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职务犯罪成因及预防策略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职务犯罪是腐败的极端表现。要控制职务犯罪 ,必须分析影响职务犯罪形成的诸要素。据此探索职务犯罪的预防思路与防范措施 ,以期收到实现控制职务犯罪泛滥的功效。  相似文献   

2.
通过比较研究哈萨克羊、吐鲁番黑羊和策勒黑羊3个新疆绵羊群体中BMPR-IB基因的多态性,为后期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利用PCR-RFLP技术检测BMPR-IB基因在3个新疆绵羊群体中的多态性,并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其与绵羊产羔数的关联性,筛选与新疆绵羊高繁殖力性状相关的分子标记。结果显示:吐鲁番黑羊只存在1种基因型,没有多态性。哈萨克羊和策勒黑羊群体中的BMPR-IB基因具有多态,存在3种基因型:++、B+和BB,其中BB基因型个体的产羔数显著高于++基因型个体产羔数(P0.05)。所得结论为:BMPR-IB基因可能是影响哈萨克羊和策勒黑羊繁殖性状的主效基因,BMPR-IB基因是否是影响吐鲁番黑羊繁殖性状的主效基因,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以冬小麦品种"藏冬25"为试验材料,研究在不同生育期喷施"黑汁"对冬小麦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黑汁"对冬小麦穗粒数影响并不明显,千粒重、穗数和产量随着喷施次数的增加,总体表现上升的趋势。苗期喷施"黑汁"可有效增加冬小麦穗数,在返青期和抽穗期喷施"黑汁"对提高冬小麦千粒重效果比较明显。对冬小麦产量影响相关性大小依次为:穗数千粒重穗粒数,穗数与产量之间表现为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职务犯罪本质上是滥用权力、亵渎权力的行为,是权力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权力异化、变质、失控现象。在我国,职务犯罪尚未得到有效遏制,职务犯罪表现出一系列新特点。深刻剖析职务犯罪的成因对于我们更好地打击和遏止此类犯罪将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预防职务犯罪必须强化、完善监督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5.
避雨设施栽培对巨峰系葡萄生长结果特性和抗病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其宝  俞飞飞  孙俊  高正辉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9):1846-1846,1848
对藤稔、黑峰和红瑞宝3个巨峰系葡萄品种在避雨条件下其生长结果特性及抗病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供试品种的物候期与对照差异不是很明显;萌芽率和成枝率相差不大,藤稔比对照成枝率略有提高,而黑峰却下降;红瑞宝的萌芽率比对照低,成枝率提高。新梢数、结果枝数、结果穗数都有提高,每结果枝果穗数有所变化;发病率得到有效的控制,其中黑峰品种表现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钭培明  卢良珍  樊青爱  龙伟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855-13856
[目的]研究油茶黑膜覆盖栽培技术以提高造林效果。[方法]研究黑膜覆盖和不覆膜2种处理对油茶苗木成活率、地径、苗高、分枝数、新梢长度的影响,并采用入户调查的方式调查油茶种植户的收入和成本。[结果]黑膜覆盖与对照相比,苗木成活率提高了5.94个百分点,苗木平均高增幅为13.06%,苗木地径增幅为17.31%,平均分枝数增幅为13.55%,新梢平均长度增幅为17.06%。[结论]黑膜覆盖能显著提高油茶苗生长量和存活率,促进油茶苗木的生长;与未覆膜相比,黑膜覆盖在造林成活率、苗高、地径、分枝数及新梢长度等方面均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7.
杜绝职务犯罪现象是新时期反腐倡廉工作的一大要务。本文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职务犯罪行为的心理机制,并提出了几种预防职务犯罪的心理调适方法,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职务犯罪现象,从而推进我国反腐倡廉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8.
以天竺桂(Cinnamomum japonicum Sieb.)为试验材料,调查天竺桂叶片上黑刺粉虱[Aleurocanthus spiniferus(Quaintance)]的空间分布格局,应用圆形分布统计分析黑刺粉虱的树冠分布,利用聚集度指标法分析黑刺粉虱的叶片空间分布类型。结果表明:黑刺粉虱受阳光影响,在向阳面的数量多于背阴面;黑刺粉虱在叶片上的分布类型为聚集分布;该虫主要分布点在叶中,叶尖和叶基相对较少;每张叶虫数与叶片数的关系呈幂函数递减。最后根据黑刺粉虱在天竺桂叶片上的分布规律,提出一些黑刺粉虱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9.
花青素是一种天然的水溶性色素,具有多种生物活性。黑枸杞花青素含量超过了绝大数其他含花青素的植物。本文介绍了黑枸杞花青素的提取工艺、生理活性,以期为黑枸杞的食品开发以及药性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随着治腐力度的不断加大 ,反腐败斗争取得了令人振奋的阶段性成果。但腐败现象并未从根本上得到遏制 ,在个别地方或部门甚至呈蔓延之势。特别是贪污贿赂、挪用公款等职务犯罪行为 ,涉案人员之多、级别之高 ,涉案数额之大 ,令人触目惊心。因此 ,探讨预防职务犯罪的有效途径及措施 ,是反腐败斗争的一个重要课题 ,也是反腐败斗争的必然要求。一、职务犯罪的根本原因。研究职务犯罪产生的根本原因 ,首先应明确职务犯罪产生的基本条件。既然是职务犯罪 ,应至少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动机 ,即犯罪人利用职权谋取私利的主观故意 ,这是内因…  相似文献   

11.
从交通肇事中故意杀人切入,对基本犯罪可以引起作为义务予以证成,并对该类犯罪如何处理等价性问题进行了说明。在具体判断上,应将视野置于整个犯罪事实并加以通盘考虑,惟此才能既不违背禁止重复评价原则,又不使行为人获得刑法处断上之不当利益。  相似文献   

12.
综合中国已有关于村干部的研究资料,从村干部职务行为、职务犯罪和人才培训三个方面梳理了中国村干部研究进展,以期为中国农村干部队伍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3.
在罪刑关系上,学界长期以来强调罪对于刑的制约作用,而忽视了刑对于罪的决定作用。刑罚对犯罪的成立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这就是刑罚反制。刑罚反制的根据在于刑罚具有相对于犯罪的独立性、刑罚与犯罪具有相互依存性、刑罚与犯罪之间的联系具有复杂性以及刑罚目的对手段具有制约性。刑罚反制不仅体现在刑法观念中,而且体现在刑事立法与刑事司法中。  相似文献   

14.
危险犯的犯罪中比是指在直接故意犯罪过程中,行为人自动停比其犯罪行为,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比危害结果发生的一种危险犯的犯罪形态,其时间条件是"在犯罪过程中”。对于犯罪过程”有广义和狭义的理解,对于危险犯而言,其中比形态分为三种类型,即:预备阶段的犯罪中;;实行阶段的犯罪中 ;完成实行行为、法定危险状态尚末发生阶段的 犯罪中止。不同类型的危险犯犯罪中比的时空范围不同,即时间性条件不同,应区别对待。必须区分两个界限:即犯罪中比与犯罪末遂的界限,犯罪中比与犯罪既遂的界限,从而准确地把握危险犯犯罪中比的时间性条件,正确地定罪量刑,充分发挥刑罚预防犯罪的社会作用。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不能犯一直是刑法理论中争论不休的话题,其中,不能犯不为罪、不可罚与不能犯可罚是争议的焦点。各国立法的不同反映出各国刑法基本立场的不同。鉴于我国新刑法倾向于客观主义的立场,因此,我国应在立法上明确规定不能犯不具有可罚性。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司法实践中出现了许多虚假诉讼的情况,行为人为了达到某些不正当的目 的,采取捏造的虚假事实和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以骗取法院的裁判文书。虚假诉讼具有极大 的社会危害性,它不仅侵犯他人的合法权益,更严重的扰乱了司法秩序,长此以往,使得人们对 司法公正失去信心,从而极大的损害司法公信力。为了规制日益增多的虚假诉讼,2015 年《刑法 修正案(九)》中增设了虚假诉讼罪,并对该罪的犯罪构成、量刑幅度、单位犯罪以及同时构成他 罪和司法工作人员触犯该罪做了明确的规定。这是我国刑法首次对虚假诉讼行为进行明确的 刑法规制,使得惩处虚假诉讼行为有了确切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破坏生产经营罪属于侵犯财产犯罪,其主观方面为故意,且具有泄愤报复或其他个人目的。破坏集体生产罪与破坏生产经营罪彰显的是新旧刑法罪名的改变和法定刑期及体系归属的调整。破坏生产经营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其客体是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司法实践中,应注意区分罪与非罪,把握该罪与自然事故、一般事故的区别。  相似文献   

18.
当代大学生犯罪率不断上升的基本原因在于市场经济带来的急剧变迁和社会机制以及个人机制的弱化、学校弊端的影响、多元文化、不良媒体文化的影响以及人文主义的缺失。防范和减少大学生犯罪的基本对策有:必须形成良好的道德素质、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全体制,改进作风,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建设法制以及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等。  相似文献   

19.
我国《刑法》介入环境污染控制领域主要经历了起步、形成发展及逐步完善阶段.《刑法修正案(八)》第四十六条关于污染环境罪的规定存在立法体例不科学、罪名设置不合理、犯罪构成要件引争议以及刑罚措施适用不当等缺失.应重塑污染环境罪立法体例、细化污染环境罪罪名、完善污染环境罪构成要件,并且丰富污染环境罪刑罚体系.  相似文献   

20.
石敏 《河北农业科学》2011,15(2):162-163,165
界定滥伐林木罪的本质是对被告人林木采伐行为的合法性审查。从森林采伐理论角度出发,对此做出了理论上的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