,发挥其最高的效益,除对承贷单位的喷、微灌工程的可行性报告和设计进行认真地调查研究外,还抱着“对喷灌、微灌设备  相似文献   

2.
自压微灌、喷灌工程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山地的耕地面积占全国总耕地面积的比重较大,这部分耕地的灌溉问题至今没有得到合理的解决,而自压微灌、喷灌的特点决定了它们是解决这些耕地灌溉问题的好方法。文章就自压微灌、喷灌对地形高差和坡度的要求、管道系统布置原则及微灌、喷灌的主要技术参数进行探讨分析,以期对山地自压微灌、喷灌的实施提供参考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喷灌微灌管     
由台湾南禾育灌溉设备公司生产(北京圣亚光商贸公司有售)的喷灌微灌用的软管带和各种接口,是由PE高分子复合有机村料精制而成,激光打孔,经济耐用。适用于农田、菜地、瓜果园、温室大棚、草原绿化带等的喷灌微谨作用.尤其适用于水源紧张、供水不足地区。作业时,水在压力下由不同孔位喷洒而出,沿着软管带形成1条4m左右的喷洒带,喷洒均匀,不会冲失肥料和土壤,使用该类喷灌微灌设备可达到提高灌溉、节约用水之目的。产品类型有3种,主要参数如下表:喷灌微灌管  相似文献   

4.
喷灌与微灌在我国是新兴的行业,其市场潜力巨大。喷灌与微灌设备市场现状1978年改革开放以后,中国从国外引进和购买了大批喷灌和微灌设备,国家立项研究和试制,80年代后诞生了生产喷头、小型和大型喷灌机、微灌设备生产厂家。目前我国大型喷灌机的使用多集中东北...  相似文献   

5.
节水、节能灌溉技术与设备有喷灌、微灌(包括微喷灌、滴灌、渗灌等)技术设备,我国为减少土渠输水渗漏,还正在发展低压输水管道和U型防渗渠道。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在节水增粮行动背景下,高效节水灌溉模式、装备类型及装备需求情况亟待解决.文中分析了全省节水增粮行动项目实施以来,其年度任务及完成情况、取得的经验及存在问题.结果表明:喷灌是目前黑龙江省旱田采用的主要灌溉模式,预测到2020年我省旱田采用的主要灌溉模式将从绞盘式喷灌逐渐演变为绞盘式喷灌与中心支轴式喷灌.装备类型将以绞盘式喷灌机与中心支轴式喷灌机为主.预计2015-2020年,绞盘式喷灌机需增加2 734台套,中心支轴式喷灌机需增加277台套,微灌设备需增加415台套.  相似文献   

7.
陕西省现有灌溉面积1856万亩,其中,喷、滴、微灌面积15.96万亩。前几年,由于水利投资逐年减少,水利工程老化失修,灌溉面积逐年下降。喷灌作为一项节水灌溉技术,曾一度受到重视。进入80年代以后,水利投资实行财务大包干,取消了喷灌计划列项,每年喷灌投资不足10万元,使喷灌事业处于困境。  相似文献   

8.
王瑛  刘柳 《排灌机械》2007,25(6):31-33
基于目前城市绿地采用饮用水地面喷灌技术,造成绿地喷灌用水量不均匀且极大地浪费饮用水资源等问题,探讨了应用于城市绿地微灌的再生水处理工艺、处理后再生利用的水质标准及其微灌系统设计技术。通过对再生水绿地微灌系统的设计参数、首部枢纽、管网布置、灌水器的喷洒方式及控制系统等的设计介绍,归纳了城市绿地再生水微灌系统的一般规划设计方法,并对再生水微灌技术应用于城市绿地的经济与社会效益进行了初步分析。经探讨分析认为,再生水微灌技术在城市污水再生利用、降低水环境负荷和推广先进的绿地灌溉节水技术等方面找到了新的结合点,并且对污(废)水再生利用、保护水环境、节约水资源、城市生态景观绿化等技术结合方面的研究与应用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出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农田水利教研室副教授陈大雕写的综述性文章。文中全面而简要地介绍了我国喷灌与微灌发展的历史,当今的主要技术特点和发展喷灌与微灌的组织形式,最后展望了喷灌与微灌在我国发展的前景。刊登在武汉水利电力学院出版的《水和电力科技》1989年第4期(校庆35  相似文献   

10.
微灌是指那些润湿部分土壤表面的灌溉方式 ,目前世界上超过 10 %的果树采用微灌技术进行灌溉。据最新统计 ,果树采用微灌的比例比所有灌溉作物采用微灌的比例多出 10倍。与漫灌或喷灌相比 ,微灌可以更好地控制水的利用 ,提高水的利用率 (减少由于深层渗漏、径流或蒸发造成的水的损失 ) ,精确施肥。微灌尤其适用于果树灌溉 ,它可使每排果树间的地面保持干燥 ,在进行喷洒农药、剪枝或采摘果子等果园管理工作时 ,不会破坏土壤结构。两种主要的微灌方式滴灌和微喷灌在有些方面是有区别的。1 水的传输方式滴灌系统灌溉时 ,水流出滴头后通过土壤…  相似文献   

11.
基于水利统计数据,分析了近10 a中国节水灌溉应用分布,发现东北以喷灌为主,西北以微灌为主,华北以低压管灌为主,华东以渠道灌溉为主,具有明显的区域特征,节水灌溉仍有50%发展空间,喷灌技术占比与欧美国家相比仍然偏低.总结回顾了中国喷灌机发展历程、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从国家政策引导、智慧农业发展、农业种植结构变化和盐碱地耕地改造4个方面,分析了在资源环境约束挑战下中国喷灌机的发展机遇.阐明了喷灌的优势和不可替代作用,指出随着中国高标准农田建设及农业规模化经营稳步推进,喷灌机性能及功能不断增强,使以往喷灌的局限性逐步转变成发展优势.最后从补齐农业全程机械化短板、水肥药一体化作业新模式和无人化智能化方面展望了中国喷灌机未来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微灌技术节水效果明显,是我国节水灌溉重点推广技术。阐述微灌技术的概念和分类,介绍微灌技术的国内外应用情况,比较滴灌、微喷灌、涌流灌3种微灌技术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分析微灌技术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3.
中国节水灌溉装备与技术发展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从灌排设施、灌排管理体制和投资政策3个方面,回顾了中国灌溉排水70 a以来所取得的成就.随着灌溉面积增大,灌排设施极大提高了中国粮食产量和农业生产能力;灌排管理体制发生巨大变化,由农民集体管理为主转化为骨干工程国家事业单位管理为主,促进了灌排工程快速发展和良性运行;投资政策有效地服务了水利基本建设.但目前中国依旧存在灌溉用水利用率较低、水肥一体化灌溉农田占比较低和灌溉系统信息化程度较低等问题,与高质量的农业生产发展还有很大的距离.结合国家粮食与生态保障的战略需求,分别从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水肥一体化节水灌溉装备与技术和喷滴灌、管道输水灌溉和泵站改造方面,提出了中国节水灌溉装备与技术的未来机遇和挑战.为了促进中国节水灌溉行业发展,加强灌排装备的理论研究和自主创新,发展高效、节能和环保的技术和产品,提高产业信息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生产建设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4.
喷灌作为一项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其均匀系数是表征灌水质量的基本参数之一。从喷灌均匀系数的表征方法、测算方法、土壤水分均匀系数以及均匀系数对作物影响等4个方面,分析了喷灌均匀系数研究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结论如下,鉴于不同均匀系数表征方法的统计特性和实质,应根据实际需要酌情选用,并可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提高...  相似文献   

15.
滚移式喷灌机关键部件的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节水灌溉技术中存在自主研发能力弱、技术性能低、设备可靠性差、经济成本过高等问题,设计研制出一种节省材料、降低油耗、工作可靠、喷灌均匀度高的滚移式喷灌机.根据输水支管受力特点,通过Matlab对支管壁厚进行优化设计,优化出3种不同壁厚的输水支管,不仅能够节省材料,降低油耗,还能增加机组爬坡能力.对滚移式喷灌机的自动泄水阀进行了结构设计,计算并确定结构参数,利用ANSYS CFX进行模拟仿真试验.田间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滚移式喷灌机各项指标都满足要求,喷灌机向前移动时支管产生的最大挠度为2.7 m,喷灌均匀度为92.45%,喷灌强度为12.59 mm/h.该研究为滚移式喷灌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高效节水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大型喷灌技术是高效节水的一种模式,目前我国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的发展为大型喷灌机推广应用提供了机遇。通过对黑龙江省应用大型喷灌机规模及运行管理模式的调研,剖析了黑龙江省大型喷灌机应用推广中主要问题,提出了进一步推广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浅论我国喷灌设备技术创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我国从70年代开始发展喷灌技术并研制和生产喷灌设备,通过20多年的努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对推动我国节水灌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目前已暴露出一些问题。主要是创新不足。文中通过分析国外喷灌设备技术创新趋势,针对现阶段我国喷灌设备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面向21世纪,提出了我国应加速传统喷灌设备更新换代、开发国情的新型喷灌设备、加快喷灌设备的产业化、积极稳妥地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等有关技术创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我国在农业生产中存在水肥过量使用及使用方法不当的现象,导致水肥利用率不高和环境,而水肥一体化技术具有节省水肥和提高其利用率的优点.为此,介绍了水肥一体化系统中灌溉和施肥设备的分类,分析和归纳了影响水肥一体化灌水器和施肥器技术发展的因素,以及水溶肥在水肥一体化中的应用,并总结了不同水肥组合与灌溉水平和智能水肥系统在草莓上...  相似文献   

19.
我国喷灌的发展经历从引进到仿制创新,从自发研制到国家组织、计划攻关,在品种繁杂到系列化、标准化的过程,其中有高潮也有低谷.经过近40年的发展,我国的喷灌出现了设备生产混乱、性能差系列化程度低、自有技术少等一些问题,同样也存在投资与效益、制度与体制的问题.未来发展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低压低能耗、综合利用清洁能源、喷灌机组逐渐轻型化控制面积增大、自动控制和精量控制.文中提出我国喷灌发展的对策:一是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喷灌机组,降低价格,形成中国特色的喷灌系列产品;二是加大科研力度,拥有一批具有自主产权的专利技术;三是加快设备的研制与产业化进程;四是因地制宜地发展喷灌,讲求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并举.  相似文献   

20.
对比分析了中外喷灌技术发展速度、主要形式以及包括精确灌溉在内的先进喷灌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情况,分析了我国存在的主要差距,指出我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土地小块经营方式和与之相应的管理体制,是限制大中型喷灌机组与喷灌技术应用、精确灌溉技术实施和喷灌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并探讨了我国喷灌机组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