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标杂A1和标记杂交棉一号的选育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忠义 《中国棉花》2005,32(6):38-39
标杂A1和标记杂交棉一号是我国植棉史上种植推广的鸡脚叶棉花杂交种中面积最大的两个品种,开创了棉花杂交种宽、稀、简的栽培方法,在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上有较大突破。标杂A12004年在新疆博乐市农五师八十九兵团皮棉单产达3255kg·hm-2,创北疆皮棉单产历史之最;标记杂交棉一号2002年在河北阜城与西瓜间套作种植,皮棉产量3465kg·hm-2;2003年在廊坊皮棉产量3250.8kg·hm-2;2004年在新疆105兵团试种,密度只有2.25万~4.00万株·hm-2,每公顷总铃数115.5万多个,铃重6.19g,比当地推广品种98-2铃重5.23g多0.96g,衣分43.29%,比98-2衣分40.61%高2.68%…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沿海地区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苏沿海地区 2 0 0 4年种植杂交棉 2 0万公顷 ,占棉田的近 90 %,平均皮棉产量达 1 5 60 kg· hm-2 ,生产上推行了低密度、大个体、优群体的技术途径 ,栽培中推广了经近几年总结和系统研究制定的杂交棉栽培技术。适用于沿海地区中上等肥力间套作棉田和接茬棉田及生态条件相似棉区的育苗移栽杂交棉。1群体与产量结构密度 :中等肥力棉田每公顷 3万株左右 ,上等肥力棉田 2 .7万株左右 ;单株果节 90~ 1 0 0个 ,每公顷果节 2 70万个左右 ;单株成铃数 35个左右 ,每公顷总铃数 95万个以上。三桃比例 :伏前桃 1 0 %左右 ,伏桃 5 5 %左右 ,早秋桃 2 …  相似文献   

3.
选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设计方法,对豫棉14号麦垅套种构我的棉花产量、密度、追施氮肥量、喷缩节安(DPC)和留果枝数4项关键性栽培措施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豫棉14号麦垅套种高产综合栽培技术措施为密度7.5万株·hm-2,追施纯氮180kg·hm-2,喷缩节安(DPC)97.5g·hm-2,单株留果枝10个。  相似文献   

4.
新疆细绒棉高产栽培组合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十年来 ,南疆细绒棉单产仍在 1 80 0 kg·hm-2上徘徊。虽也有过 2 1 0 0 kg的团场 ,2 4 0 0 kg的连队 ,2 70 0 kg的条田和 30 0 0 kg以上的小面积高产 ,但均不稳定且连续性及重演性差。因为 ,特定的品种和栽培模式 ,在同一地区应用产量变幅虽有一定的差异 ,但不可能有大的突破。继 1 992年后 ,细绒棉的密度按每公顷算 ,一般每公顷在 1 6.5万~1 9.5万株。至 1 998年后增至到 2 4万~ 2 7万株 ,使产量提高了 1 5 0~ 2 2 5 kg·hm-2。 2 0 0 2年通过认真分析 ,解放思想 ,大胆推出细绒棉超密种植 ,即把种植密度提高到每公顷 30万株以上。并…  相似文献   

5.
玉米—马铃薯间套作不同分带平衡丰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采用二次饱和D-最优设计方法,对玉米—马铃薯分带及密度在中低产旱地上的平衡丰产技术措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影响马铃薯和玉米产量的关键因素是种植密度,其次是带距。通过计算机模拟寻优,得出马铃薯最大产量的带距平均为1.79m,平均密度是57465穴·hm-2,最大平均产量可达18930.2kg·hm-2;玉米最大产量的带距平均为1.69m,平均密度是52815株·hm-2,最大平均产量可达6007.2kg·hm-2;马铃薯—玉米间套作模式的最佳栽培农艺措施为:带距1.72m,马铃薯49065穴·hm-2,玉米52200株·hm-2,利润可达10488.15元·hm-2。  相似文献   

6.
海涂棉花施肥量、化控量和群体大小三因素最优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近年来在海涂棉区推广棉花“矮、密、早、调”栽培模式,为了筛选群体大小与施肥量等的最佳组3合,以便达到节工省本高产稳产的目的。 在1997年密变、氮肥用量、助壮素用量三因素旋转回归试验的基础上,1998年进行了总果枝数、三要素用量和助壮素用量三因素最优回归试验。选得的最佳组合为施肥量是纯 N165~180kg·hm-2,P2O582.5~90kg·hm-2.K2O165~180kg·hm-2为宜;25%助壮素用量180m1·hm-2左右;单株留果枝9个,每公顷总果枝81万。  相似文献   

7.
设置4个种植密度(3.0、3.75、4.5、5.25万株·hm-2)和5种叶枝处理方式(不留叶枝、留1个叶枝、留2个叶枝、留3个叶枝、留全部叶枝),研究不同密度和叶枝数量对冀丰914皮棉产量、铃重、衣分及成铃数的影响。结果表明:不论果枝铃重还是叶枝铃重均随叶枝的增加而下降;总成铃数随密度的增加而增加。衣分与密度、叶枝数量无显著相关性。密度对皮棉产量有显著影响,叶枝数量对皮棉产量影响不显著。在不同叶枝条件下,皮棉产量的最高值出现在不同密度:不留叶枝条件下,密度5.2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留1~3叶枝,密度4.5万株·hm-2时产量最高;留全部叶枝时,2015年密度在3.75万株·hm-2皮棉产量最高,2016年密度在4.5万株·hm-2产量最高。在低密度(3.0万株·hm-2)时保留叶枝对产量有较好的补偿作用。冀丰914在4.5万株·hm-2密度下保留1~3个叶枝能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8.
播期、密度和氮肥运筹对冬小麦连麦2号产量与品质的调控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为确立强筋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栽培的群体调控和氮肥管理策略,以强筋冬小麦品种连麦2号为材料,研究了播期、密度及施氮水平和基追比对小麦籽粒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密度对籽粒产量均有显著的影响,并且播期效应大于密度效应。3个播期中,适播(10月10日)处理产量显著高于早播(9月30日)和晚播(10月25日);密度间差异达显著水平,以中密度(180万~270万·hm-2)产量最高,低密度和高密度(90万、360万·hm-2)最低。小麦籽粒产量与施氮量呈二次曲线关系,籽粒蛋白质含量随密度的增加而降低,随播期的推迟而增加。增加施氮量和后期追氮比例提高了冬小麦蛋白质含量及湿面筋含量、沉淀值,但降低了总淀粉含量。综合分析,在本试验条件下,冬小麦连麦2号在10月10日播种、密度180万·hm-2、施氮量为299~355 kg·hm-2、基追比为6∶4时可实现优质与高产的协调。  相似文献   

9.
为给在近年冬前积温增加的情况下冬小麦的种植选择适宜的播期和密度,在山东莱州大田条件下,以两种不同穗型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播期、密度组合对小麦叶面积系数及生育后期旗叶光合特性、籽粒库容能力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和密度组合处理对不同穗型小麦品种LAI、旗叶光合特性、籽粒库容能力及产量均存在明显影响,两个小麦品种的旗叶光合特性均以中播两密度处理(10月19日播种,密度分别为180万和270万株·hm-2)的表现较优,潜在库容大,籽粒充实指数高,粒叶比值大,最终产量高。综合来看,本试验条件下,10月12日至19日可作为当前冬小麦适宜播期,大穗型品种比多穗型品种更适宜密植,多穗型品种密度应在120万~180万株·hm-2(播量60~90 kg·hm-2),而大穗型品种应在180万~270万株·hm-2(播量90~135 kg·hm-2)。  相似文献   

10.
科棉3号是由江苏省科腾棉业有限责任公司育成的高品质杂交抗虫棉。2003年3月通过江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4年2月江苏省农林厅批准引进江苏种植。为掌握该品种在江苏省里下河棉区的配套栽培技术,特进行了本试验研究。1材料和方法试验于2004年在江苏里下河棉区兴化市和姜堰市同时进行。试验采取裂区设计。主区为施肥量:大田总施氮量为225kg·hm-2(A1)、300kg·hm-2(A2)、375kg·hm-2(A3)三个水平;副区为移栽密度:2.25万株·hm-2(B1)、2.85万株·hm-2(B2)、3.45万株·hm-2(B3)三个水平。先将主区A随机排列,然后再在每个主区内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