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试验旨在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添加单宁与饲用纤维素酶对湖羊生长育肥期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为单宁和饲用纤维素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更好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选用3月龄生长发育良好、平均体重(19.85±1.45)kg的肉用湖羊36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3个处理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加入0.1%单宁(单宁组)、0.1%饲用纤维素酶(纤维素酶组)和0.1%单宁+0.1%饲用纤维素酶(混合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湖羊。试验期70d,其中过渡期7d,预试期7d,正饲期56d。试验结束后,采集湖羊瘤胃液,提取细菌总DNA,进行PCR扩增后用Illumina Hi Seq 2500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1)12个湖羊瘤胃微生物样品测序共获得957 440对序列,平均每个样品产生55 997条clean tags,过滤嵌合体后共产生502 965条effective tags;各组湖羊瘤胃微生物样品的AvgLen均在419~420之间;(2)各组间湖羊瘤胃微生物的Ace指数和Chao1指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单宁组、纤维素酶组和混合组湖羊瘤胃微生物的香农指数显著提高(P<0.05);纤维素酶组湖羊瘤胃微生物的辛普森指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3)在门水平上,单宁组湖羊瘤胃内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丰度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单宁组、纤维素酶组和混合组湖羊瘤胃内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较对照组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4)在属水平上,单宁组湖羊瘤胃内普雷沃菌属-1(Prevotella_1)丰度降低,与对照组、纤维素酶组差异均显著(P<0.05),但与混合组差异不显著(P>0.05);单宁组和纤维素酶组湖羊瘤胃内瘤胃菌属(Rumen_bacterium)丰度较对照组和混合组提高,且与混合组的差异显著(P<0.05)。综合试验结果,在湖羊日粮中同时加入单宁和饲用纤维素酶可以提高湖羊瘤胃内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影响瘤胃菌群结构,缓解单宁对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菌落的抑制;同时混合添加可以缓解单独添加单宁对纤维素分解的抑制作用;在门水平上各组湖羊瘤胃内优势菌群均为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在属水平上各组湖羊瘤胃内优势菌群均为理研菌科-RC9(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细菌(Bacterium)、普雷沃菌属-1和瘤胃菌属。  相似文献   

2.
研究旨在日粮中添加菊粉和单宁对湖羊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采用单因素试验设计,选用体重相近、健康无病的断奶湖羊公羔24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Ⅰ、Ⅱ、Ⅲ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1%菊粉、0.1%菊粉+2%单宁、0.1%菊粉+2%单宁+4%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PEG)。饲养75 d后屠宰,采集瘤胃内容物用于测定瘤胃挥发性脂肪酸和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试验Ⅱ组中乙酸/丙酸值显著提高(P<0.05);试验Ⅲ组中异丁酸比例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Ⅱ、Ⅲ组中OTU数量、Chao1指数显著降低(P<0.05)。在门水平上,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占总菌门的95%以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Ⅱ、Ⅲ组显著提高了拟杆菌门、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降低了厚壁菌门、螺旋体门和纤维杆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Ⅲ组中理研菌科RC9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而瘤胃球菌科NK4A214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降...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青贮饲用油菜对山羊瘤胃发酵参数及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将24只3月龄左右宜昌白山羊[平均体重(14.83±0.32) kg,公母各半]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饲喂含有青贮饲用油菜的全混合饲粮,对照组饲喂含有青贮全株玉米的全混合饲粮,预试期7 d,正饲期90 d。试验结束时,每组屠宰6只羊,取瘤胃液测定pH、氨态氮、瘤胃液菌体蛋白质、挥发性脂肪酸等指标,并采用16S高通量测序方法分析瘤胃中菌群结构。结果表明,试验组与对照组山羊的平均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和料重比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间山羊瘤胃液pH值、氨态氮无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山羊瘤胃液菌体蛋白含量和异丁酸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他挥发性脂肪酸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瘤胃菌群结构分析结果表明,试验组和对照组相对丰度大于0.1%的菌门,分别有15和14个,两组中共有的菌门按照丰度排序依次是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变形菌门、螺旋体门和Saccharibacteria,但各菌门丰度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属水平上,两个组山羊瘤胃液中普雷沃氏菌属的微生物含量均最多。试验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的菌群Prevotella_1丰度从21.10%减少到16.66%,模糊分类群丰度从1.95%增加到3.19%(P<0.05)。综上所述,饲喂青贮饲用油菜能保持山羊瘤胃内环境及微生物菌群结构稳定,维持瘤胃正常发酵。  相似文献   

4.
旨在研究早期补饲开食料对羔羊空肠黏膜形态及微生物菌群区系的影响。选取12只体重相近、胎次一致的10日龄羔羊(湖羊),随机平均分为2组,母乳组(M)和补饲开食料组(M+S)。羔羊在56日龄时,空腹称量体重,晨饲3 h后屠宰采样,取一段空肠黏膜组织用于形态学分析及微生物16S rRNA测序。结果显示:与M组相比,M+S组羔羊的体增重、小肠重量均有降低的趋势(0.050.05)。M组与M+S组羔羊的空肠黏膜微生物α多样性无显著差异(P>0.05)。2组羔羊空肠黏膜微生物测序共检测到16个门,其中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是优势菌门。与M组羔羊相比,M+S组羔羊的浮游菌门(P=0.028)和梭杆菌门(P=0.014)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迷踪菌门的相对丰度有下降趋势(P=0.053)。在属水平上检测到296个属,其中普氏菌属和乳杆菌属为优势菌属。与M组羔羊相比,M+S组羔羊梭菌目的相对丰度(P=0.007)极显著降低,乳杆菌属(P=0.071)、瘤胃球菌科(P=0.071)和克里斯滕森科(P=0.053)的相...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对鸡盲肠菌群的影响,采集对照组和球虫感染组雏鸡盲肠内容物,提取DNA,16S rDNA测序分析鸡盲肠菌群丰度、多样性的变化,采用粪菌移植验证正常鸡肠道菌群对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的保护作用。16S rDNA测序结果显示,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后盲肠内菌群丰度、多样性显著降低。在门水平上,感染前,两组雏鸡盲肠的优势菌门均为厚壁菌、变形菌、放线菌;感染后厚壁菌门丰度下降,变形菌门、放线菌门的丰度上升,差异显著(P<0.05),感染组出现了拟杆菌门。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感染组鸡盲肠微生物菌群中乳杆菌属、埃希菌-志贺菌属、拟杆菌属、罗姆布茨菌属、棒状杆菌属、肠球菌属、变形杆菌属丰度增加但差异不显著(P>0.05),毛螺菌科未定属、瘤胃球菌属、梭菌UCG-014、瘤胃球菌科未定属丰度显著下降(P<0.05),GCA-900066575丰度降低但差异不显著(P>0.05)。粪菌移植结果显示,与生理盐水移植组相比,盲肠内容物移植组和粪便菌移植组能显著减轻柔嫩艾美耳球虫感染后鸡增重降低的影响,减轻盲肠损伤,卵囊产量显著下降(P<0.05)。盲肠内容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本试验旨在探讨湖羊亚急性瘤胃酸中毒(subacute rumen acidosis, SARA)对瘤胃液中微生物菌群结构和B族维生素表达丰度的影响,同时分析二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用体况良好的湖羊12只,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6只,对照组饲料精粗比为3∶7,SARA组饲料精粗比为7∶3建立SARA模型。通过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菌群结构变化,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方法分析瘤胃液中B族维生素的表达丰度,并用Pearson法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对照组湖羊瘤胃菌群多样性指数(Shannon和Chao1)显著高于SARA组,菌群多样性显著高于SARA组(P<0.05)。在细菌门水平,对照组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Candidatus_Saccharibacteria、软壁菌门(Tenericutes)丰度显著高于SARA组(P<0.05);在细菌属水平,对照组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夏普氏菌属(Sharpea)、产丁酸盐菌属(Saccharibacteria)、未分类的瘤胃球菌属(unclassified_R...  相似文献   

7.
不同精粗比饲粮条件下奶牛瘤胃细菌菌群结构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旨在揭示不同精粗比饲粮条件下奶牛瘤胃细菌菌群结构的变化。选择24头健康、体重相近、胎次相同、产后3周左右的中国荷斯坦奶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12头),分别饲喂高精粗比饲粮(60∶40,HC组)和低精粗比饲粮(40∶60,LC组),试验期为45 d。运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奶牛瘤胃细菌菌群结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HC组奶牛瘤胃液丙酸比例极显著高于LC组(P0.01),乙酸/丙酸极显著低于LC组(P0.01)。2) HC组奶牛瘤胃细菌操作分类单元数量极显著低于LC组(P0.01)。3) LC组的Ace指数、Chao1指数显著高于HC组(P0.05),Shannon指数、Simpson指数极显著高于HC组(P0.01)。4) LC组奶牛瘤胃中拟杆菌门、厚壁菌门、纤维杆菌门、疣微菌门、SR1、软壁菌门、TM7、黏胶球形菌门、迷踪菌门丰度极显著高于HC组(P0.01),HC组奶牛瘤胃中变形菌门、螺旋菌门丰度极显著高于LC组(P0.01)。5) LC组奶牛瘤胃中纤维杆菌属、瘤胃球菌属、琥珀酸菌属、甲烷短杆菌属、BF311丰度极显著高于HC组(P0.01),丁酸弧菌属丰度显著高于HC组(P0.05); HC组奶牛瘤胃中密螺旋菌属、粪球菌属、Shuttleworthia丰度极显著高于LC组(P0.01),vadinCA11丰度显著高于LC组(P0.05)。由此可见,饲粮精粗比显著影响了奶牛瘤胃中细菌总数和多样性。高精粗比饲粮条件下,瘤胃中纤维降解菌的生长受到抑制,促进了瘤胃中产酸菌的增殖,从而改变了瘤胃发酵模式。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探究饲粮中添加单宁和裂壶藻粉对滩羊生长性能及瘤胃菌群多样性的影响。选取体重[(25.53±3.18)kg]相近的5月龄健康滩羊公羔48只,随机均分为4组,每组12个重复,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组饲喂基础饲粮+0.4%单宁,试验Ⅱ组饲喂基础饲粮+2.0%裂壶藻粉,试验Ⅲ组饲喂基础饲粮+0.4%单宁+2.0%裂壶藻粉。试验期共105 d,其中预试期15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Ⅰ组羊只的总增重显著增加(P<0.05)。2)各试验组的操作分类单元数目均低于对照组,表现为对照组>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Ⅲ组Sobs指数、Ace指数和Chao1指数均出现显著下降(P<0.05),与试验Ⅰ组相比,试验Ⅲ组Ace指数和Chao1指数也出现了显著下降(P<0.05)。4)在门水平上,对照组、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的优势菌门均为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试验Ⅲ组的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脱硫菌门、Patescibacteria的相对丰度出现显著变化(P<0.05),浮霉菌门的相对丰度出现极显著变化(P<0.01)。5)在属水平上,普雷沃氏菌属和理研菌科_RC9_肠道群为优势菌属。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未排位拟杆菌目_BS11_肠道群、理研菌科_RC9_肠道群、未排位拟杆菌目_RF16_群、norank_Muribaculaceae和韦荣氏球菌科_UCG-001的相对丰度出现显著变化(P<0.05),脱硫弧菌属的相对丰度出现极显著变化(P<0.01)。6)与试验Ⅰ组相比,试验Ⅱ组的滩羊瘤胃菌群的氨基酸代谢功能通路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单宁和裂壶藻粉均会影响滩羊生长性能及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促进部分有益菌的增殖,并改善代谢功能;并且,以单独添加0.4%单宁的效果最好,同时添加0.4%单宁和2.0%裂壶藻粉效果次之,单独添加2.0%裂壶藻粉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丁酸钠对蛋雏鸡盲肠微生物的影响,选取1日龄健康、体重相近的罗曼褐蛋公雏120只,随机分成2个处理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添加0.1%丁酸钠的饲粮,试验期42 d。试验结束后,每处理组随机选取6只鸡,测定其生长性能,再从中选出体重相近且状态良好的3只作为测序样本,收集盲肠食糜样,并应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盲肠微生物。结果表明:(1)丁酸钠组雏鸡体重、平均日增重(ADG)、料肉比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丁酸钠组平均日采食量(ADFI)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52%(P 0.05);(2)两组间优势菌门均为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丁酸钠组变形菌门含量较对照组极显著降低44.8%(P 0.01);(3)与对照组相比,丁酸钠组拟杆菌属、梭菌XⅣa类群、梭菌XⅧa类群等含量显著提高(P 0.05);丁酸钠组乳酸杆菌属含量显著提高38.6%(P 0.05),埃希氏菌属/志贺氏菌属含量极显著降低71.4%(P 0.01);(4)丁酸钠组盲肠菌群丰度,Shannon和Simpson指数显著提高(P 0.05)。综上说明,饲粮中添加丁酸钠有利于促进雏鸡生长,且能平衡肠道菌群,提高菌群丰度和多样性,使微生物种类更多,均匀性更好。  相似文献   

10.
试验旨在研究提高饲粮纤维水平对育肥羔羊瘤胃微生物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无病、体重相近的2月龄杜湖杂交公羔,按照体重随机分为2组,每组38只,分别饲喂不同的饲粮,对照组(LW_CK)饲粮为精料+苜蓿,处理组(LW_EG)为精料+苜蓿+全株玉米青贮+花生秧;试验期150 d,其中预试期20 d,正试期130 d,试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择5只羔羊屠宰取瘤胃内容物,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其微生物多样性及结构变化。结果表明,处理组羔羊瘤胃中细菌多样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门水平上,处理组羔羊瘤胃中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对照组优势菌门为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提高纤维水平后显著增加了育肥羔羊瘤胃中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降低了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在属水平上,对照组与处理组羔羊瘤胃菌群共鉴定出195个属,处理组优势菌属为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_1)和解琥珀酸菌属(Succiniclasticum),对照组优势菌属为琥珀酸弧菌属(Succinivibrionaceae)和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_7)。提高饲粮纤维水平,增加了育肥羔羊瘤胃中解琥珀酸弧菌属、密螺旋体属(Treponema_2)、疣微菌属(Ruminococcaceae)、月形单胞菌属(Selenomonas_1)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了琥珀酸弧菌属相对丰度(P<0.05)。综上所述,适量提高饲粮中纤维水平对育肥羔羊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有一定影响,能够促进部分纤维降解菌的增殖,有利于育肥羔羊的瘤胃发酵和养分消化利用。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苹果渣对伊拉肉兔盲肠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选取32日龄断奶肉兔100只,按照体重和性别,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兔。各组分别饲喂含0、6%、12%、18%和24%苹果渣的饲粮。试验期为30 d。饲养试验结束后,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盲肠微生物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添加苹果渣对门、科水平上菌群相对丰度影响不显著(P0.05);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Ⅱ组、Ⅳ组UCG-010属的比例极显著增加(P0.01);厚壁菌门一种未定义菌属的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及其他试验组(P0.05),添加苹果渣对其他菌属相对丰度没有显著影响(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苹果渣可以改变生长肉兔盲肠微生物的丰度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湖羊瘤胃菌群和血浆氧化三甲胺含量对饲粮氯化胆碱含量变化的响应。选取12只体重相近、育肥期健康公湖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05%氯化胆碱的试验饲粮,试验持续28 d。分别于试验第27和28天晨饲前采集血样和瘤胃内容物。采用靶向代谢组学、高通量测序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瘤胃菌群和血浆氧化三甲胺含量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湖羊生长性能和瘤胃发酵参数没有显著差异(P0.05)。试验组血浆氧化三甲胺含量有升高趋势(P=0.075)。主成分分析(PCoA)结果显示,氯化胆碱改变了细菌菌群结构。线性判别分析(LDA)结果显示,韦荣球菌科(Veillonellaceae)和Oribacterium在对照组中富集,拟杆菌科(Bacteroidaceae)、拟杆菌属(Bacteroides)、柔膜菌纲(Mollicutes)、无壁菌门(Tenericutes)、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和柔膜细菌RF9在试验组中富集。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氯化胆碱显著促进了瘤胃甲烷马赛球菌目(Methanomassiliicoccales)菌群增殖(P=0.016),但未显著影响胆碱降解细菌cutC基因的丰度(P=0.462)。综上所述,饲粮添加0.05%的氯化胆碱改变了湖羊瘤胃细菌和甲烷菌菌群结构,且有提高血浆中氧化三甲胺含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高精料全混合日粮中添加碳酸氢钠对湖羊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和细菌菌群的影响,选取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3月龄湖羊16头,随机分为2组,每组8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的碳酸氢钠。预饲期5 d,正试期30 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湖羊的平均日增重显著升高(P0.05),总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有升高的趋势(P0.10),饲料转化率有降低的趋势(P0.10);瘤胃pH值显著升高(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显著降低(P0.05),乙酸浓度有降低的趋势(P0.10)。瘤胃细菌16S rRNA基因测序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α多样性未显著改变(P0.05)。PCoA分析未将2个组的细菌菌群区分开。在属水平上,仅未分类的韦荣氏菌属的相对丰度在试验组中显著降低(P0.05)。本研究结果表明,在全混合颗粒日粮中添加0.5%的碳酸氢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湖羊生长性能,改善了瘤胃环境,但对瘤胃细菌菌群结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试验旨在研究复方中草药添加剂对生茸期梅花鹿瘤胃发酵及菌群结构的影响。选取12头梅花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10 g/(头·d)复方中草药添加剂,预试期7 d,正式饲喂49 d。结果表明:(1)试验组瘤胃p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丙酸浓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试验组Chao1和Ace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在门水平上,试验组厚壁菌门和广古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未分类细菌和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属水平上,试验组克里斯滕森菌科_R-7菌属、醋酸菌属、瘤胃球菌属和瘤胃球菌科_NK4A214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添加10 g/(头·d)的复方中草药添加剂能够提高生茸期梅花鹿瘤胃p H,降低瘤胃菌群丰富度并改变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研究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技术测定饲粮中添加γ-聚谷氨酸(γ-PGA)对小尾寒羊瘤胃发酵参数及菌群结构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取检疫合格、体重(37.1±0.5)kg的3月龄小尾寒羊公羊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20 g/(只·d)的γ-PGA,预试期14 d,正试期7 d,正试期第7天晨饲2 h后通过瘤胃液采样器采集瘤胃液测定瘤胃发酵参数,并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技术测定瘤胃液中菌群结构。结果表明:试验组小尾寒羊瘤胃液氨态氮(P<0.01)、乙酸浓度(P<0.05)高于对照组,但两组试验羊的瘤胃液pH、丙酸、丁酸、乙酸/丙酸及微生物蛋白间无显著差异;饲粮中添加γ-PGA可提高小尾寒羊瘤胃菌群多样性(P<0.01);在门水平上,试验组小尾寒羊瘤胃液中软壁菌门、螺旋菌门、未注释细菌门及蓝藻门的相对丰度低于对照组(P<0.01),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组拟杆菌门和互养菌门的相对丰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属水平上,饲粮添加γ-PGA后小尾寒羊瘤胃液中普雷沃式菌属的相对丰度提高了8.2%,并且可提高小尾寒羊瘤胃内解琥珀酸菌属的相对丰度(P<0.01)。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γ-PGA能够极显著提高小尾寒羊瘤胃乙酸、氨态氮及菌群多样性,对其纤维素降解菌的生长影响显著,可提高拟杆菌门和互养菌门的相对丰度,还能够提高普雷沃式菌属的相对丰度。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放牧和补饲条件下大青山绒山羊瘤胃细菌及甲烷菌多样性进行了分析。试验选用10只1岁平均体重为(38.2±1.6)kg的健康大青山绒山羊(羯羊),分成放牧组和补饲组。29 d试验结束后,从抽取的瘤胃液中提取微生物DNA,对瘤胃细菌、甲烷菌的16S rDNA序列V3至V4区进行HiSeq测序。结果表明:在门水平上,与放牧组相比,补饲显著提高了拟杆菌门和变形菌门丰度,显著降低了厚壁菌门和互养菌门的比例;在科水平上,普雷沃氏菌科(40.73%、62.77%)为主要细菌类别,补饲精料后其丰度显著提高,而显著降低了韦荣球菌科、瘤胃球菌科、理研球菌科和互养菌科。补饲显著增加了甲烷杆菌科而降低了甲烷八叠球菌科的丰度;在属水平上甲烷短杆菌属表现出绝对优势,补饲后显著升高,但甲烷微球菌属显著降低,其他甲烷菌属无显著差异。研究表明,补饲精料降低了瘤胃内与纤维分解相关细菌的丰度,产甲烷菌丰度在科、属水平上受补饲的影响也存在差异,但放牧与补饲条件下大青山绒山羊瘤胃中细菌和产甲烷菌的优势菌群并未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7.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中添加复合植物精油(八角茴香精油和百里香精油)对58周龄海兰褐壳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肠道菌群结构的影响。选用产蛋率和体重相近的58周龄海兰褐壳蛋鸡36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2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饲喂基础饲粮+150 mg/kg复合植物精油。试验期49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蛋鸡的产蛋率显著升高(P0.05),料蛋比和破蛋率显著降低(P0.05),平均日采食量和死淘率无显著差异(P0.05)。2)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蛋鸡的蛋黄色泽、蛋白重量显著升高(P0.05),其他蛋品质指标差异无显著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Shannon指数显著降低(P0.05),Chao1指数、ACE指数和Simpson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4)在门水平上,2组盲肠菌群主要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梭杆菌门(Fusobacteria)、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厚壁菌门和梭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5)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unidentified_Ruminococcaceae的相对丰度显著升高(P0.05),梭形杆菌属(Fusobacterium)、瘤胃球菌科_UCG-005属(Ruminococcaceae_UCG-005)、厌氧球菌属(Anaerotruncus)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瘤胃球菌科_UCG-014属(Ruminococcaceae_UCG-014)和克里斯滕森菌科_R-7族群(Christensenellaceae_R-7_group)的相对丰度有降低趋势(P=0. 060)。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150 mg/kg复合植物精油能够改善58周龄海兰褐蛋鸡的生产性能,加深蛋黄颜色,提高盲肠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降低盲肠厚壁菌门和梭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改善盲肠肠道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牛至精油和莫能菌素对荷斯坦犊牛瘤胃发酵参数和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了80头新生荷斯坦犊牛,体重(41.31±2.23)kg,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头。牛至精油组开食料中添加4.0 g/kg牛至精油,莫能菌素组开食料中添加3.6 g/kg莫能菌素,混合组开食料中添加4.0 g/kg牛至精油+3.6 g/kg莫能菌素,对照组开食料中不添加任何饲料添加剂。饲喂70 d后,从每组中选取体重相近的试验牛3头,采集12头犊牛的瘤胃液,检测瘤胃发酵参数,并运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测定瘤胃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结果表明:1)莫能菌素组和混合组的瘤胃液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莫能菌素组的瘤胃液丙酸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门水平上,牛至精油组、莫能菌素组、混合组的瘤胃液中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莫能菌素组的瘤胃液中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0.10)。3)属水平上,牛至精油组、莫能菌素组和混合组的瘤胃液中普雷沃氏菌属的相对丰度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0.10);牛至精油组的瘤胃液中丁酸弧菌属的相对丰度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0.10);莫能菌素组的瘤胃液中奥尔森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瘤胃球菌属和丁酸弧菌属的相对丰度均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0.10);混合组的瘤胃液中梭菌属的相对丰度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0.10)。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可以调节瘤胃微生物的菌群结构,提高犊牛瘤胃中蛋白质降解菌的相对丰度,降低产丁酸菌属的相对丰度,同时可能避免或者缓冲莫能菌素对有益菌群的破坏。  相似文献   

19.
试验通过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果寡糖对奶牛瘤胃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的影响。采用2×2交叉设计,选用4头泌乳阶段相近、胎次相同的中国荷斯坦泌乳奶牛为试验动物,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果寡糖60g/(d·头),每期21d,预饲期14d,正试期7d,交叉试验过渡期14d。分别于饲喂前(0h)和饲喂后2、4、6、9、12h通过口腔导管采集瘤胃液,每期连续采集3d(第16、17、18天),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测定瘤胃液中菌群结构及其多样性。结果显示,从Alpha多样性指数(Simpson、Shannon)、丰富度指数(Chao、Ace)及Beta diversity热图可知,果寡糖具有降低奶牛瘤胃中细菌多样性的趋势。从门水平上分析,试验组及对照组中奶牛瘤胃中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细菌门占总细菌的95%以上,果寡糖显著降低了奶牛瘤胃未注释细菌门的丰度(P0.05),互养菌门丰度有增加的趋势(P=0.075)。从属水平上分析,果寡糖显著提高了奶牛瘤胃假单胞菌属丰度(P0.05),极显著提高了拟杆菌属丰度(P0.01),而脱盐杆菌属丰度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添加果寡糖的试验组奶牛瘤胃中瘤胃球菌属、丁酸弧菌属、琥珀酸菌属、未注释毛螺菌属丰度分别增加80.0%、7.5%、127.9%和20.0%,但差异均不显著(P0.05)。综上所述,本试验条件下,果寡糖的添加对奶牛瘤胃细菌菌群多样性及结构存在一定的影响,果寡糖显著提高了奶牛瘤胃中不发酵糖类的假单胞菌属的丰度,使碳水化合物为发酵源的瘤胃拟杆菌丰度极显著增加,对瘤胃纤维降解菌丰度的增加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氮硫比对藏羔羊瘤胃发育及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和功能的影响。选取初始条件相似的60日龄断奶藏羊羔羊150只,随机分为5组,每组30只。各组饲粮的氮硫比分别为10.5∶1.0(A组)、9.0∶1.0(B组)、7.5∶1.0(C组)、6.0∶1.0(D组)、4.5∶1.0(E组)。预试期5 d,正试期120 d。试验结束时,每组随机屠宰6只,采集瘤胃组织和瘤胃内容物,分析饲粮氮硫比对瘤胃组织形态和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以及瘤胃细菌群落结构及其功能的影响。结果显示:1)B组瘤胃乳头长度、黏膜下层厚度以及肌层厚度显著高于其他4组(P 0.05),B、C、D组瘤胃乳头宽度显著高于A、E组(P0.05),B、E组瘤胃乳头密度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C组瘤胃角化层厚度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2)B组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3) B、C组Shannon指数显著高于A组(P0.05),A组Simpson指数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B组Chao1指数和ACE指数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4)各组的优势菌门均为为厚壁菌门(Firmicutes),A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组(P0.05)。各组的优势菌科均为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克里斯滕森氏菌科(Christensenellacea)、韦荣氏球菌科(Veillonellaceae)、瘤胃球菌科(Ruminococcaceae),D组毛螺菌科相对丰度显著高于A、B、E组(P0.05),A组韦荣氏球菌科相对丰度显著高于C、D组(P0.05)。5)功能预测分析结果显示,瘤胃内菌群功能主要集中在碳水化合物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综上所述,饲粮氮硫比为9.0∶1.0时瘤胃组织形态发育较好,瘤胃液中VFA含量较高,瘤胃微生物的相对丰度及多样性较高。因此,饲粮氮硫比为9.0∶1.0更能经济有效地促进瘤胃发育和改善羔羊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