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习秀 《种子科技》2023,(13):105-107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无人机飞防统防统治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尤其是在水稻生产工作中的作用越发显著。充分发挥无人机的作用和优势,开展飞防统防统治技术工作,为实现农业高质量、高产量、高效率生产提供强有力的保障。基于此,文章简要阐述了无人机飞防统防统治技术特点及其在水稻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深入探讨了应用无人机飞防统防统治技术的有效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玉米自交系的田间防杂与提纯天津农学院栾谦益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比自花授粉作物更容易混杂。所以,田间防杂保纯更为重要。据试验,用纯度不高的比用纯度高的自交系配成同一个杂交种一般减产15%~20%。防杂保纯是保证自交系质量的根本措施,要贯彻“防杂重于去杂...  相似文献   

3.
玉米是异花授粉作物,在繁育制种过程中防杂保纯非常重要,自交系的防杂保纯涉及繁育和制种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4.
旨在应用“三防两控”技术,实现再生稻病虫害轻简高效防治。试验设3个试验处理:“三防两控”防治处理、常规防治处理,CK(不施药),3次重复,调查不同防治处理下,再生稻病虫害发生情况,以及不同试验处理下再生稻产量和产量构成。结果表明“,三防两控”防治处理效果最佳,对再生稻头季病虫害防效在90%以上,对再生季病虫害防效在75%以上,显著优于常规防治。同时减少农药施药次数2次,减少65.0%固体剂型农药用量和46.23%液体剂型农药用量。“三防两控”防治处理下两季产量均是最高,头季产量较常规防治增产12.05%,再生季产量较常规防治增产56.37%,周年产量较常规防治增产21.14%,CK处理头季产量、再生季产量及周年产量均是最低。“三防两控”病虫害防治技术在再生稻上的应用具有高产、高效、节本、省工等特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小麦白粉病是兴化市戴南镇小麦种植中的常发性病害,在小麦白粉病发病初期施用适当的杀菌剂能有效控制该病的流行为害。本试验选择了5种杀菌剂,设计了7个处理,适期开展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治效果研究。结果表明,药后病情稳定,30%醚菌酯·氟环唑SC 600 mL/hm2、36%烯肟·氟环唑SC 300 mL/hm2对小麦白粉病防效理想,病叶防效分别达95.61%、93.32%,病指防效分别高达98.22%、96.77%;40%环丙唑醇SC 180 mL/hm2对小麦白粉防效较为理想,病叶防效、病指防效分别为79.66%、85.34%,3种药剂可作为戴南镇防治小麦白粉病主推药剂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春小麦田阔叶杂草的防治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勇 《小麦研究》2009,30(2):1-6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噻吩磺隆和2,4-D异辛酯及其混用,对小麦田阔叶杂草的防除效果。结果表明:在药后2周时,噻吩磺隆单剂处理的株防效为93.8%,2,4-D异辛酯单剂的株防效为94.4%,混用后的株防效达到100%;药后30天时,噻吩磺隆单剂处理的鲜重防效为85.1%,2,4-D异辛酯单剂的鲜重防效为71.5%,混用后的鲜重防效达到98.8%。  相似文献   

7.
露天垛储粮防结露技术发展应用及管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粮食结露是困扰露天储粮安全的主要因素,传统的预防办法依靠揭开覆盖物进行降温降湿,不仅造成篷布使用寿命缩短,鼠雀危害难防,虫害容易感染等诸多不利,而且重复揭布通风给保管人员带来很大的劳动强度,对特大露天垛更是难上加难。本文通过对四种露天垛防结露办法的总结分析,进一步拓宽了防结露措施的思路,开阔了视野,通过对基层仓储企业具体操作实践的经验总结,形成了简便可行,易于推广,具有一定的实用性和操作性的防结露技术。  相似文献   

8.
疏浚淤泥这种超软土地基目前主要采用排水固结法进行加固,然而,工程实践发现,淤堵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新型防淤堵材料和施工工艺是研究的热点。依托恒大海南海花岛真空预压处理工程,引入一种应用于超软土地基处理的新型防淤堵真空预压法。该方法是直排式真空预压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将防淤堵排水板取代传统排水板,在连接方式上,将无孔钢丝软管取代了水平波纹管,也将传统的包扎捆绑改进成了三通密封接头,枪钉固定。结合施工动态监测和加固后检测,表明了该方法的加固效果和实用性。在此基础上,结合已有的室内模型试验研究,阐述其抽真空过程中在排水板附近防淤堵的原理和改善机制。  相似文献   

9.
植保专业化机防队是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州植保专业化机防队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较好地推动了农作物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为全面了解我州植保专业化机防队建设和开展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情况,找出存在问题,研究解决存在问题的办法,笔者对全州植保专业化机防队的建设与运行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三棱草是长期以来影响棉花生长的恶性杂草之一,繁殖力强,根系发达.防治困难..在田间开展25%利蔗生与农达对棉田三棱草的防除效果试验,结果表明:药后30d.利蔗生对三棱草总株防效为91.21%.鲜重防效达96.99%:涂抹农达对三棱草的总株防效为99.69%.鲜重防效为99.87%。两种药剂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可有效防除棉田三棱草。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20%辛氯乳油对菜青虫和蚜虫的防治效果及应用技术,于1996年7-8月进行了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用1000、15000、2000倍液防治菜青虫,药后1天达80.5%以上的防效,药后7天达到87%以上的防效;用2000、3000、4000倍液防治蚜虫,药后1天防效达76.9%以上防效,药后7天达83%以上防效,两试验经统计学处理结果,均显著高于50%辛硫磷乳油和10%氯氰菊酯乳油单用的防效  相似文献   

12.
“一降三防”低温储粮技术模式可有效控制粮温在10℃左右,达到低温储粮的效果,尤其在防虫、防水分散失、防储粮品质下降方面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王国栋 《种子科技》2008,26(2):49-49
玉米繁殖制种能否成功有几个关键因素,第一是种子的纯度要好,第二是隔离条件好,第三是父母本播期要调节好,第四是人工去雄要管理好。做到这几点有些人认为繁制种基本就没有问题了。这种思想是错误的。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就是种子的防冻害技术。种子一旦受冻,发芽率降到80%以下就不能收购,只能转商处理,损失是极为严重的。所以,预防为主,提前做好防冻害准备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棚室黄瓜生产常发生以黄瓜霜霉病为主,还会混生细菌性角斑病。由于药防良机都要求在“发病初期”。而此时二病害的初生小小病斑,是很难辨认出“彼此”,往往会造成混淆和误判。至使未能等到病害确认前进行药防,总是带有盲目性;如等到病害症状确认后冉进行药防,时机定早错过。在难寻时机下,幸好有些农药能起兼治这二种混生病害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新疆农垦科技》2014,(2):51-51
防木质腐烂 有的机具部件是用木料做的,存放时应将其洗净、晾干,涂上桐油,放在通风干燥处。  相似文献   

16.
《科学种养》2011,(8):1-1
近日,农业部召开全国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会议,要求各级农业植保部门以专业化统防统治为抓手,切实加强重大病虫害的监测与防控,做好重点区域植物疫情监管阻截,加大农药安全使用指导力度,  相似文献   

17.
城市居民阳台养花,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光照强、空气高燥、湿度不足等问题。朋友们为防燥保湿,采取的措施五花八门,但并非都能取得满意的效果。我认为,阳台防燥保湿,要走出五个误区。误区一:常向叶面喷水 绝大多数花卉对空气湿度的要求都比较高,而阳台高燥无地气,相对湿度普遍达不到花卉生长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50%乙草胺乳油防治玉米田一年生杂草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田间试验结果表明,50%乙草胺乳油杀草谱较广,对玉米田一年生禾本科杂草(狗尾草、稗草和马唐等)和阔叶类杂草(马齿苋等)均有较好的防效。在玉米播后苗前,一年生杂草萌芽期,用50%乙草胺乳油108ml/667m^2,药后28d,对杂草的株防效89.7%,鲜重防效达91.5%,且对玉米安全性好,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应用12%施稻灵2200倍液防治稻瘟病能显著地控制病情的发展,叶瘟防效达91.7%,穗瘟防效达78.3%,比20%三环唑600倍液的防效分别提高17.2和5.2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出对汉中市茶园中的茶小绿叶蝉具有高效作用的植物源农药,开展了3种植物源农药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施药后1 d,桉油精+茶蝉净复配药剂和单用茶蝉净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均达到了60%以上;施药后3 d,3种植物源农药对茶小绿叶蝉的防效均有所降低;施药后7 d,桉油精+茶蝉净复配药剂和单用茶蝉净对茶小绿叶蝉依然具有良好的防效,说明植物源农药具有持效期长的特点;桉油精+茶蝉净复配施药后7 d的防效显著优于单用茶蝉净,说明植物源农药混合施用能达到增效的作用。用桉油精+茶蝉净复配药剂防治茶小绿叶蝉可以显著降低茶园的用药次数,是构建茶园绿色防控体系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