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0 毫秒
1.
在南京市低山丘陵岗地选择香椿、楸树、无患子、南酸枣、榉树、桤木、苦楝、刺槐、薄壳山核桃等树种进行造林,结果表明:薄壳山核桃、榉树和刺槐的造林成活率均在88%以上,生长表现较好;苦楝和无患子的造林成活率均在78%以上,生长表现正常;楸树的造林成活率虽然较高,但生长表现不良;南酸枣的造林成活率不高,生长表现一般,中心主干枯死的现象较多;香椿的造林成活率较高,但第2年苗木死亡现象较为严重,生长表现一般;桤木的造林成活率较低,但苗木的生长表现最好.根据试验结果,薄壳山核桃、榉树、刺槐、苦楝和无患子适宜在南京市低山丘陵岗地造林,楸树、南酸枣、香椿和桤木不适宜在该立地上造林.  相似文献   

2.
为了降低造林成本,加快造林进度,探索一种新的造林方法,2007年在绿春县进行了美国山核桃实生苗与营养袋苗嫁接造林研究.结果表明,实生苗移入营养袋定植成活率受苗木质量的影响大,营养袋中定植时间及嫁接时间对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大,实生苗造林成活率达75.29%,嫁接苗造林成活率达52.55%.  相似文献   

3.
采用不同类型山核桃无性系苗木进行造林,通过7 a的试验表明,不同类型无性系苗与造林当年成活率、保存率、树高生长、地径生长、挂果年限及果品质量等关系密切,化香砧生长枝、本砧生长枝嫁接苗造林具有成活率高,保存率好,树高、地径生长快,挂果投产时间早,山核桃果品质量好等特点;本砧结果枝嫁接苗造林与化香砧生长枝嫁接苗相比具有一定的矮化特性及提前结果特性,但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差,果品质量也远不及其他类型苗木.  相似文献   

4.
调查分析了嵊州市1975-2006年山核桃的历年引种情况。由2006年的结果情况表明,1975年引种的山核桃株产干籽为2.6 kg;1991年引种的山核桃已正常挂果,1998年引种的山核桃开始初果。其生长与投产年限与原产地没有多大差别。2005年引种最高成活率达95.01%,2006年引种最高成活率为80%,两年引种成活后的保存率达99.11%,引种的成活率、保存率、生长结果情况表明,引种是成功的。并提出了扩大引种规模,形成山核桃产业;因地制宜选好造林地;提高造林技术和加强造林后的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山核桃实生苗种质变异性大,且造林后要10年左右才能开花结果.嫁接育苗是保持山核桃优良性状促进造林后早实丰产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6.
影响山核桃栽培成败的关键是能否根据山核桃的生态习性正确选择造林地,掌握正确的造林和抚育措施。从造林地选择、造林措施、苗木质量、抚育管理、引种注意事项等方面介绍了山核桃栽培关键技术,以期对研究山核桃栽培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7.
化香作砧木嫁接山核桃育苗及造林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化香、湖南山核桃、枫杨为砧木及湖南山核桃、浙江山核桃、美国山核桃为接穗,进行嫁接育苗和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化香砧木嫁接育苗成活率最高,达90%以上,且生长快、成本低;化香砧木嫁接的山核桃苗造林后,其抗淹、耐寒及抗虫性较好,且生长快、挂果早,坚果经济性状较稳定。其中以化香砧木嫁接的浙江山核桃果重、出果率、坚果大小,仁色、味道等方面达到或超过了产区标准,出仁率、壳厚接近产区标准。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本地区薄壳山核桃[Carya illinoinensis(Wangenh.)K.Koch]嫁接成活率问题,本研究就温度和湿度对薄壳山核桃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和湿度对薄壳山核桃嫁接成活率有一定的影响。露地嫁接最适宜温度为20~25℃,棚内嫁接苗湿度为70%~80%时,可提高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指出了薄壳山核桃属为胡桃科山核桃属落叶乔木,其坚果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达60%左右,具有抗衰老、健肠胃等功用。同时薄壳山核桃的树干端直、根系发达,可用作庭荫树或者行道树,兼具绿化与果材双重作用。基于此,以薄壳山核桃造林中的地膜覆盖技术作为研究对象,以安徽望江县为造林地,进行了该地区薄壳山核桃造林中应用的地膜覆盖技术试验,提出了薄壳山核桃造林的经验及技术要点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薄壳山核桃不同嫁接方法育苗的成活率和生长情况,阐述了薄壳山核桃育苗的苗圃地选择、砧木培育、嫁接苗培育、嫁接后管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最经济、最实惠、成活率最高的秋季方块芽接薄壳山核桃嫁接育苗方法,为浙江丽水的薄壳山核桃育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山核桃嫁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完善山核桃嫁接技术,以3年实生山核桃苗为砧木,采用不同质量分数IAA处理接穗、砧木不同处理和枝、芽2种接穗,进行枝接、芽接和根接试验。枝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质量分数的IAA处理对山核桃嫁接成活率的影响为差异显著,不同的嫁接法及砧木的不同处理对山核桃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均为差异极显著;芽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质量分数的IAA、砧木的不同处理对山核桃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均为差异显著;根接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质量分数的IAA、砧木的不同处理对山核桃嫁接成活率的影响均为差异极显著。采用1.5×10-4的IAA处理接穗、贴皮枝接、移栽苗砧加ABT处理的组合进行山核桃嫁接效果最好,嫁接成活率高达75%。  相似文献   

12.
<正>一、造林地选择山核桃适合在肥沃湿润的溪流、沟谷、阶地、坡麓的立地条件下生长,表现出优质、速生、丰产的特点,因此,山核桃果林建设的地点应该选择光照条件好、土壤肥厚、排水良好的山谷沟旁或山下腹的缓坡地带。二、山核桃果林造林新技术1.直播造林。直播造林多采取穴状整地,随整地随播种。春播需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方法如下:混沙层积催芽。在播种前1年的秋季结冻前,选排水良  相似文献   

13.
山核桃嫁接育苗技术研究与造林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连续3a对影响山核桃嫁接成活不同因素的试验表明,不同嫁接方法,其成活率影响极为显著,以挖骨接最好,达83%,贴睃接其次,为79%,切接和劈接最差。只有65%和42%;接穗类型不同,嫁接成活率也不同。其中生长枝成活率最高,达65.2%,其次是徒长枝,为45.2%,最差为结果枝,成活率只有12.1%;砧木不同,其成活率表现也不同,以本砧、化香为好,成活率分别是77%和79%;以4月上旬至5月中旬茎干基部生长活跃,树皮极易剥开且嫩叶有0.8—1.2cm长时留床或提早移植嫁接为好。生长枝与结果枝嫁接苗造林能使树体矮化,但以生长枝嫁接苗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山核桃嫁接成活率影响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提高山核桃嫁接成活率和苗木质量,本试验研究了不同砧木、嫁接时间、嫁接方法等因子对山核桃嫁接成活率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选择美国薄壳山核桃为砧木进行切接,嫁接成活率最高,苗木生长势强,嫁接口愈合良好。以4月4日嫁接的成活率最高,但3月22日嫁接的苗木生长最好,建议嫁接时间选择在春分和清明之间进行,嫁接后采用大拱棚保温保湿。  相似文献   

15.
不论工程造林,还是群众造林,造林成活率的高低涉及的问题很多,从苗本质量、起苗、运苗到假植和造林时间、栽植等都会影响造林成活率。这里结合我们多年的造林实践经验和体会.仅就苗木造林成活率的影响谈以下认识。1.苗木质量。苗木是造林最基本的要素之一.其质量的好坏是成活的根本。近些年来.群众造林用的苗木质量确需提高。差的原因较多,其主要原因是苗木价格低.为提高价格,育苗者只顾出苗.多多为善,方可盈利.比如落叶松育苗.每亩出苗13~15万株。一般讲.株距近,密度大.苗木质量相对较差.造林成活率就低。就目前各地现有的生产水平.出那么多苗,是很难达到有关标准的。尽管如此.可每年各地都需要大量苗木.由于缺乏又不得不用.既使是次苗也要购买,这就影响了成活率。  相似文献   

16.
指出了提高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是恢复植被、改善恶劣环境的重要举措.从加强苗木质量、细致整地、造林密度及栽植技术等方面探讨了提高干旱地区造林成活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天水市渭北干旱山区是实施生态工程建设的重点区域,但春冬两季气候干旱,常规办法造林成活率往往达不到指标要求,为了提高旱地造林成活率,在苗木栽植时应用保水剂进行造林成活率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保水剂在干旱地造林时能明显的提高造林成活率.  相似文献   

18.
麻竹是一种优良的丛生笋用竹种.传统的移竹造林方法,不仅成活率低,运输困难,造林成本大,竹种来源困难,而且进入丰产期时间较迟.下面介绍一种操作简单、成活率高、见效快的造林方法——笋蔸造林.  相似文献   

19.
正交试验表明,起苗后的置留时间对造林成活率影响最大,剪叶数量影响次之,苗木高度影响最小.起苗后的置留时间不同对造林成活率影响差异显著.最有利于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组合为当天起苗当天造林、剪叶1/2、苗木高30c m左右,其成活率可达92.7%.  相似文献   

20.
为进一步了解砧木对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接穗生长的影响,明确不同砧木嫁接苗生长差异的原因。本实验以山核桃本砧嫁接苗为对照,以美国山核桃C. illinoensis和湖南山核桃C. hunanensis为砧木的嫁接苗作为主要研究材料,分析比较其存活率、接穗生长量、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及愈合部输导能力等方面差异,探讨异砧嫁接促进山核桃接穗生长的可能原因。研究发现:(1)以美国山核桃和湖南山核桃为砧木时,嫁接成活率为90.45%和92.66%,而本砧嫁接的成活率仅为76.34%,且后期出现大量死亡现象;(2)以湖南山核桃为砧木的嫁接苗,新梢生长量、节间长度和复叶数,显著优于其余二者,其中本砧嫁接苗生长最差,单叶长和宽也最小,说明异砧嫁接有促进山核桃接穗生长的作用;(3)以湖南山核桃为砧木的嫁接苗叶绿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余二者,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其光合作用更强;(4)利用划走式切片仪将砧穗连接处切片观察,从切片情况可知,以湖南山核桃为砧木的嫁接苗再生组织中单位面积的导管数最多,且愈合较好;本砧嫁接苗导管数最少,且愈合较差。通过研究笔者推测山核桃异砧嫁接砧穗连接处愈合较好、再生组织间导管数多是其成活率高的原因,且异砧嫁接对山核桃接穗的生长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