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北五昧子是经济价值很高的野生药食兼用树种,北五味子全身是宝,其果实是常用大宗名贵中药材,有效成分为木脂素,还含挥发油约3%,柠檬酸12%,苹果酸10%及少量酒石酸和单糖类。种子含脂肪油33%、挥发油1.6%、五味子素、五味子醇、Vc、Ve等。果实还可制作五味子酒、五味子茶、五味子蜜、五味子饮料等一系列保健食品。  相似文献   

2.
北五味子是经济价值很高的野生药食兼用树种,北五味子全身是宝,其果实是常用大宗名贵中药材,有效成分为木脂素,还含挥发油约3%,柠檬酸12%,苹果酸10%及少量酒石酸和单糖类。种子含脂肪油33%、挥发油1.6%、五味子素、五味子醇、vc、ve等。  相似文献   

3.
植物油提取五味子木脂素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正交试验,探讨植物油提取五味子木脂素新工艺及其工艺条件,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提取物五味子甲素及五味子乙素含量。结果表明,影响植物油提取的主要因素是植物油用量B、提取次数C、提取时间A,其最佳提取工艺组合为A3B3C2;水提取、醇提取、超临界提取和植物油提取得到的提取物中五味子甲素及五味子乙素总量分别为3.24mg、36.57mg、38.56mg和38.00mg,提取率分别为8.28%、93.1%、98.2%和96.8%。本研究确定了植物油提取五味子木脂素的新工艺;用新工艺提取得到的提取物中,五味子木脂素含量和提取率均较高;新工艺具有操作简便、无污染、条件温和等优点,对五味子的开发利用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采用HPLC法同时测定不同品种北五味子藤茎中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色谱柱Waters C18柱(4.6mm×150mm,4μm),流动相甲醇:水(70: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54nm。结果表明,五味子甲素在0.18-3.60μg(r=0.9999)、五味子乙素在0.20~4.0μg(r=0.9999)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同收率分别为99.72%、102.72%,RSD均小于6.5%。该方法简便、准确、专属性强,适合于五味子藤茎中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乙素含量的测定,不同品种成分均存在一定的差别。  相似文献   

5.
五味子,有南北五味子之分。南五味子为常绿木本攀援植物,产于长江以南各地,是主要垂直绿化树种之一,在长江以北地区不能越冬。五味子一般指北五味子,又叫辽五味、山花椒等,属五味子科,是一种多功能、多用途的药食兼用型经济植物,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鄂、湘、川、赣等省。  相似文献   

6.
五昧子镇痛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辛晓林  张桂春  黄清荣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842-15843
采用热板法、小鼠醋酸扭体法和小鼠热水缩尾法研究了不同浓度五味子水煎液(10%、30%、90%)的镇痛作用效果,并通过小鼠福尔马林试验研究了五味子的镇痛作用机制。结果表明,一定浓度的五味子水煎液可减少醋酸所致小鼠扭体次数,延长扭体出现的潜伏期和热水所致小鼠缩尾的潜伏期,提高热板所致小鼠舔足的痛阈;在小鼠福尔马林试验中,五味子水煎液可抑制第Ⅱ时相的反应,而对第Ⅰ时相的反应无影响。  相似文献   

7.
北五种子初夏扦插繁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初夏季节以河砂为基质进行北五味子扦插繁殖试验,结果表明,用300mg/La-萘乙酸对绿枝插条浸沾3分钟处理生根率达到90.9%,用吲哚丁酸200mg/L浸泡24小时和2000mg/L浸沾3分钟的硬枝插条生根率平均分别为88.3%及85.0%,本研究使北五味子扦插繁殖取得较大突破,将有力地推动田野生变家植,实现良种化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1 北五味子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北五味子在各类五味子中质量最好,因此,在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如医药、果实制酒、制果汁和嫩茎、叶加工山野菜等。全国野生北五味子收购干品量500t左右,但国内年需北五味子干品8000t,再加上向东南亚各国出口量也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9.
孙多友 《新农业》2005,(3):17-17
辽五味子系木兰科五味子属多年生藤本植物,以成熟干燥的果实入药,俗称北五味子,具有健肺止咳、滋肾涩精、益气生津之功效。同属植物还有南五味子、西五味子,药效和商品价值以辽五味子最佳。从目前市场行情来看,发展辽五味子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10.
应用超声波技术对北五味子多糖进行提取,并对北五味子多糖的抗油脂氧化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以60%的乙醇作为溶剂,超声波功率400w,固液比为1:25,提取温度55℃,提取时间40min,北五味子多糖的提取率可达到22.30%,超声波法提取比传统法的提取率高出36.58%。通过红外光谱分析,超声波浸提没有使北五味子多糖的结构发生改变。北五味子多糖对油脂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性能,抗坏血酸对北五味子多糖具有协同抗氧化作用。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五味子生产的快速发展和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伊春市局部地区距离农出较近的全光五味子连续遭遇了不同程度的除草剂漂移药害,给五味子生产带来了较大危害。为了指导各地加强药害防控工作,用科学的手段指导和推进五味子生产,2007~2008年,我们对伊春市五味子重点栽培区开展了五味子受害情况跟踪调查、五味子受漂移药害定性试验研究、田间漂移药害自然和人工诱发防控试验,初步摸索出了五味子受漂移药害的一些防控技术措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五味子[Schisandra chinensis(Turcz.)Baill.]是木兰科五味子属多年生的木质藤本植物。作为一味大宗道地药材,五味子对许多疾病表现出良好的治疗效果和较低的毒性。在现代医学中研究发现五味子有提高人体免疫力、抗抑郁、抗肿瘤、保护受损神经元,提高记忆力等作用,在医疗领域内应用较为广泛。本文对五味子的应用现状、品种选育、扦插、嫁接、组织培养等繁殖技术,花芽分化、光合特性、植物营养元素等栽培生理,黑斑病、白粉病、女贞细卷蛾等常见的病虫害防治,以及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多糖、挥发油等活性成分药理研究方面进行综述,并对五味子今后的开发利用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比较五味子在不同炮制工艺下的挥发油成分含量差异,为建立五味子不同炮制品的鉴别方法提供研究思路。采用气相色谱其中萜类化合物27种,约占总挥发油的70%以上,芳香族类化合物7种,脂肪族类化合物2种,酯类化合物3种以及酮类化合物6种。五味子、蒸五味子、盐五味子与蜜五味子挥发油的组成和相对含量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对五味子及其炮制品中的挥发性成分组成和相对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可为五味子及其炮制品发挥油的药理作用和质量控制方法的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从华中五味子中获得高纯度五味子酚的制备方法.[方法]采用95%乙醇热回流对华中五味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提取,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不同产地华中五味子中五味子酚的含量,选择高含量产地的样品提取物通过正、反相硅胶柱层析法进行纯化,从中制备出高纯度的五味子酚.[结果]四川产华中五味子中的五味子酚相对含量较高,从中可制备较多量的高纯度五味子酚.[结论]用正、反相硅胶柱层析法能够简单快速地从华中五味子中获得高纯度五味子酚,丰富了获得五味子酚的资源和制备方法,为五味子酚化学和生物学的可持续研究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15.
五味子系五味子科(Scttisandroideae)中五味子属(Schisandra)和南五味子属(Kadsura)植物的泛称。在这些植物中,最具有经济价值的是五味子属中的五味子(S.chinensis),其次为华中五味子(S.sphaenanthera)。  相似文献   

16.
五味子为木兰科多年生落叶木质藤本植物。别名北五味子、辽五味子,主要分布在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茎长可达数米,不易折断,花单性,雌雄同株。浆果球形,成熟时深红色。  相似文献   

17.
四川几种常见五味子的核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在我省分布较为广泛的红花五味子 S.rubrifolia,翅枝五味子 S.henryi,华中五味子 S.sphenanthera,柔毛五味子 S.pubescens,毛脉五味子 S.pubescens Var.pubinervis 的核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染色体数均为 28,核型不对称系数 58.90%,核型分类属于 1A 到 2B,表明其染色体比较对称,是较原始的特征。  相似文献   

18.
东北三省(辽宁、吉林、黑龙江)是人工栽培五味子(以下简称北五味子)的大省,五味子总产量据全国之首,其中以辽宁省产量最多,吉林、黑龙江次之。2010年北五味子产新工作到10月份已落下帷幕。产新前后,许多药商和药农都在关注今年北五味子的产新动态:产量、价格、库存、销势、后市等商情。  相似文献   

19.
为比较、筛选优质五味子品种,对4个北五味子和5个南五味子的显微特征、总糖、总酸、粗蛋白、粗脂肪、五味子甲素和五味子酯甲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秦岭东起蓝田县西至陇县的4个南五味子品质都较优。开水中浸泡几秒再捞出晒干的南五味子品质综合最优,推测此初加工方法优于采后阴干。  相似文献   

20.
制法:酸枣树皮84%,凤尾草、盘柱五味子根、细叶麦冬块根、水竹根、兰香花根、黄茅根各2%,野蔷薇根4%,水煎约7小时取浓汁,过滤;药渣加水再煎1次,过滤。两次药汁合并,浓缩至滴水成膏即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