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科尔沁沙地沙丘演替过程的土壤种子库特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该文研究了科尔沁沙地沙丘演替阶段(流动沙丘 半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 固定沙丘)的土壤种子库特征. 土壤种子库物种组成和种子密度均以一年生植物为主. 流动和半流动沙丘土壤种子库密度约为90和364粒/m2,半固定和固定沙丘种子密度显著增加到723和8 880粒/m2 沙丘演替阶段种子密度的时间动态和土壤种子垂直分布特征分析结果表明: 流动半流动沙丘无显著差异(P0.05), 固定半固定沙丘则有显著差异(P≤0.002); 固定半固定沙丘的植物种子表现为持久土壤种子库类型Ⅲa, 并且随土壤深度增加,土壤种子密度显著下降. 沙丘演替阶段土壤种子库的种子密度与植物在地上植被中出现的频度具有显著相关性,二者相关系数为0.568   相似文献   

2.
不同沙丘类型对柠条林春尺蠖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不同沙丘类型对春尺蠖在柠条林发生的影响,在腾格里沙漠东南缘地区,选择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半流动沙丘3种生境,研究了春尺蠖在3种生境柠条上的发生情况。结果表明:3种沙丘柠条上春尺蠖的发生存在显著差异,半固定沙丘春尺蠖发生最为严重,其后依次为固定沙丘和半流动沙丘,3类生境中春尺蠖的平均虫口密度分别为147.00、28.67、0.37只/株,被害株率分别为99.67%、64.67%、1.33%。通过对春尺蠖发生情况和环境因子(土壤物理化学性质和植被参数)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出:柠条被害株率和虫口密度与土壤粉粒含量、土壤生物结皮盖度和柠条密度呈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土壤沙粒含量、柠条冠幅、柠条株高和土壤含水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沙漠区春尺蠖的发生与土壤表面的稳定性、土壤深层水分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鄂尔多斯沙地土壤微生物区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流动、半固定、和固定3种不同沙丘类型为研究对象,系统地研究了土壤中三大微生物数量组成、季节动态变化以及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不同固定程度的沙丘在微生物总数量上存在较大的差异,即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固定沙丘微生物总数是半固定沙丘的2.8倍,流动沙丘的12.5倍;3种沙地中土壤微生物数量,细菌占绝对优势(70%以上),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低于1%),并且有明显的季节分布和垂直变化规律。细菌和放线菌在春季有生长高峰,真菌则在秋季,半固定和固定沙丘中细菌在表层分布最多,真菌和放线菌在1~10 cm处分布最多。  相似文献   

4.
民勤绿洲荒漠交错带三种沙丘类型的自然植被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基于对民勤沙井子地区植被调查数据,研究了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和流动沙丘3种沙丘类型的自然植被特征.结果表明:从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到流动沙丘,总盖度、灌木盖度下降,草本盖度增加.物种丰富度减小是物种多样性下降的主要原因.从植物的生活型来看,多年生草本和灌木类植物受沙丘类型的影响最大,而一年生草本和半灌木可存活于不同沙丘类型.白刺的生态优势度(重要值)由小到大依次为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植物多样性与白刺的生态优势度呈负相关.不同沙丘类型白刺地上生物量变化明显,半固定沙丘白刺生物量最大.  相似文献   

5.
以内蒙古鄂尔多斯的不同沙地类型(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为研究对象,测定其土壤养分,土壤酶和土壤微生物的含量,期望得到它们的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为该地区的防风固沙提供理论参考。结果如下:土壤酶活性的季节变化和垂直分布均没有显著的规律。碱性磷酸酶在固定沙丘中随土层的增加而降低;在表层土壤中其活性最高;夏季其活性最低。在3样地中细菌数量最多,放线菌次之,真菌最少,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相关分析表明:土壤3大类微生物与有机质、全氮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为极显著正相关,与全磷含量、多酚氧化酶和脲酶活性的相关性不显著。细菌和微生物总数与全钾含量呈显著相关,放线菌和真菌与全钾含量的相关性不显著。在流动沙丘和固定沙丘中芽孢杆菌属占细菌的比例在冬季最高,夏季次之。在半固定沙丘中是冬季最高,其次是在春季,这与细菌总数的变化趋势一致。通过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试验、Biolog试验以及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得到沙漠中最常见的芽孢杆菌主要有Bacillus cereus、B.licheniformis、B.subtilis、B.megaterium和B.maroccanus。通过该研究客观地反映了内蒙古鄂尔多斯不同沙地类型的土壤肥力状况,从而为该地区沙地土壤改良和防风固沙提供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6.
采用种子萌发法,研究了乌兰布和沙漠东北缘固定-半固定-流动沙丘3种类型下黄河分洪区土壤种子库的4月份(春季)、7月份(夏季)和10月份(秋季)动态变化,同时分析水淹区段、未淹区段以及对照区段地表植被与土壤种子库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水淹区段土壤种子库密度随月份逐渐降低,即4月份(201粒/m2)7月份(176粒/m2)10月份(170粒/m2);未淹区段土壤种子库密度4月份(1 063粒/m2)10月份(1 036粒/m2)7月份(733粒/m2),其各月均大于对照区段且月份变化规律相同。不同沙丘类型的土壤种子库密度为固定沙丘半固定沙丘流动沙丘,且月份变化明显,即4月份(1 002粒/m2) 10月份(903粒/m2)7月份(609粒/m2)。黄河分洪区土壤种子库物种共有23种,隶属于8科23属,藜科和禾本科为主,共占65%。从生活型来看,各月份均以一年生草本为主;从物种组成上来看,7月份土壤种子库物种数显著小于4月份和10月份。未淹区段由于干湿交替形成微环境,更有利于外来物种进入,土壤种子库物种更加丰富。消落带内土壤种子库物种数多于地表植物的物种数,但对照区段相对减小。水淹区段、未淹区段和对照区段土壤种子库和地表植被间Jaccard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357、0.333和0.289,整体相似系数偏低。  相似文献   

7.
科尔沁沙地固定沙丘系统种子雨时空格局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研究了种子雨在科尔沁沙地西部的固定沙丘系统(包括固定沙丘、过渡带、丘间低地)的时空分布,及其与地上植被的关系。结果表明:固定沙丘系统种子雨密度达到(4 782±894)粒/m2;沿着主风向的方向(即从丘间低地到固定沙丘的方向),种子雨平均密度呈现偏正态的空间格局,而且种子雨密度与地上植物多度之间负相关,但不显著(P0.05);种子雨密度在每年的10月底达到最大值(6 064±330)粒/m2,到翌年3、5、7月,种子雨密度逐渐递减,并在7月达到最小值(513±48)粒/m2;种子雨密度的年际变化为1.6倍。可见,固定沙丘系统种子雨密度大,季节变异大、波动性强,但是种子雨密度不是固定沙丘系统植被更新的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8.
对巴丹吉林沙漠东南缘民勤西沙窝荒漠绿洲过渡带不同立地条件下沙蒿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5种立地类型土壤含水率最大值均为20~40 cm土层,0~60 cm各土层土壤水分含量及总含水率变化趋势均为丘间低地>平缓沙地>流动沙丘>半固定沙丘>固定沙丘;5种立地类型中沙蒿总叶绿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变化与水分变化特征均一致;各立地类型中叶片快速光响应曲线中有效量子产量、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均随光强升高而减小,而叶片非光化学淬灭系数NPQ和电子传递速率ETR均随光强升高而增加,中低光强时差异较小,随光强升高差异性逐渐增大,总体表现为丘间低地ETR最大,流动沙丘、平缓沙地及半固定沙丘次之,固定沙丘最小。由此说明,丘间低地上生长的沙蒿具有较强的抗光抑制能力,可产生较高的光化学效率,是最适宜于沙蒿生长的立地类型。  相似文献   

9.
土壤微生物以其独特的性质在沙漠演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固定沙丘与流动沙丘微生物的含量和成分存在明显差异,土壤微生物作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参与动物、植物残体等各种有机质分解和转化活动中发挥着的固沙作用,都说明适度控制沙漠和草原地区的载蓄量,保护好草原和沙漠的微生物结皮,对于流动沙丘的固定、防止沙漠化和沙尘暴均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调查了彰武县阿尔乡镇围栏封育沙地植被,结果表明彰武县阿尔乡镇沙地围栏封育后,流动沙丘大部分向半固定沙丘和固定沙丘转变,人工固沙林生长状况较好,草本植物物种丰富度、植被覆盖度增加,围栏封育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油蒿与臭柏沙地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沙地固定情况和生物结皮发育程度选取油蒿(Artemisia ordosica)群落中半固定沙地初期阶段发育的生物结皮(SF-E)、半固定沙地较厚的生物结皮(SF-L)、新固定沙地生物结皮(NF)、中期固定沙地生物结皮(MF)、老固定沙地生物结皮(OF)和苔藓结皮(MOSS)6种类型生物结皮和臭柏(Sabina vulgaris)群落中丘间地(IV)和丘顶(TV)2种生物结皮,比较了不同类型生物结皮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生物结皮表层土壤有机质、总N及土壤粒度组成存在差异。随着生物结皮从MS—SF-E—SF-L—NF—MF(MOSS)—OF—IV—TV的发育,表层土壤有机质、总N及粉粒质量分数呈现递增的趋势,而土壤粗砂粒质量分数随生物结皮的发育而递减;表层土壤富集的养分及细颗粒组分有向下位移的现象,导致表层下10 cm处土壤养分质量分数及颗粒组成也随生物结皮的发育程度而发生与表层土壤趋势相同的变化。总之,生物结皮的发育能显著增加表层土壤有机质、总N及土壤细颗粒成分。  相似文献   

12.
呼伦贝尔沙地风沙土粒径分布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土壤粒径分布可显著影响土壤风蚀强度,研究其变化特征,对阐明风沙运动过程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呼伦贝尔沙地流动、半固定和固定沙丘表层风沙土为研究对象,采用激光衍射技术测定土壤粒径分布,计算分析不同类型沙丘风沙土粒度组成、粒度参数和粒配曲线。结果研究结果显示:(1)呼伦贝尔沙地表层风沙土以砂粒为主,其含量可达60% ~ 80%,黏粒与粉粒含量较少。随沙丘的固定,土壤黏粒、粉粒与极细砂含量显著增加(P < 0.05),细砂、中砂与粗砂含量显著减少(P < 0.05),极粗砂含量无显著变化(P > 0.05)。(2)沙地土壤平均粒径较粗,分选性较差,粒度分布较集中,偏度情况为极正偏,峰度值为尖窄,分形维数介于2.25 ~ 2.49之间。随沙丘的固定,风沙土粒度组成不断细化,粒径分布的对称性与均匀程度不断优化,分形维数不断增大。(3)沙地不同类型沙丘的土壤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均具有唯一峰值。流动沙丘跃移与蠕移组分的分选性较好;固定沙丘悬移组分的分选性较好。随沙丘的固定,在组分之间过渡时,土壤颗粒变化的剧烈程度不断降低。结论呼伦贝尔沙地不同类型沙丘风沙土粒径分布特征差异显著,研究结果反映了风沙土粒径分布随沙丘固定的变化特征,可为呼伦贝尔沙地土地沙漠化防治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3.
毛乌素沙地不同固沙措施下沙丘的移动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不同固沙措施下沙丘的治理效果及移动特征.【方法】以Google Earth平台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为基础,选择毛乌素沙地中未经过固沙措施、沿迎风坡进行单圈植被固定、沿迎风坡进行多圈植被固定和生物与非生物沙障相结合的四种固沙措施条件下的新月形沙丘共70座,通过影像测量,并结合研究区风况资料,分析了2002-2010年,不同固沙措施下的新月形沙丘移动的性质、强度以及沙丘移动与高度的变化规律.【结果】研究区起沙风主风向为偏西北风,频率66.4%,受此影响,沙丘向偏东南方向移动;由于植被增加了沙丘表面粗糙度,四种不同类型沙丘的年平均移动速度分别为:流动沙丘(5.4m/a)单圈植被固定沙丘(4.1m/a)多圈植被固定沙丘(1.8m/a)生物与非生物结合固定沙丘(1.0m/a).【结论】随着植被的增加,沙丘移动速度减慢.  相似文献   

14.
流动沙丘白刺造林技术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流动沙丘造林试验研究发现,唐古特白刺在流动沙丘可采用植苗和扦插进行造林。流动沙丘植苗造林不仅成活率、保存率接近大田造林,而且生长表现包括冠幅、地径优于大田和草沙障沙丘造林。流动沙丘扦插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低于大田,但远高于草沙障沙丘,且插条长度和生根粉对唐古特白刺扦插的成活率和保存率有显著影响,用250mg/L浓度生根粉的泥浆蘸根,60cm长度插条扦插成活率和保存率分别达到72.5%和45.4%。  相似文献   

15.
毛乌素沙地南缘生态过渡带土壤生物学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过氧化氢酶、脲酶、转化酶、碱性磷酸酶、脱氢酶活性的变化以及这些酶活性与土壤微生物总量及土壤养分的相关性。[方法]测定毛乌素沙地南缘生态过渡带流动半流动沙丘、固定半固定沙地、盐化丘间低地和缓坡丘陵梁地4种不同生境0~5 cm和5~20 cm土层各种酶的活性,并与土壤养分和微生物总量进行相关分析。[结果]结果表明,毛乌素沙地南缘生态过渡带不同生境各种土壤酶活性总体变化趋势为缓坡丘陵梁地>盐化丘间低地>固定半固定沙地>流动半流动沙丘。[结论]土壤生物学指标能较好地反映土壤肥力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