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农药市场信息》2003,(18):20-21
<正> 水稻稻曲病,又叫青粉病,南北稻区都有发生。水稻主要在抽穗扬花期感病。水稻生长后期生长过旺,抽穗前后遇多雨,高温(26~28摄氏度),该病易诱发。偏施氮肥,深水灌溉,田水落干过迟则发病更重。品种的抗病性有显著差异,尤其是今年种植的粤优938等品种极易感染稻曲病。另外,杂交稻制种田中尤以制种田母本发病重。发病后  相似文献   

2.
3.
4.
5.
6.
茶白星病     
  相似文献   

7.
多项调查结果表明,近年来我国苹果树腐烂病又进入了新一轮高发期,对于这一具有毁灭性的疫情灾害,做好预防并积极治疗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9.
10.
从患病的亚麻根部获得分离物,经鉴定及致病性测定,经过完整的柯赫证病过程证实,引起亚麻萎蔫病的致病菌主要是尖镰孢菌,发病率达61%,其次为立枯丝核菌,发病率达21.2%,拟枝孢镰孢菌,发病率达17.8%。  相似文献   

11.
12.
梨波氏盘菌(Potebniamyces pyri,是一种危害苹果、梨等植物的弱病原菌,除了引起果树树皮的溃疡或坏死外,还可以引起储藏期梨果的腐烂病.该病曾在欧洲的一些国家发现,目前在美国华盛顿州发生严重,给当地梨的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在中国尚无分布,因此对P.pyri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水稻对黑条矮缩病感病生育期研究初报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明确水稻品种对黑条矮缩病的感病生育期,分别于水稻二、四、六、八、十叶龄期模拟田间发病条件对特特普和华粳6号两品种进行接种比较抗病性差异。结果发现八叶龄以内的特特普与十叶龄以内的华粳6号均表现为感病,十叶龄水稻品种则表现为不感病,随着叶龄的增加水稻品种对病害敏感程度呈下降趋势。这表明水稻品种不同生育期对黑条矮缩病感病性存在差异,而秧田期和本田前期是水稻对水稻黑条矮缩病感病性较强的时期,本研究结果可望为水稻黑条矮缩病综合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4.
黄桂香 《科学种养》2014,(10):50-51
<正>养殖规模的扩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饲料的大量投喂、环境污染加重等诸多因素,导致鱼病增多。很多鱼病症状极其相似,如圆形碘泡虫病、小瓜虫病和卵涡鞭虫病这三种病都是原虫病,患鱼都表现为反应迟钝、游动缓慢、食欲减退、鱼体消瘦和体表附着许多小白点等,若不能正确区别,轻者延误病情,重者导致药害事故。现将这三种病的区别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供养殖者参考。一、三病的区别方法1.流行不同。圆形碘泡虫病流行时间长,发生面积  相似文献   

15.
鸡支原体继发大肠杆菌病的诊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鸡支原体病又叫霉形体病,病原主要有败血支原体和滑液囊支原体两种,败血支原体引起鸡的慢性呼吸道病,滑液囊支原体引起鸡的关节炎和呼吸道病。本病的特征是病程长,通常呈慢性发展,呼吸有罗音,流眼泪和窦部肿胀,死亡率不高但可使肉鸡生长速度显著降低,料肉比明显提高,饲料消耗大。蛋鸡和种鸡感染发病后,产蛋率降低,畸形蛋增多,  相似文献   

16.
孙智开 《种子》1994,(2):60-61
130多个小麦抗源在人工接种的条件下试验,选出7个基因型用不完全双列互交的设计方案,抗源在抗性水平上有显著的不同,范围从0.65-3.89(等级0-5)。抗性水平的改善除F1×F1外,与他们的亲本比较在F1代几个组合中也获得了改善。看到基因累加效应(即微效基因效应)和不完全显性,发现最高抗性水平在F1代和F1×F1复交组合中含有Bizel和Poncheau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17.
鸡病诊断包括临床诊断和实验室诊断,其基本方法是:问、视、触、叩、听、嗅六诊.鸡病的临床诊断与其它牲畜一样,也应充分了解病史,结合症状、剖检变化及实验室诊断,综合分析.现就鸡病临床诊断的常规方法和步骤,结合临床分别叙述,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19.
2008年8月1日,杨柳街镇养鹅大户陆某饲养的1200多只雏鹅突然发病,体温升高,用青链霉素紧急治疗后,病情得到缓解,但每天雏鹅死亡数仍有几只到十几只不等。3天后,该镇一养殖场和其他养鹅户的鹅群也陆续发病。  相似文献   

20.
<正>羊合群性较强,对疾病的忍受力也强,所以患病初期症状不明显,不易被发现。因此,饲养管理人员要学会识别羊病的技能,对保证羊群健康十分重要。饲养管理人员要经常细心地观察羊群,及时发现病羊,及时治疗,避免造成较大的损失。1.放牧观察健康羊在放牧时总是争先恐后地吃草,而且吃得快,对放牧人员发出的口令反应迅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