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探讨Wip1基因的表达及其对精子受精能力的影响,为阐明Wip1基因对雄性繁殖的影响提供新的着眼点。选取相同饲养环境、同一遗传背景的8周龄左右的野生型雄鼠,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Wip1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脑组织及雄性生殖器官中的表达情况,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Wip1蛋白在睾丸组织及精子细胞中的分布情况。以Wip1敲除型雄鼠为试验组,野生型雄鼠为对照组,利用ELISA试剂盒检测两组小鼠血清中睾酮水平;通过体外受精试验比较两组的2-细胞率及囊胚率。结果显示,Wip1基因mRNA在野生型雄鼠各组织中广泛表达,且在雄性生殖器官中表达量较高,其中睾丸中表达量最高,附睾体、附睾头、附睾尾次之;Wip1蛋白主要定位于睾丸组织中的长形精子细胞及附睾成熟精子细胞的头部。ELISA检测结果发现,与野生型雄鼠相比,Wip1敲除型雄鼠血清内睾酮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体外受精结果表明,Wip1敲除后2-细胞率及囊胚率均极显著下降(P<0.01)。结果表明,Wip1基因敲除能够引起雄性小鼠受精能力降低,这可能与Wip1基因在精子发生过程中发挥作用相关。  相似文献   

2.
旨在通过CRISPR/Cas9技术研究Gata4基因在雄性小鼠睾丸中的作用机制。试验以C57BL/6小鼠为模型,通过CRISPR/Cas9技术在雄性小鼠体内敲除Gata4基因,组织学观察睾丸形态学变化,ELISA法测定雄激素相关合成酶,实时定量PCR检测相关标记基因。利用CRISPR/Cas9技术成功在小鼠体内敲除Gata4基因,通过PCR扩增、酶切计算得到基因敲除率93%;在2月龄小鼠性成熟时,通过定量PCR、HE染色和ELISA检测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敲除组小鼠睾丸发育迟缓,明显变小,精原细胞和精子生成减少,睾丸中雄性信号通路相关基因(Stra8,Vasa,Dazl,Tnp1,Spo11,Sox9,17HSDb3,Dmrt1)表达量降低,雄激素水平显著降低。研究表明,Gata4在雄性小鼠生殖器官发育与精子生成过程中具有重要功能。  相似文献   

3.
旨在研究PNPLA5基因对雄性大鼠繁殖性能的影响。本研究以PNPLA5敲除型雄性大鼠(KO)为试验组,野生型大鼠(WT)为对照组,分别饲喂普通饲料,并采集大鼠附睾精子及睾丸组织。利用繁殖试验检测配种后雌鼠的妊娠率及平均产仔数,精子运动性能分析检测精子运动能力,Western blot检测精子中线粒体功能相关细胞色素C(cytochrome C,Cytc)与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V(cytochrome c oxidase subunit IV,COX IV)的表达水平,HE染色检测睾丸组织形态。结果表明:与野生型雄性大鼠相比,PNPLA5敲除型雄鼠与野生型雌鼠配种后,雌鼠的妊娠率极显著下降(P<0.01);精子的曲线运动速度显著降低(P<0.05)及渐进运动精子的百分率极显著降低(P<0.01);PNPLA5敲除型大鼠精子中细胞色素C表达量下调,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V表达量上调,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PNPLA5基因缺失引起大鼠睾丸组织结构疏松,曲细精管中各阶段生精细胞排列紊乱,上皮细胞脱落至管腔。综上表明,本研究发现PNPLA5基因敲除能够引起雄性大鼠繁殖能力降低,为家畜繁殖研究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雄鼠睾丸Clock基因沉默后,小鼠体外受精的变化及机制。方法:通过在ICR小鼠睾丸内注射Clock干扰质粒(实验组)和HK阴性对照质粒(对照组),注射18天后收集雄鼠精子,计数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和精子总活率。再将孵育好的精子加入卵培养皿中,分别观察卵丘颗粒细胞驱散情况及卵裂情况,计算受精率、囊胚生成百分率和胚胎孵化率。结果:睾丸Clock基因沉默后,小鼠精子活动率及前向运动率较对照组降低(p0.05),实验组精子驱散卵丘颗粒细胞能力的时间延长(p0.001)。结论:睾丸clock基因可影响精子驱散卵丘颗粒细胞的能力,该机制在Clock基因影响小鼠生殖的过程中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外源性RF-酰胺相关肽3(RF-amide related peptide 3,RFRP-3)和褪黑素(melatonin,MLT)对雄性昆明小鼠初情期生长、繁殖性能的影响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方法】以初情期雄性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单独给予雄鼠生理盐水、外源性RFRP-3或MLT以及混合给予RFRP-3、MLT,检测其对雄鼠平均增重、平均采食量、料重比、睾丸发育情况,血清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以及生长、生殖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外源性RFRP-3能抑制雄鼠GH基因表达,并抑制体重增长,提高料重比;而外源性MLT促进雄鼠GH基因表达,使体重增长较快,料重比降低;RFRP-3和MLT共同处理下,GH基因表达增加,体重增长速度与单独给予MLT组接近。RFRP-3可抑制褪黑素受体1A(melatonin receptor 1A,Mtnr1A)、LH基因表达及睾酮分泌,小鼠睾丸各级生精细胞和间质细胞数量减少;MLT可促进Mtnr1ALH基因表达及睾酮分泌,睾丸间质细胞密度极显著增加(P<0.01);MLT和RFRP-3共同处理下,小鼠睾丸各级生精细胞和间质细胞数量减少,睾酮分泌显著减少(P<0.05)。【结论】外源性RFRP-3能一定程度抑制雄性小鼠初情期的生长及繁殖性能,外源性MLT可促进初情期雄性小鼠的生长及繁殖性能。  相似文献   

6.
为深入探究不同运动方式和运动强度对正常雄性动物生殖机能的影响,本研究以C57BL/6J小鼠为研究模型,将32只11周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EE)组、短期有氧运动(AAE)和长期有氧运动(CAE)组,运动结束后采集血液、睾丸、附睾样品,检测血清睾酮水平,分析睾酮曲细精管管腔面积和生精标志基因表达、精子形态等差异。结果表明:与对照组小鼠相比,EE组小鼠血清睾酮水平显著降低,睾丸类固醇转运蛋白STAR的mRNA表达显著降低,且睾丸曲细精管和附睾管管壁形态不完整,精子总数降低,精子畸形率显著增加;AAE组小鼠睾丸发育及精子品质与对照组接近,但CAE组小鼠血清睾酮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睾丸类固醇转运蛋白STAR的mRNA表达水平显著增加,睾丸曲细精管空腔面积显著降低,精子畸形率显著降低。上述结果说明,长期有氧运动是提高小鼠生殖机能的有效方式,短期有氧运动无此效应,急性力竭运动有损小鼠的生殖能力。  相似文献   

7.
野生型p53诱导的磷酸酶1(Wild-type p53-induced phosphatase1,Wip1)是PP2C(The type 2Cfamily of protein phosphatases)磷酸酶家族中的一员。在DNA损伤修复中起重要作用,并作为原癌基因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Wip1敲除小鼠虽然能够存活,但寿命缩短,并出现多系统异常,包括生殖系统、免疫体系、内分泌系统、神经系统等,具体表现:雄性生殖器官萎缩及雄性不育、对病原体敏感、T细胞和B细胞功能受损、胰岛素抵抗、体重增长受限、脂肪量减少、焦虑和抑郁样行为增加等。相关机制研究发现,Wip1通过去磷酸化不同蛋白底物而在多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旨在对小鼠Wip1基因缺失所致表型及其初步的分子机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Wip1的生物学功能以及哺乳动物体内生理和病理过程的发生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夏翠  宫新城 《黑龙江畜牧兽医》2023,(13):126-129+136
为了研究“消暑促精散”对高温环境中雄性小鼠生殖系统的影响,试验将45只8周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温组和治疗组,每组15只,对照组饲养于室温环境中;高温组及治疗组饲养于33℃恒温培养箱中,在小鼠耐受的情况下每5 d增加1℃,从33℃开始一直增加至38℃;治疗组每天饲喂含2%消暑促精散的鼠粮,其余两组饲喂基础日粮,每日观察小鼠的采食和死亡情况。从正式试验开始每5 d为一个阶段,在每个阶段的最后1 d晚上将10只发情雌鼠放入雄鼠笼中2 h,记录雄鼠爬跨情况,试验期为30 d,第31天剖杀,检测血清睾酮含量,取睾丸、附睾制备切片,进行H.E.染色并观察组织结构。结果表明:随着温度升高,治疗组死亡数低于高温组;出现爬跨行为的小鼠数量高于高温组,高温组和治疗组雄性小鼠外周血清中睾酮含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高温组和治疗组小鼠体重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各组间睾丸指数差异显著(P<0.05),高温组和治疗组的双侧附睾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高温组睾丸组织中部分曲细精管管腔较大,管腔中精子数量少且呈无序排列,各级精母细胞排列疏...  相似文献   

9.
雄性BALB/c小鼠腹腔注射10~4个绵羊源弓形虫TgSheepCHn1(Chinese1)速殖子,分别采集弓形虫感染后2,4,6,8,10 d(days post infection,DPI)和6周的小鼠血清、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腺、尿道球腺和凝固腺,血清检测睾酮含量,采用HE和IHC染色方法分析生殖系统的病理损伤情况和弓形虫的分布。结果发现,与对照组比较,雄性BALB/c小鼠感染弓形虫后睾酮含量先增加,8 DPI后减少(P0.05)。6 DPI后,小鼠生殖器官出现病理损伤,特点为副性腺生殖器官:睾丸曲细精管内生精细胞层数减少,生精细胞数目减少并且排列紊乱;睾丸和附睾管内精子数量减少,精囊腺内分泌蛋白减少,实质少见炎症反应;精囊腺、尿道球腺和凝固腺上皮细胞变性、脱落。6 DPI后,在各器官均可观察到弓形虫,多分布在被膜疏松结缔组织和间质,且随感染时间延长,弓形虫数量显著增加(P0.05)。感染后6周,睾酮和生殖系统结构未见明显异常表现。结果表明,小鼠感染弓形虫,对睾酮含量影响不明显,但虫体可侵入雄性生殖系统和副性腺,并引起损伤,推测弓形虫急性感染可减弱雄性动物生育功能,并可能通过精液传播。  相似文献   

10.
旨在探究不同发育阶段湖羊生殖器官中脂联素受体(adiponectin receptor,AdpR)及睾酮(testosterone,T)分泌相关基因mRNA的表达变化及相关性分析。选取3、9、24月龄(M)湖羊各5只,颈静脉采血并收集血清,屠宰后,采集下丘脑、垂体、睾丸、附睾头、体、尾组织;ELISA技术检测各月龄湖羊血清中脂联素(adiponectin,Adp)、T、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onad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GnRH)、促性腺激素抑制激素(gonadotropin inhibitory hormone,GnIH)浓度;qRT-PCT技术检测不同发育阶段湖羊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ypothalamus-pituitary-gonad axis,HPG)中AdpR1和AdpR2及T分泌关键基因mRNA表达规律;免疫组化技术对AdpR1在湖羊睾丸和附睾中进行定位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发育阶段湖羊血清中Adp、GnRH、GnIH浓度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Adp含量在性成熟后(9和24月龄)显著高于性成熟前(3月龄)(P0.05)。AdpR1mRNA表达量在各个月龄睾丸和附睾尾中均显著高于AdpR2(P0.05),其中AdpR1mRNA表达量在二者中呈上升趋势,且差异显著(P0.05),而在附睾头、体差异不显著(P0.05)。AdpR1存在于睾丸间质细胞、生精细胞、曲精细管管壁肌样细胞、精子细胞以及附睾头、体、尾的上皮细胞。血清中Adp与T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Adp含量与GnIH负相关以及与GnRH正相关,但差异不显著(P0.05);AdpR1mRNA表达水平与StAR、3β-HSD mRNA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P0.05)。综上表明,在湖羊生殖器官发育过程中,Adp通过与其受体AdpR1结合,促进T的产生,进而影响湖羊睾丸发育。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钙敏感受体(calcium-sensing receptor,CaSR)基因在大鼠不同组织的相对表达差异,探索其在不同组织上的潜在功能,随机选取7周龄左右的雌性及雄性SD大鼠各5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CaSR基因在大鼠胃肠道(胃、十二指肠、空肠、回肠)、代谢器官(肝脏、肾脏)及生殖器官(睾丸、附睾、子宫、卵巢)的相对表达量。结果显示:胃CaSR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肠段(P0.05);肾脏CaSR基因表达量显著高于肝脏(P0.05);睾丸CaSR基因的表达量显著高于附睾(P0.05);子宫与卵巢的表达量较低,且二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CaSR基因在雌性、雄性大鼠的胃肠道、代谢器官以及生殖器官组织中均有表达,且在各组织间的表达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2.
小鼠去透明带裸卵的体外受精及其胚胎发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建立提高小鼠弱精子体外受精率的新方法 ,将小鼠宰杀在 2 0℃下搁置 14 h,然后取出附睾尾精子进行冷冻保存。用解冻后活力明显下降的精子 ,与去透明带裸卵进行体外受精。结果显示 ,与带有颗粒细胞卵的体外受精率(0 % )和透明带切开卵的体外受精率 (4%~ 31% )相比 ,去透明带卵的体外受精率增至 39%~ 6 8% (P<0 .0 1) ;体外受精所获的 2细胞胚 ,经培养有 74 %~ 10 0 %的胚胎发育至扩张囊胚 ;来自 BDF1雄性小鼠精子的 2细胞期体外受精胚 ,经体外培养至囊胚期后再移植 ,获得了正常新生小鼠。以上结果表明 ,去透明带裸卵与小鼠弱精子体外受精 ,可提高小鼠弱精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建立用于ALK3基因敲除小鼠品种保存的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IVF-ET)模型.采用杂合子雌性ALK3小鼠卵子与杂合子雄性ALK3小鼠精子进行体外受精,收集2-cell,进行胚胎冷冻,1周后进行胚胎复苏移植,通过PCR方法进行子代鉴定.结果表明,冻存胚胎320枚,复苏获得存活胚胎96枚,移植80枚,产子23只,获得杂合子11只,通过体外受精一胚胎移植可对ALK3基因敲除小鼠进行保种鉴定.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构建Wip1过表达转基因小鼠,并对Wip1过表达转基因小鼠进行RNA水平上的筛选,为研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机制提供一种动物模型。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获得小鼠组织的cDNA,并以其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对扩增片段进行胶回收,然后进行扩增片段和空载体的双酶切,将酶切后胶回收得到的Wip1基因全长与载体pcDNA3.1(+)进行连接,获得Wip1-pcDNA3.1(+)过表达载体,最终得到Wip1过表达转基因原代小鼠,并利用Southern blotting方法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小鼠进行鉴定筛选。试验获得Wip1过表达转基因原代小鼠30只,利用Southern blotting方法鉴定出阳性小鼠11只,阳性率为36.67%,实时荧光定量PCR筛选Wip1过表达转基因小鼠阳性率为32.84%。以上结果表明,试验成功构建了Wip1-pcDNA3.1(+)过表达载体,并且经过Wip1基因在小鼠组织DNA和RNA水平上的鉴定筛选,成功获得了Wip1过表达转基因小鼠。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菟丝子水提液对环磷酰胺(CP)所致雄性小鼠生殖损伤的保护作用,试验对SPF级KM雄性小鼠腹腔注射CP制作生殖损伤模型,再将其分为CP对照组及高、中、低剂量菟丝子组,各剂量组小鼠灌胃给予菟丝子水提液,观察菟丝子水提液对CP所致生殖损伤小鼠附睾系数、睾丸系数、精子密度、精子活率、精子活力、精子畸形率、睾丸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P对照组比较,高、中、低剂量菟丝子组均可显著提高小鼠附睾系数、睾丸系数、精子密度、精子活率、精子活力,并降低精子畸形率(P0.05)。同时,与CP对照组相比较,高、中、低剂量菟丝子组小鼠睾丸生精上皮明显变厚,生精细胞和间质细胞数量明显增多,管腔内各级精母细胞和精子细胞明显增多。说明菟丝子水提液对CP所致雄性小鼠生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雄性雏鸵鸟生殖器官的形态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雄性雏鸵鸟生殖器官的形态学特点,采用石蜡切片和HE染色技术,对6羽45日龄雄性非洲雏鸵鸟的生殖器官进行了研究,并与家禽的相关结构进行了比较。在光镜下观察了雄雏鸟生殖器官的形态结构,结果表明:(1)鸵鸟睾丸没有睾丸纵隔和睾丸小叶,曲精小管中精原细胞排列紧密且整齐,睾丸间质较少;(2)附睾由睾丸网、输出小管和附睾管组成;(3)输精管管壁由黏膜、肌层和外膜3层组成;(4)阴茎由2个圆形的纤维性淋巴体、淋巴间隙和微血管共同构成。  相似文献   

17.
笔者拟探讨疏肝益阳胶囊(SGYY)对炔雌醚(QES)诱导大鼠生精紊乱和氧化应激的缓解作用及机制。将20只8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适应饲养1周后,进行药物灌胃处理,对照组:0.1mL生理盐水+0.1mL橄榄油;SGYY组:100 mg·kg-1 SGYY;QES组:0.1 mg·kg-1 QES;QES+SGYY组:0.1 mg·kg-1 QES+100mg·kg-1 SGYY。QES溶于橄榄油;SGYY溶于生理盐水;每天1次,连续2周。处理结束后,取睾丸、附睾、精囊腺和前列腺称重、测量长径与短径,并制备睾丸组织切片,通过HE染色,观察睾丸生精小管组织结构、生精细胞比例的变化;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睾丸生精细胞PCNA表达,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分离血浆,检测睾酮含量变化。取睾丸匀浆检测抗氧化酶活性。结果显示,QES处理后大鼠生殖器官的质量显著下降,附睾的精子数量显著减少;生精小管的面积、直径、生精上皮的高度和生精细胞数量均显著减少。而且,生精细胞的PCNA表达和血浆睾酮含量明显下降,Tunel阳性细胞数明显增加。睾丸SOD、GSH-Px和T-AOC活性显著下降,MDA含量显著升高。SGYY增加生殖器官质量、精子数量、睾丸睾酮含量、增殖的生精细胞数量和抗氧化酶活性,降低了MDA含量和Tunel的表达。结果表明,SGYY通过改善抗氧化功能、抑制氧化应激及促进睾酮分泌等途径增加了生精细胞数量并提高睾丸的生精功能。  相似文献   

18.
鼠去透明带裸卵的体外受精及其胚胎发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建立提高小鼠弱精子体外受精率的新方法,将小鼠宰杀在20℃下搁置14h,然后取出附睾尾精子进行冷冻保存。用解冻后活力明显下降的精子,与去透明带裸卵进行体外受精。结果显示,与带有颗粒细胞卵的体外受精率(0%) 透明带切开卵的体外受精率(4%-31%)相比,去透明带卵的体外受精率增至39%-68%(P<0.01);体外受精所 2细胞胚,经培养有74%-100%的胚胎发育至扩经囊胚;来自BDF1雄性小鼠精子的2细胞期体外受精胚,经体外培养至囊胚期后再移植,获得了正常新生小鼠,以上结果表明,去透明带裸卵与小鼠弱精子体外受精,可提高小鼠弱精子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9.
为了比较野生型与过氧化物酶Ⅱ(PrxⅡ)基因敲除型小鼠毛囊发育的差异,探究PrxⅡ基因对小鼠毛囊发育的影响,试验采用石蜡切片及苏木精-伊红(H.E.)染色的方法,在毛囊不同发育时期(胚胎期第16. 5天、出生第2天、出生第50天),比较野生型与PrxⅡ基因敲除型小鼠皮肤厚度、毛囊数量,并采用蛋白免疫印迹方法检测皮肤组织中β-连环蛋白(β-catenin)、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C-Myc癌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野生型小鼠相比,胚胎期第16. 5天、出生第2天PrxⅡ基因敲除型小鼠皮肤厚度无明显变化;胚胎期第16. 5天PrxⅡ基因敲除型小鼠毛囊数量无明显变化,出生第2,50天PrxⅡ基因敲除型小鼠毛囊数量明显增加;胚胎期第16. 5天PrxⅡ基因敲除型小鼠β-catenin、Cyclin D1和C-Myc癌基因表达水平无明显变化,出生第2天PrxⅡ基因敲除型小鼠皮肤组织中β-catenin、Cyclin D1和C-Myc癌基因表达水平明显上升。说明在PrxⅡ基因敲除小鼠皮肤组织中,β-catenin、Cyclin D1、C-Myc癌基因表达水平上升,参与毛囊发育过程,调节毛囊数量。  相似文献   

20.
将体外培养的小鼠囊胚分别施以40℃1、2、3 h和38℃1、2、3 h热应激处理,然后在37℃条件下分别恢复3、2、1 h后,提取胚胎细胞总RNA,用RT-PCR方法检测小鼠囊胚Hsp70基因的表达,以明确小鼠囊胚经热应激处理后是否有诱导型Hsp70基因表达。结果表明:各试验组,包括对照组鼠的囊胚都有诱导型Hsp70基因的表达。说明小鼠囊胚对热应激处理敏感,轻微热应激就可使诱导型Hsp70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