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高速公路边坡植被修复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千黄高速淳安段为例,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比较了地表裸露区域和植被修复区域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差异.结果表明:(1)植被修复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含量;(2)地表裸露区域土壤细菌OTU数目和Shannon指数显著低于植被修复区域,两区域之间土壤细菌群落结构无显著性差异;(3)地表裸露区域土壤真菌OTU数目显著高于植被修复区域,但是Shannon指数显著低于植被修复区域,两区域之间土壤真菌群落结构具有显著性差异;(4)CCA分析结果显示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素.综合分析表明:植被修复过程中可能会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进而影响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2.
该文以我国东部沿海地区某快速城市化区域为研究对象,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该区域土壤Cr的空间分布特征及潜在污染.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Cr含量呈现出自东北区域到西南区域逐渐减小的趋势;土壤Cr含量较高的区域主要位于研究区的北部,南部区域和中部区域的土壤Cr含量较低.潜在污染评价结果显示,26个采样点土壤Cr单项污染指数范围在0.065~0.213,表明研究区土壤未受到Cr污染.研究结果可以为快速城市化区域的土壤环境污染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土壤理化性状的改善是矿山生态恢复最重要的基础。针对北京市檀木港关停废弃采石场的未被干扰区域、修复区域、被破坏区域土壤理化性状的测定和分析表明:修复区域的土壤理化性状综合效应同未被干扰区域、被破坏区域存在显著性差异,工程恢复有效改善了恢复区域的土壤理化性状。单因子假设检验显示土壤pH值及有机质、全氮性状是该矿区下一步恢复的重点目标。  相似文献   

4.
土壤养分状况对烟叶质量的形成有重要影响。福建省龙岩市作为武夷丘陵清甜蜜甜香型烟叶典型产区,明确其不同类型土壤养分区域烟叶质量与工业可用性的关系,对实现龙岩烟叶精准收购与调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通过对龙岩市上杭县所辖22个乡(镇)的土壤取样分析后发现:上杭县土壤pH值较低,有机质含量丰富,碱解氮含量偏高,有效磷含量中等,速效钾含量偏低;进一步通过系统聚类分析法将上杭县所有乡(镇)分为7个不同类型土壤养分区域,并以其对口烟叶调拨工业企业安徽中烟烟叶质量评价方法对前3种主要类型土壤养分区域2014—2018年所产烟叶的外观质量、感官品质、化学成分等进行评分后发现:3种主要类型土壤养分区域烟叶质量综合得分均较高,且Ⅱ类土壤Ⅲ类土壤Ⅰ类土壤。因此,Ⅱ类土壤养分区域为该企业烟叶调拨最适宜区、Ⅲ类土壤养分区域为适宜区、Ⅰ类土壤养分区域为较适宜区;同时,该烟区除了做好稳定Ⅱ类土壤养分区域烟叶收购调拨工作水平以外,还要针对Ⅰ类和Ⅲ类土壤养分区域土壤碱解氮含量偏高、速效钾含量偏低的特点,在田间施肥方面可以适当采取控氮补钾措施,以逐步提高该类型土壤养分区域所产烟叶对相关工业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5.
耕地土壤的pH值不仅直接影响着作物的生长发育,还影响着土壤中的一些化学反应和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是评价土壤肥力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文章以红河州南部6县耕地土壤为研究区域,对该区域耕地土壤pH值进行分析测定,摸清现阶段该区域土壤酸碱度的含量及其变化,为各县耕地土壤的合理利用和合理施肥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上海临港新城近60a筑堤区域植被与土壤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海临港新城近60a筑堤区域主要受杭州湾涌潮和长江的影响淤长而成。由于筑堤,引起滨海盐渍土壤理化性质发生改变,导致了不同区域分布了不同的植物和植物群落。通过对上海临港新城近60a筑堤区域植被的调查,共记录维管束植物26科64属66种。植被与土壤特征相关性分析表明,各区域植物种类数目与土壤的pH值呈正相关,与电导率值呈负相关,但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而土壤有机质及10月份的土壤全盐量与该区域植物种类数目呈显著正相关与显著负相关。说明上海临港新城植物种类的主导因子是土壤有机质及土壤盐分。图2表3参15  相似文献   

7.
恩施州植烟土壤微量元素分布特点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对恩施州植烟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状况的统计分析表明,该区域植烟土壤普遍缺硼、锌、铜、氯等微量元素,为了提高烟叶产量和品质,生产上应重视这些微肥的施用;该区域植烟土壤有效钼含量变幅范围较宽,不同生产区域差异较大,施用钼肥应因地制宜;该区域植烟土壤有效态铁、锰含量较高。  相似文献   

8.
基于GIS技术,通过分析肥城市长期定位耕地1998年至2004年的土壤养分指标,采用相关系数法确定土壤养分指数权重,应用ArcGIS软件制图与空间分析功能,利用SAS软件对养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98~2004年间肥城市长期定位耕地土壤养分指标和土壤养分指数时空变异规律总体呈上升趋势.土壤养分指标的时间变异规律为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随时间延续呈上升趋势,最大上升幅度分别达3.20 g kg-1、15.29 mg kg-1、40.07 mg kg-1,土壤碱解氮平均维持在76.67 mg kg-1左右;其空间变异规律为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县域大部分区域均趋于升高,仅有小部分区域趋于降低;土壤养分指数的时空变异规律呈增长趋势,有41.31%的区域上升,仅9.05%的区域降低.研究明确了提高农业科技投入的方向和区域,对现代农田配方施肥、平衡施肥和区域养分资源综合管理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通过鄂尔多斯市2006~2010年3~10月每旬土壤相对湿度数据与降水量、平均气温、上一旬土壤相对湿度数据建立相关模型,根据鄂尔多斯市的地形及土壤类型特点将该市建成的121个区域自动站气温、降水数据附值于土壤相对湿度模型,从而反演出区域自动站土壤相对湿度数据。研究结果有效解决了该市区域面积大而土壤墒情监测站点少缺乏代表性的问题,为区域自动站资料的应用、干旱监测等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利用密云水库上游区域实测的土壤容重数据,对现行的土壤侵蚀强度分级标准中的土壤流失厚度参考指标的合理性进行了研究讨论。结果发现:不同土壤和不同土地利用条件下土壤表层容重存在较大的差异;利用现行标准的参考指标判定土壤流失的强度出现较大的误差。建议在区域水土流失调查、评价时应采取区域实际土壤容重数据,以更加科学合理使用该标准,更好地服务于当地水土保持规划管理。  相似文献   

11.
了解不同海拔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土壤养分特征规律,为揭示土壤-海拔生态学功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以山西吕梁关帝山自然保护区八道沟和柴禄沟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取样法取样,测定土壤总氮、有效钾、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土壤总磷和铵态氮含量,分析土壤养分水平和垂直空间变异性。结果表明:(1)关帝山八道沟、柴禄沟土壤有机质含量分别为77.38 g/kg、55.38 g/kg,两区域有机质含量充沛,其余土壤各养分含量也相对较高。(2)通过半方差函数分析两区域土壤养分,得出除柴禄沟土壤有机质含量拟合程度不高外,两区域的土壤其余养分拟合模型理想,八道沟土壤总氮和有机质含量空间变异小于柴禄沟。(3)分析两区域典型林分的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图可知,两区域土壤各养分含量表现为在东北方向上占绝对优势。八道沟土壤各养分空间分布较为复杂。(4)根据土壤各类养分含量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土壤养分两两之间存在相关性,具有协同效应。土壤有机质与有效钾呈极显著负相关,土壤有效磷与土壤铵态氮呈极显著负相关性。(5)对土壤养分含量随海拔梯度变化分析可知,土壤养分含量大体上均随海拔梯度的增加而增加,土壤铵态氮含量与土壤总氮和有机质含量随海拔梯度变化趋势相同。  相似文献   

12.
《中国农业科学》2000,34(6):40-45
通过土壤网格取样、室内分析及 ASI施肥推荐等方法 ,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 ,建立了区域土壤养分分区管理模型。该模型以土壤空间变异为基础 ,地统计学为手段 ,土壤分块管理为目的 ,考虑了土壤的空间变异和我国农村分散经营的实际 ,可为土壤养分管理提供合理的施肥量 ,也可为区域养分管理提供宏观决策。通过对河北省辛集市马兰试验区的实施与验证 ,在 Arc Info平台上 ,用土壤养分分区管理模型进行施肥推荐 ,同时给出整个区域的土壤养分分布图、分区土壤养分分级图、土壤养分管理图和养分施用推荐表等。它既避免了土壤养  相似文献   

13.
对贵阳市蔬菜基地土壤的理化性质进行了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菜地土壤特性发生区域性变化,其影响趋势是城区>郊区>农区。不同区域之间的菜地土壤物理性粘粒、毛管孔隙度、非毛管孔隙度存在明显的差异,其余土壤物理性质的差异不明显。菜地土壤呈中性或弱酸性,区域之间差异不大。土壤阳离子交换量有郊区高于城区和农区的趋势,区域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其平均值为17 cmol( )/kg土以上,属于中上等保肥水平。城区菜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高于郊区和农区并达到显著性差异;城区土壤有机质均值达到117.4 g/kg,是农区土壤的3倍。菜地土壤全磷和有效磷含量有城区和郊区大于农区的趋势;而钾素含量是农区>郊区>城区。  相似文献   

14.
土壤颗粒与养分含量的空间与类型尺度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土壤颗粒与养分的相关性,指导区域合理施肥、减少养分流失、提高土地生产力,采用全国土壤污染源普查山东聊城市数据,建立相邻尺度的区域、土壤类型间颗粒与养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研究区域整体、全部样本层面,土壤颗粒与土壤养分含量的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性水平,砂粒与养分呈负相关,粉、粘粒与养分为正相关。在分解为低等级的行政区域、土壤类型时,只有莘县、东阿县、冠县、高唐县,以及脱潮土、潮土亚类的颗粒组成与养分含量相关性和整体相同,对较大空间区域、高等级土壤类型颗粒组成与养分含量相关性贡献大,为理解土壤颗粒与养分相关性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基于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经济林氮磷钾元素调查数据、区划图、经济林分布图等数据,利用3S技术、克里金插值法、重分类和栅格计算方法,对该区域经济林种植土壤氮磷钾元素进行空间分析研究.结果显示:适宜苹果种植的土壤氮磷钾主要分布在研究区西部和中部区域,西北部分区域其值偏高,东南部地区其值偏低;适宜花椒种植的土壤氮磷钾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部和东部边缘,西部区域其值偏高,南部地区其值偏低;适宜葡萄种植的土壤氮磷钾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中南部地区和西部区域,西部小片区域其值偏高,东部及南部地区其值偏低.麦积区经济林种植土壤氮磷钾施肥没有统一标准,土壤中氮、磷、钾等土壤肥力分布不均衡,应尽快因地制宜的对麦积区经济林栽培进行科学管理和标准规划.  相似文献   

16.
基于GIS的土壤养分分区管理模型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通过土壤网格取样、室内分析及 ASI施肥推荐等方法 ,在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 ,建立了区域土壤养分分区管理模型。该模型以土壤空间变异为基础 ,地统计学为手段 ,土壤分块管理为目的 ,考虑了土壤的空间变异和我国农村分散经营的实际 ,可为土壤养分管理提供合理的施肥量 ,也可为区域养分管理提供宏观决策。通过对河北省辛集市马兰试验区的实施与验证 ,在 Arc Info平台上 ,用土壤养分分区管理模型进行施肥推荐 ,同时给出整个区域的土壤养分分布图、分区土壤养分分级图、土壤养分管理图和养分施用推荐表等。它既避免了土壤养分空间变异性所造成的施肥推荐偏差 ,又能考虑土壤养分严重缺乏的地块 ,使土壤养分管理趋于更加合理。  相似文献   

17.
运用地统计学,结合GIS技术研究了20年来广东省新会地区土壤全钾和有效磷的时空变异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耕地土壤由于20年来的耕作施肥使得土壤全钾和有效磷含量显著增加,土壤全钾在研究区域的南部变化最明显,与该地区的土壤类型为咸田有很大关系;耕地土壤全钾和有效磷的空间分布都表现为中等空间相关性;土壤全钾和有效磷变程的变化与土壤养分在土壤中化学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8.
以信江流域中游弋阳县龟峰段为研究背景,以G IS和地统计学为技术手段,研究了小流域尺度下退化红壤生态脆弱区域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结合该区的植被分布状况,进一步探讨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及区域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影响。依据土壤养分含量为退化等级划分指标,显示龟峰段强烈至剧烈退化等级的区域面积极大,因此该区域土壤质量退化严重。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对龟峰段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研究表明:龟峰段土壤养分含量的空间变异强烈地受到人类土地利用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文章以天津市城市郊区、工矿企业区为例,采集493个点位的土壤,选取土壤中4种重金属作为评价因子,采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法对采样区域的土壤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样区域土壤环境质量全部符合国家二级标准,处于清洁水平。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适宜黄土高原边缘台塬区域麦田土壤养分的管理分区方法,找出对产量影响较大的土壤养分因子,以闻喜县麦田作为研究对象,将地形因子、土壤类型和土壤养分作为输入因子,分别采用K均值聚类、模糊C均值聚类、分级分区3种方法进行管理分区,以变异系数作为评价指标,找出适宜该区域麦田土壤养分的管理分区方法。结果表明,闻喜县的麦田地形因子、土壤养分的空间变异性较大,适宜进行管理分区;较未分区前,K均值聚类、模糊C均值聚类、分级分区均能降低麦田土壤养分的变异系数,其中,分级分区降低幅度最大,达27.07%;地形因子和土壤养分的主成分分析表明,地形因子对主成分的贡献较大,地形因子与土壤养分呈负相关关系。黄土高原边缘台塬区域地形复杂,地形因子掩盖了麦田土壤养分对产量的影响,导致K均值聚类和模糊C均值聚类分区不适宜该区域管理分区。分级分区是适合该区域的麦田土壤养分管理分区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