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0 毫秒
1.
谷子,是我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谷子具有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强等特点。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能在各种土壤上种植。近年来,随着高产、抗病、抗倒伏的优良品种的选育推广和栽培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谷子单位面积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为保障谷子的高产稳产,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2.
<正>谷子,是我国北方主要粮食作物之一。谷子具有抗旱、耐瘠薄、适应性强等特点。对土壤要求不严格,能在各种土壤上种植。近年来,随着高产、抗病、抗倒伏的优良品种的选育推广和栽培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谷子单位面积产量有了很大的提  相似文献   

3.
谷子是舟曲县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具有抗旱、耐贫瘠、适应性强、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对土壤的要求不太严格,能在各种土壤上种植。近年来,随着高产、抗病、抗倒伏优良品种的引进推广和栽培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谷子单位面积产量有了很大的提高。为确保谷子高产稳产,应从选地、整地、种子处理、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几项技术措施抓起。  相似文献   

4.
浅谈谷子高产种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谷物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大,粗粮价格的不断上涨,种植谷子成为农民增收的门路。为了让种植谷子的农民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谷子的种植技术介绍如下。1、轮作倒茬谷子不宜重茬。连作一是病虫害加重,二是杂草多,三是土壤中同一营养要素消耗量过大,造成"歇地",致使土壤养分失调。因此,必须合理轮作倒茬。谷子较为适宜的前茬依次是:豆茬、马铃薯、麦茬、玉米茬等。2、精细整地  相似文献   

5.
谷子是阳曲县主要小杂粮种植作物之一,由于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谷子低产等原因,使谷子种植 面积减少。通过近年来实施旱作农业,土壤生产能力逐年提高,总结出该县谷子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从而提高 谷子产量,增加农民收益。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小米的需求不断增加,谷子种植面积不断扩大,谷子是赞皇县主要特色杂粮作物,也是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优势作物,所以对谷子高产稳产栽培技术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选择地块注意茬口重茬的谷子病虫害严重,如白发病、黑穗病、谷瘟及钻心虫严重危害。重茬造成土壤上层养分片面消耗,导致谷子生理上早衰、早枯、秕谷增加,产量下降。谷子垄作一般3~4年。谷子前茬最好是豆类、  相似文献   

7.
正谷子是一种耐受性强的粮食作物,在我国具有十分悠久的栽培历史,本文对谷子覆膜栽培技术进行探讨。1选地整地土壤是谷子生长的关键,适宜谷子生长的土壤是土层深厚、土质疏松、保水保肥能力强、肥力处于中等以上的土壤,最好是旱平地、缓坡地和水浇地。为了提高谷子生长水平,在栽培之前必须要对土壤进行处理,一般要结合深翻耙压,对土地进行综合整治,在栽培之前应该要使用腐熟的农家肥作为基肥,提高土壤肥力,为谷子生长提供良好条件。一般每公顷施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淄博市淄川区天然富硒土壤的硒含量、理化性质及谷子品种与谷子硒聚集能力的相关性,进而选育出富硒小米品种,指导淄川区富硒产业的发展,本试验以20个土壤样本、20个土壤附属谷子样本(11个品种)为试验材料,开展了此研究。结果表明,谷子硒含量随土壤硒含量、土壤有机质含量的增加而增加,随硝态氮含量的增加而减少;而速效磷、速效钾、pH的变化与谷子硒含量的相关性不大;在供试的11个谷子品种中,淄谷03、淄谷19、济谷28、廖谷21、廖谷20等对硒的吸收能力较强,可以作为富硒谷子品种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9.
旱地谷子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旱地谷子种植对于土壤的要求相对不高,且谷子具有相对较高的适应性、耐贫瘠、耐干旱等特点,因此,谷子可以在各种土壤中种植。目前,人们对于谷子的需求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所以,提高旱地谷子种植的产量和质量,已成为旱地谷子种植的主要任务。文章针对旱地谷子的高产栽培技术、旱地谷子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进行介绍,并为旱地谷子栽培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采用小区试验,研究沼渣微生物菌剂和龙疆微生物菌剂对土壤中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数量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测定菌剂施用后谷子株高和产量性状。结果表明,2种菌剂的施用均可提高谷子抽穗期根际土壤中细菌和放线菌的数量,降低真菌的数量,增强谷子抽穗期根际土壤中脲酶、蛋白酶、蔗糖酶、磷酸酶、过氧化氢酶的活性,促进谷子拔节期、抽穗期、成熟期株高,提高谷子的穗长、穗粒重和产量。与龙疆菌剂相比,沼渣菌剂对谷子抽穗期根际土壤中细菌和真菌数量,对抽穗期根际土壤中蛋白酶、蔗糖酶、磷酸酶的活性,对谷子的穗长、穗粒重和千粒重的影响均无差异。但当施用量达112.5 kg/hm2时,沼渣菌剂处理的谷子产量显著低于龙疆菌剂处理的谷子产量。可见,在微生物菌剂常规施用范围内,沼渣菌剂可代替龙疆菌剂中的载体用于微生物菌剂的生产,沼渣微生物菌剂可显著促进谷子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应用腐植酸超强保水剂,可提高土壤含水量20%左右.与对照相比,土壤失水慢,墒情好;提高谷子种子的发芽率21.4~55.4%,促进出苗,出苗整齐;促进幼苗根系生长,增加根冠比,加强谷子植株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同时能提高谷子叶绿索扣可溶性糖含量,幼苗体内脯氨酸含量比较低,植株保水力明显增强。增产效果明显,增产幅度达15.3~29.3%。  相似文献   

12.
采用谷子连作(Si-Si-Si)、马铃薯-玉米-谷子轮作(St-Zm-Si)、玉米-大豆-谷子轮作(Zm-Gm-Si)和大豆-马铃薯-谷子轮作(Gm-St-Si)四种种植模式进行定位试验,研究轮作对土壤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谷子产量和根际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与连作相比,Gm-St-Si轮作模式下土壤的pH值升高,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纤维素酶和蔗糖酶活性提高,谷子产量显著增加;利用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对谷子根际土壤细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发现三个轮作处理的OTU数目和多样性指数均高于连作,轮作与连作的细菌群落结构与组成存在明显差异,其中Gm-St-Si处理含有丰富的疣微菌门、酸杆菌门和浮霉菌门,高丰度菌包括Planctomyces、Gemmata、Flavisolibacter、Luteolibacter等。综上表明,大豆-马铃薯-谷子轮作能改善谷田生态环境,提高土壤肥力,促进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使谷子产量增加。  相似文献   

13.
谷子由于具有特殊的营养性、保健性、安全卫生性,以及良好的口感,受到越来越多的城乡居民喜爱,市场销量稳步增长,种植谷子的经济效益也在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4.
1990~1992年在山西榆次市对黄土高原旱地春谷吸肥与土壤耕层供肥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土壤耕层氮磷供给能力动态变化遵循倒Logist10生长曲线方程变化,钾的供给能力动态变化遵循一次方程变化;谷子不同生育时期吸收氮磷钾动态变化遵循Logist10生长曲线方程变化;谷子一生随着生育进程对氮磷钾的吸收量逐渐增加,土壤氮磷钾供给量则随着谷子吸收量的增加而减少,即供给能力趋于减弱,氮的吸收高峰与土壤供给高峰基本一致,磷的吸收高峰在土壤供给高峰之后,钾的吸收高峰在土壤第一供给高峰期,孕穗至抽穗阶段是谷子吸收氮磷钾的高峰期;从谷子一生来看,吸收氮磷量小于土壤供给量,钾的吸收量大于土壤供给量。通过分析并对榆次市黄土高原区旱地春谷施肥问题提出新见解,即亩产要达到200kg以上应重视施用钾肥。  相似文献   

15.
连作障碍问题已成为阻碍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谷子连作现象严重,导致病虫害发生,降低谷子品质和产量,影响谷子生产规模与产业发展。导致谷子连作障碍的原因很多,包括连作环境中土壤肥效下降、土壤酶活性的变化、土壤微生物种群多样性的变化、土壤质地的退化、物理性自毒作用等方面。选择科学的种植结构和轮作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或消除连作危害。此外,还有使用抗重茬制剂、土壤熏蒸消毒等其他的缓解方法,以提高土地的周年利用效率。文章阐述了谷子连作障碍的成因、表现、危害及缓解措施,为进一步深入谷子连作障碍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春谷子地膜覆盖栽培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春谷子地膜覆盖可提高土壤温度和土壤含水量,加快谷子生育进程,增强谷子抗逆性,比露地栽培有显著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17.
谷子是阳曲县主要小杂粮种植作物之一,由于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谷子低产等原因,使谷子种植面积减少。通过近年来实施旱作农业,土壤生产能力逐年提高,总结出该县谷子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从而提高谷子产量,增加农民收益。  相似文献   

18.
谷子是阳曲县主要小杂粮种植作物之一,由于当地的自然气候条件,谷子低产等原因,使谷子种植面积减少。通过近年来实施旱作农业,土壤生产能力逐年提高,总结出该县谷子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从而提高谷子产量,增加农民收益。  相似文献   

19.
旱地春谷不同覆膜方式栽培效应及增产机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试验表明 ,覆膜穴播和膜际条播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谷田耕层土壤含水量及土壤温度 ,改善耕层土壤物理结构 ,创造更适宜谷子生长发育的环境 ,从而使谷子光合作用加强 ,叶面积、干物重增大 ,净同化率提高 ,生育进程加快 ,营养生长旺盛 ,成穗性、成粒性表现突出。覆膜穴播谷子比露地条播的增产 2 3.0 % ,增值 14.9%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2 .58kg/mm ;膜际条播谷子比露地条播的增产 13.4 % ,增值 7.3%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1.4 5kg/mm。  相似文献   

20.
谷子是我市的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在50-70万亩,种植区域主要分布在海拔高、降雨少、气温低、土壤瘠薄的丘陵土石山区。长期以来,受低温、干旱、耕作粗放、投入不足的制约,产量一直在低水平上徘徊。从90年代初开始,我们将地膜覆盖技术在谷子生产上示范推广。通过对地膜覆盖情况下谷田的增温保墒效应、土壤理化性状的变化以及对谷子各个生长发育阶段的影响,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探讨,形成了具有本区域特色的谷子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