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9 毫秒
1.
养猪生产中产(活)仔数和胎儿初生重是影响母猪繁殖生产效率的主要因素,但产仔数和初生重呈负相关关系,近年来母猪繁殖生产的研究重点之一便是如何提高仔猪初生重并降低初生重变异。氨基葡萄糖是一种饲料原料,其制作原料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近期研究发现氨基葡萄糖应用于母猪妊娠后期可调控仔猪的胎盘发育和初生重。文章介绍了近年来有关氨基酸和蛋白质、能量、功能性添加剂在调控仔猪初生重和均匀度中的应用及其效果,简述了氨基葡萄糖的性质、来源及合成方法,重点阐述了母猪妊娠后期使用氨基葡萄糖在维持胎儿果糖浓度稳定、促进母猪胎盘发育和改善胎盘功能等方面的效果,分析了氨基葡萄糖通过促进胎盘基质和胎褶双分子层发育、刺激胎盘滋养层细胞增殖、增强胎盘功能等途径调控胎盘发育、仔猪初生重和均匀度可能的机理;提出了氨基葡萄糖在调控仔猪初生重和均匀度方面未来的研究方向,以期为在生产实践中调控仔猪初生重和均匀度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
研究表明胎儿宫内发育迟缓与母猪生产力的提高有关系,为了提高胎儿初生重和窝内均匀度,维持良好的母体环境非常重要(子宫-胎盘-胎儿)。宫内营养不良可通过激素和母体营养的调控得到缓解,这对胎儿肌纤维发育有重要影响,从而影响仔猪初生重和出生后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3.
做好母猪冬季繁殖管理工作,提高其产仔成活率,是实现母猪高产高效的关键所在。 1加强妊娠后期管理,提高仔猪初生重 研究表明,胚胎到妊娠80d以后,才开始迅速发育,至110d完全成熟。而初生重的大小,直接关系着仔猪生后的成活率及生长。所以,为了促进胎儿快速发育,提高初生重,保证母猪泌乳期的营养储备,在母猪妊娠80d后,需要增加饲料的质与量。  相似文献   

4.
王文杰 《猪业科学》2022,39(6):34-35
妊娠母猪,即怀孕母猪。妊娠期是母猪饲养过程中任务最繁重的时期之一,也是规模化养猪生产效益最大化的核心阶段。管理好妊娠母猪,多产仔、产健仔,是提升良种母猪繁殖力的关键所在。能繁母猪年平均生产断奶仔猪数、窝产仔猪数、窝产活仔数、初生窝重、断奶窝重等繁殖性能指标通常被作为衡量猪场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母猪在妊娠期需要经历最多可达120 d的漫长过程。从受精卵发育到成熟胎儿发育成初生仔猪,母猪体内的胎盘和胎儿会越长越快,母体与胎儿间的代谢交流在不断加强,旺盛的代谢造成了母猪机体负担持续加重,同时,也直接影响着胎儿的发育与健康。根据母猪生理特点进行科学的调控管理是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有效途径。作者曾经通过细分饲养阶段,应用特殊营养强化、合成代谢调控和生理活性物质强化等生理调控措施研究了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方法。文章将就妊娠母猪生理调控策略进行简要总结和分析,以期为养猪生产者拓展思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L-肉碱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肉碱的基本生物学功能在于参与长链脂肪酸在线粒体的转运过程,对于畜禽生长发育及肉质改善具有良好的作用。近年来,发现在妊娠和泌乳母猪日粮中添加L-肉碱还能改善母猪繁殖性能,主要表现为改善母猪自身体况及繁殖能力,促进胎儿的生长发育,增加仔猪的初生重及断奶重。母猪体况的改善可能与L-肉碱改变脂肪、蛋白质代谢有关;仔猪初生重的增加可能与肉碱影响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IGFs)促进胎盘生长,促进胎儿葡萄糖的氧化利用有关;而新生仔猪断奶重的提高则可能与仔猪吮乳习惯的改变和母猪泌乳量的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6.
1加强妊娠后期管理,提高仔猪初生重研究表明,胚胎到妊娠80天以后,才开始迅速发育,至110天完全成熟。而初生重的大小,直接关系着仔猪生后的成活率及生长,即人们所说的:初生重差一两,断乳重差500克,出栏重差5千克。所以,为了促进胎儿快速发育,提高初生重,保证母猪泌乳期的营养储备,在母猪妊娠80天后,需要增加饲料的质与量。原料选择上要重点考  相似文献   

7.
<正>做好母猪春季繁殖管理工作,提高其产仔成活率,是实现母猪高产高效的关键所在。多年来,很多养殖场户,在母猪的繁殖饲养过程中,由于技术及设施水平较低,使产仔率及成活率受到严重影响。1加强妊娠后期管理,提高仔猪初生重为了促进胎儿快速发育,提高初生重,保证母猪泌乳期的营养储备,在母猪妊娠80d后,需要增加饲料的质与量。原料选择上要重点考虑富含钙质、蛋白质及脂肪的饲料。熟制大豆是母猪饲粮成分的最佳选择,既是优质蛋白质的来源,  相似文献   

8.
1加强妊娠后期管理 胚胎到妊娠80天以后,才开始迅速发育,至110天完全成熟。而初生重的大小,直接关系着仔猪生后的成活率及生长。所以,为了促进胎儿快速发育,提高初生重,保证母猪泌乳期的营养储备,在母猪妊娠80天后,需要增加饲料的质与量。原料选择上要重点考虑富含钙质、蛋白质及脂肪的饲料。  相似文献   

9.
<正>做好母猪冬季繁殖管理工作,提高其产仔成活率,是实现母猪高产高效的关键所在。多年来,很多养殖场户,在冬季母猪的繁殖饲养过程中,由于技术及设施水平较低,使产仔率及成活率受到严重影响。1作好母猪妊娠管理,提高仔猪初生重研究表明,胚胎到妊娠80天以后,才开始迅速发育,至110d完全成熟。而初生重的大小,直接关系着仔猪生后的成活率及生长,即初生重差50g,断乳重差500g,出栏重差5kg。所以,为了促进胎儿快速发育,提高初生  相似文献   

10.
做好母猪冬季繁殖管理工作 ,提高其产仔成活率 ,是实现母猪高产高效的关键所在。多年来 ,很多养殖场户 ,在冬季母猪的繁殖饲养过程中 ,由于技术及设施水平较低 ,使产仔率及成活率受到严重影响。经调查研究 ,总结出本项技术措施 ,经实践验证 ,对提高冬繁母猪产仔成活率有显著效应。1 加强妊娠后期管理 ,提高仔猪初生重研究表明 ,胚胎到妊娠 80天以后 ,才开始迅速发育 ,至 1 1 0天完全成熟。而初生重的大小 ,直接关系着仔猪生后的成活率及生长 ,即人们所说的 :初生重差一两 ,断乳重差 1斤 ,出栏重差 1 0斤。所以 ,为了促进胎儿快速发育 ,提高…  相似文献   

11.
旨在研究日粮添加油脂和不同出生类型对羔羊肌肉胶原蛋白特性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本试验选取64只2月龄断奶双羔(twin born,TW;32只)和三羔(triplet born,TR;32只)湖羊公羔,分别饲喂基础日粮(control, CON)和添加2%大豆油(soybean oil,SBO)的日粮,采用2×2析因试验设计,分为4个处理(TW-CON,TW-SBO,TR-CON,TR-SBO),每个处理16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90 d后屠宰采集羔羊背最长肌,测定其胶原蛋白含量、相关酶活以及肌肉发育相关基因表达水平等。结果表明:1) TW组的Ⅰ型胶原蛋白含量显著高于TR组(P<0.05)。日粮添加油脂有提高可溶性胶原蛋白含量的趋势(0.050.05)。2)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含量因日粮中油脂添加而显著下降(P<0.05),而吡啶诺林(PYD)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TIMP-1)则受日粮油脂添加和出生类型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P<0.05)。3)MYOD1在双羔中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三羔(P<0.05)。日粮油脂添加显著降低了FN1的相对表达水平(P<0.05),而FGF2和COL3A1的相对表达水平则表现出受日粮油脂添加和出生类型交互作用影响的趋势(0.050.05)。结果提示,双羔肌肉中胶原蛋白含量高于三羔,油脂有促进胶原蛋白含量增加的趋势,且日粮油脂和出生类型共同作用胶原蛋白代谢相关酶含量及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肌肉中胶原蛋白的含量。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采用六氟化硫(SF6)示踪技术测定生产条件下泌乳奶牛瘤胃甲烷(CH4)排放量,旨在研究饲粮中性洗涤纤维/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DF/NFC)对泌乳高峰期奶牛甲烷排放量、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564.04±24.97)kg、胎次(1.58±0.23)胎、泌乳天数(88.00±15.32)d、产奶量(20.83±0.77)kg/d的荷斯坦奶牛12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4头。各组饲粮NDF/NFC分别为1.14、1.30、1.55。试验期为24 d,包括14 d预饲期和10 d正试期。结果表明:(1)低NDF组甲烷排放量、甲烷能极显著低于高NDF组(P≤0.01),甲烷/干物质采食量、甲烷能/总能摄入量在3个处理组间有极显著差异(P≤0.01);(2)各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在3组间无显著差异(P> 0.05);(3)低NDF组日增重显著高于高NDF组(P <0.05)。综上,在不影响奶牛健康和生产性能的前提下,NDF/NFC为1.14的低NDF组饲粮能显著降低泌乳高峰期奶牛瘤胃甲烷排放量。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在饲粮中性洗涤纤维(NDF)水平相同的条件下,研究以苜蓿干草(AH)或大豆皮(SH)为主要NDF来源的全混合日粮对荷斯坦公犊牛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30头105日龄的荷斯坦公犊牛,按照随机区组设计分成2组,每组15头,分别饲喂AH和SH为主要NDF来源的全混合日粮。预试期15d,正试期60d。结果表明:1)试验全期(120~180日龄),SH饲粮组犊牛的料重比显著低于AH饲粮组(P<0.05);120~135日龄时,SH饲粮组犊牛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AH饲粮组(P<0.05)。2)170日龄时,SH饲粮组犊牛的粪排出量、粪能、尿能和粪氮显著低于AH饲粮组(P<0.05),SH饲粮组犊牛的干物质、有机物、NDF和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AH饲粮组(P<0.05),SH饲粮组犊牛的总能表观消化率、总能代谢率、消化能代谢率、沉积氮、氮沉积率和氮表观消化率显著高于AH饲粮组(P<0.05)。3)180日龄时,SH饲粮组犊牛的血清β-羟丁酸含量显著低于AH饲粮组(P<0.05)。综上所述,SH是120~180日龄荷斯坦公犊牛较好的NDF来源,能够满足犊牛对营养物质的需要,相比AH饲粮,饲喂SH饲粮能够提高犊牛的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及能量和氮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细胞色素P450(Cytochrome P450,CYP450)通路中GSTAL2、GSTA3、HPGDS、HSD11B1a基因表达量在禽类重要免疫器官脾脏和马立克氏病肿瘤细胞系(MSB-1)的继代传递效应。研究利用病毒模拟物聚肌胞苷酸(Poly I∶C)和细菌模拟物脂多糖(LPS)分别刺激F0代蛋鸡和P0代MSB-1细胞,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上述基因在F0与F1代蛋鸡脾脏及P0与P1代MSB-1细胞中的表达变化情况。结果显示:F(0P0)代、F(1P1)代Poly I∶C组脾脏、MSB-1细胞中的GSTAL2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表达趋势可在两代间传递,而GSTA3、HPGDS、HSD11B1a在F(0P0)代的相对表达趋势不能显著性传递至F(1P1)代。结果提示,在Poly I∶C刺激下,GSTAL2基因可能充当着机体对外源性物质代谢的重要角色,同时该基因表达趋势的传递现象也将为今后相关研究的开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5.
本试验旨在研究模拟降雨和风干对玉米青贮过程中营养品质的影响。选取蜡熟期去穗玉米秸秆粉碎后分为3组,模拟降雨组(RAIN)通过人工喷水完成,每2 h喷洒一次,每次每吨玉米秸秆喷洒2 L水,喷洒3次,风干组(DRY)自然风干6 h,对照组(CON)不作任何处理。将3组秸秆放入20 L的自制青贮发酵桶制作青贮饲料,每组制作30桶,共发酵50 d。测定玉米青贮的化学成分、发酵品质;青贮第50天模拟开窖,打开剩余的青贮桶,同时在发酵桶模拟开窖后第0、1、3、7、15天分别检测微生物数量。结果表明:对照组粗蛋白质(CP)、乳酸(LA)、乙酸(AA)含量分别较模拟降雨组高0.43%、2.39%、0.31%(P <0.05),分别较风干组高0.39%、0.95%、0.13(P <0.05),而中性洗涤纤维(NDF)、pH、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模拟降雨组和风干组(P <0.05),模拟降雨组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分别较对照组和风干组低2.81%、1.63%(P <0.05),对照组未检测到丙酸(PA)和丁酸(BA)的存在。有氧暴露第3天时,对照组霉菌含量较模拟降雨组低0.99(P <0.05),随着有氧暴露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组均呈现酵母菌、霉菌逐渐升高,乳酸菌逐渐降低的趋势。综上所述,降雨和风干都会使青贮营养品质降低,影响青贮饲料的保存与利用。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牛至精油和莫能菌素对荷斯坦犊牛瘤胃发酵参数和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了80头新生荷斯坦犊牛,体重(41.31±2.23)kg,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头。牛至精油组开食料中添加4.0 g/kg牛至精油,莫能菌素组开食料中添加3.6 g/kg莫能菌素,混合组开食料中添加4.0 g/kg牛至精油+3.6 g/kg莫能菌素,对照组开食料中不添加任何饲料添加剂。饲喂70 d后,从每组中选取体重相近的试验牛3头,采集12头犊牛的瘤胃液,检测瘤胃发酵参数,并运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测定瘤胃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结果表明:1)莫能菌素组和混合组的瘤胃液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莫能菌素组的瘤胃液丙酸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门水平上,牛至精油组、莫能菌素组、混合组的瘤胃液中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莫能菌素组的瘤胃液中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0.10)。3)属水平上,牛至精油组、莫能菌素组和混合组的瘤胃液中普雷沃氏菌属的相对丰度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0.10);牛至精油组的瘤胃液中丁酸弧菌属的相对丰度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0.10);莫能菌素组的瘤胃液中奥尔森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瘤胃球菌属和丁酸弧菌属的相对丰度均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0.10);混合组的瘤胃液中梭菌属的相对丰度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0.10)。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可以调节瘤胃微生物的菌群结构,提高犊牛瘤胃中蛋白质降解菌的相对丰度,降低产丁酸菌属的相对丰度,同时可能避免或者缓冲莫能菌素对有益菌群的破坏。  相似文献   

17.
饲料是家禽所需能量和蛋白质的物质基础,饲粮中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在体内经生物氧化供能,而家禽所需的蛋白质实际上是饲料中的各种氨基酸。准确测定家禽饲料原料有效能和可利用氨基酸是确定家禽营养需要量及优化饲粮配方的关键。在家禽营养研究中,科学合理的评定体系及方法对准确测定饲料原料有效能和可利用氨基酸至关重要。然而,家禽饲料原料营养价值评定受诸多因素影响,如动物因素、评定体系及方法、饲料及原料因素、饲料加工工艺和饲料添加剂等。为此,本文就家禽饲料原料有效能和氨基酸消化率评定体系及影响因素进行综述,且就近3年来本课题组开展的有关肉仔鸡饲料原料营养价值评价工作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8.
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对甘肃高山细毛羊肌肉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本试验筛选30只健康状况良好、体况相近的60日龄甘肃高山细毛羊,随机分为3组,每组10只,分别为对照组,添加2和4g·d-1牛至精油组(Ⅰ组和Ⅱ组)。饲喂3个月后每组随机屠宰6只,屠宰后取背最长肌和半腱肌测定脂肪酸组成和共轭亚油酸(CLA)含量。结果表明:1)Ⅰ组母羊和Ⅱ组公羊血液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母羊(P<0.05),其他血液生化参数无显著性差异。2)各部位肌肉脂肪酸以油酸(C18:1n9c)和棕榈酸(C16:0)为主;背最长肌中,对照组母羊MUFA、UFA含量显著高于该组公羊(P<0.05),而n-6PUFA含量显著低于该组公羊(P<0.05),Ⅰ组公羊SFA含量显著高于Ⅱ组公羊(P<0.05);Ⅱ组公羊MUFA含量显著高于该组母羊及对照组、Ⅰ组公羊(P<0.05),Ⅱ组母羊PUFA含量显著高于该组公羊及对照组、Ⅰ组母羊(P<0.05),Ⅰ组公羊UFA含量显著低于Ⅱ组公羊(P<0.05);半腱肌中,对照组公羊PUFA、n-6PUFA及n-3PUFA含量显著高于该组母羊(P<0.05),Ⅱ组公羊MUFA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及Ⅰ组公羊(P<0.05),Ⅰ组公羊n-6/n-3含量显著高于该组母羊(P<0.05)。3)各部位肌肉c9t11-CLA含量均为母羊高于公羊,且Ⅰ组母羊c9t11-CLA含量显著高于该组公羊(P<0.05);Ⅱ组公羊和母羊背最长肌c9t11-CLA含量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公羊和母羊(P<0.05),与Ⅰ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所述,甘肃高山细毛羊肌肉脂肪酸组成因动物性别、组织部位、添加剂添加量不同而存在差异;日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可提高其肌肉CLA含量,且4g·d^-1添加量效果优于2g·d^-1。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添加醋酸棉酚后绵羊瘤胃微生物数量、瘤胃液代谢指标、水解酶活性的变化,探究醋酸棉酚对绵羊瘤胃微生物数量及消化代谢的影响。试验选用8只3岁左右、平均体重为(49.13±4.70)kg的健康哈萨克羊,安装永久性瘤胃瘘管后随机分为2组(每组4只),分别为对照组和试验组,试验分为2期,每期25 d。所有羊只饲喂同一营养水平粉状精料,每只羊每天粉状精料饲喂量为体重的1.50%,小麦秸秆及苜蓿为体重的1.00%,玉米青贮为体重的0.05%(干物质基础),混合饲喂,自由饮水;在此基础上,试验Ⅰ期试验组饲粮每天每只添加600 mg醋酸棉酚,试验Ⅱ期饲粮每天每只添加1 200 mg醋酸棉酚。结果表明:添加醋酸棉酚对绵羊瘤胃液pH及细菌总数量无显著影响(P>0.05),饲喂前(即0h)试验组绵羊瘤胃液氨态氮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喂后6.0、9.0、12.0 h,试验组绵羊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Ⅰ期各时间点试验组绵羊瘤胃原虫总数量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饲喂后3.0h,试验组绵羊瘤胃液纤维素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饲喂后9.0、12.0 h,试验组绵羊瘤胃液蛋白酶活性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Ⅱ期,饲喂后6.0 h,试验组绵羊瘤胃液蛋白酶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饲喂后12.0h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添加醋酸棉酚后瘤胃液中棉酚的浓度在饲喂后1.5、3.0 h最高。综上,醋酸棉酚在初期摄入后显著降低绵羊瘤胃原虫数量;醋酸棉酚通过抑制绵羊瘤胃液蛋白酶活性,降低瘤胃液中戊酸、异戊酸及异丁酸的浓度而对瘤胃内蛋白质消化代谢产生影响,这种作用主要发生在摄入醋酸棉酚6.0 h后;醋酸棉酚对绵羊瘤胃液中的纤维素酶、淀粉酶的活性整体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对绵羊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本试验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选取3月龄、体重[(20.30±1.27)kg]相近、体况良好的断奶萨福克×小尾寒羊F1代公羔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单圈饲喂。对照组(CON组)不添加牛至精油,试验组分别添加4(EO4组)和7g/d(EO7组)牛至精油。预试期10d,正试期72d。结果表明:EO4组和EO7组的平均日采食量均显著高于CON组(P<0.05);EO7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CON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CON组(P<0.05);EO7组的宰前活重、胴体重和屠宰率均显著高于CON组和EO4组(P<0.05);EO4组和EO7组每只羊的毛利润高于CON组,分别提高了2.0%、0.2%;EO7组半腱肌和股二头肌pH显著低于CON组(P<0.05),而且,EO7组背最长肌、半腱肌的剪切力显著低于CON组(P<0.05)。综上,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可提高绵羊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改善肉品质。饲粮中添加7g/d牛至精油对绵羊促生长性能较好,添加4g/d牛至精油经济效益更好,综合考虑,在生产实践中绵羊饲粮中添加4g/d牛至精油为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