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美国白蛾的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白蛾是世界性的检疫对象,也是我国唯一一种被农业、林业部门共同列为检疫对象的害虫。文章简述了美国白蛾的形态特征和发生规律,并据此提出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若干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和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对优良种苗的需求不断增加,品种更换,国内外种苗的大量引进种植,危险性有害生物的传入和扩散蔓延形势异常严峻,检疫监管任务日益繁重,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以下简称《种子法》)颁布实施后,种子市场发生了较大变化,种子检疫问题更加突出.据统计,目前在黑龙江省发生的检疫对象已由1990年以前的6种,增加到了16种,同时,传播蔓延势头和危害程度也令人担忧.因此,当前迫切需要各方配合,应对种子市场新形势,切实加强种子检疫.  相似文献   

3.
吕慧 《种子世界》2006,(5):33-35
自1999年以来,在上海地区进行了草坪有害生物的疫情监测及发生种类与为害情况的调查研究。通过现场检疫检验、直接镜检、病原菌分离培养、致病性测定和昆虫饲养观察,共鉴定出草坪病害16种,害虫41种,包括害螨2种,软体动物1种。1999—2005年,未见新的检疫性草坪有害生物传入。  相似文献   

4.
正香蕉枯萎病又称巴拿马枯萎病、镰刀菌枯萎病或黄叶病,是香蕉上的一种毁灭性真菌检疫性病害,也是国际上著名的检疫对象,一旦发生很难彻底根除。香蕉枯萎病于1904年在美国夏威夷首次被发现,此后随着种苗的调运不断蔓延扩散。目前在我国南方香蕉产区均有发生,一般造成减产20%以上,严重的田块甚至绝收。发病原因:  相似文献   

5.
美洲斑潜蝇(LirionyzasatiraeBlanChdrd)是一种严重危害蔬菜、花卉作物,引起减产和观赏的国际性检疫害虫,是国内新发现的检疫对象,一年来,我站在省植保植检站和地区科委的大力支持下,为明确我区是否有美洲斑潜蝇发生危害,组织10县(市、特区)植保植检站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了普查,基本摸清了该虫在我区的发生危害情况,现将普查结果综述如下:1普查时间和方法1.1普查时闰及组织实施由地区站统一方案、统一组织、监督、指导各县市实施。普查时间1997年5~11月,全区范围内进行,普查到乡。1.2普查方法1.2.豆发蝇普查在瓜类、豆…  相似文献   

6.
武合讲 《种子科技》2007,25(6):13-15
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因农作物种子带有国家规定检疫对象有害生物(以下简称检疫对象)造成农作物损失的事故时有发生。发生此类事故给种子使用者造成的损失应当由谁承担赔偿责任,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审理此类案件通常  相似文献   

7.
<正>稻水象甲属鞘翅目象甲科,是严重为害水稻的一种检疫性有害生物,被国际自然保护联盟列为全球100种最具威胁性的外来入侵物种之一,对水稻生产安全极具威胁,也是我国对内、对外重要的检疫对象。2010年,在贵州省平坝县首次发现国内二级检疫对象——稻水象甲,经过2010~2014年5年来的监测、试验、示范和防控,基本探明了稻水象甲在该县的地方  相似文献   

8.
为了防止危险性病、虫、有害杂草的扩散蔓延,严防新的危险性病,虫、有害杂草的传入和传出,以保障农业生产的高产稳产,一旦发现应立即封锁消灭,严格执行植物检疫制度,做好检疫工作,现将小麦腥黑穗病,小麦线虫病,水稻白叶枯病等三种植物检疫对象的种子检疫方法介绍如下: 小麦腥黑穗病的检疫小麦腥黑穗病,在1958年基本消灭其危害,但目前在局部地区或地块又有发生,应引起注意,杜绝传  相似文献   

9.
根肿病俗称大根病,曾经是对内植物的检疫对象。该病在成都地区已有近10年未发生过,但近几年又开始有零星发生,至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无检疫对象小麦制种基地建设的现实依据和法律依据,提出搞好无检疫对象小麦制种基地建设,关键在于严把产地检疫关,从产地检疫入手,研究制定<无检疫对象小麦制种基地建设规程>,有计划、有步骤、周密细致地做好亲本种子管理、选址申请和审批、田间检验检疫、产地检疫合格证签发等产地检疫工作.  相似文献   

11.
斑潜蝇属双翅目潜蝇科,该类害虫种类多,约300多种;个体小,幼虫体长1.5~4mm;发育周期短,瓶插菊花可完成一代;寄主范围广,几乎各种蔬菜都受害,为害性大,抗药性强,难以防治。许多国家和地区将一些种类列为重要的检疫对象。我国95年将美洲斑潜蝇定为全国植物检疫对象。贵阳市目前发现的检疫性斑潜蝇有2种":检疫对象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Blanchard)和贵州省补充检疫对象南美斑潜蝇(huidodrensisBbnchard)(又名拉美斑潜蝇)。两种害虫已在局部地区蔬菜上为害成灾,对我市"菜篮子"构成极大威胁。现将我们两年来对斑潜…  相似文献   

12.
斑潜蝇类害虫已成为我省乃至全国蔬菜上的主要害虫。国内检疫对象美洲斑潜蝇、贵州省补充检疫对南美洲斑潜蝇在贵阳市蔬菜地混合发生,为害作物20多种,损失产量在5%~40%,最严重的达70%甚至绝收。为及早控制疫情,减少损失,我们选用了盐城辉丰(农药)集团、江苏省大丰农化厂生产的辉丰快克(25%辛氰乳油)进行了防治试验,现将简报如下:1材料与方法1.1处理设置A.辉丰快克40ml/667m2;B.辉丰快克50ml/667m2;C.辉丰快克60ml/667m2;D.杀虫双400倍液;E.空白对照(清水)。…  相似文献   

13.
检疫在豆象防治中的作用评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梅流柱 《粮食储藏》2000,29(5):11-16
豆象的远距离传播是由人工调用带虫的豆类引起的,检疫在防止豆象的远距离传播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常见的豆象检疫及其检疫处理方法。近年来,中国在进口的货物上截获了25种豆象,其中外源性豆象16种,有效地防止了豆象的入侵。  相似文献   

14.
在农业生产实践中,因农作物种子带有国家规定检疫对象有害生物(以下简称检疫对象)造成农作物损失的事故时有发生。发生此类事故给种子使用者造成的损失,应当由谁承担赔偿责任,仍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在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审理此类案件,通常是判决种子经营者或种子生产者赔偿种子使用者的损失。作者认为,种子生产者和种子经营者不应对农作物种子带有检疫对象造成农作物损失承担赔偿责任。下面借助中国法院网刊载的《农作物遭病毒侵害损失谁担》一文介绍的案例,谈点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15.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农作物种子的进出口贸易日益频繁,农业生产中也常常会发生因农作物种子带有国家规定检疫对象有害生物所引起的农作物损失事故。这类事故给种子使用者造成的损失,应当由谁承担赔偿责任,曾经有很多部门为此引发过争议,笔者就此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1996-1999年调查研究表明:在余庆县发生的检疫害虫有美洲斑潜蝇加南美斑潜蝇两种,危害植物达27种,发生程度因作物和季节而异,3月中旬始见,4月中旬-5月中旬为第1个危害高峰期,7月分因高温种群数量急剧减少,8月中旬-9月中旬为第2个危害高峰期。根据其发生特点,提出了“加强植物检疫,实施综合治理”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7.
甘薯茎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薯茎线虫病近年在荥阳市发生日趋严重。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包括严格执行检疫措施、培育无病薯种薯苗、轮作防病等多项防治措施,以防止病害进一步扩大蔓延。  相似文献   

18.
苹果蠹蛾入侵的影响因素及检疫调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青年  赵欣  胡远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11):279-279
苹果蠹蛾是世界性重要的果树害虫之一,适应性广,危害严重,成为许多国家重要的检疫对象。为了更有效地防止苹果蠹蛾入侵中国主要水果产区,借鉴更安全环保的检疫处理和苹果蠹蛾发生区的控制措施,该文分析了苹果蠹蛾的传播途径和成功入侵的影响因素如寄主植物、温度、湿度、降雨和光周期等,并重点介绍了溴甲烷熏蒸、低氧空气或混合气体处理和高温低氧低温冷藏处理等检疫处理,以及性诱剂、苹果蠹蛾颗粒病毒和利用赤眼蜂等田间生物防治措施。苹果蠹蛾的成功入侵与寄主植物的种类有直接的关系,而气候条件则是影响其种群的重要因素。3种检疫处理措施均能安全有效地杀灭水果中苹果蠹蛾的不同虫态,而田间生物防治措施则能有效地控制苹果蠹蛾成虫、卵和幼虫3个重要的虫态,从而降低水果的损失。因此,这些结果为苹果蠹蛾的内外检疫和和田间控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对阿拉山口口岸截获检疫性有害生物进行鉴定与疫情变化趋势分析。结果显示,近3年来,阿拉山口截获检瘦性有害生物16种.有效的防治了检疫性有害生物对我国农业系统的危害.  相似文献   

20.
假高粱(SorgnumhalepensecL.Pers),俗称石茅、石茅高粱、阿拉伯高粱,拟高粱等,属禾本科,高粱属。假高粱是我国对内对外植物检疫对象,世界十大恶性杂草之一,对谷类、玉米、大豆、红薯、牧草等30多种农作物构成危害。1988年随湛江口岸中转的进口小麦传入我区,为了保护我区农业生产的安全,1990—1996年我们根据贵州省农业厅(199)黔农(植)字112号(关于切实加强假高粱检疫防除工作)的通知精神,结合我区进口小麦批次多。数量大、摆布分散的实际情况,组织全区专职检疫员在8县1市1特区范围内开展检疫对象假高粱的普查,基本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