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本研究旨在探讨低葡萄糖水平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溶菌酶(LYZ)、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白细胞介素-6 (IL-6)、乳铁蛋白(LF)和白细胞介素-8(CXCL8)等促炎症因子mRNA表达的影响。采用酶消化法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分离纯化后,分别在含有0.25、1.00和4.50 mg/mL葡萄糖的完全培养液中培养24 h,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胞中相关基因的表达。结果表明,上述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在各葡萄糖浓度之间没有明显差异(P>0.05)。其中TNF-α和LYZ在各浓度葡萄糖中的表达量均非常少,iNOS的表达量居中,而IL-6、LF和CXCL8在各浓度组中的表达量相对较高。试验结果提示,葡萄糖浓度的减少并没有直接影响乳腺上皮细胞中TNF-α、LYZ、iNOS、IL-6、LF和CXCL8 mRNA的基础性表达;乳腺上皮细胞在未受到感染的情况下,能够表达一定数量的iNOS、IL-6、LF和CXCL8,这些因子可以作为先天性免疫防御的储备,在受到感染的情况下能迅速应对病菌的入侵。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以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模型,研究不同浓度脂多糖刺激奶牛乳腺上皮细胞时IL-6、IL-8及TNF-α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显示,LPS浓度为10μg/mL时刺激效果最好;10μg/mL LPS刺激后24h,IL-6和IL-8的表达量最高(P0.05),TNF-α的mRNA表达在刺激后的4h达最高(P0.05)。以上结果说明,本实验室体外培养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具有表达与免疫有关的细胞因子功能,可以作为一种模型来研究奶牛乳腺炎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3.
用分离到的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GBS)及标准菌株侵袭原代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建立体外感染细胞模型,并进行细胞凋亡检测。同时,采用qRT-PCR方法检测细胞受到侵袭后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TNF-α)等细胞炎性因子mRNA的转录水平。结果显示,标准菌株组(WL组)与空白组相比凋亡率差异极显著(P<0.01),分离菌株组(FL组)与空白组相比凋亡率差异极显著(P<0.01),分离菌株组与其标准菌株组的凋亡率差异也极显著(P<0.01)。qRT-PCR结果分析显示,标准株组TNF-α、IL-6及IL-8 mRNA转录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而分离菌株组TNF-αmRNA转录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IL-6及IL-8 mRNA转录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与标准菌株相比,无乳链球菌分离株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侵袭和损伤能力较低,乳腺细胞的凋亡率也较低,当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受到细菌侵袭的时候,细胞中IL-6、IL-8及TNF-α等炎性因子mRNA的转录水平都显著性提高,但在相同浓度下GBS标准株诱导细胞炎性因子的表达量显著高于GBS分离株。本试验结果为以后预防和控制GBS引起的隐性乳房炎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明确DNA甲基化是否参与LPS诱导的奶牛乳腺炎,本试验研究了DNA甲基化抑制剂对LPS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首先用浓度为0μg/mL、1μg/mL、10μg/mL和100μg/mL的LPS分别处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6 h、12 h、24 h,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白介素-6(IL-6)、牛防御素(BNBD-5)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mRNA表达水平,ELISA法测TNF-α的浓度,随后用浓度为1.0μmol/L、2.5 umol/L和5.0 umol/L的DNA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Aza-2′-deoxycytidine,5-AZA)分别处理奶牛乳腺上皮细胞24 h、48 h、72 h,qRT-PCR检测TNF-α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LPS处理后,IL-6、BNBD-5、TNF-α的mRNA表达水平和TNF-α的蛋白水平显著上升;5-AZA处理后的TNF-α的表达量相对于LPS处理组显著上升。表明DNA甲基化参与LPS诱导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TNF-α的表达上调。  相似文献   

5.
以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为细胞模型,用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和生长情况,用不同浓度的黄酮溶液(0、100、200、400、600、800mg/L)刺激奶牛乳腺上皮细胞12h,再用相同浓度的黄酮溶液(400mg/L)作用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不同时间(1、4、9、12、16、24h),分别提取细胞总RNA,用荧光定量PCR法测定GHR、β-CN、IL-6、IL-8、TNF-α和IFN-γ泌乳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葎草提取物总黄酮对乳腺上皮泌乳及炎性相关因子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组与空白组相比,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中IFN-γ、TNF-α、IL-6、IL-8的表达水平降低(P0.05);生长激素受体(GHR)、β-酪蛋白(β-CN)的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葎草黄酮能上调奶牛乳腺上皮细胞β-CN和GHR的表达量,以浓度为400mg/L培养4h~12h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褪黑素降低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性损伤的作用机制,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脂多糖(LPS)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产生炎症反应,采用MTT法确定LPS的最佳致炎剂量,建立体外MAC-T炎症模型;采用ELISA检测褪黑素对LPS诱导MAC-T分泌TNF-α和IL-6、IL-8的影响;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褪黑素对LPS诱导MAC-T 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关键因子,TLR4、NF-κB p50、NF-κB p65 mRNA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5 mg/L LPS是诱导MAC-T炎症模型的最佳剂量,可极显著提高MAC-T培养液上清中TNF-α和IL-6、IL-8的含量(P0.05),而50μmol/L褪黑素可显著下调LPS诱导的MAC-T炎症因子TNF-α和IL-6、IL-8的蛋白表达(P0.05)。同时,TLR4/NF-κB信号通路关键因子NF-κB p50 mRNA的表达量也显著下调。表明褪黑素可能通过调节TLR4/NF-κB信号通路,影响LPS诱导的MAC-T炎症损伤反应。  相似文献   

7.
《畜牧与兽医》2015,(7):25-30
为探讨乳房链球菌(Streptococcus uberis)感染乳腺上皮细胞后产生的炎症变化及牛磺酸对炎性变化的缓解作用,以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系Ep H4-Ev和乳房链球菌0140J为研究对象,检测二者共孵育后细胞产生的炎性变化;在此基础上探究牛磺酸对乳房链球菌对Ep H4-Ev黏附及其造成的炎性损伤的影响。结果表明:牛磺酸处理对乳房链球菌的黏附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不同浓度牛磺酸处理差异不显著(P0.05)。乳房链球菌感染Ep H4-Ev 2 h后,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mRNA表达水平及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ase)的活性显著提高(P0.01);4 h后乳铁蛋白(LF)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升(P0.01)。牛磺酸处理小鼠乳腺上皮细胞3 h,可显著降低TNF-α、IL-1β和IL-6的表达水平和NAGase活性(P0.01)。研究表明:牛磺酸可以减弱因乳房链球菌感染而引起的小鼠乳腺上皮细胞的炎性变化,该作用可能与其降低乳房链球菌对Ep H4-Ev的黏附有关。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旨在研究壳聚糖(CTS)对无乳链球菌(S. agalactiae)引起的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炎性反应的抑制作用和分子机制。试验用含不同浓度(0、15.625、31.250、62.500、125.000、250.000、500.000和1 000.000 mg/mL) CTS的脑心浸出液(BHI)培养基培养S. agalactiae,通过测定600 nm吸光度(OD)检测细菌活性;试验用含不同浓度(0、31.25、125.00和250.00 mg/mL)CTS的细胞培养基培养bMECs 24 h后,用S. agalactiae刺激细胞6 h,使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检测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8(IL-8)、Toll样受体2(TLR2)、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白细胞介素-1受体相关激酶4(IRAK4)、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RAF6)和转化生长因子激酶1(TAK1)的mRNA表达量,使用Western blot的方法检测核因子-κB抑制蛋白-α(IκB-α)、磷酸化核因子-κB-蛋白65(p-NF-κB-p65)、磷酸化蛋白38(p-p38)、磷酸化的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和磷酸化c-Jun氨基末端激酶(p-JNK)的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1) CTS呈浓度依赖性抑制S. agalactiae的活性。2)S. agalactiae极显著提高了bMECs的IL-6、IL-1β、TNF-α和IL-8 mRNA表达量(P0.01);31.25、125.00和250.00 mg/mL的CTS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S. agalactiae诱导的bMECs的IL-6、IL-1β、TNF-α和IL-8 mRNA表达量(P0.05或P0.01)。3)S. agalactiae极显著提高了bMECs的TLR2、MyD88、IRAK4、TRAF6和TAK1 mRNA表达量(P0.01);31.25、125.00和250.00 mg/mL的CTS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S. agalactiae诱导的bMECs的TLR2、MyD88、IRAK4、TRAF6和TAK1 mRNA表达量(P0.05或P0.01)。4)S. agalactiae显著提高了bMECs的IκB-α、 p-NF-κB-p65、 p-p38和p-JNK蛋白表达量(P 0. 05);31.25、125.00和250.00 mg/mL的CTS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S. agalactiae诱导的bMECs的IκB-α、p-NF-κB-p65、p-p38、p-ERK1/2和p-JNK蛋白表达量(P0.05或P0.01)。综上所述,CTS可以呈浓度依赖性抑制S. agalactiae活性。CTS通过抑制核因子-κB(NF-κB)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的转导,减少了炎性细胞因子IL-6、IL-1β、TNF-α和IL-8 mRNA表达,从而减弱S. agalactiae诱导的bMECs的炎性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中药黄芩苷、黄芩素、小檗碱对细菌脂多糖(LPS)诱导的猪肾小管上皮细胞(LLC-PK1)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G-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白细胞介素-6(IL-6)表达的影响。用噻唑蓝比色法(MTT法)筛选LPS、黄芩苷、黄芩素和小檗碱对细胞作用的最佳浓度,用RT-PCR检测TNF-α、IL-1βmRNA表达,以确定细胞炎症模型是否建立成功;炎症模型建立后,用最佳浓度的黄芩苷、黄芩素和小檗碱分别作用细胞24h,用qPCR检测TNF-α、IL-1β及IL-6mRNA的表达量。结果LPS刺激组细胞TNF-α、IL-1βmRNA表达量极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黄芩苷、黄芩素和小檗碱作用组细胞TNF-α、IL-1β及IL-6mRNA表达量比LPS刺激组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黄芩苷、黄芩素和小檗碱通过抑制炎症细胞TNF-α、IL-1β及IL-6 mRNA的表达,从而发挥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槲皮素对脂多糖(LPS)刺激下山羊瘤胃上皮细胞抗氧化和抗炎的影响,先将山羊瘤胃上皮细胞在添加0、5、10、20、40、60、80、120、160和320μg·mL?1槲皮素的基础培养基中培养6 h后,通过检测细胞活性,确定80μg·mL?1为槲皮素后续试验浓度.然后分成4组,山羊瘤胃上皮细胞在基础培养基(对照组,Con)和基础培养基[分别加入1μg·mL?1的LPS(L)、80μg·mL?1槲皮素(Q)以及1μg·mL?1 LPS和80μg·mL?1槲皮素(L+Q)]中培养6 h后,测定相关指标.结果显示:1)与Con组相比,L组瘤胃上皮细胞的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P<0.05),而丙二醛(MDA)浓度显著升高(P<0.05);Q组瘤胃上皮细胞的CAT、SOD、总抗氧化力(T-AOC)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升高(P<0.01),而MDA浓度显著降低(P<0.05).与L组相比,L+Q组瘤胃上皮细胞的CAT、SOD、T-AOC和GSH-PX活性显著升高(P<0.05).2)与Con组相比,L组瘤胃上皮细胞因子IK、趋化因子配体5(CCL5)、CXC趋化因子配体6(CXCL6)、CXCL8、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β 的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L组相比,L+Q组瘤胃上皮细胞IK、CCL5、CXCL6、CXCL8、IL-6、TNF-α和IL-1β的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0.01).3)与Con组相比,L组瘤胃上皮细胞Toll样受体2(TLR2)、核转录因子κB(NF-κB)、髓样分化因子88(MyD88)和转录因子3(IRF3)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Q组瘤胃上皮细胞Toll样衔接蛋白(TOLLIR)和TLR 4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与L组相比,L+Q组瘤胃上皮细胞TLR 2、NF-κB、MyD 88、TOLLIR和TLR 4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槲皮素能够提高山羊瘤胃上皮细胞的抗氧化和抗炎症性能,促进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1.
试验旨在通过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诱导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构建子宫内膜炎体外感染模型,研究子宫内膜炎对奶牛子宫容受性因子大分子转膜黏蛋白-糖蛋白1(MUC-1)、高度保守的分泌型WNT家族亚型糖蛋白(Wnt-7a)、β受体1(IFNAR1)、IFNAR2、Integrinαvβ3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的影响,进而阐明子宫内膜炎引起奶牛屡配不孕和繁殖率低下的机制。采用组织块法分离培养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免疫荧光方法鉴定细胞纯度,不同浓度LPS刺激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用CCK8测定细胞存活率,ELISA检测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6、IL-8的分泌变化,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子宫内膜感染模型中子宫容受性因子MUC-1、Wnt-7a、IFNAR1、IFNAR2、Integrinαvβ3 mRNA及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通过组织块法纯化获得的奶牛子宫上皮细胞数量较多,经免疫荧光角蛋白染色证实纯度较高。采用CCK8测定细胞存活率发现,与对照组相比,浓度为0、5、10、50μg/mL的LPS作用6、12、24、48 h后,细胞活力无显著变化(P0.05);浓度为100μg/mL的LPS作用24 h时,细胞存活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细胞培养上清中的IL-1β、TNF-α、IL-6、IL-8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及低浓度组(P0.05),引起细胞的炎症反应。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MUC-1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增加(P0.01);Wnt-7a mRNA及蛋白的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Integrinαvβ3、IFNAR1和IFNAR2 mRNA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下降(P0.01),蛋白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降(P0.05)。结果表明,浓度为100μg/mL的LPS作用24 h可成功构建子宫内膜炎体外感染模型,子宫内膜炎对奶牛子宫容受性因子MUC-1、Wnt-7a、IFNAR1、IFNAR2、Integrinαvβ3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可能是引起奶牛屡配不孕和繁殖率低下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茶皂素对荷斯坦奶牛的血清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含量及其mRNA表达量的影响。试验采用4×4拉丁方设计,选取4头瘤胃瘘管奶牛,每头奶牛分别灌注0(对照)、15、30、45 g/d的茶皂素,预试期14 d,正试期21 d,共4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剂测定(ELISA)法试剂盒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Ig)、白细胞介素(IL)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含量,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淋巴细胞IL-1、IL-6、IL-10和TNF-αmRNA表达量。结果显示:1)30 g/d茶皂素组奶牛血清Ig M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15 g/d茶皂素组奶牛血清IL-1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45 g/d茶皂素组(P0.05)。3)与对照组相比,15、30、45 g/d茶皂素组奶牛血清IL-1、IL-6、IL-10、TNF-αmRNA表达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45 g/d茶皂素组可提高以上细胞因子mRNA表达量。由此可见,茶皂素可提高奶牛血清中Ig及免疫相关细胞因子含量,并提高细胞因子IL-6 mRNA表达量,表明茶皂素可提高奶牛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中国蜂胶乙醇提取物(ethanol extract of Chinese propolis,EECP)对细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刺激下体外培养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相关基因mRNA转录水平和紧密连接渗透性的影响。EECP中总酚酸和总黄酮含量测定采用福林酚法和硝酸铝法,并建立LPS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ovine mammary epithelial cells,MAC-T)炎症模型,采用CCK-8法测定EECP对MAC-T相对增殖率的影响,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评估EECP对LPS诱导的MAC-T细胞炎症相关因子(IL-6、IL-8、TNF-α和IL-1β)相对mRNA转录水平;以及对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相对mRNA转录水平进行检测,并进一步利用免疫荧光技术对紧密连接膜蛋白进行定位,确定EECP对LPS诱导MAC-T细胞炎症紧密连接渗透性的影响。结果显示:EECP中总酚酸含量为106.35 mg没食子酸当量(GAE)·g~(-1)、总黄酮含量为320.85 mg芦丁当量(RE)·g~(-1);CCK-8结果显示EECP的安全浓度为0~15μg·mL~(-1),并可有效提高LPS刺激下MAC-T的活力;LPS刺激显著增加了细胞炎症相关因子IL-6、IL-8、TNF-α和IL-1βmRNA的转录量(P0.001);但2.5~15.0μg·mL~(-1) EECP预处理显著降低了IL-6、IL-8、TNF-α和IL-1βmRNA的转录量;与此类似,LPS刺激显著抑制了紧密连接蛋白基因(occludin、ZO-1)mRNA的转录量(P0.01),而EECP预处理后紧密连接蛋白基因(occludin和ZO-1) mRNA的转录量显著增加(P0.05);免疫荧光染色试验也证实EECP能通过上调紧密连接蛋白(occludin、ZO-1)的表达,缓解LPS诱导的乳腺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紊乱。该结果证实,EECP对细菌脂多糖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症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这为利用中国蜂胶预防奶牛乳腺炎提供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旨在探究Toll样受体4(Toll-like receptor 4,TLR4)/核转录因子kappaB(nuclear factor-kappaB,NF-κB)通路在β-羟基丁酸(β-hydroxybutyrate, BHBA)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炎性反应的分子作用机制。通过添加不同浓度的BHBA诱导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以模拟奶牛高酮血症中乳腺上皮细胞的炎性反应,并利用RNAi技术将TLR4-siRNA转染细胞42 h后加入3.6 mmol/L BHBA再处理24 h;通过RT-qPCR检测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alpha, 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beta, IL-1β)和IL-6等炎性因子的表达变化,并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TLR4/NF-κB通路关键蛋白的相对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BHBA处理后,乳腺上皮细胞中TNF-α、IL-1β和IL-6 mRNA水平升高,当BHBA浓度为1.2 mmol/L或以上时,p-NF-κB p65/NF-κB p65比值和TRAF6蛋白水平显...  相似文献   

15.
《中国兽医学报》2017,(8):1553-1557
为揭示钩吻素子的体外抗炎作用机理,利用硝酸还原酶法和ELISA法研究了不同质量浓度(100,200,400mg/L)的钩吻素子对一氧化氮(NO)和细胞因子白介素-1β(IL-1β)、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的影响,运用了QPCR的方法检测了钩吻素子对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IL-1β、IL-6和TNF-α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并运用Western blot法检测了钩吻素子对iNOS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100,200,400 mg/L质量浓度的钩吻素子能够极显著的抑制RAW264.7细胞NO的产生以及IL-1β、IL-6和TNF-α的分泌(P<0.01),同时能够剂量依赖性的降低iNOS、IL-1β、IL-6和TNF-α的mRNA水平,抑制脂多糖(LPS)引起的iNOS蛋白表达的升高(P<0.01)。由此推论,钩吻素子可能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分泌,减少NO的释放,下调iNOS、IL-1β、IL-6和TNF-α的mRNA水平,抑制iNOS蛋白过度表达达到其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槲皮素对脂多糖(LPS)刺激下山羊瘤胃上皮细胞抗氧化和抗炎的影响,先将山羊瘤胃上皮细胞在添加0、5、10、20、40、60、80、120、160和320μg·mL~(-1)槲皮素的基础培养基中培养6 h后,通过检测细胞活性,确定80μg·mL~(-1)为槲皮素后续试验浓度。然后分成4组,山羊瘤胃上皮细胞在基础培养基(对照组,Con)和基础培养基[分别加入1μg·mL~(-1)的LPS (L)、80μg·mL~(-1)槲皮素(Q)以及1μg·mL~(-1) LPS和80μg·mL~(-1)槲皮素(L+Q)]中培养6 h后,测定相关指标。结果显示:1)与Con组相比,L组瘤胃上皮细胞的过氧化氢酶(CAT)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降低(P 0.05),而丙二醛(MDA)浓度显著升高(P 0.05);Q组瘤胃上皮细胞的CAT、SOD、总抗氧化力(T-AOC)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极显著升高(P 0.01),而MDA浓度显著降低(P 0.05)。与L组相比,L+Q组瘤胃上皮细胞的CAT、SOD、T-AOC和GSH-PX活性显著升高(P 0.05)。2)与Con组相比,L组瘤胃上皮细胞因子IK、趋化因子配体5 (CCL5)、CXC趋化因子配体6 (CXCL6)、CXCL8、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IL-1β的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 0.01)。与L组相比,L+Q组瘤胃上皮细胞IK、CCL5、CXCL6、CXCL8、IL-6、TNF-α和IL-1β的m 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降低(P 0.01)。3)与Con组相比,L组瘤胃上皮细胞Toll样受体2 (TLR2)、核转录因子κB (NF-κB)、髓样分化因子88 (My D88)和转录因子3 (IRF3)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 0.05),Q组瘤胃上皮细胞Toll样衔接蛋白(TOLLIR)和TLR 4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 0.05)。与L组相比,L+Q组瘤胃上皮细胞TLR 2、NF-κB、My D 88、TOLLIR和TLR 4的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 0.05)。综上所述,槲皮素能够提高山羊瘤胃上皮细胞的抗氧化和抗炎症性能,促进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7.
刘莉莉  陈敏 《饲料工业》2023,(17):92-97
为探讨漏芦醇提物(RUEE)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鼠乳腺上皮细胞(HC11细胞)的抗炎作用及机制,试验利用RUEE(80μg/mL)、LPS(1μg/mL)单独处理以及RUEE(80μg/mL)+LPS(1μg/mL)共处理HC11细胞,采用荧光定量PCR检测炎性细胞因子及Toll样受体4(TLR4)mRNA表达水平,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核转录因子κB(NF-κB)通路关键因子的蛋白表达量。结果表明:LPS诱导可明显提高HC11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环氧合酶-2(COX-2)、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mRNA表达水平(P<0.05);明显上调TLR4 mRNA表达及NF-κB p65和NF-κB抑制蛋白α(IκBα)的磷酸化水平(P<0.05)。RUEE预处理可显著降低LPS诱导的HC11细胞TNF-α、COX-2、IL-6、IL-1β的mRNA表达(P<0.05);显著下调TLR4 mRNA表达及NF-κB p65和IκBα的磷酸化水平(P<0.05)。由此可知漏芦醇提物可通过抑制TLR...  相似文献   

18.
为了鉴定脂多糖(LPS)对体外培养的山羊瘤胃上皮细胞炎性因子表达及浓度的影响,试验采用体外培养细胞法培养山羊瘤胃上皮细胞,添加不同浓度的LPS(1,5,10,50,100 mg/L)刺激山羊瘤胃上皮细胞,用MTT法筛选最佳刺激浓度,收集细胞;经qRT-PCR法分析核因子κb(p65)[NF-κb(p6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50 mg/L组细胞抑制率(IR)接近10%,初步确定LPS抑制细胞生长最佳浓度为50 mg/L; 50 mg/L组NF-κb(p65)的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浓度组(P0. 01); 10 mg/L组TNFα的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1,5,100 mg/L组(P0. 01),50 mg/L组次之; 10 mg/L组IL-1β的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其他浓度组(P 0. 01),50 mg/L次之; 50 mg/L组IL-6的mRNA相对表达量最高,极显著高于1 mg/L组和100 mg/L组(P0. 01),与5,10 mg/L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 05)。说明LPS体外诱导山羊瘤胃上皮细胞炎性反应的最佳浓度为50 mg/L。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研究艾叶挥发油(AAEO)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巨噬细胞的抗炎作用。以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建立炎症模型,设置对照组[添加0.1%二甲基亚砜(DMSO)的培养基]、LPS组(添加1μg/mL LPS的培养基)、不同浓度AAEO组(分别添加5、10、20μg/mL的AAEO,预处理1 h,再添加1μg/mL LPS的培养基),每组设置3个重复孔,培养24 h。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LPS组RAW264.7细胞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和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含量以及TNF-α、IL-1β、IL-6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 mRNA相对表达量均升高显著(P 0.05)。与LPS组相比,5、10、20μg/mL AAEO组RAW264.7细胞NO、TNF-α、IL-6和MCP-1含量以及IL-6和iNOS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 0.05),10、20μg/mL AAEO组RAW264.7细胞IL-1β含量和IL-1β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降低(P 0.05)。由此可见,AAEO可以通过调节细胞炎性因子的mRNA表达以及调控细胞因子和炎症介质的分泌起到缓解LPS诱导巨噬细胞炎症的作用,且存在一定剂量效应关系。AAEO具有一定的抗炎活性。  相似文献   

20.
旨在通过脂多糖(LPS)诱导牦牛瘤胃上皮细胞建立炎症模型,考察瘤胃上皮细胞作为非免疫细胞是否存在细胞内补体C3激活,及其对细胞三磷酸腺苷(ATP)生成的影响,为瘤胃健康营养调控技术提供试验依据。用不同浓度的LPS处理牦牛瘤胃上皮细胞系,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ELISA试剂盒测定细胞内补体C3激活产物C3a、C3b浓度以及培养基中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浓度;化学法检测细胞内ATP浓度,线粒体红色荧光探针和流式细胞仪检测线粒体数量及膜电位;qPCR检测细胞IL-1β、IL-6、TNF-α,补体C3及其激活关键酶组织蛋白酶B(CTSB)和组织蛋白酶L(CTSL),以及ATP合成酶亚基(ATP5A和ATP5C1)等基因相对表达量。结果发现:1)不同浓度LPS处理后,牦牛瘤胃上皮细胞活力极显著下调(P<0.01),TNF-α、IL-1β和IL-6等促炎因子的基因表达量和浓度极显著上调(P<0.01),在LPS浓度为10μg·mL-1时,牦牛瘤胃上皮细胞炎症模型构建成功;2)炎症下,牦牛瘤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