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试验旨在研究鸡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基因的结构与功能,并探索其在蛋鸡产蛋后期骨骼组织中的表达特性。采集产蛋后期海兰灰蛋鸡胫骨组织进行RNA提取,根据GenBank数据库中公布的中国原鸡OPN基因序列(登录号:NC_006091.5),利用Primer Premier 3.0在线软件设计引物,利用RT-PCR扩增OPN基因编码区(coding sequence,CDS)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海兰灰产蛋后期胫骨组织中OPN基因mRNA的表达。RT-PCR及测序结果显示,鸡OPN基因CDS区长795 bp,共编码264个氨基酸。应用Mega 6.0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鸡与鹌鹑的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为100%,OPN基因在禽类进化的过程中具有高度保守性。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OPN为不稳定的水溶性蛋白,含有信号肽,无跨膜结构域,有27个O-糖基化位点、1个N-糖基化位点和34个磷酸化位点,亚细胞主要定位于细胞质(44.4%)和线粒体(33.3%),二级结构主要是无规则卷曲和α-螺旋。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OPN基因mRNA在胫骨中的表达存在个体差异,但与骨骼强度无关。结果表明,蛋鸡产蛋后期OPN基因表达与骨断裂强度无显著相关,为进一步研究OPN基因在产蛋后期蛋鸡骨代谢中的作用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旨在研究太行鸡血管活性肠肽受体-1(VIPR-1)基因的分子结构和特征,并结合该基因在高/低产蛋群体中的表达特性及其组织表达谱分析其功能。采集260日龄太行鸡高产(H)/低产(L)组个体血液、卵巢组织和内脏组织,分别提取DNA和RNA,随后将RNA反转录,设计VIPR-1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克隆、测序,获得CDS区序列后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序列结构进行分析;以鸡GAPDH基因作为内参,在不同组织中使用半定量RT-PCR进行组织表达谱分析;在H和L组卵巢组织中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对VIPR-1基因的表达量进行检测。结果显示,VIPR-1基因CDS区全长1 341 bp,共编码446个氨基酸,该基因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延伸、β-旋折叠及无规则卷曲4种结构组成;同源性分析显示,太行鸡VIPR-1基因与鸭、火鸡的同源性最高(分别为92.24%、90.11%),与其他动物一致性也在64.51%~67.18%之间。组织表达谱显示,VIPR-1基因在太行鸡卵巢中表达量最高;qRT-PCR分析表明,VIPR-1 mRNA在高产太行鸡卵巢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低产太行鸡(P0.05)。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VIPR-1基因在家禽产蛋性能中的调控作用提供了依据,为后期深入研究蛋鸡产蛋分子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本文旨在探讨海兰褐蛋鸡Ghrelin、Ghrelin受体(GHSR)和Ghrelin酰基转移酶(GOAT)在产蛋周期不同阶段的表达变化规律,为通过诱导Ghrelin表达促进蛋鸡卵泡生长发育以提高产蛋率及延长产蛋周期提供理论依据。应用ELISA检测蛋鸡产蛋周期血浆和卵巢Ghrelin含量,实时定量PCR检测腺胃与卵巢Ghrelin、GHSR和GOAT表达变化。结果表明:不同产蛋阶段外周血Ghrelin的含量和腺胃中Ghrelin、GHSR和GOAT mRNA的表达变化不明显;产蛋高峰期卵巢中Ghrelin mRNA表达水平比产蛋前期升高98.2%(P0.05),而产蛋后期Ghrelin表达水平比产蛋高峰期有所下降(P0.05);GHSR和GOAT的表达模式和Ghrelin基本一致,均表现为产蛋高峰期表达量最高,产蛋后期略有下降,产蛋高峰期GHSR和GOAT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产蛋前期和产蛋后期(P0.05),但产蛋前期和后期差异不显著(P0.05)。推测海兰褐蛋鸡卵巢中Ghrelin、GHSR和GOAT的转录表达水平与产蛋周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肉蛋兼用品种无量山乌骨鸡胚胎期肝脏组织的发育特征,试验同时孵化爱拔益加肉鸡(AA鸡)、海兰灰蛋鸡与无量山乌骨鸡3个品种的种蛋,在10,12,14,16,18,20胚龄(E10、E12、E14、E16、E18、E20)和出壳当日(D0)分别测定胚胎重和肝脏重,比较品种间相对肝脏重;取肝脏制备石蜡切片(H.E.染色)和冰冻切片(油红O染色)检测肝脏中脂质沉积情况;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扩增检测脂代谢相关基因(FAS基因和ATGL基因)的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在E10和E14时,无量山乌骨鸡相对肝脏重分别显著高于AA鸡和海兰灰蛋鸡(P<0.05);在E18时,肝脏组织油红O染色红色最深;无量山乌骨鸡FAS基因和ATGL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在E10、E12、E14、E16、E18时最高且与AA鸡和海兰灰蛋鸡差异显著(P<0.05);无量山乌骨鸡FAS基因和ATGL基因均在D0时达到表达高峰,且与其他胚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说明无量山乌骨鸡脂代谢活动在出壳后更为活跃。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克隆草原红牛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3(long-chain acyl-CoA synthetase 3,ACSL3)基因编码区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分析ACSL3基因在草原红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利用RT-PCR技术和TA克隆的方法获得草原红牛ACSL3基因CDS序列;利用在线软件对ACSL3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ACSL3基因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ACSL3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基本理化性质、潜在磷酸化位点、O-糖基化位点、N-糖基化位点、信号肽、二硫键、跨膜区结构、亚细胞定位及该基因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ACSL3基因在草原红牛各组织间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试验成功克隆了草原红牛ACSL3基因CDS区,全长2 163 bp,编码720个氨基酸,蛋白分子质量为80.28 ku,理论等电点为8.74,属于亲水性蛋白。通过NCBI中BLAST比对发现,草原红牛与牛、绵羊、猪、人、大鼠、小鼠、鸡的ACSL3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97%、93%、91%、88%、88%和78%;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草原红牛与牛、绵羊的亲缘关系最近,与鸡的亲缘关系最远。该蛋白序列有7个二硫键,66个磷酸化位点,9个O-糖基化位点,3个N-糖基化位点,不存在信号肽,但存在1个跨膜区。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分析结果表明,ACSL3蛋白通过无规则卷曲连接,蛋白质结构以α-螺旋和β-转角为主,为混合型蛋白。mRNA和蛋白表达量检测结果显示,ACSL3基因在肾脏和肌肉组织中表达量较高,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在胃、肝脏和心脏中中度表达,显著高于脾脏、肺脏、肠和脂肪(P<0.05);在脾脏、肺脏、肠和脂肪中相对低表达,说明草原红牛ACSL3基因可能与体内脂肪沉积和脂质代谢等调控功能有关。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ACSL3基因在草原红牛中脂质代谢及脂肪沉积等方面的调控作用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克隆草原红牛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3(long-chain acyl-CoA synthetase 3,ACSL3)基因编码区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在mRNA和蛋白质水平上分析ACSL3基因在草原红牛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利用RT-PCR技术和TA克隆的方法获得草原红牛ACSL3基因CDS序列;利用在线软件对ACSL3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分析ACSL3基因与其他物种的同源性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分析ACSL3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基本理化性质、潜在磷酸化位点、O-糖基化位点、N-糖基化位点、信号肽、二硫键、跨膜区结构、亚细胞定位及该基因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三级结构;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ACSL3基因在草原红牛各组织间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显示,试验成功克隆了草原红牛ACSL3基因CDS区,全长2 163 bp,编码720个氨基酸,蛋白分子质量为80.28 ku,理论等电点为8.74,属于亲水性蛋白。通过NCBI中BLAST比对发现,草原红牛与牛、绵羊、猪、人、大鼠、小鼠、鸡的ACSL3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97%、93%、91%、88%、88%和78%;系统进化树结果表明,草原红牛与牛、绵羊的亲缘关系最近,与鸡的亲缘关系最远。该蛋白序列有7个二硫键,66个磷酸化位点,9个O-糖基化位点,3个N-糖基化位点,不存在信号肽,但存在1个跨膜区。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分析结果表明,ACSL3蛋白通过无规则卷曲连接,蛋白质结构以α-螺旋和β-转角为主,为混合型蛋白。mRNA和蛋白表达量检测结果显示,ACSL3基因在肾脏和肌肉组织中表达量较高,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在胃、肝脏和心脏中中度表达,显著高于脾脏、肺脏、肠和脂肪(P0.05);在脾脏、肺脏、肠和脂肪中相对低表达,说明草原红牛ACSL3基因可能与体内脂肪沉积和脂质代谢等调控功能有关。本试验结果为进一步研究ACSL3基因在草原红牛中脂质代谢及脂肪沉积等方面的调控作用提供了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7.
为了检测分析ADPN及其受体在鸡骨骼和成骨细胞上的表达情况,本研究提取蛋鸡龙骨和鸡成骨细胞总RNA,采用PCR定性分析鸡骨骼和成骨细胞中是否含有ADPN、脂联素受体1(Adiponectin receptors1,AdipoR1)和脂联素受体2(Adiponectin receptors2,Adi-poR2),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蛋鸡龙骨和成骨细胞中AdipoR1和AdipoR2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鸡龙骨和成骨细胞中表达AdipoR1和AdipoR2;AdipoR2 mRNA含量显著高于AdipoR1 mRNA。研究表明:AdipoR1和AdipoR2在鸡骨骼和鸡成骨细胞中表达,且提示在骨骼中ADPN可能主要与AdipoR2结合,通过内分泌的形式影响鸡骨骼代谢。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探讨INHBA(Inhibin subunit beta A)基因在鸡卵泡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为提高蛋鸡产蛋性能提供理论依据。首先从海兰褐蛋鸡各级卵泡组织中提取总RNA,经反转录后对INHBA CDS编码区进行克隆且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鸡INHBA在不同卵泡以及卵泡膜细胞和颗粒细胞中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扩增片段为1 547 bp,包含1 275 bp的编码区,编码424个氨基酸;海兰褐蛋鸡与日本鹌鹑、黄牛、绵羊、兔、猪、人、小鼠和非洲爪蛙的INHBA同源性分别为97.7%、78.2%、78.0%、77.4%、77.0%、72.8%、79.8%和72.8%,进化分析表明海兰褐蛋鸡的INHBA在进化过程中保守性较高,与日本鹌鹑关系最近,与哺乳动物相差也不远,与非洲爪蛙等两栖类动物相差最远。INHBA蛋白质理化性质分析表明,其属于弱酸性蛋白,不稳定,流动性较好。蛋白结构分析显示,其无跨膜域,N端有信号肽,无规则卷曲为整体的主要结构。不同卵泡INHBA表达显示,INHBA随着卵泡的发育表达量逐渐升高,并且在等级卵泡颗粒细胞中表达量最高,在等级卵泡颗粒细胞中添加低浓度促卵泡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处理后,INHBA表达显著升高,表明其在卵泡发育过程中可能受FSH的调控。研究结果可为后期INHBA功能以及其对鸡卵泡发育调控机制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SLIT/ROBO信号通路在鸡的卵泡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Slit2和Robo1基因是影响鸡产蛋性能的关键候选基因.本试验以大骨鸡和海兰白蛋鸡为供试素材,利用半定量RT-PCR方法对Slit2和Robo1基因在鸡不同组织中mRNA表达水平进行测定分析.结果显示,Slit2和Robo1基因mRNA在卵巢和输卵管等8种组织中均呈较广泛的分布(除在海兰白胸肌、腿肌中未检测到扩增条带外);Robo1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除在脾脏和肺脏组织中的表达水平相对较低(P<0.01)外,在肝脏、卵巢和输卵管3种组织中的mRNA表达量均维持于较高水平(P<0.01).虽然在被检各组织中的Slit2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存在一定的差异(P<0.05),但在卵巢等其它7种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均较高(除在海兰白肝脏组织中的表达较低外).在被检8种组织中Robo1和Slit2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在每一品种各分别呈现出基本一致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影响太行鸡不同羽色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MC1R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特性,试验以太行鸡麻、白两种羽色为研究对象,采用PCR克隆、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进行探讨。测序结果显示:太行鸡MC1R基因CDS序列为945 bp,编码蛋白为314个氨基酸;蛋白理化性质分析发现,MC1R蛋白存在7个跨膜区,为跨膜受体;CDS区序列比对发现,太行鸡MC1R基因存在c.637CT的突变,突变造成编码氨基酸mRNA二级结构和编码蛋白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太行鸡麻羽品系毛囊中MC1R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白羽品系(P0.01)。研究结果表明:MC1R基因的c.637CT突变显著影响太行鸡的羽色,可以作为太行鸡羽色选育的候选分子标记。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巴马猪BECN2基因编码蛋白的生物学特性及其mRNA在巴马猪不同组织中表达水平,试验采用PCR方法扩增并克隆巴马猪BECN2基因CDS全长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其编码蛋白进行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巴马猪BECN2基因mRNA在不同组织中表达情况.结果 表明:经PCR扩增巴马猪B...  相似文献   

12.
<正>旨在克隆鸡Hteme oxygenase 1(HO-1)基因,探明其蛋白结构、功能及组织表达特性。以海兰白鸡(W-36)为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鸡HO-1基因CDS区,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蛋白结构与功能,应用q RT-PCR检测组织表达特性。结果表明,鸡HO-1基  相似文献   

13.
旨在研究绵羊TRA2B基因的结构与功能,探讨其在两品种脂尾型绵羊脂肪等不同组织中的表达和调控特性。采用RT-PCR克隆TRA2B基因编码区(CDS)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Real-time PCR检测广灵大尾羊和小尾寒羊8月龄公羊共8只心、肝、肾、小肠、睾丸、肾周及尾脂肪组织、股二头肌中TRA2B基因mRNA的表达。结果表明,TRA2B基因CDS区长867bp,编码288个氨基酸。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TRA2B为不稳定的水溶性蛋白,无信号肽和跨膜域,有2个O-糖基化位点和70个磷酸化位点,109~196氨基酸残基为RRM保守结构域。TRA2B基因mRNA在所检测的组织中均有一定的表达,睾丸中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肾、肾周脂肪与尾脂(P0.05)以及肝、股二头肌和小肠中的表达量(P0.05),心中表达量最低(P0.05)。品种间总mRNA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品种因素显著影响该基因组织间的表达(P0.05)。TRA2B可能在绵羊繁殖及脂质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为深入研究TRA2B在绵羊中的基因功能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克隆草原红牛脂肪酸结合蛋白7基因(FABP7)的CDS区序列并对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同时检测其在牛各个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利用RT-PCR技术克隆草原红牛FABP7基因CDS区序列,并使用多种生物软件和在线工具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通过qPCR技术检测FABP7基因在各组织间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草原红牛FABP7基因CDS区全长399 bp,编码132个氨基酸,蛋白分子量为14.96 ku,理论等电点为5.38,属于亲水性蛋白;通过NCBI-BLAST对比发现,草原红牛与普通牛、羊、猪、人、鼠、鸡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9%、98%、94%、92%、85%、85%,系统进化树结果发现,草原红牛与普通牛亲缘关系最近,与鸡的亲缘关系最远;FABP7蛋白序列有1个二硫键,14个磷酸化位点,1个N-糖基化位点,不存在信号肽和跨膜区;在蛋白的二级结构和三级结构中发现,FABP7蛋白主要存在2个α-螺旋结构和10条β-折叠,为混合型蛋白。FABP7基因在小肠组织表达量最高,在心脏、脂肪和胃中中度表达。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旨在对山羊溶酶体α-甘露糖苷酶(α-AMA)基因进行组织表达谱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参考牛α-AM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技术克隆山羊α-AMA基因序列,并利用荧光定量RT-PCR进行组织表达谱分析以及进行生物信息学预测。首次获得了山羊α-AMA基因,含有完整CDS编码区3 000bp,编码999个氨基酸,其中前50个氨基酸为信号肽序列。其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和预测氨基酸序列与牛的α-AMA相似性最高,分别为95.93%和94.79%。组织表达谱分析表明α-AMA在山羊各组织均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在肺脏、肝脏、小脑表达量较高。生物信息学预测发现,α-AMA蛋白属于糖苷水解酶38家族成员,有2个保守的结构域,存在9个N-糖基化位点。SWISS-MODEL同源建模山羊α-AMA具有良好的可信度。本研究为探讨酶的作用机理及疯草解毒剂的研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研究旨在克隆茶花鸡2号α干扰素基因(IFN-α)CDS区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为后续研究IFN-α基因对茶花鸡2号免疫功能的影响提供参考。以茶花鸡2号为实验对象设计IFN-α引物,提取总RNA,反转录PCR扩增并克隆其编码区序列,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茶花鸡2号IFN-α基因CDS序列全长582 bp,IFN-α蛋白等电点5.05,平均疏水指数-0.514,为酸性亲水蛋白,且存在信号肽和1个跨膜区,主要定位于细胞核。IFN-α蛋白被4个N糖基化位点、5个O糖基化位点和20个磷酸化位点修饰,主要由α-螺旋与无规卷曲构成。茶花鸡2号与固始鸡、海兰鸡、惠阳胡须鸡、罗曼鸡和乌骨鸡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5.9%、97.9%、97.9%、97.9%和95.9%。IFN-α蛋白与IRF7、IFNAR1、IFNAR2和IFNK等蛋白存在互作关系。本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探讨IFN-α基因在茶花鸡2号病毒疾病防治中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对牦牛催乳素释放激素受体(prolactin 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PRLHR)基因进行克隆、序列分析及组织表达研究。采集5头母牦牛和5头母黄牛的下丘脑、脑垂体前叶、卵巢、输卵管和子宫组织,采用RT-PCR技术扩增得到PRLHR基因cDNA全长,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该基因编码蛋白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PRLHR基因在牦牛及黄牛各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显示,牦牛PRLHR基因序列长1 625 bp,其中CDS区1 113 bp、5′-UTR 22 bp和3′-UTR 490 bp,编码370个氨基酸,与黄牛、水牛、绵羊、猪和人的核苷酸序列有较高的同源性,在进化过程中十分保守;牦牛PRLHR为不稳定疏水蛋白,无信号肽,存在7个跨膜结构域;有13个丝氨酸磷酸化位点、6个苏氨酸磷酸化位点和4个酪氨酸磷酸化位点;有3个N-糖基化位点和10个O-糖基化位点;蛋白二级结构中α-螺旋、无规则卷曲、延伸链和β-转角分别为49.19%、31.89%、15.68%和3.24%;蛋白质三级结构预测显示,牦牛PRLHR蛋白具有GPCRs超级家族中PrRP家族的典型结构域。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PRLHR基因在牦牛输卵管组织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在牦牛下丘脑、脑垂体前叶、子宫和输卵管组织中的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黄牛(P0.01)。试验成功克隆得到牦牛PRLHR基因序列,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和组织表达特性分析,为进一步研究PRLHR基因在牦牛繁殖活动中的调控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畜牧与兽医》2014,(12):10-14
为研究猪G蛋白偶联受体12(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12,Gpr12)基因的序列和组织表达特征,探索Gpr12 mRNA在卵泡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规律,本研究利用克隆测序技术获取猪Gpr12基因的编码区序列,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Gpr12基因序列和蛋白的潜在特征;RT-PCR技术检测Gpr12基因的组织表达模式;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Gpr12 mRNA在猪卵泡发育过程中的表达规律。结果表明:猪Gpr12基因编码区序列长1 005 bp,编码蛋白含有典型的7次跨膜结构域和DRY基序,存在多个潜在的磷酸化和糖基化修饰位点;Gpr12基因在所检测的组织和细胞中均有表达,且在脑、垂体和卵母细胞中高表达;随着卵泡的发育,Gpr12 mRNA的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表明Gpr12基因可能参与了猪卵泡发育的调控过程。  相似文献   

19.
旨在研究程序性细胞死亡因子4(PDCD4)基因与奶山羊乳腺发育的关系。应用RT-PCR技术克隆PDCD4基因编码区(CDS)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运用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不同组织mRNA相对表达量。结果表明:克隆获得的关中奶山羊PDCD4基因CDS序列长1 410 bp,编码469个氨基酸,分子质量为51.8 ku,分子式为C2245H3606N636O730S19,理论等电点为5.03;编码蛋白含有4个N-糖基化位点、6个O-糖基化位点及53个潜在的磷酸化位点;PDCD4蛋白为亲水性酸性蛋白质,无信号肽,无跨膜结构域;系统进化树显示PDCD4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在不同物种间相似度较高,奶山羊与绵羊、牛、猫、猪、弯角大羚羊、美洲白尾鹿等同源性均在90%以上,其中与绵羊的亲缘关系最近;蛋白互作分析显示PDCD4蛋白能与EIF4A1、EIF4G1、PTEN、EIF4A2、EIF4B、RECK、GMPS、EEF1G等蛋白相互作用;qRT-PCR结果显示PDCD4...  相似文献   

20.
为克隆鸡Dazl(Deleted in azoospermia-like,Dazl)基因CDS序列,通过构建eGFP标记的DAZL真核表达载体,实现该基因产物的亚细胞定位以探究其生物信息学功能.提取1日龄鸡睾丸总RNA,通过巢式PCR方法扩增出Dazl基因的CDS,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DAZL.采用LipofectaminTMLTX介导重组表达载体pEGFP-C1-DAZL转染CEF细胞,48 h后于荧光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其表达定位,同时利用RT-PCR和Western-blot进一步鉴定eGFP-Dazl和蛋白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克隆出Dazl基因的完整CDS,长度870 bp,共编码289个氨基酸,与公布的鸡Dazl基因(GenBank登陆号:NM_204218)CDS区同源性达99%,编码氨基酸完全一致.酶切鉴定和序列分析均表明真核表达载体pEGFP-C1-DAZL构建成功.转染48 h后,RT-PCR和Western-blot分别检测到949 bp特异条带和59.7 ku的融合蛋白.荧光显微镜观察显示,融合蛋白(eGFP-Dazl)主要分布于细胞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