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用接合转移方法构建杀虫防病荧光假单胞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经过改造的含有转座子Tn5的自杀质粒pSUP2021为载体,通过接合转移将苏云金杆菌杀虫蛋白基因cry I A(c)片段插入生防细菌荧光假单胞菌P303菌株染色体组。Southern和Western印迹分析分别证实杀虫基因的导入和杀虫蛋白的表达。室内生物测定结果表明新构建的PT210、PT212等荧光假单胞菌工程菌菌株不仅保持了野生型自然菌株对小麦全蚀病良好的抑菌活性,而且表现出对小菜蛾和玉米暝  相似文献   

2.
广宿主稳定表达载体pQMV和pGMP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Eschedchia coli高效表达载体pET-29a为基础,将广宿主载体pUCP19中稳定的假单胞菌(Pseudomonas)质粒DNA复制子和自行分离克隆的荧光假单胞菌(P.fluorescens)P303组成型表达启动子PP303插入其中,分别获得了重组载体pQMV(4.6kb)和pGMP(5.6kb)。它们均含有假单胞菌和大肠杆菌复制子、荧光假单胞菌内源强启动子,以及包含8~11个限制性内切酶多克隆酶切位点;此外,载体pGMP还含有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作为辅助检测标记。连续培养和继代培养测定,这两种载体在荧光假单胞菌中的稳定性均为100%(120h)。  相似文献   

3.
戚秀秀  魏畅  张林利  刘晓丹  杨艳霞  姜瑛  马超 《土壤》2021,53(3):505-511
水稻纹枯病是水稻上常见的土传病害之一,为了研发出可防治水稻纹枯病兼具促生效果的功能型生物水稻育苗基质,本研究选用前期筛选出具有固氮解磷功能的根际促生菌:LY5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LY11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X2摩拉维亚假单胞菌(Pseudomonas moraviensis)、X3沙芬西芽孢杆菌(Bacillus safensis)、X8绿针假单胞菌(Pseudomonas chlororaphis),首先探索该5株促生菌对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的抑菌率,再将其与水稻纹枯病病原菌混合,在实验室已筛选出的最适配比基质基础上,研发功能型生物水稻育苗基质。在盆栽条件下,与市售水稻育苗基质对比,验证功能型生物水稻育苗基质对水稻纹枯病发病率、水稻幼苗生长和体内抗性相关酶类的影响。结果表明:(1)5株根际促生菌对水稻纹枯病病原菌均具有拮抗作用,抑菌率达到35.31%~40.20%。(2)5株拮抗促生菌能够降低水稻纹枯病的发病率,其中添加LY11菌株的处理较对照处理的每盘出苗数显著增加了110.41%,而发病率显著降低了89.32%。(3)在含有水稻纹枯病病原菌的育苗基质中添加拮抗促生菌后,水稻幼苗的茎粗、百株地下部干物质重、百株全株干物质重、根系活力、根总表面积、根平均直径、根总体积、根尖数等方面均有所提高,其中添加LY11菌株的处理比市售水稻育苗基质处理分别显著提高3.13%、4.21%、4.97%、68.02%、26.77%、16.67%、44.44%、7.82%。(4)添加拮抗促生菌显著促进了水稻幼苗对地上和地下部氮磷钾的吸收。(5)水稻幼苗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以及丙二醛的含量均显著高于市售水稻育苗基质处理,提高幅度为27.08%~122.72%、16.09%~48.15%、53.33%~233.85%、110.24%~511.71%。因此,本研究研发出5种对水稻纹枯病具有较好的拮抗效果,同时可以显著促进水稻幼苗生长的功能型高效生物水稻育苗基质,其中添加了菌株LY11的育苗基质综合效果最优,为功能型高效生物水稻育苗基质的研制与应用奠定了理论与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4.
实验成功地构建了毕赤酵母(Pichia pastoris)表达质粒pPICZA—Mn—sod,质粒线性化后通过电激法导入毕赤酵母GSl15,抗生素zeocin抗性梯度筛选得到高拷贝重组菌株。PCR鉴定及Mut^+表型分析表明,目标基因已经重组到宿主基因组染色体上;0.5%甲醇诱导表达后,SDS—PAGE结果显示,表达蛋白的相对分子量约为23kD,活性电泳出现明显活性条带;酶活性测定显示,重组菌株SOD活性比对照提高5倍左右;氯仿-乙醇(3:5/V:V)和KCN(5mmol/L)抑制反应进一步证明,所表达的SOD为锰超氧化物歧化酶C。来源于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M22的Mn—sod基因在毕赤酵母中得到正确表达。为研究该酶的生理功能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相似文献   

5.
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 11对广泛的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都具有拮抗作用。以柯斯质粒pW EB∷TNC为载体构建了枯草芽孢杆菌菌株B 11的基因文库,文库含9 000个克隆。文库克隆中插入的DNA片段平均为42.1 kb,该文库含有菌株B 11基因组中任一基因的概率为99.99%。采用平板活性检测法筛选文库,筛选到1个对茄青枯假单胞菌菌株P 13具有拮抗活性的文库克隆GXN 9527,该克隆的重组质粒pGXN 9527含有50 kb的菌株B 11的DNA。文库克隆对革兰氏阴性植物病原细菌如水稻黄单胞菌水稻变种也具有拮抗活性,而对革兰氏阳性细菌如地衣芽孢杆菌和植物病原真菌如尖孢镰刀菌西瓜专化型、立枯丝核菌、水稻稻灰梨孢菌则没有拮抗活性。分别含有pGXN 9527的18、12、9、8 kb B amHⅠ片段的亚克隆对P 13均没有拮抗活性,说明编码该拮抗物质的生物合成基因很可能成簇存在。  相似文献   

6.
用PCR方法从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鱼源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的基因组DNA和质粒pGFP-2中,分别扩增P43启动子、不含信号肽的外膜蛋白基因ompTS和不含启动子的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各PCR产物经测序、酶切、连接到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枯草芽胞杆菌穿梭载体pNW33N相应位点分别构建了穿梭表达载体pNWP43gfp和pN-WP43omp.电转枯草芽胞杆菌构建菌株BS01(pNWP43gfp),在荧光显微镜下发出明亮的绿色荧光;电转枯草芽胞杆菌构建菌株BS01(pNWP43omp),表达的外膜蛋白经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穿梭表达载体pNWP43gfp和pNWP43omp构建成功.构建的枯草芽胞杆菌在P43启动子的调控下,分别实现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和外膜蛋白基因ompTS的表达.  相似文献   

7.
利用三亲本杂交方法,将luxAB发光酶基因标记至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CP1108上,研究标记菌株CP1108L的个体生态学特征及其在棉花根圈的定殖动态.结果表明,标记菌株连续传代20次均未发生质粒丢失现象,标记质粒在受体菌株中较为稳定,CP1108L菌株的生长及部分生理生化特性...  相似文献   

8.
利用苏云金芽胞杆菌S-层蛋白CTC表面展示系统研究在细胞表面展示H5N1型禽流感病毒HA1蛋白的可行性及其免疫原性,为研制既安全有效又能常温长期保藏和运输的禽流感口服基因工程疫苗奠定基础。用部分ha1基因(ha1p)代替S-层蛋白ctc基因中部且位于表面锚定序列slh下游的片段,构建了融合基因ctc-ha1p和 csa-ctc-ha1p;利用电脉冲转化法将含融合基因的重组质粒转入苏云金芽胞杆菌无质粒突变株BMB171中,获得了重组菌株BCCH(含ctc-ha1p,并导入一个载有协助细胞表面展示的csaAB操纵子的质粒)和CH(含csa-ctc-ha1p)。通过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以及小鼠免疫学实验证实,2个重组菌株均成功地在细胞表面展示了重组HA1蛋白并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免疫原性,其中,CH的效果强于BCCH,说明csa-ctc-ha1p这种融合基因的构建方式更胜一筹。研究结果表明,苏云金芽胞杆菌S-层蛋白CTC表面展示系统可用来研制禽流感口服疫苗。  相似文献   

9.
为了有效筛选出对作物青枯病具有防治效果的生防细菌,本研究采用群体感应淬灭基因aiiA的简并引物进行PCR扩增与室内盆栽防治效果测定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生防细菌的筛选,并通过传统的细菌学鉴定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手段明确其分类地位。结果表明,从253株生防菌株中获得了12株含有aiiA基因的生防菌株;进一步盆钵防效测定,获得了一株对烟草青枯病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生防菌株B15。该菌株接种处理后,烟草青枯病可推迟2 d 发生,在接种处理14 d后其对烟草青枯病防治效果为68.33%。B15菌株在NA平板培养基上菌落呈圆形、白色、表面有光泽且粗糙,菌体杆状,革兰氏染色阳性,耐盐性为7%;生理生化测定、16S rDNA和gyrB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菌株B15为蜡样芽胞杆菌(Bacillus cereus)。本研究获得的含有群体感应淬灭基因aiiA的蜡样芽胞杆菌B15菌株,为作物青枯病生物防治提供了新的生防菌株资源。  相似文献   

10.
乙草胺是农业生产中用量较大的除草剂之一,长期频繁大量使用在农田土壤和水体中形成积累,影响到土壤肥力和环境生态安全。筛选到乙草胺降解菌36株,实验室纯培养条件下,72 h对初始浓度50 mg/L乙草胺的降解达到0.43%~37.98%。16S rDNA基因分析比对结果显示,筛选到的34株降解菌在系统发育地位上分别属于假单胞菌(Pseudomonas)、无色杆菌(Achromobacter)、芽孢杆菌(Bacillus)、微杆菌(Microbacterium)、Parapusillimonas、短杆菌(Brevibacterium)、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苯基杆菌(Phenylobacterium)8个属。菌株203-08和204-05与已知菌株16S rDNA最大相似性低于97%,系统发育地位尚不确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