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大鼠卵巢内IFN-γ样免疫反应阳性物质的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结合葡萄糖氧化酶-DAB-硫酸镍铵呈色法对卵巢细胞内IFN-γ的分布及表达状况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在卵巢的生长卵泡和成熟卵泡以及黄体内都可表达IFN-γ。在卵泡内IFN-γ存在于颗粒细胞胞质中,且在同一个卵泡中,卵母细胞周围的颗粒层细胞染色最深,最密集。在黄体内广泛分布IFN-γ样免疫反应阳性纤维,而细胞为阴性反应。阳性纤维细长,染色较弱,上有膨体。大多数纤维在膨体处分支,并弯曲、盘绕成网络样围绕在黄体细胞周围。上述结果提示,IFN-γ可能作为一种神经免疫介质参与卵巢内的免疫调节。  相似文献   

2.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发现羊垂有叶有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免疫反应神经存在,这些纤维呈串球性分布于结节部及远侧部前2/3区域。纤维形态多样,细长者穿行于腺细胞之间;短小变曲者围绕于腺细胞周围,反复分支折叠盘曲缠绕成力簇状者将腺细胞成堆的网络其中,神经纤维主串珠与腺细胞关系密切,提示有可能对腺细胞分泌直接支配作用。在纤维分布区域可见散在免疫反应细胞、形态不规则、大部分与神经纤维无接触关系,但有少数可位于纤维  相似文献   

3.
IFN-γ在大鼠腰骶髓段脊髓内的分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进一步探讨免疫-神经-内分泌三大系统之间的关系,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对大鼠腰骶髓段脊髓内IFN-γ样免疫反应产物的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IFN-γ样免疫反应产物广泛分布于腰骶髓段脊髓各板层,其中背角I、Ⅱ、Ⅲ层,中间带骶髓副交感运动核、后连合核,腹角Ⅸ层内可见到较高密度的阳性胞体和树突。中间带和腹角内的阳性胞体的树突还伸向外侧索和腹索,有时可达脊髓边缘。本试验证明了IFN-γ在腰骶髓段脊髓内的分布,从而在细胞水平为“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学说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发现羊垂体前叶有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免疫反应神经纤维存在,这些纤维呈串球状分布于结节部及远侧部前2/3区域。纤维形态多样,细长者穿行于腺细胞之间;短小弯曲者围绕于腺细胞周围;反复分支折叠盘曲缠绕成团簇状者将腺细胞成堆的网络其中。神经纤维及串珠与腺细胞关系密切,提示有可能对腺细胞分泌起直接支配作用。在纤维分布区域可见散在的免疫反应细胞,形态不规则,大部分与神经纤维无接触关系,但有少数可位于纤维的网络之中。P物质免疫反应神经纤维及细胞在羊垂体前叶分布稀疏,且多位于结节部,远侧部很少。  相似文献   

5.
ER免疫反应产物在幼龄公山羊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免疫组化SP法时雌激素受体(ER)免疫反应产物在幼龄公山羊下丘脑、垂体、性腺中的分布特点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下丘脑中ER免疫反应阳性神经元主要分布在视上核、室旁核、室周核等9个核团,在视前区、下丘脑外侧区等核团也有一定数量的阳性神经元;阳性细胞呈圆形、卵圆形、三角形不等,阳性物质大多位于细胞质和胞核,阳性纤维散布于各阳性核团中;在正中隆起和第三脑室室管膜可见大量小而密集排列的深染的阳性神经元。神经垂体中可见大小不等、排列较均匀且染色较深的纤维,腺垂体中腺细胞呈强阳性着色。睾丸曲细精管中的初级精母细胞和支持细胞以及睾丸间质细胞中的ER阳性产物均为微弱表达。由此表明,幼龄公山羊雌激素除作用于性腺外,还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广泛区域,推测其参与了脑中生殖、内分泌、认知等多种功能的调控。  相似文献   

6.
鸡Ⅱ型干扰素存在亚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RT-PCR法从惠阳胡须鸡克隆了Ⅱ型干扰素基因(ChIFNγ2)。ChIFNγ2是含19个氨基酸的信号肽和145个氨基酸的成熟蛋白,与已报道的鸡Ⅱ型干扰素基因(ChIFNγ)长度一致,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和92.7%;有12处氨基酸发生点变异。ChIFNγ2与禽类IFNγ和哺乳动物IFNγ在氨基酸水平上同源性分别为62.2%-92.7%和26.5%-31.8%。1980年国际干扰素命名委员会建议,在一特定的干扰素型别内,氨基酸序列或组成方面有差异时可确定为亚型。根据这些规定,惠阳胡须鸡ChIFNγ2可被定为一种新亚型的鸡Ⅱ型干扰素。即Ⅱ型干扰素中存在亚型。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超抗原(SAg)在禽类诱导的免疫机理和进一步揭示MDV(马立克氏病病毒)感染的免疫学规律,采用NO-释放法,设计用雏鸡骨髓巨噬细胞为靶细胞检测1日龄雏鸡接种超抗原SEB和MDV后脾与胸腺淋巴细胞IFN-γ体外诱生的动态变化。结果发现,超抗原SEB(SAG-SEB)可提高脾与胸腺淋巴细胞IFN-γ体外诱生水平,其中,高剂量(1ng/只)引起短时加强后下降,而低剂量(0.01ng)则出现缓升缓降现象,而MDV接种则抑制脾与胸腺淋巴细胞IFN-γ体外诱生,SAg-SEB能增强雏鸡细胞免疫,主要表现于接种初期(1-10dPI),而MDV却在接种后1-25d间降低细胞免疫,说明超抗原SEB和MDV虽然均可引起鸡T细胞增殖,但对鸡免疫细胞IFN-γ的体外诱生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8.
北京鸭Ⅱ型干扰素基因分子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从伴刀豆球蛋白A(ConA)刺激培养的北京鸭脾淋巴细胞提取的总RNA中扩增得到北京鸭Ⅱ型干扰素(IFN-γ)基因(DuIFN-γ2)。序列分析表明,DuIFN-γ2基因长度与报道的鸭IFN-γ基因(AF087134)长度一致,为497个核苷酸,共编码145个氨基酸的成熟蛋白,推测其分子量约17ku。两者核苷酸水平的同源性为99.6%,有2个位置发生非同义变异,其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8.6%;与其他禽类同源性为67.0%-68.0%,与人的同源性为34.4%。  相似文献   

9.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妊娠山羊三个不同时期垂体前叶中CGRP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的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妊娠三个不同时期(妊娠1~4周,妊娠5~8周,妊娠9~17周),山羊垂体前叶中均存在CGRP阳性纤维,形态各异。依据其形态大致可分为网络点线型纤维、细长串珠型纤维、字母型纤维三类。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家禽发育神经解剖学积累资料,应用免疫组化 A B C 法,对 20 胚龄鸡端脑进行了生长相关蛋白( G A P43)免疫反应神经纤维分布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端脑新纹状体中含有大量较细的阳性纤维,阳性纤维多集中在新纹状体靠近背髓板区域,纤维有分支且交织成网。部分阳性纤维穿过背髓板向腹下方移行,伸向旧纹状体扩大部。在旧纹状体扩大部,有呈背腹方向排列的短阳性纤维束,数量较多,向尾侧伸向初级旧纹状体。在初级旧纹状体中,阳性纤维束以腹内侧方向排列为主,并有少量细的纤维分支互相交织,向腹内侧移行,逐渐聚集成纹体丘脑束。纹体丘脑束参与形成额丘脑束,伸向丘脑。  相似文献   

11.
用免疫组化ABC法对5例20日鸡胚小脑进行了生长相关蛋白免疫反应神经纤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小脑皮质颗粒层中有GAP-43免疫反应神经纤维及终末,阳性神经纤维粗布弯曲,有膨体,也有串珠状终末。小脑叶白质内含密集的阳性神经纤维及终末,且以颗粒状终末为主。小脑内各核团中也有大量的GAP-43阳性神经纤维及终末。  相似文献   

12.
为构建从江香猪源干扰素γ(IFNγ)植物表达载体,通过农杆菌真空渗透法在新鲜生菜中实现瞬时表达。参考GenBank登录的猪IFNγ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IFNγ引物,采用RT-PCR方法从贵州从江香猪源肝脏组织扩增IFNγ基因序列,将其克隆至植物表达载体PBI121,转化根癌农杆菌LBA4404,筛选阳性菌株提取质粒,对重组质粒进行PCR扩增、双酶切及测序鉴定;携带重组质粒根癌农杆菌真空渗透法感染生菜,GUS染色检测感染的生菜叶片,ELISA检测感染生菜叶片中从江香猪源IFNγ蛋白,分析重组质粒在生菜中表达效果;采用细胞病变抑制实验检测生菜中从江香猪源IFNγ蛋白抗病毒活性。结果表明:本研究成功地从贵州从江香猪源肝脏组织扩增获得IFNγ基因序列并构建了从江香猪源IFNγ植物表达载体PBI121-IFNγ;GUS染色感染的生菜叶片可见蓝色物质;ELISA检测感染生菜叶片中从江香猪源IFNγ蛋白含量为169.397、170.657、170.37 pg/mL;生菜中表达从江香猪源IFNγ经4^-6稀释在Marc145细胞上仍能够抑制100 TCID50的PRRSV的致细胞病变作用。本实验成功构建从江香猪源IFNγ植物表达载体PBI121-IFNγ,生菜中瞬时表达蛋白具有免疫反应性和抗病毒活性,为从江香猪源IFNγ药用植物蛋白的研究开发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鸡II型干扰素存在亚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RT-PCR法从惠阳胡须鸡克隆了II型干扰素基因(ChIFNγ2)。ChIFNγ2是含19个氨基 酸的信号肽和145个氨基酸的成熟蛋白,与已报道的鸡II型干扰素基因(ChIFNγ)长度一 致 ,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7%和92.7%;有12处氨基酸发生点变异。ChIFNγ2与禽类IFNγ和哺乳动物IFNγ在氨基酸水平上同源性分别为62.2% ~92.7%和26.5% ~31.8%。1980年国际干扰素命名委员会建议, 在一特定的干扰素型别内,氨基酸序列或组成方面有差异时可确 定为亚型。根据这些规定,惠阳胡须鸡ChIFNγ2可被定为一种新亚型的鸡II型干扰素。即II 型干扰素中存在亚型。  相似文献   

14.
羊干扰素可分为Ⅰ型、Ⅱ型,后者与其他动物干扰素一样,只包含一种干扰素即IFN-γ,而前者被确定的却只有IFN—ω和IFN—τ。对具有强抗病毒能力的干扰素α的研究一直是干扰素研究的主攻方向,但笔者却没有查到羊干扰素α的相关资料(80年代末曾被定义为IFN—αⅡ的基因现已被确定为IFN—  相似文献   

15.
根据干扰素(Interferon,IFN)产生的来源,可将其分为2种类型。Ⅰ型IFN包括IFN-α家族和IFN-β,IFN-α主要是由病毒感染的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分泌;而大多数细胞都可以分泌IFN-β,但主要是由成纤维细胞分泌。Ⅱ型IFN是IFN-γ,由激活的T细胞和NK细胞在识别感染细胞的过程中产生。因此,在病毒感染早期,细胞对抗病毒的感染主要依赖于Ⅰ型IFN的分泌,其中干扰素调节因子3(interferon regulatory factor 3,IRF-3)对Ⅰ型IFN的产生起关键性作用。1 IRF-3的结构IRF-3是由427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分子质量为55 ku的蛋白质。IRF-3…  相似文献   

16.
成华猪γ-干扰素基因分子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猪γ—干扰素在抗御传染性疾病和肿瘤生物治疗中的免疫增强作用,本实验以ConA刺激成华猪外周血淋巴细胞提取激活淋细胞的mRNA,设计合成特异的引物序列,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和克隆成华猪IFN—γ基因并进行序列5ll定。成华猪IFN—γcDNA约长500bp,从第68位核苷酸开始编码其信号肽,到569位核苷酸为终止子。IFN—γ基因的开放框架(ORF)由498bp构成,编码166个氨基酸。成华猪IFN—γ与猪IFN—γ基因核苷酸间同源性为98%,在261—269存在点突变,在氨基酸水平完全一致。IFN—γ氨基酸与鼠同源性为30%,与人同源性为40%。  相似文献   

17.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研究了催产素和加压素在犬泡状绦虫的定位和分布。在犬泡状绦虫中枢神经系统的脑神经节、2条主要纵神经索和环神经内观察到大量阳性纤维和少量阳性细胞。周围神经系统可见阳性神经纤维在皮层和实质形成神经网。从纵神经索和环神经发出的阳性纤维向生殖器官和皮层的肌肉分布。顶突的小钩之间的肌肉存在阳性反应物,小钩周围有较明显的阳性反应环。生殖器官呈现着色深浅不同的阳性反应,以卵囊—梅氏腺复合体最为明显。结果表明,催产素和加压素的免疫反应物具有相同的分布,它们可能参与虫体的神经内分泌调节。  相似文献   

18.
北京鸭Ⅰ型干扰素基因分子克隆与序列分析   总被引:30,自引:1,他引:29  
为了进行北京鸭重组干扰素(IFN)类生物制剂的研究,根据现有鸭Ⅰ型IFN基因设计了引物对,用PCR克隆了我国标准品种北京鸭INF基因,定名为BDIFN-α开放框架(ORF)由576个核苷酸构成,编码191个氨基酸。BDIFN-α与鸭Ⅰ型IFN基因核苷酸同同源性为99.8%,在390位存在点变异,但在氨基酸水平完全一致。BDIFN-α氨基酸与鸡Ⅰ型IFN同源性在50.5%-51%,与狗、猪等哺乳类Ⅰ型和Ⅱ型IFN比较同源性低于39%,结果揭示了BDIFN-α为鸭类干扰素基因进化的一分枝。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兽医学报》2019,(7):1261-1268
干扰素(interfern,IFN)是在特定的诱生剂作用下,由细胞产生的一种具有高度生物活性的糖蛋白,具有广谱抗病毒活性。从江香猪源Ι型干扰素α2和Ⅱ型干扰素γ于生菜中融合表达及生物活性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应用生菜植物表达系统,将从江香猪源干扰素植物表达载体PBI121-IFNα2、PBI121-IFNα2γ、PBI121-IFNγ、PBI121-Vec转入根癌农杆菌LBA4404中,用真空渗透法将携带干扰素质粒的根癌农杆菌感染生菜叶片;用β-葡萄糖苷酸酶(β-glucuronidase,GUS)染色和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从江香猪源干扰素在生菜叶片中的表达;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PCR)技术分析从江香猪源干扰素蛋白活性。结果显示:GUS染色和ELISA检测证明从江香猪源IFNα2、IFNα2γ、IFNγ在生菜中实现了表达;Q-PCR检测显示:在Marc-145细胞上从江香猪源干扰素蛋白对PRRSV的复制有明显抑制作用,在PK15细胞上从江香猪源干扰素蛋白对干扰素γ诱导蛋白30(interferon-gamma-inducible protein 30,IFI30)、2′-5′寡聚腺苷酸合成酶(2′-5′oligoadenylate synthetase,OAS)、抗黏液病毒蛋白(myxovirus resistance,MX)基因的mRNA水平的上调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本研究成功实现从江香猪源IFNα2、IFNα2γ、IFNγ在生菜中进行表达且表达蛋白具有生物学活性,为从江香猪源Ι型和Ⅱ型干扰素新复合型药物植物蛋白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本文用免疫组化ABC法(抗生物素蛋白-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冰冻连续切片,时对六只年罗斯罗斯母鸡的间脑及毗邻端脑区促黄体素释放激素(LHRH)样物质作了定位研究。结果表明:LHRH核周体主要分布在隔区,皮质连合床核周缘和下丘脑视前区。另外,在下零散分布。核周体多呈梭形,多角形,也有卵圆,不规则形态,直径在12.0-14.4μm,胞质内有深褐色不规则的免疫反应阳性颗粒。LHRH阳性纤维呈深褐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