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新稻18号.中粳常规水稻品种.由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选育。该品种集超高产、优质、多抗于一体。2007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稻2007001.并获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支持:2008年8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国审稻2008028,并获得农业部植物新品种保护品种权授权证书,品种权号:  相似文献   

2.
扬两优6号属两系中熟中籼杂交稻组合.由江苏里下河地区农科所以广占63—4S为母本、扬稻6号为父本杂交配组.于2000年育成并参试。2003年通过江苏省、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和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6年建宁县引进该组合种植.2007年由北京金色农华引进制种。  相似文献   

3.
Y两优2号是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用Y58S与远恢2号配组选育的两系杂交中稻新组合,具有超高产、株叶形态优良、丰产性好、米质优良、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11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2年通过云南省红河州审定,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14年被农业部认定为超级稻品种。介绍了该组合的选育过程、产量表现和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与制种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4.
2011年10月8日.农业部发布第1655号公告.经第二届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审定通过.山东鑫秋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自主选育的常规转基因抗虫棉新品种“鑫秋4号”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国审棉2011002).该品种是2011年黄河流域通过国家审定的两个常规抗虫棉之一.  相似文献   

5.
丰两优香一号属籼型两系杂交水稻,2007年11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作烟后稻栽培丰产性、稳产性好。介绍了丰两优香一号在福建武夷山市作烟后稻栽培2a的试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6.
红单8号(红2003—34)是红河州农业科学研究所利用A4—6自交系作母本、黄139自交系作父本,于2003年选育成的玉米杂交种.2009年3月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滇审玉米2009006号)。并着手申请国家新品种保护权。该品种具有较对照品种增产显著、适应性广、种子早发性好、粮食商品型佳、品质好、抗性强等特点,同时制种产量高.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7.
宛棉10号是河南省南阳市农科所利用杂交方法选育出的高产优质抗虫棉新品种,2007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国审棉2007015)。该品种高产、优质、抗病抗虫,稳产性好,一般皮棉产量在1500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8.
哲麦10号是通过人工有性杂交后在F2代中进行单株选择,并自交4代后育成的丰产性高、稳产性好、适应性和抗逆性强新品种,于2005年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国审麦2005021).  相似文献   

9.
鄂杂棉28号(原代号荆01—80)是湖北荆州农科院选育。该品种2003~2004年参加湖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2005~2006年参加长江流域区域试验,2007年参加长江流域生产试验。在各级试验当中该组合均表现有丰产性较好、纤维品质较优、抗虫性好、耐枯萎病、耐黄萎病等特点。2005年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05)第160号]。2007年3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审定编号为鄂审棉2007003。2008年8月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为GS鄂杂棉28号,审定编号为国审棉2008019。  相似文献   

10.
聊玉21号(原代号聊玉9213)是山东省聊城市农科院用自选系58-2作母本、自选系3087作父本于2001年选育而成.几年来连续进行院内外各类试验示范以及省区域试验,均表现为高产、稳产、抗病、抗倒、活秆成熟、耐密性强等优点,2008年3月通过山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鲁农审2008010号.是国家保护品种。  相似文献   

11.
彭琳  季良 《大豆科技》2007,(2):12-13,16
早熟高油大豆新品种新大豆7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1995年从加拿大引进,经过连续多年异地选择培育的优良大豆新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38.2%(干基),脂肪含量23.7%(干基),且蛋白质含量受环境影响较大,脂肪含量受环境影响较小.2004-2005年参加新疆大豆品种(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252.45 kg/hm2,较对照阿豆1号增产3.96%,居参试品种第二位.2005年参加新疆大豆品种(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 202.05 kg/hm2,比对照阿豆1号增产10.99%,居参试品种第一位.该品种适宜新疆北部冷凉大豆产区春播和南部阿克苏地区复播.  相似文献   

12.
季良  彭琳 《杂粮作物》2006,26(6):399-401
早熟高油大豆新品种阿豆1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在黑河5号的基础上,采用异地选择方法培育的优良大豆新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37.4%(干基),脂肪含量23.4%(干基),且蛋白质含量受环境影响较大,脂肪含量与蛋白质和脂肪总量受环境影响较小。2004~2005年参加新疆大豆品种(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 128.55 kg/hm2,居参试品种第3位。2005年参加新疆大豆品种(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884.95 kg/hm2,居参试品种第3位。该品种适宜新疆北部冷凉大豆产区春播和南部阿克苏地区复播。  相似文献   

13.
濮豆857是河南省濮阳市农科院用濮豆6018为母本、汾豆53号(晋豆29)为父本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夏大豆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品质优良、抗逆性强等特点,适宜在河南省各地及周边地区种植。2013年5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赣豆9号是江西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以油春01-49为母本,沔035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多代系谱法选育而成的早熟、优质春大豆新品种。2014-2015年参加江西省春大豆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1 960.5 kg·hm-2,较对照中豆40增产3.06%,春播全生育期88 d,粗蛋白含量为44.6%,粗脂肪含量为19.1%,粗蛋白质与粗脂肪总含量为63.7%,2016年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江西省大豆产区做春大豆种植。  相似文献   

15.
福豆310系2005年6月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高蛋白春大豆新品种。该品种蛋白质含量高、丰产稳产、适应性广。全生育期113d左右,单产2250kg/hm^2左右。介绍该品种的特征特性和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6.
高产优质抗病花生新品种湛油75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云  陈傲  冯希锦  林伟  陈新起  王艳红 《花生学报》2011,40(4):34-36,40
湛油75是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于1997年采用汕油523作为母本、粤油79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4-2005年参加广东省花生品种区域试验,2007~2008年参加全国(南方区)花生区试,2009年参加国家南方区花生品种生产试验,均表现高产、优质等特性,2008年1月通过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的审定;2010年1月通...  相似文献   

17.
丰产抗病抗倒大豆新品种沧豆11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新品种沧豆11是沧州市农林科学院2005年以鲁99-1为母本,沧豆4号为父本进行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19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在河北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产量3199.5kg/hm^2,蛋白质含量39.85%,脂肪含量20.5%,抗SC3和SC7,全生育期107.4 d,适宜在河北省中南部夏播区域种植。介绍了沧豆11的选育经过及主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张绶  张天娥  朱玉  任月梅 《杂粮作物》2009,29(3):180-183
大同32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2005年以母本(黄软谷×张纯一)F2代、以晋谷9号为父本组配选育的谷子新品种。2009年3月通过全国谷子品种鉴定委员会鉴定。该品种在春播早熟区的生育期为125d左右,长势健壮,综合性状表现优良,适应性强,稳产性较好,抗病抗倒,熟相好。该品种的配套栽培技术宜精细整地、精选种子、适时播种、加强田间管理、及时防治病虫草害等措施,使优良品种与科学栽培技术紧密结合,有利于谷子高产和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19.
菏豆13号大豆品种的主要特点及其配套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平 《大豆科技》2008,(6):44-45
菏豆13号为早熟、矮秆、多分枝、高产品种,较鲁豆11号增产9.06%,其主要栽培技术为6月6日至20日,麦后足墒早播,密度1-2万株/hm^2,加强田间管理。  相似文献   

20.
福豆310是福建农科院耕作所选育的春大豆新品种,2005年2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表现优质高产,株型直立紧凑,荚大粒重,商品性好,生育期适中,适宜我市作春大豆种植.栽培要点为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及时防治病虫害,化学调控,适时收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