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云新90306以分布于我国西南亚热带山区铁核桃品种三台核桃作母本、以分布于我国北方的核桃新疆早实核桃优株新早13号作父本,进行种间杂交,选育成功的核桃新品种。2004年10月通过云南省科技厅鉴定。  相似文献   

2.
1998~2005年,在鲁甸县利用"七五"、"八五"南北核桃2大种群杂交育种评选出的云新高原、云新云林、云新90301、云新90303、云新90306号5个核桃杂交新品种进行试验,经过对7 a生树的生长、物候特性、抗寒性能、结果习性以及坚果品质的分析评价,综合性状表现较好,其树体矮化,具有早实、丰产、优质、耐寒的优良性能,在某些特性上又有各自的优点.可初步确定为适于鲁甸县相同条件下核桃生产的优良杂交品种.  相似文献   

3.
赵廷松 《农村百事通》2007,(14):28-28,77
“云新90303号”是云南省林业科学院采用南北核桃两大种群进行种间杂交选育出来的核桃新品种。它早实、早熟,优质、丰产,种壳光滑,耐寒,树体矮化。2004年12月通过云南省林木良种审定委员会认定。  相似文献   

4.
早实核桃新品种蜀玲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兰英  肖千文  蒲光兰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0964-10964
[目的]选育适应性强、早实、丰产、优质的核桃新品种。[方法]以云新7926为母本,夏早为父本进行杂交,从杂交后代中选出早实优良单株,利用胚芽砧嫁接扩繁和区域化试验选育出早实核桃新品种蜀玲,并对其特征特性进行测定。[结果]蜀玲是核桃优良品种云新7926与四川地方品种夏早的杂交子代,树势中庸偏强,早期丰产性能突出,嫁接当年结实,2年生树冠投影面积产量为89g/m^2,核仁充实,味香,品质优良,出仁率为58.80%~61.86%;适应性好,耐干旱,抗炭疽病和黑斑病,杂种优势明显。[结论]该早实核桃新品种适宜在海拔1200m以下、土层50cm以上、土壤pH值6.0—7.5的山地丘陵区栽培。  相似文献   

5.
该项选育研究应用自然生态标记法和酯酶同工酶为遗传标记,选择种性特殊、与现有栽培品种差异较大的滇As-99和常规栽培品种杨树菇3号为亲本材料,应用田头菇的种间原生质体融合技术,选择具有双亲本杂交优势的原生质体杂合子单核体作为受体亲本,以滇As-99的单核体为供体亲本,进行单孢对称杂交,选育出优良品性稳定和更优于双亲本的杂种第二代(F2) 田头菇新品种"滇A3×s".该菌株酯酶同工酶呈典型的杂合态,菌丝体培养特性与高产亲本杨树菇3号相似, 子实体外观、品质和栽培特点与野生驯化种滇As-99相似.该品种平均单产比亲本提高60 %~80 %,具有较强的抗逆性,适应性广,在10℃仍能结菇,耐储运,商品性好,遗传性状稳定,是一个具有优良农艺性状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6.
利用远缘材料选育抗病优质小麦品种中梁23的几点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小麦品种中梁23的选育实践,总结出的利用远缘材料的优良特性选育新品种的体会是:制定适宜当地生态条件的育种目标及技术路线;选择具多个优良性状的亲本配置杂交组合;杂交后代的选择要突出重点,优中选优;育种与抗性鉴定、品质分析相结合;育种与染色体鉴定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核桃杂交F1代坚果品质主要性状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1979~1997年首次选用云南薄壳核桃与北方新疆核桃早实优株进行了18个杂交组合的南北核桃种群杂交.对杂种F1代坚果8个主要性状的遗传分析表明杂种F1代坚果的主要性状广泛复杂分离,为多基因控制呈数量性状遗传.由于基因的加性效应,F1代可组合双亲优异性状,由于基因互作产生非加性效应,F1代产生杂种优势性状.这些遗传趋势和优点,对核桃进一步育种工作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也为下一步的育种提供了优良材料.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采用20个组合 T 质杂种与亲本及部分相应 A 质杂种,采用通径分析、同亲回归分析、主成分分析等数量遗传学方法,针对当前 T 型杂交小麦产量优势不强的原因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T 质杂种与相应 A 质杂种相比,虽产量结构有不同,但 T 质对杂种产量优势不表现显著影响。T 质杂种恢复度达到80%左右则与产量无显著相关。T 质杂种的产量优势与农艺性状的亲本选配关系十分密切。与前人工作相比,本文较系统地分析了 T 型杂交小麦亲本选配的原则和特点。结果表明:其亲本选配仍遵从亲本性状优良、配合力高、双亲有一定的遗传差异、产量结构互补的一般作物杂优育种的亲本选配原则;但又有其特点:(1)双亲均有较高产量水平;(2)双亲均有基本适应性;(3)亲本对 T 质有遗传上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9.
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后代主要性状的遗传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以八倍体小偃麦为桥梁亲本与普通小麦进行杂交,研究了不同杂交方式的当代结实率,不同杂种世代的育性和若干性状的遗传特点。结果表明:1.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没有明显的杂交不亲和性;2.杂种后代的育性随着自交和回交世代的增进而逐渐提高;3.杂种(F_1)的株高与双亲平均值相近,F_1的抽穗期具有明显的倾早性,F_1的穗长和每穗小穗数高于双亲平均值;4.杂种后代变异类型丰富,可以分离并选育出抗病、矮杆、强杆、大穗多花等优良类型,丰富育种的种质资源。因此,利用八倍体小偃麦与普通小麦杂交,是将偃麦草的遗传物质导入普通小麦,选育具有偃麦草优良特点的种质材料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辽核1号核桃是由辽宁经济林研究所以新疆纸皮核桃早实单株11001为母本,以河北昌黎大薄皮优株10103为父本,经人工杂交选育而成的核桃优良新品种,1989年通过国家验收鉴定。娄烦县于2001年引入嫁接成品苗1500株进行栽植,经观察该品种适应性强、抗寒、抗旱、早果、丰产、品质优良、易管理,至目前已推广发展近6667公顷,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2个泡核桃品种初果期的表现,为今后抚育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分别在腾冲市界头镇南、中、北产区随机抽取9年生的大泡核桃和细香核桃各3株,对其单株产量、基径、树高、综合冠幅、果形指数、单果重和出仁率7个性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细香核桃与大泡核桃在界头镇全域内都能正常生长;细香核桃树体生长速度较快,单株产量、出仁率都表现优良;二者坚果形状相似,呈圆形或椭圆形,细香核桃的坚果较大泡核桃小。细香核桃更适应界头中北部较高海拔的气候,而大泡核桃较适应界头南部较低海拔的气候。[结论]应选择细香核桃为界头镇主栽品种,大泡核桃作为补充品种,在局部低海拔地区种植或作为授粉品种种植。  相似文献   

12.
三台核桃是经过长期天然和人工选育的云南省目前主要推广的优良核桃品种之一;铁核桃是云南省天然分布、品质较差的核桃类群,常作砧木.研究采用ISSR-PCR分子标记技术,通过广泛的引物筛选及特征指纹图谱分析,对二者进行分子鉴别,同时对113份三台核桃样本和20份铁核桃样本进行了基于遗传距离的UPMGA聚类.结果表明,引物82...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腾冲市古永林场云南松母树林建设基地的基本情况,分析了优良林分的选择,从划定母树林区域、疏伐母树林、母树生长结实、母树林管理几方面介绍了母树林建设情况,开展了母树林子代品种特性测定。结果表明,8年生和16年生母树林子代测定林生长较好,主要表现在树干通直、抗性强、抗寒、抗旱、抗污染、耐土壤瘠薄。最后分析了种苗繁殖、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4.
核桃枝条电阻率与生长势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枝条电阻率作为核桃矮化性预选指标的可能性,为选择核桃矮化砧木提供理论依据。以核桃6年生不同品种嫁接树和3年生实生树为试材,研究了枝条电阻率与生长势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核桃品种嫁接树枝条电阻与生长势没有明显的相关性,但晚实核桃品种枝条电阻率大于早实品种。不同品种的核桃实生树枝条电阻分别与株高增长量、干周增长量、株高、干周呈显著正相关。枝条电阻可作为核桃实生树生长势的预选指标。  相似文献   

15.
欧茂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792-15793,15870
在资源调查的基础上,明确了贵州核桃资源共有4属11种,全省均有分布,以铁核桃为主,占资源总量的80%以上。对贵州省核桃种质资源的特性和主要经济性状进行了描述。指出贵州核桃资源在优株选育、砧木利用等方面的利用情况,并对贵州核桃资源的开发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早实核桃嫩枝摘心、短截、不摘心(对照)3种不同处理的观察研究表明,对早实核桃嫩枝短截处理后,抽生副梢数比对照增加2.4倍,可用作接穗枝为对照的111%,枝条带柄芽减少为对照的12%,接穗粗细适宜。摘心次之,而以对照为差。  相似文献   

17.
金薄香核桃新品种枝条抗寒性综合鉴定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金薄香核桃新品种是由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经20多年实生选育的系列新品种。为了进一步推广核桃的种植区域,加快核桃抗寒品种选育进程,以金薄香1~8号、金薄丰1号、优株181为试材,在常温、-15℃和-25℃条件下,分别测定其1年生枝条的组织结构和膜脂相变、膜脂过氧化、细胞膜透性、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以及保护性酶活性等指标,综合分析其抗寒能力。结果表明,枝条的组织结构与抗寒性有密切关系:木质部所占比例越大,品种的抗寒性越强,不同核桃品种1年生枝条的组织结构有较大差异;低温胁迫处理后枝条的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增加;SOD,POD活性表现出"低—高"的趋势,与相对电导率变化显著相关;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脯氨酸含量增加,但不同品种间的变化幅度较大。运用SAS软件主成分分析法进行抗寒性综合评价,初步得出10个核桃品种的抗寒性强弱顺序为金薄香4号、金薄香6号、优株181、金薄丰1号、金薄香2号、金薄香7号、金薄香3号、金薄香1号、金薄香5号、金薄香8号。  相似文献   

18.
核桃新品种豫丰(暂定名)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选育产量高、品质好的核桃新品种。[方法]按照核桃良种选育标准,详细调查豫丰枝条节间长度和粗度等植物学特征和坚果经济性状。[结果]豫丰核桃早实,极丰产,核仁饱满、色浅、香味浓,品质优。[结论]豫丰是优良的仁用型核桃新品种。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处理对新疆早实核桃温185(Juglans regia L.)枝条抗寒力的影响,从安全越冬的角度初步提出促进抗寒力的栽培措施基本参数,为制定合理的技术标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设置4年生温185核桃的生长后期水肥控制、修剪调控和生长延缓剂处理共24个田间栽培处理,通过测定和分析各处理的田间冻害指数、一年生枝条-24℃胁迫的相对电导率、枝条组织活力、可溶性糖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和束缚水/自由水6个指标,以此评价不同栽培处理对枝条抗寒力的影响.[结果]田间冻害调查与室内抗寒力生理指标测定结果基本一致,适宜的生长延缓剂处理促进枝条可溶性糖与脯氨酸含量积累;生长后期浇水对枝条可溶性糖含量和束缚水比例影响较大;冬灌对可溶性糖含量影响较大;生长后期追肥和修剪可调控枝条束缚水/自由水.[结论]使用12 g/株的多效唑、生长季合理修剪、8月中旬和9月中旬浇水2次、8月底追施磷钾肥400 g/株·次、10月中旬冬灌等单项措施,均能不同程度的提高4年生温185核桃枝条抗寒力.  相似文献   

20.
应用表型聚类法,根椐7种性状的欧氐距离把40个甘蔗基因型划分为6个类群,从中筛选出24个基因型。进而应用遗传聚类分析,根椐6种性状的马氐距离把24个基因型划分为5个类群。发现经济性状最突出的类群是由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早熟高产高糖基因型福引79-8和来自毛里求斯的中熟高产高糖基因型福引79-9组成,经多点多年区试验证,这两个优良基因型的平均蔗茎产量和蔗糖产量均比对照种显著增产,可能成为福建蔗区的更新换代品种。结果还表明,聚类分析不仅是指导甘蔗亲本选配的有用工具,而且和稳定性分析一样,也是筛选鉴定甘蔗无性系,完善现有育种程序,提高选择效率的精确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