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以新疆野生樱桃李为材料,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浓度及配比、蔗糖浓度等多种因素对茎段腋芽萌发与生长、增殖以及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建立了其叶片再生体系。结果表明,1)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IAA0.4mg/L+6-BA0.8mg/L较适合于樱桃李茎段腋芽的萌发与生长培养;2)正交试验筛选出不定芽的最佳增殖培养基为3/4MS+IAA0.5mg/L+6-BA1.0mg/L+蔗糖30g/L;3)ZT诱导不定芽再生的效果好于6-BA,ZT1.5mg/L+IBA0.05mg/L为诱导不定芽再生的最适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4)暗培养为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必要条件,在最适不定芽再生的培养基上,暗培养14d的不定芽再生效果最好;5)樱桃李不定梢的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4mg/L。  相似文献   

2.
红将军苹果离体叶片高频再生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中熟红富士品种红将军组培苗的叶片为试材,研究了离体叶片诱导再生不定芽过程中不同激素种类与组合、暗处理时间、取叶部位等因素对再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试管苗继代培养3~4代,当代培养25~30d,取顶部嫩叶3~4枚,剪除叶片边缘,将剪切的叶片中部以近轴面接触在最佳诱导分化培养基上:MS+TDZ1.0mg/L+IAA0.5mg/L+蔗糖30g/L,培养基pH值5.8,黑暗培养10d后,转入光照培养条件下,再生频率达100%,再生芽数平均4.6个。叶片再生不定芽分化后15~20d转接到苹果继代培养基MS+BA0.5mg/L+IBA0.1mg/L上,当不定芽长度约2cm时再转接到1/2MS+IBA0.5mg/L+NAA0.5mg/L+Ac0.5g/L+蔗糖2%的生根培养基上,光培养15d后,生根率可达86.0%。  相似文献   

3.
采用改良DNS等方法筛选出的生长快、糖苷含量高的甜叶菊品系"1096"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外植体、不同激素种类和配比对愈伤组织诱导、不定芽分化和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茎尖为外植体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率均最高;其次是带腋芽茎段;再次为叶片。无腋芽茎段和无菌根均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但不能诱导成芽。茎尖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mg/L;叶片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mg/L+IAA 1.0mg/L;带腋芽茎段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mg/L。不定芽继代增殖培养采用MS+6-BA 0.5mg/L+NAA0.05mg/L;在1/4MS+IBA 0.1mg/L+NAA 0.1mg/L+1g/L活性炭的培养基上诱导生根,生根率可达100%,生根苗移栽后成活率达95%。  相似文献   

4.
以响叶杨×84K杨的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应用正交实验方法对响叶杨×84K杨的再生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茎段和叶片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TDZ 0.0015mg/L+NAA0.05 mg/L,茎段不定芽再生率可达91%,MS+TDZ 0.001 mg/L+NAA0.01mg/L,叶片不定芽再生率可达70%;诱导不定芽生根的最佳组合为1/2MS+NAA0.01 mg/L+IBA0.1 mg/L,生根率可达100%。在碳源对生根率影响的研究中,蔗糖的影响最大,生根率可达88.9%。  相似文献   

5.
以响叶杨×84K杨的茎段和叶片为外植体,应用正交实验方法对响叶杨×84K杨的再生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茎段和叶片不定芽诱导的最佳培养基分别为Ms+TDZ 0.0015mg/L+NAA 0.05 mg/L,茎段不定芽再生率可达91%,MS+TDZ 0.001 mg/L+NAA 0.01mg/L,叶片不定芽再生率可达70%;诱导不定芽生根的最佳组合为1/2MS+NAA 0.01 mg/L+IBA 0.1 mg/L,生根率可达100%.在碳源对生根率影响的研究中,蔗糖的影响最大,生根率可达88.9%.  相似文献   

6.
秋福红树莓叶片离体再生植株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媛媛  郭修武  代汉萍  刘海涛 《果树学报》2008,25(6):868-871,F0003
以红树莓品种秋福(Rubus L.cv.Autumn Bliss)离体叶片为外植体,研究适合其再生植株的叶片部位、放置方式、植物生长调节剂以及暗培养时间等条件。结果表明,叶片外植体接种于MS+TDZ2.00mg/L+IAA0.10mg/L的培养基,暗培养2~3周转移至正常光照下培养效果最好,愈伤组织形成率、不定芽再生率和外植体不定芽数分别为100.00%、95.83%和(5.57±0.27)个。将再生芽接种于1/2MS+IBA0.10mg/L的培养基中,35d后生根率达100.00%。再生植株炼苗后移栽,30d时成活率达97.30%,成功地建立了红树莓叶片的离体再生体系。  相似文献   

7.
以多裂叶荆芥无菌幼苗根、茎段、叶片等为外植体,进行不定芽离体再生,建立了多裂叶荆芥离体快速繁殖体系,研究了不同外植体和附加不同外源激素配比对不定芽离体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裂叶荆芥离体再生的最佳外植体为带有叶腋的茎段,诱导不定芽再生的适宜培养基为MS+0.2mg/L NAA+1.0mg/L TDZ,每个外植体产生不定芽数平均为18个;不定芽增殖培养每4周为1个周期,理论年繁殖系数可达1×1812;当不定芽生长至3~4cm时移入生根培养基诱导生根;适宜的生根培养基为MS+0.2mg/L NAA,移栽成活率为53.85%。  相似文献   

8.
外植体及培养条件对葡萄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优良无核葡萄品种莫利莎、皇家夏天为试材,分别从外植体类型、叶片接种部位、接种方式及培养条件等方面进行不定芽再生技术研究。结果表明,2品种葡萄试管苗离体叶片切割后接种较节间和叶柄容易诱导不定芽再生;将叶片切分为叶尖、叶中、叶基部叶块分别接种,其不定芽再生能力没有差异;取自培养30~50d继代苗上的叶片,其不定芽再生效果相同;叶块以近轴面或远轴面接触培养基的接种方式对不定芽再生影响不大,不过叶片远轴面贴近培养基接种,产生的愈伤组织状态较好;25℃左右小幅变温或恒温的条件能诱发2个葡萄品种产生较多的不定芽;葡萄不定芽再生须经黑暗培养或弱光培养,暗培养时间在2周与4周之间再生效果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9.
为开发"红阳"猕猴桃离体快繁技术,以"红阳"猕猴桃茎段萌发的嫩芽为材料,经消毒后进行离体培养获取无菌苗,取无菌苗叶片和叶柄进行了不定芽诱导与生根培养的激素配方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红阳"猕猴桃叶片最适宜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配方为MS+6-BA 3 mg/L+NAA 0.1 mg/L,不定芽再生率为77.78%;叶柄最适宜的不定芽诱导培养基配方为MS+6-BA 1 mg/L+NAA 0.2 mg/L,不定芽再生率为70.00%;最适宜的生根培养基配方为1/2MS+IBA 0.7 mg/L,生根率为67.50%。  相似文献   

10.
以菊花不同外植体为试材,采用离体培养快速繁殖的方法,研究菊花不同外植体在不同的培养基中诱导不定芽再生的频率。结果表明:菊花不同基因型外植体在含适宜6-BA、NAA等激素的培养基中形成愈伤组织的难易程度不同,愈伤组织诱导形成不定芽的能力强弱也不一样;不同基因型菊花外植体的不定芽诱导率高低排序是花蕾花瓣茎段叶片;对菊花的花蕾、花瓣、茎段和叶片来说最适合的培养基配方是MS+6-BA 2.0mg/L+NAA 0.2mg/L,不同培养基诱导不定芽的能力为花蕾花瓣茎段叶片,其中,菊花花蕾和花瓣的再生能力较强。最合适的生根培养基是1/2MS+NAA 0.2mg/L。该研究成功的建立了菊花不同外植体离体培养再生途径,并获得了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1.
磨盘柿离体叶片愈伤组织发生及不定芽诱导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研究了培养基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配比、叶片不同部位及培养条件对磨盘柿离体叶片愈伤组织发生及不定芽再生的影响。适宜磨盘柿叶片再生的基本培养基为改良MS(1/2 N),生长调节剂为ZT 4.0~6.0 mg/L或TDZ 1.0mg/L与IAA 0.1 mg/L组合,不宜用BA和高浓度的NAA;ZT和TDZ促进叶片再生的方式不同,前者利于直接再生,后者需降低细胞分裂素浓度,二次诱导使芽点生长成苗;叶片接种后暗培养2~3周再生效率高;叶片不同部位中以叶基部最易再生,其次为叶中部,叶尖最差。  相似文献   

12.
华东葡萄白河-35-1器官离体再生体系建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华东葡萄株系白河-35-1(Vitis pseudoreticulata clone Baihe-35-1)的茎段和叶片为材料,通过器官发生途径研究了不同激素及浓度处理组合对华东葡萄白河-35-1无菌苗茎段和叶片诱导不定芽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调整不同的激素浓度组合和选择不同的外植体可以成功诱导出不定芽。较低的激素浓度组合有利于外植体不定芽的再生。所选用的外植体中,茎段比叶片更易诱导出不定芽。诱导出不定芽的最适激素组合为TDZ1mg·L-1+NAA0.05mg·L-1,其中茎段不定芽诱导率为12.8%,叶片不定芽的诱导率为3.3%。将不定芽置于MS基本培养基+0.2mg·L-1IBA培养基上培养,获得了完整植株。  相似文献   

13.
‘红地球’葡萄叶片、叶柄不定芽再生体系的建立   总被引:29,自引:1,他引:29  
李云  冯慧  田砚亭 《园艺学报》2002,29(1):60-62
 探讨了多种因素对红地球葡萄试管苗叶片、叶柄不定芽再生的影响, 叶片再生与生长调节物质种类和浓度、叶片着生部位等因子有关, 叶片不定芽再生的最佳培养基为NN69+ BA 2. 0 ~ 2. 5 mg/L+ IBA 0. 2 mg/L, 不定芽再生率以顶端第1 片幼叶最高。  相似文献   

14.
满园香梨叶片不定芽的诱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汤浩茹  刘翠琼  罗娅 《果树学报》2005,22(6):706-709
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研究了不同基本培养基、TDZ、生长素种类及其浓度4个因素组合对满园香梨(Pyrusus鄄suriensisMaxim.cv.Manyuanxiang)离体叶片不定芽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基本培养基的种类是影响叶片不定芽再生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是生长素的种类。通过叶片不定芽再生频率和平均每叶再生不定芽数分析表明,NN69+TDZ3.0mg/L+IAA0.2mg/L为满园香梨叶片不定芽发生的最佳培养基组合,在该培养基组合上,满园香梨叶片再生率和平均再生芽数分别达到了74.8%和4.40。同一叶片的基部和顶端比中部更有利于不定芽的再生。  相似文献   

15.
甜樱桃四倍体杂种砧木Y1高频、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甜樱桃四倍体矮化砧木Y1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基本培养基、激素组合、暗培养时间和叶片发育阶段对其不定芽再生的影响,建立甜樱桃四倍体矮化砧木的高频、高效离体再生体系,为进一步进行遗传转化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甜樱桃四倍体矮化砧木Y1采用WPM培养基再生效果最好,明显优于MS和DKW培养基;最佳激素组合为6-BA2.0 mg.L-1+IBA1.0 mg.L-1;接种后暗培养可以明显提高不定芽再生率,最适宜暗培养时间为14 d;Y1试管苗顶部完全展开的幼嫩叶片再生能力最高。通过以上条件的优化,成功建立了甜樱桃四倍体矮化砧木的高频、高效离体再生体系,离体叶片不定芽再生率达90%,每叶片平均再生不定芽数达4.1。  相似文献   

16.
早梨18号叶片不定芽诱导及植株再生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外建立并扩繁了早梨18号的无性系,以试管苗叶片为外植体.研究了基本培养基、植物生长调节剂组合、暗培养时间对叶片不定芽诱导与植株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早梨18号叶片在适宜的条件下可发生大量不定芽;暗培养预处理有利于提高叶片的再生频率,以暗培养15 d为宜;叶片在NN 69 6-BA 5.0mg/L NAA 0.5mg/L和NN 69 TDZ 1.0 mg/L IBA0.5 mg/L的培养基上分别获得了56%和54%的叶片再生频率.  相似文献   

17.
樱桃砧木CAB-6p离体叶片再生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以欧洲甜樱桃优良矮化砧木CAB-6p试管苗幼嫩叶片为试材,从基本培养基、激素配比、叶片生理状态和培养基中琼脂用量等方面对影响离体叶片再生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AB-6p试管苗幼嫩叶片以WPM为基本培养基再生效果最好,明显优于QL和DKW培养基,1/2MS培养基再生效果最差;最佳激素配比是BA2mg/L+IAA2mg/L,用IBA或NAA替代IAA出现愈伤组织生长量大但再生率低;CAB-6p试管苗顶部新发出合拢的幼嫩叶片再生能力最高,半展开的幼嫩叶片和完全展开的幼嫩叶片未能再生植株;用4.5g/L琼脂配制偏软的再生培养基明显有利于提高离体叶片的再生效率。通过以上几个方面的优化,建立CAB-6p试管苗幼嫩叶片高效离体再生技术体系,再生率可稳定地保持在90%左右,平均每叶再生4~5芽。  相似文献   

18.
徐恒戬 《北方园艺》2007,(4):200-202
对黑籽南瓜的离体再生体系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黑籽南瓜的离体器官不定根再生比较容易,不定芽的再生较为困难,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在KT与NAA两种激素的培养基上,不同外植体的再生能力差异明显,所有外植体都能诱导出愈伤组织,但只有子叶+胚轴的部分能够再生出不定芽,其它部分都能再生出不定根,但胚轴上的不定根很少.最佳的再生培养基是MS+KT 2.0 mg/L+NAA 0.3 mg/L,可获得较高的不定芽诱导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利用‘突尼斯软籽’石榴开展遗传转化研究,【方法】分别以叶片和茎段为外植体,探讨了不同灭菌时间和不同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对2种外植体再生的影响,并对2种愈伤组织再生体系进行了比较。【结果】结果表明,茎段比叶片更容易灭菌,但叶片更容易长出绿色致密愈伤组织并分化更多的不定芽,而茎段分化的愈伤相对较为疏松,分化的不定芽也相对较少;来自茎段愈伤组织的不定芽比来自叶片的更容易长高;叶片比茎段再生体系建立所需时间要短;少量翠绿的叶片刀口处可以直接产生不定芽,可以直接利用叶片进行遗传转化的侵染,简化愈伤形成这一步骤,而茎段未发现此现象。在遗传转化试验中,茎段和叶片2种外植体愈伤组织抗生素敏感性试验结果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研究结果认为,2者相比,叶片愈伤组织再生体系更适宜于石榴的遗传转化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