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使旱地小麦实现稳产高产,闻喜县试验示范了旱地小麦地膜覆盖水肥精确控制技术。田间试验和考察关键生育期、茎蘖根动态、成熟期实产测定并取样考种的结果表明,应用地膜覆盖水肥精确控制技术的每0.067 hm2田的小麦产量比露地小麦增加137.2 kg,纯收入增加149.28元;该技术田比地膜覆盖田增产87.8 kg,纯收入增加85.72元。  相似文献   

2.
小麦精播技术推广为啥困难从1989年起,正定县就开始推广小麦半精量机播技术。实践证明,在同样的品种、水肥、管理条件下。确实能够增产。但近两年在推广小麦精播技术中却步履艰难。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宣传力度不够小麦是分蘖作物,多年的大播量(22...  相似文献   

3.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小麦精播能较好地处理小麦群体与个体的矛盾,使麦田的群体较小,改变了群体内的光照条件,使个体营养良好,发育健壮,根系发达,有效分孽多,成穗率高,每一单茎光合同化量高,穗大粒饱,增产15%以上,同时节省良种45-75kg/hm2。但精播栽培技术只有借助于性能优良的播种机才能大面积地付诸实施,而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要研制一种能满足小麦精播栽培要求的排种器。为此,我们设计了倾斜外槽轮上排种式排种器,通过了科研鉴定,各项性能指标为全国先进水平,为国内首创。1结构与工作原理。该排…  相似文献   

4.
以小麦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小区试验对生育期内水肥耦合条件下小麦根系层(0~100 cm)总磷浓度迁移过程的监测,系统分析了不同灌水量(高水7.6 mm、低水6.1 mm)及不同施肥量下(高肥125 kg/hm~2、低肥75 kg/hm~2)总磷在根系层的迁移转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程相法 《河北农机》2023,(21):97-99
农业是中国经济的支柱之一,而小麦作为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生产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菏泽市小麦种植条件的变化引起了广泛关注。气候变化、土壤质量波动以及病虫害频发等因素都对小麦的生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将首先通过深入剖析气候变化、土壤质量波动和病虫害情况等多方面因素,对菏泽市小麦种植条件的变化进行全面分析。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将详细探讨应对这些变化的主要栽培技术。从品种选择、水肥管理、精耕细作、病虫害防治到科技手段的运用,逐一剖析其在适应新的种植条件中的作用和意义。通过深入挖掘这些技术的优势,我们可以更好地指导农民实施科学种植,提高小麦产量,确保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我国循环式岩棉栽培水肥管理水平,自主研发设计了循环式岩棉栽培水肥一体化智能装备及控制系统。系统根据植株的生长发育状态、需水需肥规律以及环境条件,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全自动地进行营养液的检测、配比和灌溉决策,并结合营养液回收消毒技术,实现营养液的重复利用。系统提供便于操作的硬件设备以及全自动智能运行的控制系统,可对岩棉栽培水肥实现全自动智能精准管理,节水节肥20%以上,实现农业生产的零排放。经过在不同园区的试验和应用,验证该系统运行稳定,适用性强。在宁夏园艺产业园番茄生产应用可达到45.4 kg/m2的高产。   相似文献   

7.
阳城县南次营村实施冬小麦覆盖套种冬油菜,小麦机收后硬茬平作玉米的种植模式,其技术要点是:(1)耕整地。每1 hm2地一次性施入优质农家肥1.6万kg、磷肥100 kg、碳铵100 kg,进行机械耕耙耱,达到地面相对平整,上虚下实,活土层在15 cm以上,地表无根茬、无杂草、无坷垃。(2)划行播种。以160 cm为一带,其中小麦带为100 cm,于10月中下旬秋分节前后,采用机引小麦半精量播种机播种3行小麦,行距为20 cm。寒露节前后,在空带内采用畜力或与手扶拖拉机配套的精播覆盖机播2行油菜,选用30 cm宽的地膜,垄盖20 cm,地膜两边各压5 cm宽的土。小…  相似文献   

8.
2BFD-8型/3型多功能施肥播种机(见图1)由长治市农机所研制,它与8.8kW~13.2kW小四轮拖拉机配套作业,一次可完成开沟筑埂、播种、施肥、覆土和镇压等工序。2BFD—3型可精播玉米、大豆等大颗粒种子,每播1行可侧深施化肥1行;2BFD—8型可精播小麦等小颗粒种子,用相间宽窄行播种,每2窄行中间施1行化肥。该系列机结构简单,调整方便,地轮滑移系数小,作业可靠。主要技术数据:玉米行距600mm(可调);小麦播量0~530kg/hm2;施肥量≤1500kg/hm2;生产率0.33hm2/h~0.53hm2/h。联系电话(0355)3033181。多功能施肥播种机@李向兰…  相似文献   

9.
根据山西省小麦生产的自然条件与近几年小麦栽培机械化地膜覆盖发展状况,对其发展现状及增产效果进行科学分析,得出小麦覆盖精播技术的一整套增产机理。  相似文献   

10.
针对宁夏干旱风沙草原区紫花苜蓿地下滴灌灌溉制度、水肥协同效应不明确的问题。通过田间试验,对不同水肥组合下地下滴灌紫花苜蓿株高、土壤水分、产量及水分生产效率等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处理D11条件下地下滴灌紫花苜蓿生长状况较好。研究提出了宁夏干旱风沙草原区苜蓿地下滴灌水肥耦合灌溉制度为:灌溉定额为3150m3/hm^2,灌水次数为12次,施肥量N为90kg/hm^2、P2O5为126kg/hm^2、K2O为108kg/hm^2。  相似文献   

11.
<正>2010年以来,全国农技推广中心将小麦宽幅精播机及配套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作为提升小麦产量的一项新技术措施在全国冬麦区进行示范推广,这对完善和提高小麦宽幅精播高产高效综合栽培技术,服务小麦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给予了很大的支持。近几年来,德州市齐河、陵县、武城等县推广小麦宽幅精量播种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特别是齐河县20万亩粮食增产模式攻关核心区小麦平均单产715.97kg,创全  相似文献   

12.
在甘肃扬黄灌区滴灌水肥一体化栽培模式下,研究了不同灌溉定额和施肥条件下制种玉米的产量表现、水分利用效率和生产效益,结果表明:适宜的灌溉定额和施肥量均有利于制种玉米增产,灌溉定额偏低,制种玉米产量下降;施肥过量,增产效果不再显著。在灌溉定额3 450 m3/hm~2、施N 270 kg/hm~2、P2O590 kg/hm~2、K2O 54 kg/hm~2的水肥条件下,制种玉米比其他处理增产1 395.5~3 600.0 kg/hm~2,水分利用效率增加1.13~9.38 kg/(mm·hm~2),种植纯收益增加7 779.0~21 920.0元/hm~2,产投比增加0.09~1.41。水肥利用效果和种植效益相对优化。  相似文献   

13.
<正>小麦是我市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33.33万hm2。小麦赤霉病在2002年以前在我市属偶发性病害,造成的危害和损失很小,从未引起人们的重视。近年来,由于耕作制度、水肥条件的不断改善,小麦赤霉病发生面积逐年扩大,发病程度逐年加重,特别是2003年,由于特殊的气候条件等因素,致使该病在我  相似文献   

14.
张智  杨志  黎景来  张梦池  李瑞  贺代伟 《农业机械学报》2021,52(9):302-311,330
为对设施甜瓜高效集约化生产实施准确有效的水肥管理,以“千玉六号”甜瓜为对象,于2020年4—7月在陕西省杨凌区的双层大跨度温室内进行试验,设水肥两因素,依据蒸腾蒸发量(ETc)和目标产量法设计3个灌水量(W1:低水,75%ETc;W2:中水,100%ETc;W3:高水,125%ETc)及3个施肥量(F1:低肥,施肥量758.44kg/hm2;F2:中肥,施肥量948.05kg/hm2;F3:高肥,施肥量1137.66kg/hm2),研究不同水肥条件对甜瓜生长、产量、品质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运用综合评价方法确定最优灌水施肥制度。结果表明,水肥耦合对甜瓜各指标的影响不同,基于博弈论的组合赋权法对甜瓜生长、产量、品质及水肥利用效率4类因素12个指标进行综合赋权,其中总产量权重最大,为0.343,游离氨基酸含量最小,为0.007。基于灰色关联与TOPSIS耦合模型进行综合评价,中水中肥处理下复合贴近度最佳。水肥配施对甜瓜综合生长的交互作用显著,灌水量及施肥量对甜瓜综合生长的调控均呈先增加再降低的趋势,与实际生产相符。当灌水量为810.52~990.64m3/hm2、施肥量为853.25~1042.85kg/hm2时甜瓜综合生长得分最高,为最优的水肥配施方案。本研究可为当地设施甜瓜生产中水肥科学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从潞城市机械化保护性耕作二年三作试验区传来了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继1999年秋天每0.067hm2玉米示范田产量达643kg之后,2000年每0.067hm2小麦示范田产量取得了125kg的好收成。125kg,一个看似并不起眼的小数字,但是能达到这个数字的确太不容易了。这是在收获玉米后播种的小麦(老百姓俗称为赶茬小麦,平均每0.067hm2旱地赶茬小麦的产量只有105kg),而且还是在旱魔肆虐,全年没有一场有效降雨,部分地方小麦大幅度减产,甚至绝收的情况下取得的。  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在潞城市已实施了3个年头,通过试验探索,玉米机械化保护性耕作已…  相似文献   

16.
以马铃薯品种冀张薯8号为供试材料,在宁夏半干旱区固原旱地进行了膜下不同滴灌量和施氮量对薯田土壤水分及马铃薯产量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膜下滴灌可明显提高0~40cm土层土壤水分,水肥一体化适时、适量供给马铃薯,为马铃薯块茎生长至快速膨大阶段创造了适宜的水肥环境条件,加之地膜覆盖保墒,使其在水肥最佳状态下生长发育,达到了节水、节肥、增产的作用。氮肥施肥量75~300kg/hm~2,膜下滴灌450m3/hm~2,土壤水分10.03%~17.97%,较225m3/hm~2处理增加80%~59.5%。优化出马铃薯膜下滴灌定额450m3/hm~2、氮肥225kg/hm~2最佳栽培模式,马铃薯产量2.630 175万kg/hm~2,较无氮肥处理增产36.95%,氮素生产效率31.54kg/kg,水分生产效率69.88kg/(hm~2·mm)。  相似文献   

17.
编辑部:从1989年起,正定县就开始推广小麦半精播技术,实践证明,在同样的品种、水肥、管理条件下,确实能够增产。但近两年在推广小麦精播技术中却步履维艰。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一、宣传力度不够 小麦是分孽作物,传统的大播量(225~300kg/hm2)种植,使籽种分孽能力和增产潜力得不到充分发挥。而采用精播技术(正定县适合105kg/hm2以下)能在播种量小、基本苗少的情况下,充分利用光能和营养物质,因而分孽多而群体结构合理,发挥穗大、粒多、粒重的增产潜力。据1998年抽样调查,正定县每公顷播量均在1…  相似文献   

18.
为了评价痕量灌溉条件下水肥耦合处理对温室草莓产量、品质和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确定最优灌水施肥量.文中采用基于熵权-模糊层次分析法的综合评价指数为应变量、水肥用量为自变量建立预测模型,分析水肥对草莓的影响并计算痕灌条件下温室草莓最优灌水量和施肥量.结果表明:当灌水下限为60.41%、灌水上限为90%、施肥量为N:721.96 kg/hm2,P2O5:360.98 kg/hm2,K2O:721.96 kg/hm2时综合评价指数最大,此时产量为27 008.69 kg/hm2,灌水利用效率为84.48 kg/m3,化肥利用效率15.60 kg/kg.经优化后的痕量灌溉水肥管理模式增产27.26%,灌水利用效率提高22.27%,化肥利用效率提高26.35%.文中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较高的可靠性,提出最优水肥管理模式对于温室草莓生产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一、推广概况磁县小麦种植面积约为2.7万hm2。分布在县境东部平原.这里的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小麦生长。小麦的半糖量机播早在1987年就进入了试验推广阶段,到1991年随之引进试验了锥盘式小麦精密播种机.两者均取得了成功,进行了较大面积的推广。到1996年底,全县拥有值量播种机160台,半精量指种机680多台,精播面积约0.43万hm2,半精播面积1万多hm2,有力地促进了小麦的增产,广大群众对这项技术也有了较高的认识。二、推广中出现的问题1.群众对小麦林播、半林格技术认识上的不明确一是观念上的制约。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  相似文献   

20.
通过分析小麦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结合永济市的自然条件,全面深入地进行了专用小麦优质高产无公害生产技术研究,提出了优质专用小麦保优高产无公害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