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育种技术研究抗逆性鉴定方法研究对黄瓜低温弱光耐受性进行了研究,系统地调查分析了临界低温(日温15℃/夜温8℃)、偏低温(日温20℃/夜温12℃)和两种低温逆境与弱光(3000Lux)组合对黄瓜苗期光合作用等生理代谢的影响,以及由此产生的叶面积增长减慢和冷害症状发生发展的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临界低温与弱光的逆境组合下,临界低温的胁迫起主导作用;在偏低温与弱光组合下,弱光起主导作用;黄瓜品种对临界低温和弱光的耐受性不完全协同,温室品种对偏低温、弱光特别是弱光的耐受性强于露地品种,但对临界低温的耐受性不一定优于露地品种。在上述研…  相似文献   

2.
分析和测试了超磁致伸缩材料剩磁效应对动态磁机特性以及磁场传感特性的影响,提出了一种具有自偏置功能的SmFe_2/PZT多铁异质结构。利用负超磁致伸缩材料SmFe_2兼有明显铁磁性和磁致伸缩性双重特型,在材料磁滞和剩磁的作用下其压磁系数、杨氏模量及品质因数等反映动态磁机特性的参数都表现出滞回特性,并从微磁学180°畴璧能量的角度分析了各个参数滞回特性产生的根源。研究结果表明,仅依靠材料剩磁的作用下,SmFe_2/PZT异质结构在反谐振频率点120 kHz和非反谐振频率点1 kHz的灵敏度分别为0.86 V·Oe~(-1)和1.2 mV·Oe~(-1),且磁电电压输出与施加激励电流之间呈近似线性变化关系,具有较好的线性度。所提出的SmFe_2/PZT多铁异质结构摆脱了传统磁电传感器对外加永磁体作为偏置磁场的束缚,减小了封装磁传感器件的体积,有利于实现器件的微型化,并具有制作简单、成本低以及灵敏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根据293份不同进化型大豆原产地的自然临界光照和自然临界温度与公主岭自然温度下,13.5h光周期之间发生的复式光温综合作用原理以及生长发育规律,确定我国大豆生态类型。提出各纬度及同纬度不同海拔74个县市的自然临界光照和自然临界温度。讨论了无野生大豆区光温综合作用与群落形成的关系以及研究光温综合作用理论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低温弱光对辣椒幼苗叶绿素a荧光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10  
以脉冲调制式荧光仪研究了偏低温弱光和临界低温弱光胁迫对辣椒幼苗叶绿素a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无论是在偏低温(19℃/12℃)还是在临界低温(15℃/8℃)下,辣椒幼苗的Fv/Fm、Fv/Fo和qP均下降,qN升高,但临界低温比偏低温严重。在两种低温下,30μmol?m-2?s-1弱光使Fv/Fm和Fv/Fo下降幅度小,而qP和qN下降或升高幅度大,即30μmol?m-2?s-1弱光能够降低辣椒幼苗对低温的敏感性,提高PSⅡ光化学活性,但同时使光化学猝灭下降严重,非光化学猝灭则上升较大。  相似文献   

5.
盐渍土壤中盐分的空间分布是非均匀的,具有空间异质性。为探明异质盐胁迫对杜梨生长的影响,本试验利用自制沙培分根容器,对其幼苗进行异质盐胁迫处理,研究不同盐胁迫条件下杜梨幼苗的生长特征、光合特性、叶片氮含量及叶面温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盐胁迫处理对杜梨植株生长影响明显,异质盐胁迫0/100处理下幼苗株高、生物量、根冠比均显著高于均匀盐胁迫和异质盐胁迫0/200处理。随着盐胁迫时间的延长,均匀盐胁迫100/100和200/200处理下植株分别在41 d和26 d后萎蔫死亡。盐胁迫降低叶片的SPAD值和光合参数;异质盐胁迫处理下叶片SPAD值、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和蒸腾速率(Tr)均高于同浓度均匀盐胁迫处理,且不同时间段内异质盐胁迫叶片的Fv/Fm、Pn、Gs和Tr与均匀盐胁迫均差异显著。异质盐胁迫处理下叶片氮含量均随胁迫时间延长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趋势,而均匀盐胁迫则呈下降趋势。异质和均匀盐胁迫下,同一时间内植株的叶面温度略高于无盐胁迫,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并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现“低-高-低”的...  相似文献   

6.
肖循 《长江大学学报》2005,2(7):196-198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摩尔比的WO3复合La2/3Ca1/3MnO3(LCMO)样品,探讨了零场下LCMO样品的阻温关系及在不同磁场下的磁电阻效应.分析了体系在高温区和低温区的导电行为,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磁场对导电机制的影响及起因.  相似文献   

7.
香菇对培养基中有害重金属的吸收富集规律及临界含量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择我国出口量最大的食用菌—庆元香菇作为研究对象,在培养基中投放一定浓度的有害重金属,研究香菇对培养基中5种主要有害重金属Pb,Cd,Hg,As,Cu的吸收富集规律及临界含量值。结果表明:香菇培养基中有害重金属Cd的吸收富集相关方程为y=541.77x2.9382(x、y分别为培养基、香菇中Cd的含量),相关系数R2=0.9135,当y=1.5 mg/kg时,临界含量值x=0.135 mg/kg;Hg为y=302.19x2-20.507x 0.2962,相关系数R2=0.9984,当y=0.2 mg/kg时,临界含量值x=0.0628 mg/kg;As为y=1.7392x2 1.3433x 0.1438,相关系数R2=0.9058,当y=1.0 mg/kg时,临界含量值x=0.42 mg/kg;Cu为y=0.5974x,相关系数R2=-0.8521,当y=10 mg/kg时,临界含量值x=16.7 mg/kg;Pb为y=0.0002x2 0.0152x 0.2347,相关系数R2=0.9494,当y=2.0 mg/kg时,临界含量值x=63.3 mg/kg。富集系数Cd:为10.4-18.0,Hg为2.62-14.2,As为2.12-3.70,Cu为0.483-1.07,Pb为0.025-0.207。富集能力为Cd>Hg>As>Cu>Pb。  相似文献   

8.
研究于2021—2022年以合美占和粤晶丝苗2号为供试水稻品种进行了不同氮肥水平(0、60、120、180、240 kg/hm2)的田间试验,分别在水稻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乳熟期建立基于叶片SPAD值的双季早稻氮肥推荐模型,并对模型推荐的施肥量进行试验验证。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推移,早稻叶片SPAD值呈下降的趋势;同一生育时期,早稻叶片SPAD值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呈递增的趋势;各生育期水稻产量与叶片SPAD值、施氮量具有显著相关性;以最高产量的90%~95%作为临界值,推知水稻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乳熟期的临界SPAD值分别为41.2、40.1、33.6、23.5;根据临界SPAD值,计算出基肥、分蘖期、拔节期、孕穗期、乳熟期的氮肥推荐施用量分别为90、27.2、12.7、21.5、6.4 kg/hm2,比常规施氮量减少了37.2 kg/hm2,节省了19%的氮肥,产量比常规施肥稍有增加,但差异未达显著水平。该研究建立的基于叶片SPAD值的早稻氮肥推荐模型可以为水稻全生育期氮素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黄瓜对低温弱光反应的生理特征研究   总被引:54,自引:2,他引:54  
 偏低温 (亚适温 )、临界低温、弱光以及偏低温弱光、临界低温弱光胁迫对黄瓜苗期叶绿素含量、叶面积变化及光合性状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 ,弱光降低了黄瓜对低温的敏感性 ,增加了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 ,使叶绿素荧光量子产额上升 ,但弱光下光合速率下降。在偏低温条件下 ,光照强度对黄瓜的生长起主导作用。在临界低温条件下 ,低温对黄瓜的生长起主导作用。不同黄瓜品种对单一低温和单一弱光的反应存在差异 ,同一品种对低温和弱光的耐受性是不完全协同的  相似文献   

10.
以粳型光温敏感雄性核不育系农垦58S转育的粳型光温敏感核不育系为试验材料,经人工气候箱不同光温反应测试证明:适应上海地区粳稻光敏感核不育系的育性转换临界光周期为日照长度13.5h,临界日平均温度为23.0℃。在自然环境下,通过观察不同时期抽穗扬花后不同不育系的结实率,提出了适合上海地区粳型不育系育性转换期与在本地制、繁种的时间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不同根区温度对黄瓜幼苗生长及光合参数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日光温室黄瓜幼苗不同根区温度的处理[适温(CK)21—23℃、亚适温14—16℃、低温8—10℃],结果表明,与适温处理(CK)相比,亚适温和低温处理,(1)降低了黄瓜幼苗的株高、茎粗、叶面积、地上部干重、全株干重,而增加了地下部干重和根冠比;(2)降低了黄瓜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8)、胞间CO2浓度(Ci),增加了叶绿素a/b值。品种津春3号(J3)比津春2号(J2)表现出一些较强的根系耐低温胁迫的能力。  相似文献   

12.
 借助GIS空间数据获取、分析与管理能力,基于农用地分等方法的应用和改进,建立了重庆市耕地质量评价模型。评价模型通过分功能模块从机理上实现评价质量控制,就光温/气候潜力加和算法,采用以能值为基础确定标准产量折算系数 ,引入光温潜力协调系数 ;就自然质量分模型,指标区之间因素-分级-分值进行了统一,但保留了因素权重的区域差异性。采用2004-2005年重庆市分区县统计的平均粮食播面单产对自然质量等和利用等进行独立检验,线性相关系数分别达83%和87%,相关性显著。研究得出结论,评价模型有效实现了重庆市耕地质量评价区域间的可比性。  相似文献   

13.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对银杏外种皮中银杏酚酸的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RP-HPLC分离银杏酚酸的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分析了流动相组成、pH值和温度对银杏酚酸各组分色谱保留行为的影响,得到优化分析条件为色谱柱:SUPELCOSILTMLC-18,5 cm×4.6 mm,5 μm;流动相:90%甲醇,乙酸pH值为3.15;紫外检测波长λ=310 nm;流速0.7 ml/min;AUFS=0.02;柱温30℃。在确定的分离条件下,银杏酚酸各组分能很好的分离。  相似文献   

14.
以籼型光敏核不育水稻W6154S为材料,研究了影响育性转变的主要光温因素,诱导育性转变的敏感时期,以及临界值。结果表明: 1.幼穗发育的“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即见穗前10~15天,是光温条件影响育性转变的敏感时期。 2.在光温各种条件中,影响育性转变的最大因素是日最低气温和可照时数,而以最低气温这一因素更为重要。 3.W6154S在“花粉母细胞形成期”诱导育性转向可育的临界日最低温度值为20.66℃;临界日可照时数值为12.7小时(12:42′)。在南昌地区(28°33′N)育性转向可育的诱导期大体在九月初,表现期在9月中旬。  相似文献   

15.
武汉城市圈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及其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的形成与内涵,采用变异系数法和综合评价法综合测度城市圈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并重点探讨异质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结果表明:城市圈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主要表现在土地资源质量和数量差异上,资源禀赋异质和结构异质较小,其中土地经济质量异质性最大,土地多样化异质性最小。城市圈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指数区间为[0.226,0.590],可分为高异质区、中高异质区、异质区、中低异质区、低异质区5个梯度区,各梯度区内县(市)单元数量和面积差异显著,总体呈现"中心高、边缘低"的分布特征。城市圈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与经济发展水平有着高度关联性,呈现出"高异质-高水平、低异质-低水平"特征。地均固定资产投资额、人均GDP和城市化率对城市圈土地资源空间异质性具有正效应,二三产业比重具有负效应,优化产业结构与布局可以降低空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6.
Pt/PZT/Pt结构铁电场效应晶体管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金属/铁电/金属/多晶硅/绝缘层/Si衬底(MFMIS)结构的p沟道铁电场效应晶体管的性能.方法 制备金属/铁电/金属/多晶硅/绝缘层/Si衬底(MFMIS)结构的p沟道铁电场效应晶体管并对其性能进行测量分析.结果 具有顺时针的Id-Vg滞回曲线的p沟道PZT铁电场效应晶体管能实现极化存储性能,并且在-5V到+5V的Vg电压下从Id-Vg滞回曲线中都得到了1V的存储窗口.存储窗口随-Vg的增大而增大.结论 MFMIS结构的p沟道PZT铁电场效应晶体管适合在大规模、高密度、高速度铁电存储器上使用.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具有参数激励约简的扰动KdV方程的混沌动力学行为.利用改进的Melnikov方法分析了由于同宿轨道的横截相交而产生的混沌行为.对周期外激励、周期线性参数激励和周期非线性参数激励下的扰动KdV方程的混沌行为进行了比较,发现划分混沌区与非混沌区的临界曲线是互不相同的.尤其是对非线性参数激励系统,存在"死频率".当这类系统受到该频率激励时,不论激励的振幅多大,混沌也不会发生.用时间积分法对上述系统进行了数值计算,结果与理论分析一致.  相似文献   

18.
1992年中国在国际上率先报道育成小麦温光敏两用核不育系,这是近40年来世界杂交小麦研究的一个里程碑。在过去10年中,中国温光敏两系法杂交小麦在不育系、强优势组合、制种等关键技术研究方面均取得了重大进展,温光敏两系杂交小麦在长江上游麦区正逐步走向大面积生产,该技术体系已成为目前进展最快、最有发展前景的小麦杂种优势利用途径之一。本文总结了温光敏两系法杂交小麦关键技术研究的主要进展,同时对该技术体系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及解决办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古树和部分城市大树的树干内部,经常有空洞、腐朽等影响树木健康和安全性的缺陷存在。以筛查古树和城市大树树干内部缺陷为目标,测定了北京地区几种常见树种的古树和城市大树健康树干的多个径向应力波波速,对每个树种的应力波波速测量值进行了正态统计分析,基于95%置信水平原则确定了用于判别树干内部是否存在缺陷的应力波临界波速值,进而形成了用于树干内部缺陷筛查的应力波临界波速的确定方法。结果表明,北京地区8种常见古树及城市大树油松、白皮松、侧柏、桧柏、刺槐、英桐、美桐和银杏的树干径向应力波临界波速值分别为1 225、1 394、1 620、1 864、2 055、1 639、1 485、1 728 m·s-1。树干内部缺陷筛查验证性试验表明,形成的应力波临界波速确定方法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对新培育的温敏不育系“417S”进行人工控制条件下的光温处理,研究育性转换的光温反应。研究发现,光照对其育性转换的影响极小,温度是育性转换的主导因子,育性转换的临界发育时期是花粉母细胞形成期至减数分裂期,临界温度是日平均温度23.0 ℃(30.0/20.0). 同时发现,育性转换的临界温度可能具有上限和下限两个临界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