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历史上儒家关于民众道德教化的方式可以梳理为五种类型。这些道德教化方式表现出 ,“德治”是实现民众教化的基本方式 ,“孝悌”观应该是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 ,道德教育其实质是教育人如何去“爱”人和“敬”人 ,将家庭“孝悌”伦理视作政治伦理和社会伦理的基础 ,可实现家庭、学校与社会道德教育内容的统一和一元 ,但也造成了“孝悌”观念泛化的流弊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西方伦理学内部存在异常复杂的思想和理论争鸣,但它也有能够反映不同后现代西方伦理思潮之共同志趣的发展主题。试图重建资本主义道德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重构“自我”与“他者”之间的道德关系、拓展人类道德关怀的领域和范围、寻求化解道德分歧的伦理路径、塑造后现代道德文化精神等不仅反映了不同后现代西方伦理思潮在对待西方伦理学传统、关注现实道德问题、追求伦理学理论创新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相同或相近倾向,而且反映了所有后现代西方伦理思潮共有的发展主题。  相似文献   

3.
道德困境是道德价值的不稳定状态,既有新与旧的交替,也有先进与落后的斗争;既有善与恶的难分,也有是与非的不明;既有社会价值导向与社会生活各方面运行规则的冲突,也有不同社会生活领域间价值取向的矛盾;既有社会价值体系整体的混乱,也有个体价值观的迷惑。从道德困境的产生和存在的规律看,道德困境是道德发展的一种常规,道德困境的存在是对道德信仰的期待,是对制度伦理建构的吁求,同时内涵着道德自身完善的动力。  相似文献   

4.
环境伦理的道德基础是地表空间中的人类在与周围环境进行不断地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与其他非人类生命形式相区别的根本标志。进化生物学揭示了人类文化进化的独特性,指出了文化的本质在于人的道德属性。生态学将环境伦理中"是与应当"的瓶颈难题消解于生态系统中各种存在物与其环境的交往智慧之中,从而在人类作为"道德物种"的基础上实现"人与自然在道德意义上的共同进化"[1]。  相似文献   

5.
对网络道德与网络伦理不加分辨不利于伦理学、道德哲学的发展,也不利于网络具体问题的解决。本文从道德与伦理、个体网络行为与网络伦理关系、网络道德自由与网络伦理秩序三个层面,分别对网络道德与网络伦理的关系进行辨析,认为二者在理论和实践上均有各自侧重对象和范围,但就其形成与实现的现实性而又相互关联。  相似文献   

6.
中国传统文化是道德传承的重要载体,有利于推动高校大学生的道德磨砺,主要体现在儒家仁爱自律的伦理道德观对道德品格的涵养,道家、道教真朴寡欲的生命道德观对道德情感的陶冶,以及佛教利他向善的社会道德观对道德境界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社会道德和伦理关系会通过语言表现出来,构成部分词语的补充色彩,形成社会道德对修辞行为的制约作用。这种作用方式主要表现在:社会道德影响修辞主体话语的信息性质、社会道德影响修辞主体对修辞方法的选择和个人道德修养影响交际主体的修辞行为及效果。  相似文献   

8.
儒学是传统社会与传统文化的主要精神形态,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伦理在今天仍然有其内在价值及合理因素。儒家伦理所重视的道德自律,群我关系,诚信守义的义利之辨,家庭伦理的论述等对当代人文道德都有值得吸取的精华。探讨儒学的传承与转换,对当今社会基本伦理的重构与人类的文明进步有着重要的现实和前瞻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道德作为一种无形的社会意识形态,具有强大的力量。个人道德的本质就是要求个人必须履行其对社会的道德责任。企业道德是指在社会组织中,以善恶为评价标准的道德活动以及规范的原则。企业的道德按照其主体的不同可以分为企业道德与个人员工的职业道德。企业道德不仅是构成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社会道德在市场经济中的表现。  相似文献   

10.
论新形势下如何正确对待传统伦理与道德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主体的传统伦理与道德文化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仍有其重要作用与意义。立足现实,面向未来,正确对待传统伦理与道德文化,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加速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型文明,是我们应有的科学态度和理想精神。  相似文献   

11.
出版行业职业道德建设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文章论述了加强出版行业职业道德建设的主要手段和方式,包括将职业道德建设纳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之中,以企业制度建设规范职业道德行为,将职业道德建设与公民道德建设结合起来,营造良性互动的和谐氛围为职业道德建设创造良好环境,开设职业道德教育课程等。  相似文献   

12.
重功利、轻理想信念,重个性自由、轻纪律约束,是当前部分高校教师存在的主要问题。这种价值取向的失衡表现在教学上,对学生的品德教育不够,育人意识淡薄。应强化师德和学风校风建设,以"八荣八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以师德建设促进教风的根本性好转。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想品德课建设是需要人们深入研究的课题。木文结合教学心得,提出当今高校思想品德课教师胜任教学应具备的五个主要方面的修养:(1)美好的爱生情结,高尚的敬业精神;(2)良好的政治素养,开阔的环球视野:(3)深厚的文化蕴藉,广博的知识素养;(4)和雅的道德情操,优秀的为人品格;(5)科学的育人思想,艺术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4.
论师德文化传统的适应与现实的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师德文化根植于广阔深厚的文化传统之中,不能抛弃传统,要继承传统,又必须超越传统,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市场经济与师德文化建设的关系,着力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师德文化。  相似文献   

15.
领导干部的从政道德仅称官德”)问题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关键。作为一种重要而特殊的职业道德要求,“官德”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当前,领导干部加强以“爱岗敬业”为中心内容的职业道德修养,是转变干部作风、扭转不良社会风气的着力点和突破口。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图书馆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并就在新世纪如何改进图书馆的工作,从而发挥其在新世纪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弘扬中国优良传统道德,是当代公民道德建设中的重要内容,而传统教育理念是传承中华优良传统道德的桥梁。如何把传统教育理念与当代公民道德建设行之有效地结合起来,本文进行了简要地论述。  相似文献   

18.
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当代中国亟待解决的问题。道德体系的构建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系统工程,需分几个层次,以期层层推动,尽快实现社会道德风气的好转。  相似文献   

19.
中西方未成年人道德养成教育的差异,主要体现在道德养成教育的根本目标指向,以及教育理念、教育内容、对教育阶段的划分和教育程序的设计上。比较和分析这种差异,并从中汲取有益经验,有利于当今我国对未成年人实施更加有效地道德养成教育乃至整个公民道德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