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2 毫秒
1.
正延庆区林下经济现有面积42374亩,主要分布在千家店、四海、珍珠泉、张山营和大庄科等乡镇,其中林花新增面积为8610亩,历史留存面积为2440亩;林禽面积为150亩;林药留存面积4560亩;林菌留存面积为50亩,新增面积为220亩;林粮面积为200亩;平原造林林下种植面积为1144亩(包括林花林草林药),历史留存面积25000亩。林下经济平均每亩林地比种植其他农作物增收1200元,2015年我区林下经济带动农民就业2000余人,产值约4300万元。农民发展林下经济的产值约是种植普通农作物  相似文献   

2.
对泗阳县杨树片林郁闭前的复合经营模式和郁闭后的中草药种植模式及其发展潜力进行了总结、分析,初步提出了适合泗阳县及周边地区不同林地的林农、林药高效复合栽培模式;并展望了发展林下中草药经济的前景,提出了其存在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3.
兴化地处苏北里下河腹部,境内河沟纵横,素有“锅底洼”之称。全市土地总面积359万亩,其中耕地191.7万亩,非耕地118万亩(含滩地17.02万亩)。从1979年开始在周奋乡崔四村开发滩地,营造池杉林,至今已采用林经,林粮、林渔等林农复合模式营造池杉速丰林基地28534亩,其中以林为主的垛田造林21791亩,林粮间作式埂田造林3493亩,以养殖为主的鱼池埂造林2050亩,造林、养鱼并举的复合型造林1200亩。为了总结综合开发经验,不断优化开发模式,提高林农复合经营效益,使林木生长和间作效益同步增长,促进滩地开发的稳步发展。现将主要造林模式及林木生长和间作效益作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4.
杨树栽植中沼气应用研究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树枝叶是一种营养丰富的生物质原料,利用杨树枯枝落叶,结合林农复合生态系统要求,对沼气应用进行设计,建立多环节、多层次、高效益林农生产系统,改变人工杨树林地地力消耗大,不利于用养结合持续经营的局面,提高林地产出率,探索人工杨树种植新模式。  相似文献   

5.
袁芳  王磊  丁晶晶  邢玮 《江苏林业科技》2010,37(6):32-33,44
利用3S技术,对泗阳县近20 a杨树种植面积的动态变化情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988~2006年间,泗阳县分别有23.00%的农田和8.15%的聚落转变成林地,杨树种植面积呈显著上升趋势,占国土面积的比例由11.95%提高到18.92%。从杨树林地斑块面积占比看,1988年10~100 hm2的杨树林斑块所占比例最大,约占所有杨树林面积的70%;由于近年来持续的大规模杨树造林,到2006年原有的杨树林斑块逐步连接形成大规模成片林,大于100 hm2的杨树成片林所占比例达到了约50%,杨树种植布局进一步得到优化。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以来,弥勒市大胆创新改革模式,在红河州率先开展林木权确权登记发证工作,有效拓宽了林农可抵押担保的资产范围,增强了金融业支持林业发展的力度,调动了林业企业和林农发展林产业的积极性。从而,成功破解了农民和林业企业在发展林产业中资金不足、融资难等制约"瓶颈"。弥勒市自2007年全面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以来,全市林业企业和林农在林地或非林地上种植观赏苗木1.5万亩,木本油料林87万亩,经济林5万亩,  相似文献   

7.
对江苏泗阳县杨树林下种植雪菜模式经济效益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与纯林相比,杨树林下种植雪菜模式年新增纯收益为46 335元/hm~2。杨树林下种植雪菜模式,提高了杨树林地利用率,有效地促进林农增收,促进当地杨树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在江苏杨农复合经营林菜模式中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8.
指出了杨树生长逐年进入郁闭期,林地农作物效益愈来愈低,分析了宿城区高效林农复合经营现状,探讨了通过林地综合效益的开发和利用,以提高林地产出率,提出了林间套菜、林间套茵、林间套禽等林农复合经营模式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试论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与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林农复合的经营原则,从技术手段上,提出林粮、林菜、林药间作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江苏沭阳位于苏北平原,地处南北气候交汇地带,属暖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日照充足,雨量充沛,具备杨树生长的良好自然环境条件。沭阳杨树栽植历史悠长,全县现有杨树成片林87万亩、农田林网200万亩。杨树是优良的平原造林树种之一。在沭阳,杨树在改善生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杨树人工林林渔模式、林农模式、林牧模式的调查,分析了杨树人工林复合经营模式对杨树蛀干害虫天牛控制效果和复合经营的效益.结果表明,3种复合经营模式与纯林相比,杨树天牛虫口密度下降了87.94%~97.16%,有虫株率下降了90.74%~96.17%,复合经济收益有显著增加.同时,通过对不同复合经营模式综合评估的分析...  相似文献   

12.
我县湖滩面积较大(17.6万亩),土壤肥沃,自然条件优越,常年以生长芦苇、柴草为主。随着水系的变化,水位下降,芦滩长期裸露,柴草退化,自然植被受到破坏,经济效益很低。从1979年开始改造滩地,累计开发18,690亩,营造商品基地林16,144亩,同时,进行林农、林鱼、林牧、林果、林经等综合对比试验,经济效益明显提高,林木生长迅速。由于林、农、牧、果、经济植物相互结合,改善了生态环境,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促进了种植、养殖业的发展。本文试就池杉林农复合系统经济效益方面探讨的结果,报告如下: 一、不同布局选择方法 (一)林农结合 在池杉幼林下,选择水稻、豆类、油菜、生姜、芋头、甘蔗、林苗等经济作物进行间作,林与水稻结合的,  相似文献   

13.
宿迁是中国著名的"意杨之乡"。通过近30年的持续发展,以杨树为主的丰富的林业资源已使宿迁的林业水平在江苏省处于"排头兵"地位,为全省林业挑了重担。到2003年底,全市杨树成片林已达190万亩,农田林网620万亩,四旁树达1.2亿株,活立木蓄积量达1000万立方米,每年可采伐利用木材90万立方米;木材加工企业3000余家,年木材加工能力150万立方米,实  相似文献   

14.
针对宿迁市杨树人工林发展的需求,开展了林农复合经营模式的构建实践,在不断总结完善的过程中对宿迁市当前较为成熟的、可操作性强的7种模式进行了推广普及,并提出了配套技术,分析了经济效益,当前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宿迁市以林业产业化发展为导向,积极探索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林业生产、投入、管理和分配方式,建立适应高效生态林业发展需要的新型产权制度。林业生产出现了喜人的局面。一是经营权拍卖。向社会公开竞价出售宜林地经营权,经营者按规定栽植,自行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以前梅花镇所栽37万株杨树,有24万株是突击性地栽植在路边、沟边、渠边、水库边、废坡地上的“公树”。由于产权不明晰,毁坏严重。杨树拍卖到位后,有了名和姓,苗木成活率达到98.7%。二是招标承包经营。道路两侧、中小型河、渠堤,农田林网和面积较集中的规划宜林地,招标承包进行绿化。沭阳县青伊湖镇7户农民承包桑高路南、荣吴村境内120亩土地进行造林,目前2000余棵杨树长势喜人。泗洪县朱湖镇马宅村全村“拾边地”全栽上了意杨。三是股份合作。对成片宜林地采取国家或集体以土地入股,部门或职工、农户出资购树并负责管护,同时吸纳技术、资金入股,收益按股分红的方式,合理解决了土地、资金、技术、劳力、管理等衔接问题。四是谁栽谁管谁有。农田植树后,以树木数量为准,调整各户土地面积和树木株数,使每户均有树,树木数量相对均等,减少了林地有多有少和收益有高有低的矛盾。截止到2002年...  相似文献   

16.
林农复合经营是近年来平原农区在绿色通道建设和农业结构调整中创造的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模式。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已经初见成效,其作用和做法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对此,我们谈些体会和认识,抛砖引玉,与同行们一起探讨。一、林农复合经营的作用。在平原农区调整农业结构中,实施林农复合经营,已日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一)林农复合经营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高大树木与低矮的农(经)作物叶片和根系,能不同层次地利用太阳光能和土壤肥力,充分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提高复种指数,通过对农(经)作物的精耕细作,有效地提高林地质量,促进林木生长发育。金湖县前锋镇淮村1994年定植72意杨39hm2,定植后头3年套种油菜和棉花,经调查统计和未套种地块杨树生长量相比较,套种的意杨3年生树径平均长至12/株,棉花3年共收获子棉10350/hm2,油菜570/hm2,而未套种的意杨3年生树径平均只长至9.5/株,且没有套种收入。据测算,复合经营的林木通常比纯林地经营生长量提高5%~30%,林农复合经营等于增加50%左右的耕地。(二)林农复合经营能有效地抵御和减轻自然灾害。林农复合经营能减轻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有效地抵御台风对农(经)作物的侵害,减轻病虫害对农...  相似文献   

17.
林农复合经营是一种重要的土地经营方式,合理的林农复合经营有利于提高土地生产力和经济效益。为了了解林农复合经营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状况,该研究对江苏省泗阳县的杨树(Populus×euramericana ‘Nanlin895’)+小麦、杨树+雪菜、杨树+油菜、杨树+草鸡4种杨农复合经营模式以及纯杨树林的土壤理化性质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与纯杨树林相比,杨农复合经营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但是不同复合经营模式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其中林下间作型杨农复合经营(杨树+小麦、杨树+雪菜、杨树+油菜)能有效降低土壤容重和p H值,提高土壤孔隙度和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而林下养殖型杨农复合经营(杨树+草鸡)虽然也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水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但是会导致土壤容重和p H值升高,土壤孔隙度下降。  相似文献   

18.
10月31日-11月1日,第二十三届国际杨树大会组织与会代表到河南省濮阳市现场考察.推广濮阳种植杨树的经验和做法。2005年.濮阳财政投入250万元以奖代补资金.先后带动各界投入1500万元建设杨树速生丰产林基地。全市杨树种植面积从2002年的20万亩迅速扩大到目前的140余万亩.活立木蓄积量接近500万立方米。2007年,全市林纸林板企业实现产值10.8亿元.年加工术材能力超过200万立方米.  相似文献   

19.
林粮间作是农林复合经营的一种较为科学的模式。在同一块地内,既种粮又种树,有的以农为主,有的以林为主,有的林粮并举,最终都能做到林茂粮丰。介绍了林粮间作的类型及营造技术。  相似文献   

20.
林下经济是借助林地的生态环境,充分利用现有的林木、土地资源和林阴优势,在林冠下开展林、农、牧等多种项目的复合生产经营,从而使林、农、牧各业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循环相生、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模式.农民在经营农牧业的同时,兼营林业,实现以农促牧、以牧养林的良性循环,从而缩短林业发展周期,是农民早致富、快致富的好路子.所以,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