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以下几个方面系统地综述了国内外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V)的研究现状,包括黄化曲叶病毒的生物学特征、不同国家发生的黄化曲叶病毒种类、黄化曲叶病病征及该病的发病特点、流行规律、常用及主要的诊断方法、目前主要的防治技术.着重介绍了当前该病在中国各地区的分布及危害情况,并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烟粉虱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发生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目的]为了明确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陕西的发生范围、不同种植茬口的发病率、烟粉虱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为病毒病防治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定期普查和人工接虫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烟粉虱在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侵染循环中所起的作用。[结果]结果表明,从不同种植区域来看,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在陕西番茄栽培区域普遍发生,其中渭南、延安、西安,咸阳等地区发生最重,平均发病株率52.3%,病情指数平均32.6,汉中地区未发生。越夏茬番茄平均发病株率94.8%,平均病情指数53.8,平均产量降低74.0%;秋延茬和越冬茬次之,早春茬为害最轻。烟粉虱发生期与病毒病发生期相吻合,烟粉虱在较低密度情况下发生后20~25天,田间出现病毒病流行;在较高密度情况下,发生后10~15天田间出现病毒病流行。单株番茄单头烟粉虱带毒,即可引起番茄浸染病毒,随着虫口密度的增加,发病株率及发病程度依次增加。烟粉虱在感染番茄黄化曲叶病毒植株上获毒15min后即可传毒,并能够引起23.9%无毒植株染病,获毒720min时,植株感病率高达95.6 %,传毒效率与获毒时间呈正相关关系。[结论]陕西关中地区为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为害严重地区,越夏茬番茄发病最严重,其次是秋延茬和越冬茬,烟粉虱的密度、带毒率、传毒效能是传播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关键因子,有效切断烟粉虱的传播以及避开烟粉虱的发生高峰期是制定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防治策略的科学基础。  相似文献   

3.
《种业导刊》2010,(3):46-46
江苏省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抗性育种取得了重大突破。番茄黄化曲叶病是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一种毁灭性的病毒病,严重时减产可达100%。为此,江苏省农科院蔬菜所以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育种为研究方向展开各项研究工作。在完成了江苏及周边省份该病害的病原分子诊断基础上,专家们目前已育成苏红9号、TY209等系列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的番茄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番茄黄化曲叶病抗病基因与抗病育种的最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作为一种新型病毒病,已成为威胁各国番茄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目前已经发现和挖掘的抗病基因有Ty-1、Ty-2、Ty-3、Ty-4和ty-5,只有Ty-1/Ty-3被克隆。关于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研究较为广泛,而关于植物抗TYLCV机制的研究和报道很少。本综述对黄化曲叶病毒病株系分化、相关的抗病基因、抗病机制以及病毒诱导及基因沉默技术的国内外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正1.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图1、图2)为近年来发现的新型毁灭性番茄病害。因该病害在自然条件下只能由烟粉虱以持久方式传播,又被称为粉虱传双生病毒。防控烟粉虱,可采用释放丽蚜小蜂、防虫网隔离、黄板诱杀烟粉虱成虫的物理防控方法。药剂可选用2%氨基寡糖素水剂300~400倍液,或4%嘧肽霉素水剂200~300倍液喷雾防治。用人工诱变获得致病力较弱的病毒  相似文献   

6.
推介几种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番茄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属于番茄病毒病的一种,是一种易于暴发与扩展,给生产造成极大风险甚至造成绝收的病害。此病毒由烟粉虱传播,由于烟灰虱活动性强,通过生物、化学和农业综合防治措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只有通过选育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的新品种,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相似文献   

7.
番茄黄化曲叶病(TYLCV)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简述了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的发病症状、病毒的鉴定和分类、发生与防治;总结了番茄黄化曲叶病主要发生在亚热带地区和热带地区,在中国的发展趋势是由南向北不断蔓延,其主要在番茄生产上造成严重的危害;依据番茄黄化曲叶病的发病条件、传播特点及国内外该病的研究现状;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兼顾化学防治与生物防治的综合防治措施,并利用基因工程等分子生物学手段加快抗病育种的进程;分析表明加大抗病育种的力度,培育出稳定的抗病品种,能很好的控制和降低该病的危害。  相似文献   

8.
<正>烟粉虱及其传播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LCD)近年来危害严重,使用杀虫剂抑制传毒介体在植物间传毒是目前防控该病虫组合的常用手段。天津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等单位研究人员通过选择试验探讨了氟吡呋喃酮、溴氰虫酰胺和噻虫嗪三种杀虫剂分别在亚致死浓度(LC_(15)、LC_(40))和田间应用浓度处理下番茄苗对携带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YLCV)Q烟粉虱的驱避效应。结果表明,氟吡呋喃酮在各浓  相似文献   

9.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是一种严重威胁全世界番茄生产的病害,培育抗病品种已成为防治该病害的主要技术手段.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基因Ty-1和Ty-3为不完全显性遗传,本研究采用PCR技术,对来自于内蒙古包头市农业科学研究所的11份番茄抗病、耐病及感病育种材料进行了抗病基因Ty-1及Ty-3的检测,并对Ty-1抗性基因进行Taq I酶切.结果发现,11份育种材料中,材料3和材料7中含有Ty-1及Ty-3抗性基因,材料1、材料4、材料5及材料7中含有Ty-3基因,其余材料无抗病基因.研究结果对准确鉴定番茄育种材料的黄化曲叶病抗病基因,抗病育种材料的辅助选择及缩短育种周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正>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广泛分布于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在烟草、番茄、南瓜、棉花等重要经济作物上可造成毁灭性危害。因该病毒在自然条件下只能由烟粉虱以持久方式传播,又被称为粉虱传双生病毒。针对近期全市烟粉虱发生呈上升趋势,为防止其暴发,造成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蔓延,北京市植物保护站与北京市气候中心联合发布﹃防止烟粉虱暴发﹄的电视预报,提醒各蔬菜产区加强防范,积极做好综合防控。北京市农药检定所专家提醒菜农,在选购番茄烟粉虱防治药剂时,应选择已取得相应农药登  相似文献   

11.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TYLCV)是世界范围内流行的一种毁灭性的病毒病,已成为世界番茄生产的限制性因素。近年来TYLCV在中国呈现逐年加重,自南向北迅速蔓延的趋势,已对中国番茄种植业造成极其严重的损失。本文对TYLCV的特点、诊断方法及其防治措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强、重复的动态定量范围和高通量等优点,是进行植物基因定量分析最常用的技术手段之一。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omato yellow leaf curl virus disease,TYLCD)是番茄生产上最严重的病害,为了研究番茄对于TYLCD的抗性与病毒含量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利用q RT-PCR技术对含有不同抗病基因番茄材料、感病番茄材料中病毒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接种后同一时期抗病材料的病毒含量总体低于感病材料;除Ty-1+2+3+5番茄材料外,其它抗病番茄材料随着时间的增长,病毒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有效地阻止了病毒繁殖;番茄材料的病毒含量与抗性呈现负相关性。本研究可为进一步研究和导入新的抗病基因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利用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高感染株系7969-19-1-1-3及其高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株系Z3(Ty-3a)构建了包含1 404个单株的F2分离群体,并利用分子标记技术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在348对SSR、CAPS、SNP、Indel以及RFLP引物中,在双亲间有68对引物扩增出多态性差异,利用获得的68对引物对抗感池进行筛选,获得了7对多态性的标记C2_At3g56230、X38、H5、C4、TGS2216、X1和H12。为了进一步缩小区间,利用F2群体的1 404个单株进行连锁分析。在C2_At3g56230-H12区间寻找新的标记,最后将Ty-3a定位于标记TGS12660和TY3a-P19之间,2个标记的之间的物理距离约为29.7 kb,遗传距离约为0.3 c M。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克隆Ty-3a基因和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培养抗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番茄新品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比试验法比较12个番茄新品种对黄化曲叶病毒病的抗性。研究表明,东风4号、格莱美、东方美2号、精品雷娜(高棵)、贝多芬5号等5个品种生长势好,果形优,单果重大,商品性好,对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较强,适宜在试验区推广种植,但东方美2号、精品雷娜(高棵)、贝多芬5号等3个品种应注意推迟拨期及适当防治其他病毒病和灰叶斑病。  相似文献   

15.
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鉴定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番茄抗病材料的创制及其准确有效的抗性鉴定方法是番茄抗病育种的关键.本文比较研究了烟粉虱侵染接种鉴定技术、分子标记鉴定技术和田间自然接种法对58份番茄抗黄化曲叶病毒病材料的抗性鉴定结果.结果表明:分子标记检测与烟粉虱侵染接种鉴定方法相结合可作为鉴定材料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抗性的有效方法;对含有已知基因抗源材料的分离群体,...  相似文献   

16.
基于数字图像的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色彩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实现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快速无损监测,利用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对番茄叶片图像进行研究。在3种颜色系统中比较9种颜色参数,发现其中5种色彩参数存在显著差异,通过进一步的分布统计研究,发现了各参数的最优区分区间。其中G、Y、Cb 3个值对感病叶片的区分率均达到70%以上,最优区分点分别在135、121和110,可以作为TYLCVD的特征参数应用于识别模型为后续研究识别模型提供重要的参数依据。试验结果表明,基于色彩分析法对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进行识别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正>近些年来,多种作物的病毒病的发生与危害,已成为农业生产上的一个棘手问题,比如在南方稻区的水稻黑条矮缩病在部分地区暴发成灾;番茄的黄化曲叶病几乎在一些地区造成毁灭性灾害;以及辣椒、西瓜、花卉等作物上的病毒病危害,也困扰着人们获取高产丰收。病毒病一经发生,很难防治,可称得上是作物病害中的顽症,不可小视。植物病毒病中的病毒,大部分属于单链RNA病毒。其基  相似文献   

18.
据各地菜农反馈的信息,山东各地栽培的番茄上相继发生了一种从未见过的病毒病,目前,已造成山东莘县近百个大棚减产或绝产。同时,临淄、广饶、青州等地及寿光市内番茄主要种植基地古城街道一带也出现相同症状的番茄病毒病。为此,记者从寿光市内及周边不同地点分别采集了病症表现较典型的样本,经有关专家确认是双生病毒中的中国番茄黄化曲叶病毒,即番茄TY病毒病。  相似文献   

19.
<正>问:番茄植株黄尖。这是怎么回事,怎么预防?答:番茄黄尖儿是黄化曲叶病毒病的症状,预防黄化曲叶病毒病最有效的办法是选择抗病毒品种。另外,还应切断传毒媒介,防治烟粉虱。当发现有病毒株后,及时清除病毒株,要及时喷施抗病毒剂来防治,如喷施香菇多糖+碧护等来抑制病毒病。问:现在棉花高度正常,花都开到顶部了,咋管理?答:棉花高度正常且花已经开到了顶部,说明棉花有早衰的趋势。一方面可能是  相似文献   

20.
为明确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TY病毒病)与番茄叶片中各金属元素含量的关系,利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对不同品种及不同定植时间的番茄叶片中Mg、Ca、Fe、Mn、Cu、Zn共6种金属元素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抗性水平的番茄品种的各金属元素含量存在显著性差异,番茄的病情指数与Mg、Mn和Zn 3种元素的含量呈线性负相关关系,且随着定植时间的增加,感病品种叶片中Mn和Zn的含量呈显著性降低。因此,在番茄生长过程中,为了抑制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的发生,可对植株施加适量的Mn肥和Zn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