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科技前沿     
奶牛外貌评分与产奶量相关性研究某奶牛场随机取30头奶牛,测定其305天产奶量及10个体型外貌评分性状,计算产奶量与体型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求得产奶量的各自通径系数,研究奶牛10个体型性状与生产效率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  相似文献   

2.
某奶牛场随机取30头奶牛,测定其305天产奶量及10个体型外貌评分性状,计算产奶量与体型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求得产奶量的各自通径系数,研究奶牛10个体型性状与生产效率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体评分与305天产奶量之间存在弱正相关(P〉0.05);10个评分性状中,后乳房高度和宽度与305天产奶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乳房中隔和乳房深度与305天产奶量呈显著相关(P〈0.05)。整体外貌评分、后乳房宽度、乳房中隔越高则产奶量也越高,后乳房高度和乳房中隔是对产奶量起主要作用的性状。  相似文献   

3.
奶牛外貌评分与产奶量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某奶牛场随机取30头奶牛,测定其305d产奶量及10个体型外貌评分性状,计算产奶量与体型性状之间的相关系数,求得产奶量的各自通径系数,研究奶牛10个体型性状与生产效率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体评分与305d产奶量之间存在弱正相关(P〉0.05);10个评分性状中,后乳房高度和宽度与305d产奶量呈极显著相关(P〈0.01)。乳房中隔和乳房深度与305d产奶量呈显著相关(P〈0.05)。整体外貌评分、后乳房宽度、乳房中隔越高则产奶量也越高,后乳房高度和乳房中隔是对产奶量起主要作用的性状。  相似文献   

4.
奶牛产奶量与部分繁殖性状之间相关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170个胎次的产奶量与产后一配天数、一配受胎率、产犊间隔之间的表型相关表明:产奶量与产后一配天数、产犊间隔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产奶量与一配受胎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P<001)。产奶量与这三个性状的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产后一配天数与产奶量关系密切,其它两个性状被剔除,回归模型为:y=-1706466+26336x,一配受胎率与一配天数之间相关显著(P<005),提示产后配种时间对受胎率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体型外貌性状是奶牛重要的选种指标,是奶牛保持高产、稳产、健康长寿的关键所在。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寻上海地区荷斯坦牛体型外貌与产奶性状的相互关系。、随机选取上海市28个奶牛场总计871头第二泌乳期荷斯坦母牛作为研究对象,记录并测定其305d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3个产奶性状,体型外貌性状采用9分制评分结果.利用相关分析方法确定体型总分及7个体型外貌性状与各产奶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体型总分与305d产奶量、乳脂率呈极显著正相关(P〈O.01);体躯容量性状和产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肢蹄性状与乳脂率、乳蛋白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产奶量显著正相关(P〈O.05);尻部性状与乳脂率呈显著正相关.。最终得出肢蹄、体躯容量、尻部性状是影响荷斯坦牛产奶性状的最主要因素,体型外貌鉴定评分对于筛选高产、优质荷斯坦母牛及选种选配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奶牛产奶量与部分繁殖性状之间相关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奶牛70个胎次的产奶量怀产后一配天数、一配受胎率、产犊间隔之间的表型相关表明:产奶量与产后一配天数、产犊间隔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产奶量与一配受胎率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产奶量与这三个性状的多元回归分析表明,产后一杨天数与产奶量关系密切,其它两个性状被除,回归模型为y=-17064.66+263.36x,一配受胎率与一配天数之间相关显著,提示产后配种时间对受胎率有 影响。  相似文献   

7.
旨在探究河北省中国荷斯坦牛产奶和体型性状的遗传参数,为育种提供参考。本研究收集了2012—2018年河北省133个牛场8 891头中国荷斯坦母牛第一胎次的3个产奶性状记录(产奶量、乳脂率和乳蛋白率)和26个体型性状记录,利用DMU软件,以场年季、产犊月龄、鉴定年季和鉴定员效应为固定效应,以个体的加性遗传效应为随机效应,采用AIREML结合EM算法并配合动物模型对产奶性状、体型性状进行了遗传参数估计。结果表明,产奶性状的遗传力估计值范围为0.15(产奶量)~0.32(乳脂率),体型性状遗传力估计值范围为0.01(体型总分)~0.28(后乳房附着宽度)。产奶性状与体型性状间的遗传相关估计值范围分别是-0.43(产奶量与骨质地)~0.31(产奶量与尻部)、-0.59(乳脂率与尻部)~0.20(乳脂率与前乳头位置)以及-0.34(乳蛋白率与前乳头长度)~0.23(乳蛋白率与后乳头位置)。大部分体型性状与产奶量之间为遗传正相关,而与乳脂率和乳蛋白率为遗传负相关。加强对产奶性状及体型性状中的中高遗传力性状的选择,尤其对后乳房性状以及体型总分的选择,有利于奶牛生产性能的提高。  相似文献   

8.
研究利用武汉市58头公牛的971头女儿2006—2007年间的体型性状鉴定记录及2001—2007年间的生产性能测定记录,配合动物模型,采用REML方法进行参数估计,探讨了乳房性状、体型总分与产奶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乳房性状与产奶性状之间的表型相关较小。后乳房宽度与产奶性状之间存在强的遗传正相关(0.44~0.89)。后乳房高度与305 d产奶量(0.27)、305 d乳脂量(0.16)存在遗传正相关,而与305 d乳蛋白量(-0.32)存在遗传负相关。前乳房附着与产奶性状基本不存在相关。悬韧带与305 d产奶量存在遗传正相关(0.79)。乳房深度与305 d产奶量存在遗传负相关(-0.20)。体型总分与305 d产奶量、305 d乳脂量、305 d乳蛋白量存在较强的遗传正相关,故加强乳房性状和体型总分的选择对提高奶牛的生产性能有益。  相似文献   

9.
金凤 《中国奶牛》2011,(2):31-33
本文利用通径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内蒙古地区690头荷斯坦牛体型线性性状参数与305d产奶量的关系,找出了各体型线性性状对305d产奶量的贡献大小,并建立了估测305d产奶量的最优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0.
Foster 等(1989)利用43428头第一泌乳期美国荷斯坦母牛18个性状的线性体型评定资料来研究体型性状与产奶量、乳脂量群伴离差之间的关系,结果如下:①体型性状与产奶量群伴离差(HMDM:herdmate deviations for milk)的关系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14个性状与HMDM 有显著(P≤0.05)的关系。一个性状的最佳评分(optimum score)定义为与最大HMDM 相联系的评分。回归方程表明体型性状有两种类型的最佳评分:中间的和极端的。在对 HMDM 有显著影响的14个性状  相似文献   

11.
牛线性体型评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牛的线性体型评定的发展过程、特点及评定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研究结果表明,体型评定数据的方差来源主要有年龄、鉴定员、胎次、畜群、产犊季节和公牛效应,公牛是体型性状极显著的来源;大多数报道认为体型性状的遗传力是中等的,体型太间、体型性状与生产性状有较大的遗传相关;乳用性及乳用性及乳用性的一评分值与产奶量呈强正相关;肢蹄与产奶量无关;与乳房开头和肢蹄有关的性状与畜群寿命相关最强;通过选择来提高乳房健  相似文献   

12.
为探寻宁夏地区荷斯坦牛体型外貌性状与产奶性状之间的相互关系,本试验选取宁夏地区12个规模化牧场5006头头胎荷斯坦牛作为研究对象,测定其305d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高峰奶量4个产奶性状,体型外貌性状采用9分制进行评分,采用SPSS 21.0软件统计分析鉴定牛只的五大部位20个描述性状和总体得分性状的表型参数,并利用相关分析方法确定体型总分及7个体型外貌特征性状与各产奶性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体型总分与305d产奶量、高峰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乳脂率、乳蛋白率呈弱正相关,差异不显著(P0.05);体躯容量与305d奶产量、高峰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乳脂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尻部与乳脂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肢蹄与305d产奶量、高峰奶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乳房形态与305d产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乳脂率、高峰奶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前乳房与乳脂率成显著正相关(P0.05);后乳房与305d产奶量、高峰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乳脂率呈显著正相关(P0.05);泌乳系统与305d产奶量、乳脂率、高峰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乳用特征与305d产奶量、高峰奶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乳脂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可以得出,奶牛体躯容量、肢蹄、乳房形态、后乳房、泌乳系统、乳用特征是影响荷斯坦牛产奶性状的主要因素,加强体型性状的选择对于筛选优质高产核心群及开展选种选配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荷斯坦奶牛体型线性性状与产奶量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新疆荷斯坦奶牛的产奶量与体型线性性状进行了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荷斯坦奶牛的乳房纵沟深,后乳房宽,后乳房高与产奶量呈中等正相关,体高,体长,尻宽,尻长与产奶量呈弱相关;后乳房宽,乳房纵沟深是直接影响产奶量的重要性状,且是正身作用;后乳房高对产奶量起负面影响。其间接作用大。  相似文献   

14.
西门塔尔奶牛产奶量与其体型线性性状的相关、通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某牛场20头西门塔尔牛产奶量与其体型线性性状进行相关,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尻长、乳房深、体高、胸围、乳头长与其产奶量呈弱正相关,尻宽与产奶量接的于中等正相关、尻长、尻宽、乳头长是影响产奶量的重要性状且是正向人艇,体高、胸围是影响产奶量的重要性状起负面作用,尻长、尻宽对产奶量的直接作用大。  相似文献   

15.
美国荷斯坦牛协会的研究部门调查了登记母牛(registered cows)之间体型和生产间的关系,发现除前乳房附着和乳房深度外,产奶量和其余线性体型性状之间都存在正相关。这表明如果不主动选择以改进乳房,对产奶量的选择将导致这两个性状变坏。Misztal等(1992)采用获得的产量和体型性状的估计参数,假定对产量选择一个特定的反应,计算了体型性状的相关反应。表4显示如果单独选择产奶量25年后乳用母牛体型的预测反应。正如所期望的那样,母牛将变得更具楞角性和乳用性,具较大体深和较斜的尻部。后乳房附着将变得更高和更宽,前乳房附着将变得更弱,乳房将变得更深。  相似文献   

16.
不同选择指数对中国荷斯坦种公牛综合育种值排名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旨在探讨包含不同性状的综合选择指数对荷斯坦种公牛排队的影响。收集了全国199个牛场的664 284头荷斯坦牛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乳脂量、乳蛋白量、体细胞数以及35 281头荷斯坦牛的体型性状。然后采用多性状动物模型BLUP法预测生产性状和体型性状的育种值,计算3种不同综合选择指数下47头种公牛的综合育种值,并对其排队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使用包含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体细胞评分4个性状的综合选择指数(TMI1)和包含乳脂量、乳蛋白量、体细胞评分3个性状的综合选择指数(TMI2)对公牛的排队一致性很高,秩相关为0.94;只包含生产性状的综合选择指数(TMI1、TMI2)和加入了体型性状的综合选择指数(TMI3)对公牛的排队差异很大,秩相关分别为0.76和0.67。这些结果提示,乳脂量、乳蛋白量可以替代产奶量、乳脂率、乳蛋白率纳入综合选择指数,体型性状进入综合选择指数对评价种公牛综合遗传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借助Apple-Ⅱ型计算机,利用通径分析方法研究了西农莎能奶山羊配种前(18月龄)20项体型性状与第一胎产奶量的关系。结果表明:体重、臀高、后1/3长三个性状是影响第一胎(300天)产奶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奶牛评价的ABC高峰译1影响产奶量(表型值)的要素在家畜改良中心进行评价的性状包括产奶量乳脂率、非脂固形物百分率、乳蛋白率、体型等。为便于理解,本文以产奶量为中心进行说明。每头泌乳牛以305天(约10个月)产奶量的表型值进行比较。设在奶牛场影响检定牛...  相似文献   

19.
对牛的线性体型评定的发展过程、特点及评定方法进行了简单的介绍,研究结果表明,体型评定数据的方差来源主要有年龄、鉴定员、胎次、畜群、产犊季节和公牛效应,公牛是体型性状极显著的来源;大多数报道认为体型性状的遗传力是中等的,体型性状间、体型性状与生产性状有较大的遗传相关;乳用性及乳用性状的线性评分值与产奶量呈强正相关;肢蹄与产奶量无关;与乳房形状和肢蹄有关的性状与畜群寿命相关最强;通过选择来提高乳房健康应提高前房附着和前乳头分布的育种值;公牛的近交系数与和体躯大小有关的性状呈负相关,母畜的近交系数只与乳头分布有显著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外貌鉴定在奶牛育种中的重要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型外貌在奶牛生产中究竟起多大作用?长期以来是奶牛工作所争论的问题。已知道,即使是最有经验的鉴定员,也不可能只根据外貌就可对产奶量、乳脂率、蛋白率等数量性状估计得很准确。有人认为产奶量比体型外貌重要几十倍,说奶牛在牛群中被淘汰的原因主要是低产和低繁殖率,而这两个原因很难找到与体型外貌有什么关系。在实践中也有体型外貌不良、产奶量却很高的实例。甲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