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不同小粒大豆品种幼苗期对耐涝性的生理响应及抗性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耐涝性强的大豆优良种质,对不同来源的44个小粒大豆品种,以相对死苗率为鉴定指标,在幼苗期进行耐涝性盆栽鉴定试验,并研究淹水胁迫下大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电解质渗出率、光合速率等生理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这44种不同大豆品种的耐涝性差异很大。大豆幼苗淹水处理后,叶绿素含量降低,耐涝性强的品种降低幅度小;电解质渗出率升高,耐涝性强的品种升高幅度小;光合速率下降,耐涝性强的品种下降幅度小。通过聚类分析法,将其划分为耐涝、不耐涝2大类群和耐涝、中度耐涝、中度不耐涝、不耐涝4个亚类群。最终综合相对死亡率和聚类分析结果,筛选出吉育108、敦化东农690等2个高度耐涝材料和东农50、吉育106、吉大豆9号、吉育113、东农690、吉育111、吉科豆10、绥小粒1号、吉育104、吉育115、吉育110等11个较耐涝材料。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淹水胁迫对初花期(R1)大豆叶片抗坏血酸-谷胱甘肽(AsA-GSH)循环的影响及烯效唑(uniconazole,S3307)的调控效应,为提高大豆耐涝性及烯效唑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9年在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国家杂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盆栽场,以耐涝品种垦丰14和涝渍敏感品种垦丰16为试验材料,进行盆...  相似文献   

3.
茄子品种资源苗期耐涝性鉴定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耐涝性较强的茄子种质资源.[方法]对20份茄种质资源进行水分胁迫后,通过测定叶绿素损失率、幼苗死亡率及统计恢复指数综合评价其耐涝性.[结果]根据幼苗死亡率、恢复指数结合表型症状综合分析,试验材料的耐涝性可分为3个级别:耐涝性强的品种有苏州牛角、荷包茄、济南六叶茄、墨茄王、许昌紫茄、盐城青长茄、火金刚长茄;中等耐涝品种有铜仁野紫茄、白龙王子、汉红2号、圆茄子、日本茄-1、10-26;不耐涝品种有石东早红茄、绿宝石、墨玉长茄、贵阳紫团茄、早白茄、树型茄.[结论]试验结果为生产中选择耐涝茄子品种及加速茄子耐涝品种的选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发掘辣椒耐涝种质资源,对辣椒苗期耐涝评价方法进行研究。采用土培模拟涝胁迫的方法,根据涝胁迫过程中辣椒植株表型变化,将涝害指数分为5级。根据叶片脱落性、叶色、叶形态、茎色、茎形态5个外观指标,制定等级得分标准及评价方案,以各指标得分的总和对耐涝性进行综合评价,建立耐涝评价方法。对34个辣椒(Capsicum annum L.)品种进行苗期耐涝性鉴定,结果表明,辣椒品种对水涝较为敏感,大部分材料属于不耐涝品种,初步筛选出10份中度耐涝资源和2份耐涝性强的优异资源。  相似文献   

5.
湿涝是影响我国花生生产的重要生态因子,花生种质耐涝性鉴定是选育耐涝品种的重要基础。在概述作物耐涝性评价指标的基础上,综述了花生种质耐涝性的鉴定方法,包括形态与生长发育鉴定、产量及相关性状鉴定、生理生化鉴定,并分析了室内鉴定替代大田鉴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2012、2013、2019年宁波遭受了台风造成的洪涝灾害.该研究对宁波降雨情况、大花萱草的受害情况、受害后的恢复情况等进行了记载观察.经过筛选以生长状况、涝害后受损程度、灾后存活率、整体姿态、叶色、观赏价值为耐涝性田间鉴定有效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18份大花萱草材料的田间表现进行了耐涝性鉴定.结果表明:18份大花萱草的耐涝性均较强,与理想耐涝品种的关联度均在0.53以上;其中x11、x3、x2、x4、x16和x1的耐涝性较强,与理想耐涝品种的关联度均达到0.70以上,适合在宁波地区推广栽培;而x12和x13的耐涝性较差,因其恢复较快,可以考虑在地势较高的地方进行配置和应用.  相似文献   

7.
土壤的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是影响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大豆作为油料作物和经济作物,在食品工业和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大豆品种资源丰富,不同品种间耐盐性差异较大,使得培育耐盐高产等优良性状聚合的大豆品种成为可能.相对于常规育种改良大豆的耐盐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转基因等新技术为我们改良大豆的耐盐能力提供了新途径.本文综述了大豆耐盐基因定位及耐盐基因克隆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及转基因育种在大豆耐盐育种中的潜力和作用.  相似文献   

8.
辣椒幼苗形态及生理特性对涝害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涝害胁迫下辣椒品种形态和生理变化,在土培条件下采用模拟涝害胁迫方法,研究5个辣椒(Capsicum annum L.)品种在涝害胁迫后的形态特征及胁迫期间和随后恢复过程中的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叶绿素含量变化。通过分析形态特征,5个辣椒品种分属4个涝害等级,红丰耐涝性较强,长虹362、剑圣3耐涝性中等,川椒香辣妃不耐涝,新一代中华红极不耐涝。基于品种耐涝性差异进行生理分析结果表明,涝害胁迫下,耐涝性强的红丰除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增幅低于极不耐涝品种新一代中华红,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幅整体均高于新一代中华红,叶绿素含量降幅低于新一代中华红。恢复生长期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整体表现为耐涝性强的品种较耐涝性弱的品种易恢复到对照水平。  相似文献   

9.
2012、2013、2019年宁波遭受了台风造成的洪涝灾害。该研究对宁波降雨情况、大花萱草的受害情况、受害后的恢复情况等进行了记载观察。经过筛选以生长状况、涝害后受损程度、灾后存活率、整体姿态、叶色、观赏价值为耐涝性田间鉴定有效指标。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对18份大花萱草材料的田间表现进行了耐涝性鉴定。结果表明:18份大花萱草的耐涝性均较强,与理想耐涝品种的关联度均在0.53以上;其中x11、x3、x2、x4、x16和x1的耐涝性较强,与理想耐涝品种的关联度均达到0.70以上,适合在宁波地区推广栽培;而x12和x13的耐涝性较差,因其恢复较快,可以考虑在地势较高的地方进行配置和应用。  相似文献   

10.
山稻俗称山禾,主要分布在建瓯市迪口等乡镇,是闽北古老的地方性粳型旱稻品种之一。该品种具有耐旱、耐涝(比玉米、大豆等耐涝)、耐瘠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适合在山区等水资源紧缺的地区种植。经过多年的探索,我们总结出了一套山稻高产栽培技术,亩产可达400kg以上,比常  相似文献   

11.
山东大豆种质资源耐盐性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1986~1989年鉴定了山东省760个大豆品种的耐盐性。从中筛选出芽期耐盐品种141份,苗期耐盐品种90份,并筛选出25个芽期和苗期均耐盐的大豆品种。不同大豆品种及同一品种不同生育期耐盐性不同,芽期与苗期耐盐性无明显关系;大多数耐盐品种来源于盐碱地和干旱少雨地区;耐盐品种一般植株较高,分枝较多,成熟偏晚,亚有限或无限结荚习性,籽粒较小,籽形椭圆或长(扁)椭圆形。  相似文献   

12.
13.
【目的】探究淹水胁迫对生姜苗期形态变化及生理指标的影响,筛选耐涝种质资源,为生姜耐涝机理研究及抗涝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以生姜主产区的5个主栽品种山东大姜、罗平小黄姜、竹根姜、贵州小黄姜、凤头姜为试验材料,设置正常水分处理(CK)和淹水处理(TR),测定不同处理条件下的生长指标、生理指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利用隶属函数法对5个品种苗期的耐涝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与CK相比,淹水胁迫下各生姜品种的株高、茎粗和根系活力均下降;生姜叶片的MDA和H2O2含量均显著上升(P<0.05,下同), SOD和POD活性在竹根姜中呈下降趋势,在其他4个品种中均呈上升趋势, CAT活性在山东大姜中呈上升趋势,在其他4个品种中均呈下降趋势, PAL活性在竹根姜和凤头姜中呈下降趋势,在其他3个品种中均呈上升趋势。淹水后5个品种的PSII最大光化学效率 (Fv/Fm)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显著降低,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显著升高。综合评价结果表明, 5个品种生姜的耐涝性排序依次为山东大姜>贵州小黄姜>罗平小黄姜>凤头姜>竹根姜。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株高与综合评价值 (D值)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下同),茎粗与D值呈显著正相关,叶片MDA含量与D值呈极显著负相关。【结论】生姜通过维持较高的根系活力,提高自身抗氧化能力来抵御氧化损伤。5个品种中山东大姜耐涝性最强,竹根姜耐涝性最差。株高、茎粗和叶片MDA含量可作为生姜耐涝品种筛选的主要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江淮下游大豆地方品种抗旱性鉴定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1985年在南京对来自江淮下游地区105份大豆材料的抗旱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此基础上,选取有代表性的67份大豆品种于1986年进一步进行品种生育前、后期的抗旱性鉴定。结果表明:抗旱品种和干旱敏感品种较少,中间型占大多数。其中徐州小油豆、崇明铁梗豆和丰县孙楼子黄豆在生育前后期均表现较强抗旱性。所供试的6个栽培品种在生育前后期抗旱性中等偏下。品种生育前期抗旱性与生育后期抗旱性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选择8个存在旱涝耐性差异的花生品种,在幼苗期分别进行旱、涝处理,探讨不同花生品种幼苗生长对旱、涝胁迫的响应。结果表明:花生不同器官对旱、涝的响应有差异,叶片、地上部的干物质高度同步或一致,它们的耐旱与耐涝的机制可能具有某些共性,其次是根系干物质、茎秆干物质、根冠比,而株高、叶长对旱、涝的响应不同步或不一致;不同品种花生对旱、涝的响应有差异,湘花2008对旱、涝胁迫的耐性均最强,其次是W2-15;综合来看,旱促根而植株矮壮,涝抑根而植株徒长。  相似文献   

16.
芝麻渍害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阐述了湿害对芝麻生长发育、生理生化的影响,芝麻耐渍性的适应机制、遗传多样性,耐渍性的评价方法等。指出今后应重点建立芝麻耐渍分子育种技术,深入研究耐渍基因,为发掘和培育耐渍性芝麻种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大麦耐湿性鉴定指标和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23,自引:5,他引:23  
 【目的】湿害是大麦生产的主要问题之一,培育耐湿性品种是最经济有效的方法,筛选和鉴定大麦耐湿性资源非常必要。【方法】以大麦(Yerong × Franklin)加倍单倍体(DH)群体165个系为材料,考查湿害处理和对照的株高(PH)、穗长(SL)、穗下节长(TFIL)、单株穗数(SPP)、主穗粒数(GPS)、单株粒重(GWPP)、单株粒数(GPP)、单株干重(DWPP)、千粒重(WTG)、绿叶数(NGL)和叶绿素含量(Chl)。以各性状的耐湿系数作为衡量DH系耐湿性的指标,应用主成分分析法、动态聚类分析和隶属函数法,从样本相关矩阵出发,对大麦DH群体165个系的主要性状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提出了3个反映大麦主要耐湿性状的主成分及函数式,前两个为穗粒因子,第3个为绿叶数因子;对165个系的耐湿性能力进行基于3个主成分的三维空间下的动态聚类分析和综合评价,将其分成高度耐湿、中度耐湿和极不耐湿3类,数目各为42、93和30。【结论】本研究用新的耐湿性指标和综合评价方法对165个系的耐湿性能力进行了分类、筛选和评价,为进一步的耐湿性QTL研究和大麦耐湿性育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不同花生品种幼苗期耐涝性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涝害是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与品质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为了探讨不同种质幼苗期耐劳性差异,选用8个花生品种,在幼苗期进行水淹处理,测定各项生长发育指标及根系乙醇脱氢酶(ADH)含量,从而鉴定不同花生品种的耐涝性差异.结果表明,不同花生品种之间在株高、叶片长、根颈粗、根系颜色、各器官鲜重和乙醇脱氢酶(ADH)含量上均存在耐涝性差异.研究结果与大田试验间有一定相关性,但也存在品种间差异.因此,针对各个生育期的耐性鉴定依然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