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对浙江省金华市塔石乡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调研分析,指出当前塔石乡美丽乡村景观建设中存在公共基础设施缺失、山村特色景观风貌逐渐消失、公共景观游憩空间缺乏等问题;并依据山村的资源特征和用地建设现状,确定以"魅力塔石"作为美丽乡村景观建设的主题,根据设计构思提出具体的景观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2.
在当前我国大力开展美丽乡村景观建设的背景下,分析乡村景观营造中植物的应用,从乡村植物的要素、特色、营造原则及方式等多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为乡土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建设和谐生态农村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最根本要求。文章阐述乡村景观规划中的相关概念,介绍乡村景观的生态特征,从乡村景观选址、规划布局、建筑景观、装饰景观、植物景观、水口园林景观、乡村文化景观等方面对乡村景观规划的生态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针对各地历史文化名村的逐渐遗失,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以海南"文山村"为例,针对乡村水源污染、生态环境恶化、历史建筑景观风貌破坏、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等问题进行了因素分析,试图通过环境教育,提出美丽乡村环境改善和地域特色保护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张家界乡村为例,实地调查多个乡村,研究其公共绿地、道路绿地、滨水绿地、庭院绿地、农田和山地植物景观。采用景观生态学分析方法,分析乡村不同植物景观类型的特点和功能需求,模拟自然群落,进一步改造形成适于不同类型的乡村生态植物景观营造模式,更好地完善武陵山区"美丽乡村"的建设,重建美好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6.
在当前我国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活动的背景下,分析乡村景观营造中乡土植物的应用与配置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景观营造原则以及不同地段植物配置模式2个层面对乡村植物景观的营造进行探讨,旨在为乡土植物景观的营造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妙 《现代园艺》2023,(10):86-87+90
在当前美丽乡村建设的新形势下,乡村植物景观营造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对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科学的植物种植不仅能有效解决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绿地面积缺乏、绿地功能单一等问题,更担负着建设美丽、生态、文化多样性的新型乡村使命。因此,乡村植物景观营造应在遵循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环境效益“三位一体”的指导原则下,以科学理念为指导,立足于乡村本土实践,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合理营造乡村植物景观,以改善乡村土地及农民居住环境,为社会主义美丽乡村建设提供助益。  相似文献   

8.
王孜睿 《现代园艺》2021,(6):117-118
以南京市晶明村为例,重点研究了多肉植物景观特色乡村的构建策略。通过介绍晶明村多肉植物的产业背景,全面论述晶明村多肉植物景观特色乡村构建策略,通过多肉中心展园营建、多肉主题民宿打造、多肉风味餐厅设立、多肉港湾婚礼定制及多肉特色乡村宣传。旨在给予多肉植物景观特色乡村及其他相关工作者的研究提供建议,助力中国乡村振兴、一村一品建设。  相似文献   

9.
陈杰彦 《花卉》2020,(4):50-51
城市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在工作与生活双重压力驱下,城市居民开始向往没有喧嚣的乡村生活,渴望在工作之余来到乡村放松身体与心灵。为了顺应这一休闲需求,城市乡村生态旅游开始渐渐发展起来。植物景观是构成乡村生态旅游的重要内容,因此发展特色植物景观对于乡村生态旅游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将结合乡村生态旅游景观的设计重要性与设计原则,探讨特色植物景观对于乡村生态旅游的构建策略,发展具有乡村自我特色的乡村生态旅游经济。  相似文献   

10.
观花植物是乡村景观建设中重要的组成环节",三季有花,四季有景"是乡村绿化的基本要求,由此,观花植物的品种筛选、配置方式选择、后期养护管理至关重要,直接影响着植物景观乃至乡村整体景观的建设成功与否。本文选取了3个样本村,对观花植物的种植现状进行了相关调查,并提出了品种、配置方式以及养护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美丽乡村政策的逐一出台落地,如今,美丽乡村建设正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展开。乡村植物作为乡村景观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乡村景观的构建具有重要的影响。结合青岛西海岸新区后石沟村影视基地提升工程中的植物景观营造,梳理乡村景观设计中植物配置原则及设计策略,探讨适合青岛地区美丽乡村建设绿化配置模式,以期对当下的美丽乡村建设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参考学者的研究成果及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试图建立乡村植物景观评价体系。从乡村植物景观所具有的4种功能出发,根据评价指标选取原则,初步构建目标层、项目层和指标层等3个层次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生态效应、社会效应、经济效应和美学效应等4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花卉》2017,(8)
乡镇绿化工程植物造景设计应注重主次分明,重要景观节点富有特色。重要节点绿化设计应结合各村社自身文化特点,地域特色来设计出有特色的植物景观,避免各个村社千篇一律。在植物品种上需要突出乡村特色,可以借鉴城市园林植物品种的运用形式,但尽量避免乡村植物景观变得城市化,失去了乡村原始的生命表现力。  相似文献   

14.
符敏 《花卉》2019,(14)
本文根据美丽乡村建设之现状,分别从植物配置对乡村宜居环境的生态多样性、乡村景观观赏特性及对乡村经济的影响等三方面进行分析,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必须注重因地制宜的选择植物,便于保持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适应乡村建设与发展。  相似文献   

15.
边青 《现代园艺》2023,(10):160-162
当前VR技术不断发展,被广泛运用于多项领域中,为乡村景观设计提供了新的工具,分析了乡村景观及VR技术,探究VR技术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构建三维建模导出全景图,利用3ds Max搭建三维模拟场景,构建植物模型,对乡村景观地形、建筑进行建模处理,优化建筑设计细节、植物选用与组合方式导入Lumion构建SU模型,提出乡村景观优化设计路径,进一步促进乡村景观的视觉呈现。  相似文献   

16.
张丹绘 《现代园艺》2023,(18):83-85
基于内生式发展理论发散景观设计思维,在传统乡村景观的新时代发展模式下,合理取舍乡村本士文化元素,将当地特色融入设计实践,进一步深化高邮神居山村景观设计。综合乡村本士居民意愿与游客需求,在不破坏当地生态环境的情况下,结合现代审美,使乡村景观焕发出新的活力,为当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7.
庭院绿化是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景观是乡村庭院中最为重要的景观,也是最有生命力的部分,通过植物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能够为庭院增添无穷的魅力。通过对乡村庭院绿化现状的分析,提出了乡村庭院绿化植物配置的原则,并探讨了乡村庭院绿化植物的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8.
美丽乡村是指在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时候注重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等方面的要求。在进行美丽乡村景观设计时,我们需要注意到乡村景观应与城市景观有所不同。在进行乡村景观设计时,应因地制宜,选用当地的植物作物作为景观基础。本文主要阐述了野生花卉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起到的作用,并提出了野生花卉在美丽乡村景观中应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乡土植物适应性强,易繁殖,成活率高,养护管理简单,成本低,地方特色鲜明,是乡村绿化美化不可替代的植物材料。菏泽有乡土绿化植物300余种,对其景观配置进行研究,旨在促进原有乡土植物景观保护,加强乡土植物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有效利用,为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乡土植物景观,促进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以太仓市乡村旅游为例,阐述乡村旅游、乡村景观及乡村旅游景观的概念与内涵,提出乡村景观规划原则,从空间尺度、时间尺度及植物配置3个方面对乡村景观规划具体构想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