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试论攀西蔗区植蔗生产的生态优势与主要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川攀西蔗区优越的生态条件可与珠江三角洲的惠阳及福建漳洲相媲美,现已是我省重点蔗区。“九五”期末,植蔗面积与蔗产量将分别增加30%和33.8%。品种滞后于生产发展所需与抗旱栽培是现阶段植蔗生产存在的两个主要问题。本文认为要改变蔗区品种现状,进行适宜本区生态条件的良种选育研究才是根本之路,并总结出在现有条件下切实可行的抗旱栽培配套措施,以期推动蔗区生产再上新台阶。  相似文献   

2.
介绍景谷县甘蔗抗旱高产栽培技术,包括科学选择地块、深耕整地、推广坡地槽植、选用良种、密植、配方施肥、甘蔗间套种、地膜覆盖与蔗叶免烧还田,酒精废液浇灌甘蔗、病虫草鼠综合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指导甘蔗生产。  相似文献   

3.
5年来在福建蔗区大面积应用甘蔗专用除草地膜结果表明 :该地膜是一种功能与普通地膜相同 ,又能解决甘蔗苗期膜内杂草滋生的产品 ,覆盖甘蔗可取得投资少、节省除草工、增产增糖和效益高的效果 ,是值得在本蔗区推广和发展的一项重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攀西蔗区地处四川西南边陲的金沙江与安宁河谷流域,属亚热带干热河谷气候;蔗区分布于北纬26°51′-27°11′,海拔在600-1400m之间。现有植蔗面积0.9万hm2,年产白沙糖7万余t,为四川省主产蔗区。长期以来,受蔗区前期无雨干旱的影响,甘蔗出...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雷州半岛特旱蔗区甘蔗抗旱增产综合技术的核心应从畜水、保水、节水和高效用水出发来提高蔗田水分(自然降水、补充灌水)利用效率;并提出了“提高蔗田蓄水能力,降低土壤水分蒸发,充分有效利用现有水资源和开源节流”四大环节组成的抗旱增产的综合技术体系及其对甘蔗增产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1、新植甘蔗抗旱栽培技术一般来说,蔗区生态类型多样,因而选择的甘蔗品种各不相同。大旱之年,我们首先应该选择种植抗旱性强的甘蔗品种。实践证明,目前抗旱性较好的新品种主要有粤糖86/368、新台糖16号、新台糖22号、新台糖10号、桂糖11号和云蔗03/194(早熟)等。旱地甘蔗一般采用深沟板土栽培技术,抗旱效果比较理想。其技术要点包括:一是开沟,要求植蔗沟深40cm,播幅宽30cm,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自主选育的甘蔗新品种云蔗03—194通过国家甘蔗新品种鉴定。经国家权威机构鉴定,该品种为云南省首个强抗旱性品种。该品种的育成,将有效解决云南省抗旱甘蔗品种缺乏的问题。在2009年入秋到2010年初夏云南省遭受的百年特大干旱灾害中,云蔗03—194在保山、红河等重旱区表现出惊人的抗旱力,在旱区甘蔗干旱失收的情况下,该品种依然正常生长,获得丰收。  相似文献   

8.
云南省农科院甘蔗研究所自主选育的甘蔗新品种云蔗03—194通过国家甘蔗新品种鉴定。经国家权威机构鉴定,该品种为云南省首个强抗旱性品种。该品种的育成,将有效解决云南省抗旱甘蔗品种缺乏的问题。在2009年入秋到2010年初夏云南省遭受的百年特大干旱灾害中,云蔗03—194在保山、红河等重旱区表现出惊人的抗旱力,在旱区甘蔗干旱失收的情况下,该品种依然正常生长,获得丰收。  相似文献   

9.
甘蔗的育秧移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蔗育秧移栽是我国蔗区劳动人民在长期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一项先进的甘蔗栽培技术。它可争取时间和空间,减少前后作和间套作物争地、争阳光的矛盾,从而达到提早甘蔗植期,延长生长期,提高单产,提早成熟的目的。采用这种方法,不但有利于对土地的利用和安排,而且还有利于甘蔗在苗期的生长和管理,在早熟良种的配合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今后抗旱型甘蔗专用肥的研制及大田生产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用不同肥料品种、保水剂配制成2种类型的4种抗旱型甘蔗专用肥,与常规施肥方式对比,研究其在甘蔗上的施用效果。[结果]施用抗旱型甘蔗专用肥出苗率比对照增加1.6%~9.7%,株高增加2~20 cm,有效茎增加3 871~12 651条/hm2,蔗茎产量比对照增产5.14%~15.01%,蔗糖分提高0.12~0.46个百分点,经济效益比对照增加515~3 538元/hm2。[结论]施用抗旱型甘蔗专用肥能促进甘蔗出苗、分蘖及蔗茎伸长,增加有效茎数,提高产量和蔗糖分,并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采用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3种肥料和BJ2101L保水剂配制而成的抗旱型甘蔗专用肥的施用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螺旋式扶起机构对甘蔗扶起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甘蔗收割田间试验和螺旋式扶起机构扶起甘蔗运动过程观测的基础上,建立了螺旋式扶起机构模拟试验台,通过正交试验和单因素试验,探讨了螺旋转速、机车前进速度、螺旋倾斜角等因素对甘蔗扶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螺旋转速、机车前进速度、螺旋倾斜角、甘蔗与地面夹角等对甘蔗扶起效果均有影响,其中螺旋转速对扶起效果影响最大,甘蔗与地面夹角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为指导我国甘蔗生产奠定理论基础。[方法]对1971~2005年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等我国甘蔗主产区原料蔗产量与气温、雨量、湿度、日照等气象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了影响我国甘蔗主产区甘蔗产量的气象因子和关键时段。[结果]各气象因子与我国甘蔗主产区原料蔗产量的相关性有较大的差异,部分丰欠气象指标跟甘蔗生理气象指标并不完全吻合。降水量是我国甘蔗主产区的共同关键气象因子。广东和海南甘蔗主产区热量条件好,广西甘蔗主产区雨热条件配合比较好,云南甘蔗主产区温光水条件配合比较差。[结论]该研究划分了我国甘蔗主产区甘蔗产量的丰欠气象指标。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中国甘蔗生产的时空变化及区域优势,基于1985—2018年全国各省(不包含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及各县的甘蔗生产数据,分析我国甘蔗种植面积、产量和单产的时空动态变化特征,量化种植面积、单产及互作等因素对甘蔗产量的贡献率,同时评估全国甘蔗生产的优势度。结果表明:1)1985—2018年,中国甘蔗种植面积先增加后下降,产量和种植面积变化趋势一致,主要集中在桂中南、滇西南、粤西和琼北等区域;2)在我国甘蔗种植区域内,近50%的县种植面积和产量降幅均>50%,42%的县单产增幅>50%;3)中国甘蔗产量贡献长期表现为种植面积主导,2010—2018年单产主导比例下降约5%;4)2010—2018年,中国甘蔗的生产优势地区一直是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和广东省。2001—2018年,国内原料蔗生产的高成本和国外进口食糖的低价格造成我国食糖供给失衡、企业亏损,严重限制了甘蔗产业的发展。因此,应合理布局甘蔗种植面积、提高甘蔗单产、积极推进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等,以降低甘蔗的生产成本。  相似文献   

14.
[目的]准确定位我国蔗糖产业的国内竞争力地位,寻求发掘产业潜力的途径,为维护蔗区稳定、推动我国蔗糖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政策建议.[方法]利用成本利润率、产量和进口量等指标定位我国蔗糖产业国内竞争力现状,并选用面板模型对原料蔗主产区竞争力进行分析.[结果]我国原料蔗主产区的生产投入和产值提高呈正比;甘蔗总产值滞后一期会对甘蔗下期生产产生正影响;蔗糖主产区产量差距不大,产值成本区别不明显.[建议]在我国蔗糖产业缺乏国际竞争力的背景下,应通过合理增加原料蔗生产投入,保持主产区甘蔗总产值的经济惯性,稳健推进主产区甘蔗加工业的资源共享,形成主产区规模效益及有效控制生产加工成本等途径降低进口依赖度,增强蔗糖产业国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调查广西主要蔗区甘蔗宿根矮化病(Ratoon stuning disease,RSD)的发生情况,了解其分布、危害程度及发生规律,为推广甘蔗健康种苗,有效防控RS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3~2014年在广西9个糖料蔗主产区进行RSD发生情况调查和田间取样,采用PCR对采集的蔗茎样品进行RSD检测,并按不同蔗区、不同品种、不同植期、不同蔗地类型的发病率分析广西蔗区RSD发生状况.[结果]在278个样品中有198个样品检测出RSD,检出率为71.2%;调查的9个主产区均检测出RSD,阳性检出率在58.3%~100.0%;采集的27个甘蔗品种(系)均检测出RSD,其中主栽品种ROC22发病严重,RSD检出率达80.8%;新植蔗的RSD检出率为36.0%,宿根蔗的RSD检出率为75.7%,宿根年限越长,RSD检出率越高;旱地蔗的RSD发病率比水田高18.1%(绝对值).[结论]RSD在广西普遍发生且发生严重,生产中急需推广甘蔗温水脱毒种苗和选育高抗且综合性状优良的甘蔗品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西蔗区白蚁的发生为害程度,明确各蔗区白蚁种类和优势种群,为白蚁综合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广西崇左市和北海市选择有代表性的蔗地进行白蚁为害程度调查;在广西崇左、南宁、北海、来宾和柳州市选择18个有代表性蔗地,对每个样地采用五点取样法调查白蚁种类并计算其百分比.[结果]广西甘蔗主产区均受白蚁为害,其中以崇左市和北海市蔗区受白蚁为害最严重.调查发现危害甘蔗的白蚁有9种,属于2科8属,优势种群为黑翅土白蚁(52.89%)、小头钩白蚁(19.11%)、黄翅大白蚁(11.11%)和黄胸散白蚁(6.67%).不同蔗区危害甘蔗的白蚁种类和优势种群不同,崇左市甘蔗白蚁种类有6种,优势种为小头钩白蚁、黑翅土白蚁和土垅大白蚁;北海市甘蔗白蚁种类有6种,优势种为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南宁市甘蔗白蚁种类有5种,优势种为黑翅土白蚁、黄胸散白蚁和黄翅大白蚁;柳州市甘蔗白蚁种类有3种,优势种为黑翅土白蚁和黄翅大白蚁;来宾市甘蔗白蚁种类有2种,优势种为黑翅土白蚁.[结论]广西蔗区白蚁发生较普遍,已成为蔗区重要害虫;各蔗区白蚁种类和优势种群存在明显差异,应针对各蔗区白蚁优势种群开展白蚁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实行分区治理.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甘蔗产业和科技的新发展   总被引:33,自引:3,他引:30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广西为主要代表的旱地蔗区在中央和主产省(区)政府的支持下,依靠科技进步,研究推广适应旱坡地的高产高糖甘蔗良种及先进适用的旱地甘蔗栽培技术如机械深耕深松、节水灌溉(喷灌和滴灌)、酒精发酵液定量还田作液肥、智能化施肥、地膜覆盖、健康种苗、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蔗叶还田、化学调控等技术,大幅度提高了甘蔗的单产和蔗糖分,糖厂农务技术服务体系开始实现信息化,实现了我国甘蔗糖业的跨越式发展,甘蔗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也得到进一步加强.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提升了我国的甘蔗科研水平;主持举办多次甘蔗国际学术会议,组织成立国际糖业科技协会(IAPSIT),秘书处永久设在中国,使我国逐步成为国际甘蔗学术交流的中心.  相似文献   

18.
叙述国内外甘蔗机械化生产发展概况和我国发展甘蔗机械化生产的必要性,通过系统分析湛江农垦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试验示范与推广,指出其存在缺乏科学系统规划、经营模式和农机农艺技术等方面的问题,这些因素制约了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发展;并提出宜从科学规划,突破瓶颈问题,加强经营管理等方面以利于甘蔗生产机械化系统工程运作,促进甘蔗生产机械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周勇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2):11479-11481
甘蔗机械收获是实现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降低甘蔗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该文分析了我国当前甘蔗收获机械化的现状,提出了在重点开展甘蔗联合收获机研发的同时,应注重甘蔗分段收获技术的研究与推广。  相似文献   

20.
我国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示范推广已经开展了二十多年,基本技术已经掌握,但是推广面积仅占全国甘蔗面积的0.1%,大部分种植者都在观望,现急需对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推广进行分析研究。采用SWOT分析法,以湛江农垦为例,对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在推广过程中所面临的优劣势、机会及威胁进行分析,得出结论,为甘蔗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决策和规划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