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绿竹笋用林培土措施对笋品质及产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绿竹笋用林土壤管理过程中,通过不同培土措施对笋品质及产量的影响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在培土高度为10cm时,竹笋形态品质最好,产笋量及竹笋可食部分所占的比例也最高。不同培土高度,其营养成分相关指标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竹笋表形性状的测量、主成分和聚类分析,研究其表形性状的特性,根据主成分分析结果,反映笋重量最主要的因素是笋的长度类性状,其次是笋的曲度类性状。2个主成分因子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达72.21%。对绿竹笋进行分类定级,建议根据绿竹笋短边长、长短边差2个性状进行。根据聚类分析,建议将绿竹笋分为五类四级:特级、一级、二级、三级、等外。  相似文献   

3.
绿竹笋保鲜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8个处理,分别从绿竹笋的防腐性、色泽、失重率3个方面对绿竹笋的保鲜效果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处理绿竹笋综合保鲜效果的优劣排序为:Vtc处理>套袋处理>硼砂处理>阿斯匹林处理>夹放熟石灰处理>NaCl处理>热烫处理>柠檬酸处理>对照。其中Vtc处理、套袋处理、硼砂处理是较有效的绿竹笋保鲜方法。增加采笋深度、多留笋柄是提高绿竹笋保鲜效果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位于福建省西南部,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是散生竹和丛生竹的生长适宜区之一。竹类品种多,且一年四季有鲜笋,大量上市的鲜笋品种有:1.毛竹笋、新罗有毛竹林41万亩,每年产出大量的冬笋、春笋供居民食用及加工成保鲜笋出口,冬笋一般在冬至前一星期开挖,至春笋出土。春笋的笋期则一直到四月底。2.桂竹笋:桂竹笋的笋味鲜美,笋期为4-5月份。3.苦竹笋:笋味苦甘,需用水漂后食用,苦竹笋具清凉解毒之功效,笋期3-5月份。4.绿竹笋:绿竹笋细嫩清脆,味甘美,俗称"马蹄笋"。笋期6一10月。此外,新罗还出产石竹笋、早…  相似文献   

5.
雷竹出笋早、笋味美,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笋用竹种。本文从歙县雷竹笋用林近年来的经营现状调查入手,分析了雷竹笋用林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从造林地和竹苗选择、栽植密度和方法、除草埋青、合理施肥、竹林管护、病虫害防控等方面提出发展高效雷竹笋用林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方竹笋为反季节的秋季笋,出笋期长,产量高,笋质好,发展方竹笋用林市场前景广阔,是调整地方特色产业结构、实现农民增收致富的有效途径。文章根据多年生产经验,总结了一套方竹笋用林丰产栽培技术措施,为发展方竹栽培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本文总结了湖州市近年开发竹笋资源,发展创汇林业的经验:包括材用竹林疏笋;提高现有笋用林单产;推广材用竹林改笋用林和笋竹两用林技术;以及密切产、工、销之间的关系,有效地增加了竹笋产量。1988年产竹笋达5.16万吨,比1984年增加91.1%。加工清汁笋1.7万吨,其中出口9430吨,创汇达660多万美元。  相似文献   

8.
竹笋是竹林生产的一个重要指标,观察竹笋的地下分布规律,将可为笋用竹林的合理经营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对5亩毛竹丰产笋用林进行观察分析,表明出笋株数随土层从上至下呈少—多—少logistic曲线分布,其产量与出笋株数呈正相关;单株笋重呈小—大—更大幂函数分布。随出笋时间推移,出笋株数和产量由浅土层向深土层增加,各土层出土的竹笋均在出笋盛期个体达到最大,末期次之,初期最小,竹笋产量主要分布在20~40cm间。因此培育竹笋要做到:增多株数为主,以大个体为辅,浅挖冬笋,深挖春笋,盛末之交养竹,初期、末期挖笋。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提高绿竹(Bambusa oldhamii)笋用林的栽培管理水平。【方法】通过水肥一体化技术与传统经营方式进行对比。【结果】水肥一体化技术能有效提早笋期10 d,提高产量38.47%,提高经济效益51.44%。【结论】水肥一体化能有效地提高绿竹笋用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楠竹除生产竹材、人造丝和纸浆外,还可生产味美可口,营养丰富的竹笋。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竹笋的需要量越来越大。而且经营笋用竹林,经济效益高,一般每亩可得纯收入三百元,最多可达五百多元。所以有计划、有组织地发展笋用林,为人民生活提供较多的竹笋食品及增加笋制品出口,换取外汇,支援四化建没,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探索笋用林的丰产技术,近两年来,我们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1.
绿竹侧枝扦插育苗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竹侧枝扦插育苗方法与传统的分兜法相比,不仅提高母竹利用率15倍以上,每公顷节约造林费1327.5元,成活率达97%以上,且操作简单,能为大规模造林提供充足的竹苗。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Bamboo culm shoots provide food for humans and wildlife and are the basis for vegetative recruitment by bamboo genets, a potential three-way competition with implications for sustainability. The fate of 605 culm shoots from three wild stands of Bambusa arnhemica F.Muell., a riparian bamboo from northern Australia, were identified. Shoots emerged over a four to five month period, but shoots that emerged in the first month were rarely successful. Recruitment rates were similar at about 38% in an unmanaged and a protected stand, with losses due to harvesters and animals four times higher at the former and losses due to culms rotting almost three times higher at the latter. Harvesters and feral animals preferentially removed shoots close to or beyond the periphery of clumps. It is proposed that culm rot is not pathogenic but rather a compensation mechanism in which shoots in excess of recruitment potential are produced, held in abeyance and nutrients withdrawn from them if they are not needed as replacements. If correct, this offers potential for sustainability in the harvest of shoots from unmanaged wild bamboo stands, but issues relating to clump expansion and culm size remain to be addressed.  相似文献   

13.
广宁县栽培青皮竹历史悠久,是我国青皮竹中心产区,也是“中国竹子之乡”之一,现有竹林面积5.57万hm^2。本文总结了我县种植、抚育、砍伐、害虫防治等青皮竹栽培管理经验。“单株全埋法”种植成活率高;“定向归丛促壮”改造残老竹林产量成倍增长;昆虫病原线虫(格氏线虫中国品系)防治竹象虫,昆虫生长调节剂(灭幼脲等)防治黄脊竹蝗等科研成果达国内领先水平,应用“多因子相关回归分析”方法预测竹蝗孵化期,简便、准确。此外,还讨论了青皮竹的加工利用现状,并提出在编织、制胶合板、营造生态公益林等方面的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料慈竹纤维形态和造纸性能及其与其他竹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料慈竹纤维形态及其造纸性能的分析,并与其他竹种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料慈竹除1%NaOH抽出物较高外,无论其纤维形态或造纸性能均优于许多竹种。因此,可以认为料慈竹是一个优良的造纸竹种。  相似文献   

15.
绿竹混农模式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表明,三种绿竹-农作物混农模式对绿竹林内湿、温度有显著影响,对绿竹的出笋个数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显著地提高了绿竹的高生长。同时绿竹混农模式增加了经济效益,充分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其中以绿竹-黄豆或花生的混农模式效果为佳。  相似文献   

16.
福建省北部山区优良纸浆竹种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邵武市引种撑绿竹、硬头黄竹、坭竹、单竹、青皮竹及大眼竹的成活率、出笋率等情况,并就福建省北部山区纸浆竹林苗圃基地建设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四种竹子的RAPD指纹图谱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本实验以RAPD技术对考顺竹、凤尾竹、绿竹、白绿竹四个品种用20种已知序列的10nt引物进行PCR反应扩增。其中有17种可扩增出DNA条带,构成RAPD指纹图谱。各种引物PCR扩增的DNA条带数目在0—6条之间,大小在0.3—2.0kb之间。各种竹子的17种引物扩增的DNA条带总数在23—44条之间。四种竹子两两之间的相似系数在36—73%之间。  相似文献   

18.
南京地区园林绿化竹种生态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南京地区城市绿化竹种要求,选择生长和抗性指标,用集对分析方法,分析和评价南京林业大学竹种园55个竹种的生态适应性。结果表明:丛生竹种中,金丝慈竹在南京地区生态适应较好;凤尾竹生态适应性差,小琴丝竹、孝顺竹竹种适应性中等。而散混生竹种中粽粑竹、四季竹、毛壳花哺鸡竹、衢县苦竹、宜兴苦竹、长叶苦竹、大明竹、矢竹、秋竹、翠竹、菲白竹、鹅毛竹等竹种生态适应性较好。黄皮绿筋竹、斑竹、白纹阴阳竹、平竹等竹种适应性较差,其他竹种适应性中等。  相似文献   

19.
几种丛生竹根际联合固氮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几种丛生竹种麻竹、吊丝球竹、青皮竹、粉丹竹、马甲竹、绿竹等进行根系固氮能力调查测定 ,用直接法测定 (干根样品 )前 5个种竹种的根系最高固氮酶活性分别为 2 0 .50、2 4 .81、10 .83、7.4 9、2 .4 6nmol(C2 H4 )·g- 1·h- 1,用富集培养法测定 (鲜根样品 )前 5个种竹种的根系平均固氮酶活性分别为 2 75、4 31、169、188、79nmol(C2 H4 )·g- 1·h- 1。不同生境和不同季节丛生竹根系固氮能力的调查显示 ,充足的水分供应、较高的温度及适当施用有机肥有利于竹子固氮。对几种丛生竹种根际不同部位固氮菌数调查测定显示 ,根际固氮菌数最多的竹种是吊丝球竹 ,在根际不同部位固氮菌数由非根际土→根际土→根表→根内依次急剧递增 ,越往内部根际效应越明显。用 2 #、12 #、14#、7#菌及混合菌液对麻竹组培苗进行接种显示 ,接种固氮菌可提高苗木成活率和植株含氮量 ,14#、7#菌和混合菌接种可显著提高麻竹组培苗生物量。  相似文献   

20.
在贵州印江县进行绵竹引种育苗造林对比试验,分析不同的移植方法对绵竹造林成活率及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整丛苗移植造林与单株分蘖苗移植造林相比,造林成活率提高了27.55%,平均发笋量增加128.5个,平均胸径增加1.65 cm,平均高增加1.20 m,能有效地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