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测定了204条德国牧羊犬、拉布拉多犬、史宾格犬二月龄幼犬对人依恋性和服从性、衔取、争夺游戏和胆量等行为性状,同时用PCR-RFLP方法检测各犬单胺氧化酶B(MAOB)基因型.用χ2检验MAOB基因多态性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在品种间的分布,发现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在犬品种之间差异极显著(P<0.01).构建一般线性模型分析MAOB基因型与行为性状的关系,发现MAOB基因型对幼犬的衔取行为有显著影响(P<0.05).TC基因型犬的衔取得分值均高于TT型(P<0.01).这些结果表明,MAOB基因可能是影响犬衔取行为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紧密连锁的标记基因,可用于建立选择犬衔取性状的基因标记辅助选择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草原红牛κ-酪蛋白基因的多态性及与泌乳性状相关性,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κ-酪蛋白基因外显子5的遗传多态性.结果检测到TT、TC和CC三种基因型,统计分析表明,此多态位点与草原红牛乳蛋白和乳糖呈显著相关,乳蛋白:CC基因型极显著高于CT基因型和TT基因型(P<0.01),而CT基因型也极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1).乳糖:TT基因型和TC基因型极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1),而TT和TC基因型之间差异不显著(P>0.01).其他泌乳性状的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1).结果表明,κ-CN基因对草原红牛乳蛋白和乳糖具有较大的遗传效应,可初步推断κ-CN是控制这一性状的众多基因之一,是影响草原红牛乳蛋白和乳糖的一个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相连锁,可作为选育草原红牛高乳蛋白及低乳糖奶牛的分子标记,用于标记辅助选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3.
通过测试3品种工作犬幼犬的警用行为表现,为深入研究工作犬的品种特性,改进受训犬考评机制、提高训练的技术手段及有效建设种犬群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随机选取德国牧羊犬、昆明犬、马里努阿犬的幼犬,共计254头,测定其胆量、兴奋性及衔取等警用行为参数,以品种、品种间公母及本品种公母分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德国牧羊犬、昆明犬和马里努阿犬的各项警用行为指标达到A级和B级的较少,大多数分布于C级,警用素质综合评定为合格以上的犬总体衔取率不高,分别为41.18%、51.65%、35.71%。比较3品种犬的警用行为发现,马里努阿犬的衔取率与德国牧羊犬和昆明犬差异显著,兴奋性指标与德国牧羊犬差异显著,胆量指标与昆明犬差异显著;在3品种公犬间,马里努阿犬在衔取水平上与德国牧羊犬和昆明犬差异显著,马里努阿犬在兴奋性水平上与德国牧羊犬差异显著;母犬间差异均不显著;本品种内公母犬间差异均不显著。研究表明:一是通过改变训练技术手段提高幼犬警用性能的空间较大;二是公犬是各品种间警用行为指标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三是无需考虑本品种的公母对训练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京海黄鸡为试验素材,采用PCR-RFLP方法研究苹果酸脱氢酶(malate dehydrogenase,MDH)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s)对京海黄鸡生长、屠宰及繁殖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MDH基因的3种基因型对京海黄鸡母鸡的初生重,4、8、12、16周龄体重,和成年体重无显著影响(P>0.05).母鸡的AA基因型个体和BB型个体的腹脂重差异显著(P<0.05);BB型个体的腿肌重显著低于AA型和AB型的个体(P<0.05).公鸡的AB型和BB型个体的腹脂重显著高于AA型个体(P<0.05);AA型和AB型个体的胸肌重显著高于BB型个体(P<0.05).母鸡BB型个体的300日龄产蛋数和66周龄产蛋数极显著低于AA型和AB型个体(P<0.01).说明MDH基因可能是影响鸡屠宰性状和繁殖性状的主效基因或与之存在紧密遗传连锁的一个标记.  相似文献   

5.
 利用改良等位基因特异性PCR(Modified Allele Specific PCR, M-ASP)结合PCR-RFLP以及直接测序方法对藏鸡和隐性白羽鸡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 GH)基因内含子4 (Intron4)的一个位点进行了SNP检测,并进行了该基因与藏鸡生长性状的关联分析。检测结果显示,GH基因Intron4的这个位点同时具有M-ASP和SacI-RFLP多态。测序结果表明,该位点发生了C→G的碱基突变,产生了CC、CG和GG三种基因型。两个等位基因和三种基因型在两鸡种中的分布基本一致。其中,基因型CC和等位基因C的频率最高。χ2检验结果表明,基因型频率或者等位基因频率在两鸡种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分别在两鸡种内部却存在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差异。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与藏鸡的2周龄体重等12个生长性状有显著(P<0.05)或极显著(P<0.01)关联;基因型CC与藏鸡的7周龄体重存在显著关联(P<0.05)。这暗示了GH基因是影响藏鸡生长的主效基因或者它与主效基因相关,而该位点的碱基突变可以作为筛选藏鸡高的7周龄体重的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草原红牛κ-酪蛋白基因的多态性及与泌乳性状相关性,采用PCR-RFLP方法检测κ-酪蛋白基因外显子5的遗传多态性。结果检测到TT、TC和CC三种基因型,统计分析表明,此多态位点与草原红牛乳蛋白和乳糖呈显著相关,乳蛋白:CC基因型极显著高于CT基因型和TT基因型(P<0.01),而CT基因型也极显著高于TT基因型(P<0.01)。乳糖:TT基因型和TC基因型极显著高于CC基因型(P<0.01),而TT和TC基因型之间差异不显著(P>0.01)。其他泌乳性状的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1)。结果表明,κ-CN基因对草原红牛乳蛋白和乳糖具有较大的遗传效应,可初步推断κ-CN是控制这一性状的众多基因之一,是影响草原红牛乳蛋白和乳糖的一个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相连锁,可作为选育草原红牛高乳蛋白及低乳糖奶牛的分子标记,用于标记辅助选择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以8~24月龄的雄性德国牧羊犬和史宾格犬为研究对象,采用性情测试方法,对2个品种犬的行为进行测试,并用SPSS 18.0软件分析测试结果。结果表明:德国牧羊犬和史宾格犬在胆量、猎取(衔取)欲、防御行为和兴奋性方面差异极显著(P0.01);而探求行为差异不显著。其中,德国牧羊犬的胆量强于史宾格犬,而史宾格犬的衔取欲、防御行为和兴奋性极显著强于德国牧羊犬。  相似文献   

8.
[目的]寻找IGFBP-3基因在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中的SNP位点,分析基因的多态性,并分析不同基因型个体在体重、油汗、光泽、毛长度评分、毛弯曲评分、毛弯曲数、毛细度评分、体格大小、剪毛量、平均直径、变异系数等经济性状上的差异显著性,为羊毛性状的候选基因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通过PCR-SSCP的方法,检测分析基因的多态性,用Excel软件进行数据的初步整理,用SAS8.1软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得到两种基因型:从和AB两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8和0.22,等位基因A和B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89和0.11,A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序列分析表明突变发生在序列片段的81碱基处且为G→C突变(g.81 G>C).所研究绵羊群体在该位点为Hardy-Weinberg不平衡状态(0.01 <P<0.05).[结论]不同基因型的个体间在毛长性状上差异极显著,从基因型要低于AB基因型(P<0.01);在毛细度评分上差异显著(0.01<P<0.05);在体重、油汗、光泽、弯曲数、体格大小、剪毛置、平均直径和变异系数上差异不显著(P>0.05).IGFBP-3基因可以作为毛长度选择的一个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以骨形态发生蛋白受体(BMPR-IB)基因作为多浪羊的高繁殖力候选基因,研究该基因对多浪羊产羔性状的影响.[方法]采用PCR-SSCP和PCR-RFLP技术检测多浪羊BMPR-IB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用最小二乘法分析不同基因型与产羔数的相关性;并对基因型纯合个体进行测序.[结果]BMPR-IB基因在多浪羊中存在三种基因型即野生型++、突变杂合型B+和突变纯合型BB;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741、0.254和0.005;B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0.132和0.868.BB基因型与++基因型相比在BMPR-IB基因编码区第746位碱基处发生了和Booroola绵羊相同的突变(A→G).B+基因型的平均产羔数比++基因型多0.51只(P<0.01),差异极显著.[结论]BMPR-IB基因是影响多浪羊多胎性状的一个主效基因,可作为一个分子标记用于多浪羊的选育.  相似文献   

10.
采用目标动物取样法(Focal Animal Sampling)对江苏省扬州市平山堂养殖场及扬州市动物园48只梅花鹿(Cervus nippon)的昼间行为进行观察,以Kappa阿片受体(Kappa Opoioid Receptor 1,OPRKl)为目的基因,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方法,利用引物P-5和P-9获得OPRK1基因的不同基因型,并将二者进行最小二乘均值的多重比较,以确定OPRK1基因SNP与梅花鹿昼间行为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引物P-5各基因型间与修饰行为两两差异显著(P<0.05),其它行为EE型和FF型差异显著(P<0.05),而另外5种行为性状在各个基因型中没有检测到显著差异;引物P-9各基因型间卧息行为GG型和GH型个体行为之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观望行为GG型、HH型和GH型3种基因型个体两两之间差异显著(P<0.05),修饰行为HH型和另外两者差异显著(P<0.05).研究表明,OPRK1基因多态性和梅花鹿昼间行为性状存在一定相关.  相似文献   

11.
探讨陆川猪和大白猪IGF-Ⅰ基因多态性与生长性状的关系,以期为猪生产性状标记辅助选择候选基因提供理论依据.试验采用PCR-SSCP技术,在陆川猪和大白猪群中进行了IGF-Ⅰ基因的基因型频率检测及不同基因型的生长性状效应分析.结果表明,IGF-Ⅰ基因对陆川猪和大白猪的断奶重和平均日增重影响显著(P<0.05),对初生重影响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2.
脂肪酸合成酶(FAS)的SNP与鹅肥肝性能关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脂肪酸合成酶(FAS)是脂肪合成中的关键酶之一,以其为候选基因,采用PCR-SSCP方法对FAS的SNP不同基因型与朗德鹅的肥肝性能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朗德鹅的FAS有EE、EF和FF 3种基因型,基因型频率分别为0.380,0.380,0.240,E和F的基因频率分别为0.569,0.431.EF和FF基因型的鹅肥肝重显著高于EE基因型(P<0.05),EF与FF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初步研究结果认为,FAS基因可以作为鹅肥肝性状的候选分子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青格里绒山羊群体的遗传多态性,检测并分析多态标记与生产性状的关联性,找到与生产性状相关的遗传标记,为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微卫星标记技术研究9个微卫星标记在青格里绒山羊群体中的遗传多态性,利用Popgene(Version1.32)软件计算等位基因频率(P)、基因杂合度(H)、有效等位基因数(Ne);用PIC-CALC软件计算多态信息含量(PIC),并用SAS软件的一般线性模型(GLM)分析多态位点与部分生产性状的相关性关系.[结果]9个微卫星标记中,微卫星标记BM6438没有多态性,其它8个微卫星标记均存在多态性.在青格里绒山羊群体中,8个有多态性的微卫星标记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杂合度(H)、纯合度(P)和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4.821 9、0.784 9、0.215 1、0.754 0.关联分析表明:绒细度性状上,标记OarHH35的BF基因型个体的绒细度显著低于其它基因型个体(P<0.05),标记BM3033的DF基因型个体极显著低于CE基因型个体(P<0.01),标记BM1824的BE基因型个体极显著低于AB基因型个体(P<0.01);产绒量性状上,标记BMS1788的CG基因型个体显著高于BC和EG基因型个体(P<0.05);标记BM1824的AD和BE基因型个体显著高于CF基因型个体(P<0.05).[结论]与生产性状相关联的4个微卫星标记OarHH35、BM3033、BM1824、BMS1788可望作为青格里绒山羊绒细度或产绒量的分子遗传标记.其中,标记BM 1824的BE基因型可望作为同时影响青格里绒山羊绒细度和产绒量的分子标记,这对于绒山羊分子育种研究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微卫星标记BM6506和BMS1788在新疆山羊群体中的遗传多态性与经济性状的关联性,以期找到与生产性状相关的遗传标记,为标记辅助选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微卫星标记技术研究微卫星标记BM6506和BMS1788在新疆山羊群体中的遗传多态性,利用POPGENE(Versionl.32)软件计算等位基因频率(E)、基因杂合度(He)、有效等位基因数(Ne)、基因纯和度(P);用PIC-CALC软件计算多态信息含量(PIC),运用最小二乘线性模型,对所检测到的多态标记与生产性状进行关联分析.[结果]2个微卫星标记在新疆山羊群体中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e)分别为4.162 5、5.732 5,基因杂合度(He)分别为0.759 8、0.825 6,多态信息含量分别(PIC)为0.720 8、0.801 6.关联分析结果表明-在绒细度性状上:标记BMS1788的CF和EG基因型个体显著高于AE基因型个体(P<0.05);在绒长度性状上:标记BM6506的AB基因型个体显著高于BB、BD和AA基因型个体(P<0.05),标记BMS1788的CF基因型个体显著高于AD和DE基因型个体(P<0.05);在含绒率性状上:标记BM6506的AC基因型个体显著高于BB和AA基因型个体(P<0.05).[结论]微卫星标记在BM6506和BMS1788在新疆山羊群体中均表现为高度多态(PIC>0.5),表明新疆山羊群体的遗传变异程度大,遗传多样性丰富,可以用作新疆山羊遗传多样性的评估和经济性状选择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15.
以湖南黑猪为研究对象,采用PCR-RFLP技术对原发性心肌症相关蛋白5基因(cardiomyopathy associated 5,CMYA5)进行多态性检测,并分析其对肌肉品质影响的遗传效应.试验结果:在猪群中发现AA、AC和CC 3种基因型,A、C等位基因的频率分别为0.287 5、0.712 5;湖南黑猪群体在CMYA5基因Bsp TI位点上的多态信息含量和杂合度分别为0.5999和0.409 7,表明该位点处于中度多态;不同基因型个体的肌肉肌内脂肪、丝氨酸、饱和脂肪酸含量等13项指标间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P<0.05或P<0.01),AA型个体的肌内脂肪显著高于AC型(P<0.05),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AC型和CC型(P<0.01);AC型个体的风味氨基酸含量较AA、CC型丰富,其丝氨酸、精氨酸、脯氨酸、胱氨酸、甲硫氨酸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AA型(P<0.05或P<0.01).结果表明,湖南黑猪CMYA5基因多态性与肌肉品质性状相关;该基因可作为猪肉质性状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16.
 以肉鸡和3个地方品种(北京油鸡,石岐杂,白耳鸡)以及海兰蛋鸡为试验材料,用1对引物对类胰岛素生长因子Ⅱ(IGF2)基因的外显子2进行SNPs检测,探讨IGF2基因作为影响鸡脂肪性状候选基因的可能性。利用测序和单链构象多态(SSCP)的方法进行SNPs检测和基因型的分析。X2检验表明,139处点突变的基因型在各品种间差异极显著(P<0.01)。3种基因型与肉鸡屠体性状的最小二乘分析结果表明,BB基因型个体的腹脂重和腹脂率显著低于AB基因型的个体。初步推断IGF2基因可能是影响鸡脂肪性状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连  相似文献   

17.
KAP基因的多态性与辽宁绒山羊经济性状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辽宁绒山羊KAP基因的遗传多态性及其多态位点对绒山羊产绒性状和体重性状的关系,寻找可用于标记辅助选择的分子标记,为下一步分子育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PCR-SSCP技术研究了绒山羊KAP基因的多态性,分析了4个多态位点不同基因型的最小二乘均值(LSM)、最小二乘效应值(LSE)及其遗传方差;通过标记位点与经济性状的遗传相关预测了选择反应。【结果】产绒量性状上,S1-AB和S1-BB的LSM显著高于S1-AA (P<0.05),S2-BB 的LSM显著高于S2-AA和S2-AB(P<0.05),S3-BB的LSM显著高于S3-AA和S3-AB (P<0.05),S4-AB的LSM显著高于S4-AA和S4-BB(P<0.05);在体重性状上,S2-BB的LSM显著高于S2-AA和S2-AB(P<0.05),S3-AA和S3-AB的LSM显著高于S3-BB(P<0.01);产绒量性状和体重性状上S2位点的选择反应最大。【结论】产绒量性状上,S1-AB,S1-BB,S3-BB和S4-AB基因型可以作为标记基因型;在体重性状上,S3-AA和S3-AB基因型可以作为标记基因型;在体重和产绒量性状上S2-BB基因型可作为多性状标记辅助选择的标记。  相似文献   

18.
根据南京某犬场2000至2007年1992头6月龄幼犬的考核记录,应用一般线性模型(GLM)分析了影响幼犬投训率的遗传和环境因素.结果发现:品种、母亲年龄、出生季节和父母对幼犬投训率具有显著影响,而性别、2月龄窝仔数和管理与培训方式的影响不明显.拉布拉多犬和英国史宾格犬的投训率显著高于德国牧羊犬,而母犬1.5岁前产的幼犬和秋季出生的幼犬投训率最低.德国牧羊犬和拉布拉多犬幼犬的投训率、衔取欲和胆小3个性状的遗传力达中等以上水平,而英国史宾格犬较低.  相似文献   

19.
以清远麻鸡、白耳鸡、鹿苑鸡、藏鸡和S2系为试验素材,利用PCR-SSCP技术对核受体辅激活蛋白1(NCAO1)基因编码区进行SNP检测和基因型的判别,探讨NCAO1基因作为影响鸡产蛋性状候选基因的可能性。结果显示:在NCOA1基因的第3和第12外显子上分别发现一个SNP位点,其中第3外显子10155007处发生了T→A突变,检测到AA、AB、BB3种基因型;第12外显子108273423处发生了C→T突变,检测到CC、CD、DD3种基因型。χ2检验表明突变产生的基因型和基因频率在各品种(系)间差异极显著(P<0.01),A、C基因在蛋用型的地方品种白耳鸡中频率较高,B、D基因在肉用型的地方品种清远麻鸡、藏鸡和肉用型培育品系S2系鸡中频率较高。不同基因型与S2系鸡的开产日龄(AFE)、开产蛋重(WFE)、连产天数(CL)及300日龄产蛋数(EN)之间的最小二乘均数分析显示:AA基因型个体的连产天数比BB型个体多0.59 d,开产蛋重重0.6 g,300日龄产蛋量高7.76%,且差异显著(P<0.05);CC基因型个体比DD型个体的连产天数多0.51 d,开产蛋重重1.04 g,300日龄产蛋量高9.07%,且差异显著(P<0.05);组合基因型发现,基因型AACC个体的开产日龄、连产天数和300日龄产蛋量均高于BB、DD基因型组合。因而,初步推断NCOA1基因是影响鸡产蛋性状的主效基因或与主效基因连锁。  相似文献   

20.
猪CACNA1S基因的PCR-SSCP检测及其对肉质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PCR-SSCP技术检测126头金华和皮特兰猪杂交产生的金皮F2代试验猪群CACNA1S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结合屠宰测定的肉质及屠体性状指标作遗传效应分析.结果表明:位点1S-46的BC、BD基因型对系水力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BC基因型对肉色(L) 存在显著影响(P<0.05),BB基因型对眼肌面积存在显著影响(P<0.05);位点1S-61的BC基因型、1S-70的AA基因型和1S-72的AA基因型对后腿重均存在极显著或显著影响(分别为P<0.01,P<0.05 和 P<0.01);位点1S-64的BB基因型对后腿温度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对眼肌温度存在显著影响(P<0.05);位点1S-74的AB、AC、AE基因型分别对后腿重、背膘厚(中)以及系水力存在极显著影响(均为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