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辣根(Armoracid iapathifolia),别名西洋山箭菜、山葵萝卜、马萝卜,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其肉质根辛辣味浓,含有人体所需的多种营养成分,具有抑制胃癌细胞繁殖,防治胃癌之功效。辣根在东欧和土耳其已有2000多年的栽培历史,我国山东省青岛市和上海郊区栽培较早,一般单产2.70万~3.75万kg/hm^2,年产值可达6.0万~7.5万元/hm^2。由于其产值较高,近年在临沂市发展较快,全市栽培面积已达333.33hm^2,获显著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地膜水萝卜套种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模式目前已在天水市秦城区太京镇湾子村大面积推广,折合产水萝卜9.0万kg/h舻~10万kg/hm^2,收入3.6万元/hm^2-4.5万元/hm^2,折合玉米产量9.0万kg/hm2~1O.5万kg/hm^2。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2000-2001年进行的蚕豆/马铃薯复合种植适宜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蚕豆27.00万株/hm^2、马铃薯6.00万株/hm^2的处理产量、产值最高,会计产量达8021.3kg/hm^2,产值达15325.88元/hm^2,比对照(单种马铃薯密度6.00万株/hm^2)产量增加26.2%,产量增加20.6%;蚕豆33.00万株/hm^2、马铃薯6.00万株/hm^2的处理,会计产量为7667.1kg/hm^2,产值为14575.64元/hm^2,比对照产量增加20.7%,产值增加14.7%;在不同密度试验中,蚕豆产量随密度增加而增加,马铃薯产量随密度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4.
为了进一步提高日光温室的整体效益,发展适应市场需求的无公害蔬菜,2001年酒泉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全市各县(市、区)进行了日光温室茄子有机生态型无土栽培技术试验示范。2003年示范推广面积达到78.3hm^2,茄子产量达52500~60000kg/hm^2,收入18.00万~27.75万元/hm^2,最高可达30.00万元/hm^2以上,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5.
南瓜,又叫番瓜、倭瓜、金瓜,既是菜又是粮,营养十分丰富;同时南瓜又是一味良药,具有补中益气的功效。韭葱假茎和叶片生食、炒食或煮食皆宜,风味如同大葱。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从2004年开始研究南瓜复种韭葱栽培技术,经过几年的试验示范,其栽培技术逐步完善,一般南瓜产量达6.00万kg/hm^2、韭葱产量达5.2j万kg/hm^2,产值8.70万元/hm^2,纯收入达6.90万元/hm^2,目前已成为隆德县菜农致富的一条新途径。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马铃薯黑色地膜覆盖高产栽培技术及示范基地效益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色地膜覆盖平均单产达42660kg/hm^2,产值达40950元/hm^2;比白色地膜覆盖增产6375kg/hm^2,增产17.6%。比露地增产15480kg/hm^2,增产57.0‰黑色地膜比白色地膜覆盖产值增加6120元/hm^2,比露地产值增加14860.5元/hm^2,较露地净增产值3235.5元/hm^2。黑色地膜增产的主要原因是土壤含水量比露地高0.078-3.080个百分点,在马铃薯淀粉积累的关键时期,土壤含水量比露地高3.08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金银花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6年在三江侗族自治县老堡乡白文村、边浪村实施金银花无公害栽培示范75、33hm^2,总产干花171.68t,总产值206.022万元,平均单产2279kg/hm^2,产值达27348元/hm^2,分别是项目实施前的6.84倍和8.20倍。对金银花无公害栽培技术规程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高台县园艺站开展了大面积日光温室秋冬茬茄子套种黄瓜试验示范,弥补了嫁接茄子苗期过长,开花结果延迟的不足,使黄瓜、茄子的产量和效益得到了大幅度提高。2006—2007年度在巷道乡、宣化镇、合黎乡、南华镇示范种植面积达到39hm^2,黄瓜平均产量为3.975万kg/hm^2、产值为5.9625万元/hm^2,茄子平均产量为8.250万kg/hm^2、产值为17.5725万元/hm^2,合计平均产值达23.5350万元/hm^2,效益显著。现将其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陇西县自1994年引进日光温室以来,主要用于冬季栽培黄瓜及茄果类蔬菜。近年来,我们重点在陇西县文峰镇推广日光温室冬春茬黄瓜-夏秋茬番茄一年两茬栽培,大大提高了日光温室的利用率,黄瓜产量平均为9.30万kg/hm^2,番茄产量平均为7.95万kg/hm^2,合计产值达24.0万元/hm^2左右。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笋用竹林配套栽培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余姚市本地笋用竹品种进行配套栽培,选择良好的山地建园,建立合理的林分结构,改善地下鞭根系统的环境,满足竹林肥、水需要。结果笋用竹林年产春笋7425kg/hm^2,产值22275元/hm^2;鞭笋780kg/hm2.产值4680元/hm^2;冬笋375kg/hm^2,产值3375元/hm^2。“三笋”合计产量8580kg/hm^2,产值30330元/hm^2,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番茄是深受群众喜爱的果蔬。南方番茄一般分秋冬、春夏两茬栽培,以秋冬茬栽培产量高。秋冬茬露地栽培一般每667m^2产量4000-5000kg,单栋塑料大棚长季节栽培,即一茬栽培期延长到约10个月,产量10000kg以上。2003年我们在莆田市绿洲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塑料大棚基地(属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区)的10栋塑料大棚,进行秋冬茬番茄有机生态型无土高产栽培,面积0.89hm^2,收获番茄15.72万kg,平均667m^2产量1.17万kg,商品果达100%,按产区每公斤平均批发价格0.9元计,667m^2产值10535元,扣除成本(含折旧费),纯利4446元。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庄浪县旱寒区冬小麦膜侧沟播栽培密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2003年在庄浪县柳梁乡乱庄村开展的冬小麦膜侧沟播栽培密度试验结果表明,合理密度为基本苗360万株/hm^2左右,即播量450万粒/hm^2左右的小麦个体和群体比较协调,产量和产值为最高,折合产量为3159.18kg/hm^2,产值3791.02元/hm^2,且籽粒商品性较好。  相似文献   

13.
秋播红花密度、施肥研究及推广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红花(Carthamus tinctorius L.)既是药用作物,其花具有活血通经、去瘀止痛之功效,主治经闭、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痈肿、跌打损伤;也是一种新兴的油料作物,其油含较高的亚油酸。具有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食用红花油胜过食用花生油、大豆油。为使秋播红花生产持续、健康发展,2004年永胜县将红花生产列为产业开发,同时设置栽培密度、施肥等6项试验。通过2年的栽培技术研究,2006年将研究成果全面推广后,最高产值达53877.0元/hm^2,最低产值22465.5元/hm^2,180hm^2秋播红花平均产值达31372.5元/hm^2,比小麦每公顷产值增21622.5元,  相似文献   

14.
谷子为榆中县旱作区主要小杂粮作物之一,具有耐旱、抗病、耐瘠薄、稳产等特点。但榆中县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一般春季降水在10mm以下,干旱缺水对谷子的播种和出苗影响较大。榆中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在石头沟旱作农业示范点进行了旱地谷子全膜双垄沟穴播栽培试验,3a平均产量达7125kg/hm^2,较膜侧种植3a平均产量5040kg/hm^2增产2085kg/hm^2,增收13344元/hm^2(6.4元/kg),较当地常规露地种植3a平均产量3675kg/hm^2增产3420kg/hm^2,增收21888元/hm^2(6.4元/kg),增产效果明显。现将其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5.
高台县种植制干辣椒自然条件优越,所产制干辣椒红色素、辣椒素含量较高,品质优异,经济效益好。近几年随着加工企业的发展,高台县制干辣椒种植面积迅速扩大,2007年全县种植面积达192hm^2,鲜椒总产量553万kg,平均产量2.88万kg/hm^2,平均产值4.65万元/hm^2,总收入892.80万元,对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做大做强辣椒特色产业,我们结合生产实际总结出了制干辣椒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叶面肥多元素大绿皇在青菜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验证叶面肥——微量元素水溶肥料(多元素大绿皇)在蔬菜上的应用效果,进行了青菜喷施叶面肥的肥效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叶面肥,青菜叶片深绿且厚,植株较不施叶面肥矮;产量达16575kg/hm^2,分别较常规对照和清水对照增产3030kg/hm^2、3005kg/hm^2;产值这41437.5元/hm^2,纯收益32970.0元/hm^2,分别较常规对照和清水对照增收6607.5元/hm^2、7445.0元L/hm^2;产投比为4.89,增产增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随着日光温室产业的发展,古浪县反季节西瓜栽培也得到了广大农户的青睐,而且技术日渐成熟,面积也逐年扩大。我们通过探索,试验成功了反季节西瓜嫁接栽培技术,2008年示范面积达1.5hm^2。单瓜重2kg以上,产值在9万元/hm^2以上。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河西灌区大豆生产现状调查及田间栽培试验研究,制定了本生态区域及同类地区“大豆/马铃薯/白菜”种植模式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范。其产量结构水平大豆3450kg/hm^2、马铃薯18t/hm^2、白菜28.5t/hm^2,收入达4.5万元/hm^2。  相似文献   

19.
在宁夏南部山区的固原市原州区开展旱作保墒不同栽培方式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覆膜方式下,秋季覆膜玉米产量最高为9735.0kg/hm^2,较常规半膜增产3796.5kg/hm^2,增幅为38.99%;以补充灌溉375m^3/hm^2时主副产品产量最高为2645.43kg/hm^2,增产11.1%,纯收益则补灌量225m^3/hm^2最高,为12769.5元;一膜两季栽培2年玉米平均单产达9374.9kg/hm^2,较对照增产2062.4kg/hm^2,增幅达28.2%;在全膜覆盖条件下玉米大垄中间套种大豆,水分生产效率提高1.20kg/(mm·hm^2),土地利用率提高43%,单产达10481.5kg/hm^2,经济纯收入提高40.39%。  相似文献   

20.
2009—2010年,通过在张家界市武陵源区河沙土蔬菜基地开展萝卜氮、磷、钾三因子四水平回归设计试验,探讨氮、磷、钾肥料对萝卜经济性状的影响,总结出该土壤类型区萝卜种植的最佳施肥指标,即为每公顷施纯氮(N)180kg、纯磷(P:05)120kg、纯钾(K20)150kg,其产量可达到77775kg/hm^2,产值达到67280.25元,利润64706.85元,产投比为25.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