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工荫棚、桁架式栽培香荚兰园地保留和发展小叶冷水花和石上柏植被,可以有效地改善香荚兰的生态条件,有利于根系和植株生长。同时,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繁重的拔除杂草工作。两种植被相比,石上柏植被的香荚兰梢腐病及结荚蔓萎蔫的发生率都明显较低,是香荚兰园较好的植被。  相似文献   

2.
西双版纳香荚兰镰刀菌种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对西双版纳香荚兰种植园香荚兰根腐病组织和蔓、叶感病组织分离到的139个镰刀菌菌株进行系统观察鉴定,结果根部120个分离菌株中,尖孢镰刀菌Fusarium oxysporum占82.5%,腐皮镰孢F.Solani占13.3%,串珠镰刀菌F.moniliform占3.3%,木贼镰刀菌紧密变种F.equiseti Var Compactum占0.8%,蔓、叶19个分离菌中F.oxysporum占89.4  相似文献   

3.
西双版纳香荚兰根腐病田间化学防治试验(Ⅰ)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在网棚桁架式栽培条件下,使用粉锈灵(15%WP)、苯来特(50%WP)、多菌灵(50%WP)500-1000倍液淋土壤,防治香荚兰镰刀菌根腐病,经3年田间试验,3种农药1000倍液施药后2个月内均有防效,其中粉锈灵效果最好,粉锈灵表现出明显刺激根系生长作用,同时也表现出对部分茎基部一蔓的生长抑制现象。  相似文献   

4.
海南香荚兰生产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调查了海南香荚兰人工荫棚集约栽培,分散栽培和活荫蔽树下粗放栽培种植园的生产投入,种植面积,生产管理情况,管理特点和亩产水平等,对香荚兰生产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和总结,以推动海南香荚兰的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5.
世界香荚兰产品现状及未来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世界香荚兰的供求及一些主要消费国香荚兰产品的市场分析,结合我国现状,阐述了今后香荚兰产品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中国香荚兰综合开发的决策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作者以大容量的国内外香荚兰开发信息,较为系统而详尽地介绍了国内外香荚兰产业发展动态及国际市场的走势,作者还就香荚兰种植与加工中的问题和中国香荚兰综合开发的现状和未来,发表了自己的观点,看法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海南香荚兰生产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调查了海南香荚兰人工荫棚集约栽培,分散栽培和活荫蔽树下粗放栽培种植园的生产投入,种植面积,生产管理情况,管理特点和产量水平,提出今后香荚兰生产应控制集约的种植面积,发展分散式种植和粗放式种植。  相似文献   

8.
海南香荚兰产业化发展种植模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介绍香荚兰生长的环境条件、开花结英习性和国外香荚兰发展成功经验,分析海南发展香荚兰的利弊因子和现有种植模式的投资概算,探讨一种投资少发展快、效益高的种植模式,以促进海南香荚兰生产的产业化高效发展。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塔希提香荚兰生产状况的考查,与云南南部香荚兰生产状况作比较,从自然条件发展模式,栽培技术和市场等方面,分析了滇南香荚兰生产的优,劣势,对今后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用5种培养液:1/2MS,1/2MS+IAA,1/2MS+PP333+IAA,ABT1号生根粉及对照,作香荚兰蔓段秀导不定根发生和生长试验。经20d培养,1/2MS+PP333+IAA培养液诱导不定根发生率最高,新根生长最好,试验观察到,PP333和IAA在一定浓度配比下,对香荚兰有明显诱导生根作用。  相似文献   

11.
对无土栽培香荚兰叶片的营养状况进行测试分析。结果表明:施用不同配方营养液的香荚兰各养分含量也不同。施用A3营养液和对照A5的香荚兰叶片N素含量在适宜范围内,而施用A1、A2和A4营养液的香荚兰叶片N素缺乏;除施用对照A5的香荚兰叶片K素缺乏外,施用其余4种营养液配方K素存在高量;施用所有配方营养液的香荚兰叶片的P素、Ca素和Mg素均为缺乏,其中Ca、Mg缺乏非常严重。各营养液配方下的香荚兰叶片养分之间比例严重失衡。从养分含量方面分析,以A3营养液配方为基础,进行营养液配方调整比较适宜;从养分平衡状况来看,  相似文献   

12.
河口县香荚兰试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云南河口县的气候条件下,观察了香荚兰在不同荫蔽度(50%、70%)的荫棚栽培和不同荫蔽树的自然荫蔽栽培方式的香荚兰生长、开花、结荚及与环境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比较系统地研究了香荚兰的组织培养技术。通过“丛生芽的诱导”和“微型扦插”年增殖可达千倍以上。比较了不同细胞分裂素对香荚兰增殖率的影响。以培养50天的增殖率计,氨基嘌呤(6-BA)的效果最佳(279.5%),玉米素(Zea)次之(206.8%),激动素(KT)效果最差(140%)。以2毫克/升浓度的BA增埴率最高。香荚兰容易生根,几种生长素对香荚兰都有促根作用。以吲哚丁酸(IBA)的效果最佳,培养17天生根率达100%,吲哚乙酸(IAA)次之(86.7%),NAA更次之(71.4%)。对照不加生长素最差(57.1%)。IBA以0.5毫克/升浓度的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4.
1998年7-8月调查了勐仑和打洛两个种植场的香荚兰疫霉病,其中梢霉病平均发病率分别为12.8%和13.5%;处于低部位的梢腐病平均发病率分别为24.6%和29.3%,面高部位的平均发病率仅分别为6.7%和4.9%。柑桔褐腐疫霉是优势种。在一些表面长有大量且菌和  相似文献   

15.
在25℃,光合光量子流通量0.35m mlo·m~(-2)·S~(-1)下,香荚兰叶片的需 CO_2的释氧速率为1.59μmol O2·m~(-2)·S~(-1)。间歇暗期1分钟,照光叶片需 CO_2释氧速率能提高32.7%。叶片需CO_2释氧速率以25℃时为最高。温度升高至30和34℃时,叶片需 CO_2释氧速率降低。在4℃下8小时或10小时,香荚兰叶片的需 CO_2释氧速率和呼吸速率均有下降,但幅度较小。表明香荚兰能耐短期零上低温。在较高光强(0.9 m mol·m~(-2)·S~(-1)光量子)下0.5或1小时,叶片表现不同程度的光抑制现象。香荚兰的茎含有叶绿素 a 和叶绿素 b,a/b 为1.13,较叶片低。茎组织的丙酮提取液的吸收光谱表现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的吸收需 CO_2的释氧速率为2.86μmolO_(2·g) 鲜重~(-1)·h~(-1),相当叶片的92.5%。表明茎是香荚兰光合作用组织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6.
通过4个营养液配方、2种攀缘物及高度、2种无土基质配方和2种无土基质与土壤隔离物试验,初步筛选出适宜于香荚兰无土栽培的营养液配方2个,进一步验证了有机基质有利于香荚兰生长发育,并提出“人工荫棚下香荚兰全新的仿生攀缘栽培技术”理念及初步的研究方案。  相似文献   

17.
香荚兰园地植被植物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西双版纳人工荫棚,桁架式栽培的香荚兰园地中,主要有30种草本植物,构成园林植被,其中苔藓类植物植被和小叶冷水花,卷柏科植物植有利于香荚兰根系和植株的生长;而积雪草繁殖,生长较快,根系密集,对香荚里根系营养,水分和生长形成竞争;碎米蔼容易感染白绢病和轮枝菌病,两种植被对香荚兰不利。在一般栽培条件下,第一代杂草植被之后第二代植被为小叶冷水花,卷柏科植物,积雪草和碎米荠,在较湿润条件下,第三代植被为苔藓  相似文献   

18.
香荚兰嫁接试验结果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不同生长季节,采用合接,劈接,切接、靠接等嫁接方法,对墨西哥香荚兰和滇南香荚兰进行嫁接,并用椰子汁,蔗糖溶液和2,4-D,IBA,BA等处理砧穗,还进行了共砧嫁接与反接试验,结果,各种试验方法均未获嫁接成活植株。初步分析认为,香荚兰植物嫁接时愈伤组织木栓化,是导致双方嫁接合部不亲和,嫁接不成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香兰素在香荚兰植物体中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气相色谱法分别对香荚兰幼苗的气生根、茎干、叶片及成龄植株的气生根、茎干、叶片、幼果及成熟果荚进行香兰素含量的测定。结果表明,在香荚兰植株的不同器官组织中,均有香兰素的存在,其含量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成熟果荚、幼果、气生根、叶片、茎干。  相似文献   

20.
香草兰营养诊断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通过多年多点的调查分析,初步确定高产香草兰营养诊断适宜的采样时间10-11月;采样部位为自茎蔓顶叶向下数第7-8片叶;香草兰营养诊断指标包括养分含量适宜范围和重要养分平衡比值。养分含量适宜范围为:N2.15%-2.40%,P0.43%-0.50%〉K2.70%-3.20%,Ca3.60%-4.20%,Mg0.35-0.70%。重要养分平衡比值适宜范围为:N/P4.00-5.33,P/Ca0.01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